2?0?1?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pt课件

2014年湖北高考语文 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4年湖北高考语文 试卷及答案解析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 组是() A.笑靥ye盥guan洗粗犷 guang蓦m然回 首 B.书箧q装帧zhen碑帖tie博闻强迟zhi C.敷f粉脂zh肪烙lao印刀耕火种 zhong 嗒紧撷竹笋sn咋ze舌拈nin轻怕重 [解析] A.蓦(mo)然回首;C.脂(zh肪;D.采撷(xie)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 组是( ) A.笑靥yè 盥ɡuàn洗 粗犷guǎng 蓦mù然回 首 B.书箧qiè 装帧zhēn 碑帖tiè 博闻强识zhì C.敷fū粉 脂zhǐ肪 烙lào印 刀耕火种zhòng D答案: .采撷Bjié 竹笋sǔn 咋zé舌 拈niān轻怕重 [解析] A. 蓦(mò)然回首;C. 脂(zhī)肪;D. 采撷(xi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俸禄切蹉投桃报李一笑泯恩仇 B.发轫枢纽并行不悖久旱逢甘霖 C.花哨原委如雷贯耳时事造英雄 D.调剂伸张促不及防真人不露相 答案:B [解析] A.切磋;C.时势造英雄;D.猝不及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俸禄 切蹉 投桃报李 一笑泯恩仇 B.发轫 枢纽 并行不悖 久旱逢甘霖 C.花哨 原委 如雷贯耳 时事造英雄 D.调剂 伸张 促不及防 真人不露相 答案 :B [解析] A. 切磋; C. 时势造英雄;D. 猝不及防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 ,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当今的湖北画家 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 ,为中 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 味道,熟悉而又 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 系统,一头 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 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绚丽多彩顽固框定 B.滋养绚丽多彩稳固锁定 C.滋润多姿多彩稳固框定 D.滋养多姿多彩顽固锁定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 ______,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当今的湖北画家 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________,为中 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 味道,熟悉而又________,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 系统,一头________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 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 绚丽多彩 顽固 框定 B. 滋养 绚丽多彩 稳固 锁定 C. 滋润 多姿多彩 稳固 框定 D. 滋养 多姿多彩 顽固 锁定

3.D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特别是近义词语。 “滋润”指增添水分,使不干枯;含水分多,不干燥; 舒服 落养”指供给养分,补养。“滋养”比“淞润”更突 出供给养分以促使其生长的意思。 “绚丽多彩”指灿烂美丽,色彩丰富。 颜色,而多多彩多了形态的意思形 “风格”更合适。“顽固”本多用作贬义词,指思想保 守,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稳固”指安稳而巩固。“顽 固”在这里是贬词褒用,指家乡的味道给人的印象很深, 更能表现故乡的味道”择之不去,更有表现力。 “框定”指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锁定”是使固定不动的意思本句强调异地和故乡的 联系,用 定”更能表现这种牢不可破的联系
3.D [解析]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特别是近义词语。 “滋润”指增添水分,使不干枯;含水分多,不干燥; 舒服。 “滋养”指供给养分,补养。“滋养”比“滋润”更突 出供给养分以促使其生长的意思。 “绚丽多彩”指灿烂美丽,色彩丰富。 “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绚丽多彩”单纯指 颜色,而“多姿多彩”多了“姿(形态)”的意思,形容 “风格”更合适。“顽固”本多用作贬义词,指思想保 守,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稳固”指安稳而巩固。“顽 固”在这里是贬词褒用,指家乡的味道给人的印象很深, 更能表现“故乡的味道”挥之不去,更有表现力。 “框定”指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锁定”是使固定不动的意思。本句强调异地和故乡的 联系,用“锁定”更能表现这种牢不可破的联系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 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 表》。 B.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 快。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万 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 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这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 国家。 D.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 会信用代码,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 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 资源共享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 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 表》。 B.自 1993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 快。据统计,我市 60 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 万, 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 10 万公里, 其中高铁运营里程 1 万公里、在建规模 1.2 万公里,这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 国家。 D.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 会信用代码,到 2017 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 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 资源共享

答案:A [解析] B.“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搭配不当, 或成分残缺,应在“高于”前加“比例”。 C.逻辑错误,“其中”指代前文“运营里 程”,不能包括“在建规模”。 D句式杂糅,成分残缺。去掉“建成”,并 在“等”后面加上“信用信息
答案:A [解析] B.“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搭配不当, 或成分残缺,应在“高于”前加“比例”。 C.逻辑错误,“其中”指代前文“运营里 程”,不能包括“在建规模”。 D.句式杂糅,成分残缺。去掉“建成”,并 在“等”后面加上“信用信息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离娄》:“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 能掩其恶。”意思是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 晴更好的了,因为眼晴不能掩盖 人内心的丑恶。正 如俗语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戶 B.《明天》的结尾处,丧子的单四嫂子希望在梦中与儿 见几字的梦,这是为了递从五园新文化运动王将的将令, 减少作品的消极色彩而采用的曲笔。 C.周冲是《雷雨》中最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四凤 对于他来讲不只是理想的伴侣,更是爱与美的象征,因 此四凤选择周萍意味着周冲所追求的理想之梦终归破碎, 于是这个陷入绝望的青年选择与四凤一同触电而亡。 D.卡夫卡的《骑桶者》描绘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 “真实”是因为作者对骑桶者生活细节和心理状态的描 写逼真,使人感到是真实的;,“荒诞”是因为故事的主 要情节 我”骑看猓桶去煤店不符谷生活逻辑,不 是对现实的真实摹写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离娄》:“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 能掩其恶。”意思是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 睛更好的了,因为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内心的丑恶。正 如俗语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B.《明天》的结尾处,丧子的单四嫂子希望在梦中与儿 子相会,朦朦胧胧地睡去。作者并不去写她没有做到看 见儿子的梦,这是为了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的将令, 减少作品的消极色彩而采用的曲笔。 C.周冲是《雷雨》中最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四凤 对于他来讲不只是理想的伴侣,更是爱与美的象征,因 此四凤选择周萍意味着周冲所追求的理想之梦终归破碎, 于是这个陷入绝望的青年选择与四凤一同触电而亡。 D.卡夫卡的《骑桶者》描绘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 “真实”是因为作者对骑桶者生活细节和心理状态的描 写逼真,使人感到是真实的;“荒诞”是因为故事的主 要情节——“我”骑着煤桶去煤店不符合生活逻辑,不 是对现实的真实摹写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C项,“因此四凤选择周萍意味着周冲所追 求的理想之梦终归破碎,于是这个陷入绝望 的青年选择与四凤一同触电而亡”理解有误 周冲触电而亡属于偶然,并非有意的“选 择”。复习名著时要细致全面,不仅要熟悉 其主要情节,还要领会其思想内容,把握其 艺术技巧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C项,“因此四凤选择周萍意味着周冲所追 求的理想之梦终归破碎,于是这个陷入绝望 的青年选择与四凤一同触电而亡”理解有误。 周冲触电而亡属于偶然,并非有意的“选 择”。复习名著时要细致全面,不仅要熟悉 其主要情节,还要领会其思想内容,把握其 艺术技巧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艺术与中国社会 宗白华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 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 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 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 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 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 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 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 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 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 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 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 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艺术与中国社会 宗白华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 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 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 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 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 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 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 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 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 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 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 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 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简表.doc
-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18个常见文言虚词教案.doc
- 17-18学年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中综合检测题.doc
- 16届亚运会写作素材.doc
- 15~16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docx
- 15~16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_5156edu-7645-22935.docx
-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据最新教学大纲要求).doc
- 10名名家看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_一.doc
- 108个特须重视的熟语(包括成语).doc
- 09~10学年高桥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期中试题.doc
- 09年诗词分类鉴赏学案_语言类.doc
- 09年诗词分类鉴赏学案_诗歌总汇.doc
- 09年诗词分类鉴赏学案_表达技巧类.doc
- 09年诗词分类鉴赏学案_形象内容类.doc
- 09年春学期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答题卷.doc
- 09年春学期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参考答案.doc
- 09年春学期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09年初中语学业考试命题反思ppt课件.ppt
- 09年中考语文阅读专题精讲巧练_09年中考语文阅读专题精讲巧练3.doc
- 09年中考语文信息提取题复习ppt课件_09年中考语文信息提取题复习课件.ppt
- 2000-2017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专项练习:标点符号.doc
- 2003-2008年杭州中考语言连贯ppt课件.ppt
- 2003-2008年杭州市中考字音字形ppt课件.ppt
- 2003-2008年杭州市中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ppt课件.ppt
- 2003-2013年中考语文成语选择题全集解析终结版_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07:词语运用.doc
- 2003-2013年中考语文成语选择题全集解析终结版_2013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04:成语及其运用.doc
- 2003-2013年中考语文成语选择题全集解析终结版.doc
- 200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2012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三年级语文学科.doc
- 2004-2008年《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汇编.doc
- 2005-200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之剖析及思考_语文质量分析备考.doc
- 2005-2010年度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汇总.doc
- 2005-2012年河南省中招材料题ppt课件.ppt
- 2005年中考诗词鉴赏题汇编.doc
- 2006-2007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能力达标测试题.doc
- 2006-2007年鄂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飞试题.doc
- 2006-2010年福州市中考语文题型分析.doc
- 2006—2010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doc
-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言运用试题汇编.doc
- 2006年嘉兴市中考优秀作文及评点.doc
- 2006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标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