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四章 苏轼

宋代文学 第四章苏轼
第四章 苏轼 宋代文学

主要内容 一、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散文创作 、东波词
主要内容 一、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散文创作 二、苏轼的诗 三、东波词

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散文创作 圖爲杭州的蘇東坡纪念館
一、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散文创作

生平 景祐四年(1037),生于眉山; 嘉祐元年(1056),与弟苏辙随父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 辙中同榜进士 嘉祐六年(1061),应中制科入第三等,除大理评事签书 风翔府判官。 煕宁二年(1069),还朝,王安石变法。熙宁年间,苏轼 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为地方官。 元丰二年(1079),于湖州任上被捕,“乌台诗案”发。 被贬黄州。元丰三至六年,于黄州生活 元丰七年,改贬汝州。 元祐元年(1086),调回京都。 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六年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 后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绍圣元年(1094),苏轼 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绍圣四年(1097),被贬海南儋州(今海南儋县) 元符三年(1100),奉诏内迁。次年病逝
1.生平 景祐四年(1037),生于眉山; 嘉祐元年(1056),与弟苏辙随父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 辙中同榜进士。 嘉祐六年(1061),应中制科入第三等,除大理评事签书 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还朝,王安石变法。熙宁年间,苏轼 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为地方官。 元丰二年(1079),于湖州任上被捕,“乌台诗案”发。 被贬黄州。元丰三至六年,于黄州生活。 元丰七年,改贬汝州。 元祐元年(1086),调回京都。 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六年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 后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绍圣元年(1094),苏轼 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绍圣四年(1097),被贬海南儋州(今海南儋县)。 元符三年(1100),奉诏内迁。次年病逝

东坡回輸林院图 內 东坡回翰林院图,传张路作
东坡回翰林院图 东坡回翰林院图,传张路作

海口市苏公祠壁画 薪毓秀 文如
海口市苏公祠壁画

2. 想 蘇诗集 一中回者文学该本从书 合注 轼词選
2.思想

E懦、道、鼾三家杀融僩和的思熄 苏轼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 响,思想较复杂。但他并未固执于 任何一家,而是兼收并蓄,各有取 舍,从而形成了他的复杂思想和性 格。大体说来,他以儒家积极入世 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 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 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 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 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 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芴轼像
2.1儒、道、释三家兼融调和的思想 苏轼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 响,思想较复杂。但他并未固执于 任何一家,而是兼收并蓄,各有取 舍,从而形成了他的复杂思想和性 格。大体说来,他以儒家积极入世 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 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 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 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 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 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2文学思想 苏轼主张文道并重,主张文章应 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 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 化,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他的 散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汩汩滔滔,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 轼 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 止于不可不止”。(苏轼《答谢民师 书》)表现出自然与雄放兼收并蓄的 艺术气魄
2.2文学思想 苏轼主张文道并重,主张文章应 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 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 化,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他的 散文“ 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汩汩滔滔,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 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 止于不可不止” 。(苏轼《答谢民师 书》)表现出自然与雄放兼收并蓄的 艺术气魄

3散文和辞赋 無哀册子酒舳鞫有西 窮吾布澳瓶州像 袭生天A樵而江 她横里江周乎 飛 渺 曾在槊耋度 岭 从義诲月之哉藏“望 史 款游 江宝眉音固空非昌 長 上況 時旋子武 其孟山 抱*粟彆高奂与世醣也砍漶川 东坡《赤壁赋》局部
3.散文和辞赋 东坡《赤壁赋》局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南宋后期诗.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十一章 元好问与金代诗歌.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六章 周邦彦与北宋中后期词坛.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二章 柳永和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三章 欧阳修和王安石的诗文.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宋初文学.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概述.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骈文、辞赋与散文.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七章 南北朝民歌.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二章 秦汉散文.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三章 司马相如与汉代辞赋.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汉文学 汉代文学发展概况、第一章 汉代诗歌.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六章 庾信与南北文风的融合.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五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一章 概述及元杂剧的崛起与兴盛.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三章 王实甫与《西厢记》.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二章 关汉卿与《窦娥冤》.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五章 南戏及《琵琶记》.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四章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唐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概述.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唐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 隋和初唐诗歌.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唐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第七章 唐代散文、传奇和词.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唐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第三章 李白.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唐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唐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章 中唐诗歌.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唐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 晚唐诗歌.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唐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第四章 杜甫.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 明代文学概述与《三国演义》.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三、四、五章 明代前中后期诗文.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九章《金瓶梅》.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二章《水浒传》.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八章《西游记》.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六章 明代戏曲.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十、十一章 三言二拍与散曲民歌.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