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1-4专题测试题_7 江苏省东台中学《史记》选读(太史公——屈原)练习 (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之七 《史记选读》1-4专题测试答案 、1.修辞:比喻(暗喻1分);“盐”的含义:语文是“母本性”的,所有的人,所有的 知识、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达,它的通用性为所有人服务(从低端到高端的人)2分) 2.过河拆桥(2分) 3.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分) 4.例一,牙好,胃口才好;例二,对水的认识:例三,厨师用盐调味(答出两个例子即可) (共2分)作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能把不易说清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2分) 5.B6.C7.D8.D9.D10.B(冲,要冲) 11.D(A“仍”前后分别是“副词”,才“副词”,竟然。B“以”前后分别是连词,表目 的“介词,用”。C“而”前后分别是“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D两个“则”都 是“连词,那么”) 12.D(“太祖乃止”的意思并不是放弃,而是将先攻打徐州改为行平定吕布) 13.(1)沛公认为是欺骗他,就采用了张良的计策,派郦生、陆贾去劝说秦国的大将,用 好处引诱他,趁机袭击攻打武关,大败他们 (2)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 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 (3)分清嫌疑,判明是非,论定犹豫不决之事,将善惩恶,尊崇贤能,鄙夷不肖 4)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失去为父之道,子不 像子就会忤逆不孝。 14.(1)杜牧:兵家用兵王安石:民心向背李清照:为人气节 (2)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得出 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这首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15.(1)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下自成蹊(3)但使龙城飞将在(4)安得猛士兮守四方(5)仓廪实而知礼节 (6)“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公”纪传体通史本纪世家表书列传 三、1.C.皋陶 gaoyao东渐于海 jian Has jiao然郦食其iyij 2.B(A“攻城掠地”应为“攻城略地”,C“全神灌注”应为“全神贯注”,D“搏闻强志” 应为“博闻强志”) 3.A(B“坚”使动用法C“坑”名词作动词D“显”使动用法) 4.C(A庄重/尊重B轻视,看不起/更换D道歉/辞别) 5.D(A代词/语气助词B表原因/表凭借C就/根据) 6.C(A事业B求学的人D整理,归纳) 7.A(“半斤八两”喻不相上下,常用于贬义)8.D(D应是“上百元甚至五六十元”。) 9.(1)继承父志;(2)懂得人生可以创造价值,人只要不死,脚下便有路,腐刑之后身份 虽然卑微,但他满腹文才,通过奋斗创造出非凡的人生价值。(3)学习孔子写《春秋》(4) 明圣盛德。为了给西汉前的历史作个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功德 第1页共1页
第 1 页 共 1 页 《史记选读》1-4 专题测试答案 一、1.修辞:比喻(暗喻)(1 分) ;“盐”的含义:语文是“母本性”的,所有的人,所有的 知识、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达,它的通用性为所有人服务(从低端到高端的人)(2 分) 2.过河拆桥(2 分) 3.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 分) 4.例一,牙好,胃口才好;例二,对水的认识;例三,厨师用盐调味(答出两个例子即可) (共 2 分) 作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能把不易说清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2 分) 二、5.B 6.C 7.D 8.D 9.D 10. B(冲,要冲) 11. D(A“仍”前后分别是“副词”,才“副词”,竟然。B“以”前后分别是连词,表目 的“介词,用”。C“而”前后分别是“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D 两个“则”都 是“连词,那么”) 12.D(“太祖乃止”的意思并不是放弃,而是将先攻打徐州改为行平定吕布) 13.(1)沛公认为是欺骗他,就采用了张良的计策,派郦生、陆贾去劝说秦国的大将,用 好处引诱他,趁机袭击攻打武关,大败他们。 (2)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 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 (3)分清嫌疑,判明是非,论定犹豫不决之事,将善惩恶,尊崇贤能,鄙夷不肖。 (4)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失去为父之道,子不 像子就会忤逆不孝。 14.(1)杜牧:兵家用兵 王安石:民心向背 李清照:为人气节 (2)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得出。 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这首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15.(1)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下自成蹊 (3)但使龙城飞将在 (4)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 仓廪实而知礼节 (6) “太史公书” “太史公记” “太史公” 纪传体通史 本纪 世家 表 书 列传 三、1.C. 皋陶 gāoyáo 东渐于海 jiān 皭 jiào 然 郦食其 lìyìjī 2.B(A“攻城掠地”应为“攻城略地”,C“全神灌注”应为“全神贯注”,D“搏闻强志” 应为“博闻强志”) 3.A(B“坚”使动用法 C“坑”名词作动词 D“显”使动用法) 4.C(A 庄重/尊重 B 轻视,看不起/更换 D 道歉/辞别) 5.D(A 代词/语气助词 B 表原因/表凭借 C 就/根据) 6.C(A 事业 B 求学的人 D 整理,归纳) 7.A(“半斤八两”喻不相上下,常用于贬义)8. D (D 应是“上百元甚至五六十元”。) 9.(1)继承父志;(2)懂得人生可以创造价值,人只要不死,脚下便有路,腐刑之后身份 虽然卑微,但他满腹文才,通过奋斗创造出非凡的人生价值。(3)学习孔子写《春秋》(4) 明圣盛德。为了给西汉前的历史作个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功德。 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 之七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史记》选读1-4专题测试题_7 江苏省东台中学《史记》选读(太史公——屈原)练习 (答案纸).doc
- 《史记》有关名句填写.doc
- 《史记》中“隐忍”精神的现代意义ppt课件.ppt
- 《史记》《汉书》项羽传比较研究.doc
- 《史记》ppt课件_史記.ppt
- 《史无前例的大迁徙》表格式教案2_12__史无前例的大迁徙.doc
- 《史无前例的大迁徙》教案1_一.doc
- 《史无前例的大迁徙》导学案_《史无前例的大迁徙》导学案.doc
- 《史无前例的大迁徙》ppt课件1_史无前例的大迁徙.ppt
- 《台阶》:父亲的怅然若失.doc
- 《台阶》预习案_《台阶》学案.doc
- 《台阶》预习学案.doc
- 《台阶》说课稿(2篇合集).doc
- 《台阶》说课稿(2篇合集).doc
- 《台阶》说课ppt课件2_台阶说课课件.ppt
- 《台阶》说课ppt课件1_胡彦杰《台阶》说课课件.ppt
- 《台阶》获奖教案.doc
- 《台阶》自读理解卷练习.doc
- 《台阶》知识点.doc
- 《台阶》教案及练习.doc
- 《史记》选读1-4专题测试题_7 江苏省东台中学《史记》选读(太史公——屈原)练习.doc
- 《史记》选读基础检测题_4《史记》选读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 基础检测题 王版.doc
- 《史记》选读基础检测题_4《史记》选读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 基础检测题 王版(答案).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太史公自序》教案.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六国年表.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刺 客 列 传教案3.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夏本纪 教案.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孔子世家2.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屈原列传.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廉颇蔺相如列传.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报任安书.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李将军列传.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河渠书.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淮阴侯列传.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滑稽列传.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秦始皇本纪.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管仲列传.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赵世家.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项羽本纪.doc
- 《史记》选读教案合集(19个文件)_高祖本纪.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