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期终试卷3

浙江工业大学2001/2002学年 第一学期期终试卷B卷 课程自动控制原理 姓名 班级 学号 题序 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评 计分 命题 采样系统如图(1)所示,求输出C()的表达式。(15分) R(S) Es C(s) G1(s) Ms) G2(s) (s) 图(1) 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求传递函数C。)。(15分 R(S) G3(s) R() ○→OG1(s) 2(s) C(s) 图(2)
1 浙江工业大学 2001/2002 学年 第一学期期终试卷 B 卷 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姓名 班级 学号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评 计分 命题: 一、采样系统如图(1)所示,求输出C(z) 的表达式。(15 分) R(s) E(s) C(s) ⊗ ⊗ − ( ) 1 G s ( ) 3 G s ( ) 2 G s D(s) − • 图 (1) 二、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求传递函数 ( ) ( ) R s C s 。(15 分) 图 (2) ( ) 1 G s ( ) 2 G s ( ) 3 G s _ _ _ _ R(s) C(s)

如图(3)所示系统,采用微分补偿复合控制。当输入r()=t时, 要求系统稳态误差的终值为0,试确定参数z的值。(10分) s) E(s) C(s) 图(3) 四、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c()=1+02e0-1.2e,试求: (1)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6分) (2)系统的阻尼比g和自然振荡频率ωn,最大超调量及上升时间。 (9分) 五、已知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s+1)(s+1) K>0.T>0 s2(T+1) 确定当闭环系统稳定时,T,K应满足的条件。(15分) 六、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如图(4)所示,确 定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画出开环 Nyquist图,并据此确定单位 负反馈闭环系统的稳定性。(15分) 20db/dec -60 db/dec 图4 2
2 三、如图(3)所示系统,采用微分补偿复合控制。当输入r(t) = t 时, 要求系统稳态误差的终值为 0,试确定参数 d τ 的值。(10 分) E(s) s(1 Ts ) K + R(s) s d τ C(s) 图(3) 四、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t t c t e e 60 10 ( ) 1 0.2 1.2 − − = + − ,试求: (1)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6 分) (2)系统的阻尼比ς 和自然振荡频率ω n,最大超调量及上升时间。 (9 分) 五、已知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 (2 1)( 1) ( ) 2 + + + = s Ts K s s G s , K > 0, T > 0 确定当闭环系统稳定时,T,K 应满足的条件。(15 分) 六、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如图(4)所示,确 定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画出开环 Nyquist 图,并据此确定单位 负反馈闭环系统的稳定性。(15 分) L (ω ) ω 0 1 10 0.2 -20 -60 db/dec -20 db/dec db/dec db 图 4

七、如图(5)所示继电器非线性系统,其中,a=1,M=3, s(s+Is+2 图5 分析自激振荡的稳定性,并确定稳定自激振荡的振幅和频率。 (已知非线性部分的特性如下)
3 七、如图(5)所示继电器非线性系统,其中,a=1,M=3, 4 ss s ( )( ) + + 1 2 0 M -M -a a 图 5 分析自激振荡的稳定性,并确定稳定自激振荡的振幅和频率。 (已知非线性部分的特性如下) 2 4 1 ( ) ( ) 1 A a M A N A − − = − π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期终试卷2.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期终试卷1.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8及答案.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7及答案.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6及答案.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5及答案.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4及答案.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3及答案.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2及答案.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1及答案.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十章 系统辨识.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九章 最优控制.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八章 状态反馈控制与状态观测器设计.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分析.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分析.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期终试卷4.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期终试卷5.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期终试卷6.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期终试卷7.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期终试卷8.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期终试卷9.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期终试卷10.pdf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期终试卷11.pdf
- 云南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应用》讲义.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重庆大学:《建筑智能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通信自动化系统.ppt
- 重庆大学:《建筑智能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4.1)概述.ppt
- 重庆大学:《建筑智能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4.2)空调系统自动化原理(1/2).ppt
- 重庆大学:《建筑智能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主讲教师:李北海).ppt
- 重庆大学:《建筑智能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智能建筑技术基础(2.1)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ppt
- 重庆大学:《建筑智能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智能建筑技术基础(2.2)计算机控制基本知识.ppt
- 重庆大学:《建筑智能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智能建筑技术基础(2.3)现代通信技术基本知.ppt
- 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辅导教案.doc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讲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线性系统频域分析法.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讲 典型环节的伯特图极坐标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