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矿财ⅵ大寻 经原 第三章 消资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矿财ⅵ大寻 经原 目录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消费者的均衡 收入与价格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目录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消费者的均衡 收入与价格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矿财ⅵ大寻 经原 效用人们在消费一定量商品和服务时的心里满足程度 商品是否具有效用不仅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消费这种商品的欲 望而且取决于该种商品是否具有能满足人们的欲望的能力 效用=欲望+能力 所以,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不是商品的客观自 然属性。因此,一件商品的效用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不
效用 人们在消费一定量商品和服务时的心里满足程度 商品是否具有效用不仅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消费这种商品的欲 望,而且取决于该种商品是否具有能满足人们的欲望的能力 效用=欲望+能力 所以,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不是商品的客观自 然属性。因此,一件商品的效用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不 同

矿财ⅵ大寻 经原 效用 基 序 数 数 效 效 用 用 论
效用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矿财ⅵ大寻 经原 ◆基数效用( cardinal utility):效用的大小 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 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 ordinal utility):效用作为一种心 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 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 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的大小 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 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效用作为一种心 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 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 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 2

矿财ⅵ大寻 经原 边际效用 总效用 Faculty of Economics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 恐放用妻中得到的效用总和 TU=fp)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 边际效用的消费所得到效用量的增量 ∠TU MU dI ∠x MU、=dx
总 效 用 边 际 效 用 总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 费中得到的效用总和。TU=f(p) 边际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 的消费所得到效用量的增量 MUx = dTUx dx MUx = ⊿TUx ⊿x

矿财ⅵ大寻 经原 面包数总效用(U)边际效用 (MU 0 2 00 T 2345678 02333 Q 40 33 60 532046 当7递增时,M正;当7最大时,为零; 当7递减时,Mv为负
面包数 总效用(TU) 边际效用 (MU) 0 0 1 20 20 2 30 10 3 35 5 4 38 3 5 40 2 6 40 0 7 36 -4 8 30 -6 TU Q TU MU 当TU递增时,MU为正;当TU最大时,MU为零; 当TU递减时,MU为负

矿财ⅵ大寻 经原 边际致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 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 用是逐步递减的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 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 用是逐步递减的。 边 际 效 用 递 减 规 律

矿财ⅵ大寻 消费者均衡 经原 Faculty of Economics 和Y商品数量及其边际效用 不同的购买方案及其总效应 Y 方案-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方案五 24 6 2 0 X12345678 5 123456789 20 TUX 40 38 30 0 3 3 2 y 21 46 66 83 66 84 96 83 PxQx+PyQy=M(把饯用完) MUX MU R=B=Mm(货真价实)条件
消费者均衡 X和Y商品数量及其边际效用 X MUx Y MUy 1 20 1 24 2 10 2 22 3 5 3 20 4 3 4 17 5 2 5 15 6 1 6 12 7 0 7 10 8 -1 8 8 9 -3 9 6 X TUx Y TUy TU 方案二 6 41 1 21 66 方案五 0 0 4 83 83 不同的购买方案及其总效应 方案四 2 30 3 66 96 方案一 8 40 0 0 40 方案三 4 38 2 46 84

需求曲线推导经汤军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Q与MU是反方向 P与MU是同方向 P与Q是反方向变动
需求曲线推导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Q与MU是反方向 P与MU是同方向 消费者均衡 P与Q是反方向变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其他宏观经济理论.ppt
- 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
- 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
- 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ppt
- 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导论(主讲人:李余梅).ppt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处理会计信息.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七章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相关费用.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财务报表.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四章 内部控制与现金管理.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六章 库存商品、销售成本和毛利.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八章 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九章 股东权益.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五章 应收账款和短期投资.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三章 应计项目与财务报表.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现金流量表(1/2).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十章 长期投资和国际化经营.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目录.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运用收益表和股东权益表.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财务报表分析.doc
- 《财务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现金流量表(2/2).doc
- 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论.ppt
- 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市场类型与厂商均衡.ppt
- 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要素价格理论.ppt
- 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一般均衡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ppt
- 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循环.ppt
- 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前言、第一章 金融体系概述、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十章 金融市场.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十一章 金融资产价格决定.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十二章 利率的决定.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十三章 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十四章 货币需求.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十五章 货币供给(金融研究院:陈学彬).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十六章 货币供求与经济均衡、第十七章 货币政策.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十八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十九章 金融危机及其防范.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二十章 金融监管.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三章 货币的时间价值、第四章 资源的时间配置——消费与储蓄选择.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五章 金融资产的种类与特性.ppt
- 复旦大学:《金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六章 金融资产价值评估、第七章 金融风险管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