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5章 自整角机

第5章自整角机 第5章自整角机 51自整角机的类型和用途 5.2自整角机的基本结构 53控制式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 5.4带有“ZKC”的控制式自整角机 5.5力矩式自整角机的运行 5.6自整角机的选用和技术数据 思考题与习题 Bac
第5章 自整角机 第5章 自整角机 5.1 自整角机的类型和用途 5.2 自整角机的基本结构 5.3 控制式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 5.4 带有“ZKC”的控制式自整角机 5.5 力矩式自整角机的运行 5.6 自整角机的选用和技术数据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自整角机 51自整角机的类型和用途 自整角机属于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测位用微特电机 测位用微特电机包括: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下 章讲)、微型同步器、编码器等七类。自整角机若按 使用要求不同可分为力矩式自整角机和控制式自整角 机两大类。若按结构、原理的特点又将自整角机分为 控制式、力矩式、霍尔式、多极式、固态式、无屜 式、四线式等七种。而前两种是自整角机的最常用运 行方式
第5章 自整角机 5.1 自整角机的类型和用途 自整角机属于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测位用微特电机。 测位用微特电机包括: 自整角机、 旋转变压器(下一 章讲)、 微型同步器、 编码器等七类。 自整角机若按 使用要求不同可分为力矩式自整角机和控制式自整角 机两大类。 若按结构、 原理的特点又将自整角机分为 控制式、 力矩式、 霍尔式、 多极式、 固态式、 无刷 式、 四线式等七种。 而前两种是自整角机的最常用运 行方式

第5章自整角机 无论自整角机作力矩式运行或者是控制式运行, 每一种运行方式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自整角机通常必须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合起来才能使用,不能单机使 用。若成对使用的自整角机按力矩式运行时,其中有 个是力矩式发送机(国内代号为ZLF,国际代号为 TX),另一个则是力矩式接收机(国内代号为ZLJ,国 际代号为TR);而成双使用的自整角机按控制式运行 时,其中必然有一个是控制式发送机(国内代号为ZKF, 国际代号为CX),另一个则是控制式变压器(国内代号 为ZKB,国际代号为CT。前述电机定子三相绕组为 Y形接法,引出端符号分别为D1,D2,D3,转子单相绕 组引出端用Z1和Z2表示,如图5-1所示
第5章 自整角机 无论自整角机作力矩式运行或者是控制式运行, 每一种运行方式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自整角机通常必须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合起来才能使用, 不能单机使 用。 若成对使用的自整角机按力矩式运行时, 其中有 一个是力矩式发送机(国内代号为ZLF, 国际代号为 TX), 另一个则是力矩式接收机(国内代号为ZLJ, 国 际代号为TR); 而成双使用的自整角机按控制式运行 时, 其中必然有一个是控制式发送机(国内代号为ZKF, 国际代号为CX), 另一个则是控制式变压器(国内代号 为ZKB, 国际代号为CT)。 前述电机定子三相绕组为 Y形接法, 引出端符号分别为D1 , D2 , D3, 转子单相绕 组引出端用Z1和Z2表示, 如图 5 - 1

第5章自整角机 D 图5-1自整角机电路图
第5章 自整角机 图 5 - 1 自整角机电路图

第5章自整角机 有时力矩式自整角机还用到差动发送机(国内、国 际代号分别为ZCF、TDX)和差动接收机(代号分别为 ZCJ、TDR)。差动发送机串接于“ZLF和“ZLJ〃之 间,是将发送机(即“ZLF)转角及自身转角的和(或差) 转变为电信号,输至接收机(即“ZLJ);而差动接收 机是串接于两个力矩式发送机(即“ZLF")之间,接收 其电信号,并使自身转子转角为两发送机转角的和(或 差)。有关详情见5.5节
第5章 自整角机 有时力矩式自整角机还用到差动发送机(国内、 国 际代号分别为ZCF、 TDX)和差动接收机(代号分别为 ZCJ、 TDR)。 差动发送机串接于“ZLF”和“ZLJ”之 间, 是将发送机(即“ZLF”)转角及自身转角的和(或差) 转变为电信号, 输至接收机(即“ZLJ”); 而差动接收 机是串接于两个力矩式发送机(即“ZLF”)之间, 接收 其电信号, 并使自身转子转角为两发送机转角的和(或 差)。 有关详情见 5.5 节

第5章自整角机 有时控制式自整角机还用到控制式差动发送机(国 内、国际代号分别为ZKC、CDX)。控制式差动发送 机串接于“ZKF〃和“ZKB〃之间,将发送机转角及其 自身转角的和(或差)转变成电信号,输至自整角机变 压器即“ZKB〃。差动式自整角机的定、转子绕组均 为三相连接,而且均接成Y形,它们的定、转子绕组 引出端分别用D1、D2、D3和Z1、Z2、Z3表示,如图 5-2所示
第5章 自整角机 有时控制式自整角机还用到控制式差动发送机(国 内、 国际代号分别为ZKC、 CDX)。 控制式差动发送 机串接于“ZKF”和“ZKB”之间, 将发送机转角及其 自身转角的和(或差)转变成电信号, 输至自整角机变 压器即“ZKB” 。 差动式自整角机的定、 转子绕组均 为三相连接, 而且均接成Y形, 它们的定、 转子绕组 引出端分别用D1、 D2、 D3和Z1、 Z2、 Z3表示, 如图 5-2 所示

第5章自整角机 D 22 图5-2差动式自整角机电路图
第5章 自整角机 图 5 - 2 差动式自整角机电路图

第5章自整角机 控制式自整角机的功用是作为角度和位置的检测 元件,它可将机械角度转换为电信号或将角度的数字 量转变为电压模拟量,而且精密程度较高,误差范围 仅有3′~14′。因此,控制式自整角机用于精密的闭环 控制的伺服系统中是很适宜的
第5章 自整角机 控制式自整角机的功用是作为角度和位置的检测 元件, 它可将机械角度转换为电信号或将角度的数字 量转变为电压模拟量, 而且精密程度较高, 误差范围 仅有3′~14′ 。 因此,控制式自整角机用于精密的闭环 控制的伺服系统中是很适宜的

第5章自整角机 力矩式自整角机的功用是直接达到转角随动的目 的,即将机械角度变换为力矩输出,但无力矩放大作 用,接收误差稍大,负载能力较差,其静态误差范围 为0.5°~2°。因此,力矩式自整角机只适用于轻负 载转矩及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开环控制的伺服系统里
第5章 自整角机 力矩式自整角机的功用是直接达到转角随动的目 的, 即将机械角度变换为力矩输出, 但无力矩放大作 用, 接收误差稍大, 负载能力较差, 其静态误差范围 为 0.5° ~2° 。 因此, 力矩式自整角机只适用于轻负 载转矩及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开环控制的伺服系统里

第5章自整角机 C 5 ZKB ZKF 雷达天线 俯仰角 1—自整角变压器;2一自整角发送机; 3一交流伺服电机;4放大器; 5—刻度盘;6-减速器 Back 图5-3雷达俯仰角自动显示系统原理图
第5章 自整角机 图 5 - 3 雷达俯仰角自动显示系统原理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4章 变压器.ppt
- 《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3章 直流伺服电动机.ppt
- 《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章 直流测速发电机.ppt
- 《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1章 绪论.ppt
- 《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12章 直线电机.ppt
- 《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11章 步进电动机.ppt
- 《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10章 无刷直流电动机.ppt
- 《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单相异步电动机.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讲稿课件)第9章 直流电动机.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讲稿课件)第8章 交电动机.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讲稿课件)第7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讲稿课件)第6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讲稿课件)第5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的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讲稿课件)第4章 三相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讲稿课件)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讲稿课件)第24章 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讲稿课件)第23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讲稿课件)第7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讲稿课件)第21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管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讲稿课件)第20章 晶闸管及其应用.ppt
- 《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6章 旋转变压器.ppt
- 《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7章 交流伺服电动机.ppt
- 《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8章 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ppt
- 《控制电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9章 小功率同步电动机.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精品课件讲稿)第8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精品课件讲稿)第10章 组合逻辑电路.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精品课件讲稿)第11章 时序逻辑电路.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精品课件讲稿)第1章 电路分析方法(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精品课件讲稿)第3章 磁路和变压器.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精品课件讲稿)第4章 电动机.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精品课件讲稿)第5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精品课件讲稿)第6章 电工测量(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精品课件讲稿)第2章 正弦电路分析.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精品课件讲稿)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精品课件讲稿)第9章 直流稳压电源(李中发).ppt
- 《电气工程师手册》共两篇十章.pdf
- 南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精品课件(PPT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ppt
- 南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精品课件(PPT教案讲稿)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ppt
- 南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精品课件(PPT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南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精品课件(PPT教案讲稿)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