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抗坏血酸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抗坏血酸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 酶活性的测定 制作人: 车永梅 单 位: 生命科学学院
抗坏血酸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 酶活性的测定 制作人: 车永梅 单 位: 生命科学学院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方法, 使学生理解诸如:果实受伤、组织变褐的原因等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方法, 使学生理解诸如:果实受伤、组织变褐的原因等

二、实验原理 利用单位时间内单位植物材料抗坏血酸的氧化量 表示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 + O2 1 2 抗坏血酸氧化酶 抗坏血酸 脱氢抗坏血酸 C H2O O O O O H H CH2OH C C C C HO C O O HO HO H H CH2OH C C C C HO +
二、实验原理 利用单位时间内单位植物材料抗坏血酸的氧化量 表示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 + O2 1 2 抗坏血酸氧化酶 抗坏血酸 脱氢抗坏血酸 C H2O O O O O H H CH2OH C C C C HO C O O HO HO H H CH2OH C C C C HO +

抗坏血酸 + 脱氢抗坏血酸 2HI C O O O O H H CH2OH C C C C HO C O O HO HO H H CH2OH C C C C HO I2 + 利用碘液滴定剩余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 + 脱氢抗坏血酸 2HI C O O O O H H CH2OH C C C C HO C O O HO HO H H CH2OH C C C C HO I2 + 利用碘液滴定剩余抗坏血酸

儿茶酚+O2 儿茶醌+H2O 多酚氧化酶 儿茶醌+抗坏血酸→儿茶酚+脱氢抗坏血酸 利 用 利用单位时间内单位植物材料抗坏血酸的氧化量 间接表示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儿茶酚+O2 儿茶醌+H2O 多酚氧化酶 儿茶醌+抗坏血酸→儿茶酚+脱氢抗坏血酸 利 用 利用单位时间内单位植物材料抗坏血酸的氧化量 间接表示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梨果肉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步骤 1.酶液提取 2.酶活性的测定(按下表配制反应体系)
梨果肉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步骤 1.酶液提取 2.酶活性的测定(按下表配制反应体系)

瓶 号 缓冲液 抗坏血酸 焦儿茶酚 偏磷酸 酶溶液 偏磷酸 (保温一定时间后) 1 4 2 2 1 2 4 2 2 1 3 4 2 1 2 1 4 3 2 1 2 1 5 3 2 1 2 1 6 3 2 1 1 2 1
瓶 号 缓冲液 抗坏血酸 焦儿茶酚 偏磷酸 酶溶液 偏磷酸 (保温一定时间后) 1 4 2 2 1 2 4 2 2 1 3 4 2 1 2 1 4 3 2 1 2 1 5 3 2 1 2 1 6 3 2 1 1 2 1

(1)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按下式计算: 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氧化抗坏血酸毫克数/(克鲜重·分)] =[ V′-( V 1 - V 2 )] ×0.44 (V/a)/(w×a) 式中:V′=滴定3号空白所用去的碘液毫升数; V1=滴定1号瓶所用去的碘液毫升数; V2=滴定2号瓶所用去的碘液毫升数; 0.44=每毫升5/6mmol碘液氧化抗坏血酸毫克数; V=提取液总体积(ml); a=测定时所用提取液的ml数 w=样品鲜重(g) t=测定时间(分)。 五、试验结果
(1)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按下式计算: 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氧化抗坏血酸毫克数/(克鲜重·分)] =[ V′-( V 1 - V 2 )] ×0.44 (V/a)/(w×a) 式中:V′=滴定3号空白所用去的碘液毫升数; V1=滴定1号瓶所用去的碘液毫升数; V2=滴定2号瓶所用去的碘液毫升数; 0.44=每毫升5/6mmol碘液氧化抗坏血酸毫克数; V=提取液总体积(ml); a=测定时所用提取液的ml数 w=样品鲜重(g) t=测定时间(分)。 五、试验结果

(2)多酚氧化酶活性: 多酚氧化酶活性[氧化抗坏血酸毫克数/(克鲜重·分)] =[(V″- ( V3 +V4 ))/2-(V′-(V1+V2 ))/2]×0.44×(V/a)/(W×t) 式中,V〞=滴定6号空白用去的碘液毫升数; V3 =滴定4号瓶用去的碘液毫升数; V4 =滴定5号瓶用去的碘液毫升数;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2)多酚氧化酶活性: 多酚氧化酶活性[氧化抗坏血酸毫克数/(克鲜重·分)] =[(V″- ( V3 +V4 ))/2-(V′-(V1+V2 ))/2]×0.44×(V/a)/(W×t) 式中,V〞=滴定6号空白用去的碘液毫升数; V3 =滴定4号瓶用去的碘液毫升数; V4 =滴定5号瓶用去的碘液毫升数;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六、思考题 1.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实验中计算多酚氧化酶活性时 为什么要减去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 2.测定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时加入偏磷 酸的作用是什么?
六、思考题 1.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实验中计算多酚氧化酶活性时 为什么要减去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 2.测定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时加入偏磷 酸的作用是什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青岛农业大学)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doc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植物组织中超氧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种子萌发和活力测定.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植物溶液培养和缺素培养.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测定.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植物组织或器官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测定.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定量测定.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第十一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 Stress Physiology.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青岛农业大学)第十一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doc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与衰老.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青岛农业大学)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与衰老.doc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绪论 plant physiology.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青岛农业大学)绪论.doc
- 山西师范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ppt
- 山西师范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ppt
- 山西师范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群落的动态.ppt
- 山西师范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植物组织水势测定.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的影响.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第二章 植物水分生理.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青岛农业大学)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和氮素营养.doc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和氮素营养.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青岛农业大学)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doc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青岛农业大学)第五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doc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第五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青岛农业大学)第六章 同化物的运输、分配及信号传导.doc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第六章 同化物的运输、分配及信号传导.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青岛农业大学)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doc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青岛农业大学)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doc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growth physiology.ppt
- 《植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青岛农业大学)第九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doc
- 《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青岛农业大学)第九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ppt
- 山西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系统与分类——绪论(主讲:毕润成).ppt
- 山西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指导)植物解剖学目录.ppt
- 山西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概述、蓝藻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