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四 排放_第1次 内燃机排放的物质

完全燃烧产物的基本成分是: (1)二氧化碳 (2)水蒸汽 (3)剩余的氧气 (4)残留的颤气 对人类无直接危害,是无害排放物
❖完全燃烧产物的基本成分是: (1)二氧化碳 (2)水蒸汽 (3)剩余的氧气 (4)残留的氮气 对人类无直接危害,是无害排放物。 发动机有害排放

不完全燃烧产物和燃烧中间产物的基本成分是: cO 2、HC 3、NOx 4、SO2 5、颗粒物 6、醛类 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危害,是有害排放物
❖不完全燃烧产物和燃烧中间产物的基本成分是: 1、CO 2、HC 3、NOx 5、颗粒物 6、醛类 4、SO2 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危害,是有害排放物

内燃机排气中有泰成分的危害 1、CO 2、HC 3、NOx 4、微粒 臭气 6、硫的氫化物
1、CO 2、HC 3、NOx 4、微粒 5、臭气 6、硫的氧化物 一、内燃机排气中有毒成分的危害

1、CO CO是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也是空气中 最主要的污染物。 CO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其浓度主要受到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危害:影响血液的携氧能力
1、CO CO是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也是空气中 最主要的污染物。 CO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其浓度主要受到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危害:影响血液的携氧能力

2、HC 城市中H对人体健康无害,但能导致生成有害 的光化学烟雾。 (1)在燃烧过程中生成并随排气排出; (2)曲轴箱窜气; (3)燃油蒸发
2、HC 城市中HC对人体健康无害,但能导致生成有害 的光化学烟雾。 (1)在燃烧过程中生成并随排气排出; (2)曲轴箱窜气; (3)燃油蒸发

3、NOX NO种类繁多,内燃机排气中最重要的是NO和 NO2,两者都具有毒性,对环境会造成危害,是值得 重视的有害排放物。 NO和血红素的结合比CO还要强烈,高浓度的NO 能引起中枢神经癌挛及瘫瘓。 NO2是一种褐色气体,有特殊刺激性臭味,是构 成内燃机排气臭味的物质成分之 在燃烧高温期,燃烧室空气中的氧和氮化合形成
3、NOx NOx种类繁多,内燃机排气中最重要的是NO和 NO2,两者都具有毒性,对环境会造成危害,是值得 重视的有害排放物。 NO2是一种褐色气体,有特殊刺激性臭味,是构 成内燃机排气臭味的物质成分之一。 在燃烧高温期,燃烧室空气中的氧和氮化合形成。 NO和血红素的结合比CO还要强烈,高浓度的NO 能引起中枢神经痉挛及瘫痪

4、傲粒 微粒是指空气中分散的液态或固态物质,其粒度在分子级, 包括气溶胶、烟、尘、雾和炭烟等。 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微粒,其直径一般小于1pm; 烟是指小于1μm的固体微粒; 尘是指大于10μm的固体微粒迅速沉降而形成 雾是液体微粒,其直径可达100m 炭烟是指极细的可集成一串的微粒,粒径0,1~10pm(2.5)。 一般肉眼可分辨的微粒直径在100m以上。 炭烟是在高温和缺氧的条件下生成的
4、微粒 微粒是指空气中分散的液态或固态物质,其粒度在分子级, 包括气溶胶、烟、尘、雾和炭烟等。 炭烟是在高温和缺氧的条件下生成的。 一般肉眼可分辨的微粒直径在100μm以上。 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微粒,其直径一般小于1μm; 烟是指小于1 μm的固体微粒; 尘是指大于10 μm的固体微粒迅速沉降而形成; 雾是液体微粒,其直径可达100 μm; 炭烟是指极细的可集成一串的微粒,粒径0.1~10 μm(2.5)

5、臭气 构成排气中臭气的成分: 一是:O3NO2 二是: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如甲醛、丙烯醛 等 刺激人的眼粘膜,产生不舒服感
5、臭气 构成排气中臭气的成分: 一是:O3、NO2; 二是: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如甲醛、丙烯醛 等。 刺激人的眼粘膜,产生不舒服感

6、硫的氧化物 主要是SO2,其数量由燃料的含硫量决定。 般来说,柴油机比汽油机排气中的SO2多
6、硫的氧化物 主要是SO2,其数量由燃料的含硫量决定。 一般来说,柴油机比汽油机排气中的SO2多

二、光化学烟雾 上述排气中所含的有毒物质都是内燃机直接排出 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 当其中的HC和NOx排入大气后,在太阳光作用 下经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刺激性产物,成为二次污染 物,即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一般发生在逆温层和低风速、空气接 近停滞状态、阳光充足的气象条件下
二、光化学烟雾 上述排气中所含的有毒物质都是内燃机直接排出 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 当其中的HC和NOx排入大气后,在太阳光作用 下经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刺激性产物,成为二次污染 物,即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一般发生在逆温层和低风速、空气接 近停滞状态、阳光充足的气象条件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六 专题讲座_第3次 热辐射的相关问题研究(燃烧过程中的热辐射相关问题研究进展).pptx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六 专题讲座_第2次 复合燃烧过程中物理和化学尺度控制(复合燃烧过程中化学动力学速率与混合速率的作用及控制).ppt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六 专题讲座_第1次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资料寻找.pptx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五 排放后处理_第5次 排放测量.pptx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五 排放后处理_第4次 汽车排放污染物净化.pptx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五 排放后处理_第3次 柴油机排放处理系统.pptx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五 排放后处理_第2次 汽油机排放处理.pptx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五 排放后处理_第1次 内燃机燃料及排放.pptx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二 燃烧基础理论_第8次 燃烧学_汽油机的燃烧过程.ppt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二 燃烧基础理论_第7次 燃烧学_柴油机传统燃油系统与燃烧.ppt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二 燃烧基础理论_第6次 燃烧学_燃烧物理基础.ppt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二 燃烧基础理论_第5次 燃烧学_燃烧热力学基础(thermodynamics).ppt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二 燃烧基础理论_第4次 燃烧学_燃料的燃烧计算.ppt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二 燃烧基础理论_第3次 燃烧学_着火的理论基础.ppt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二 燃烧基础理论_第2次 燃烧学_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pptx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二 燃烧基础理论_第1次 燃烧学_绪论.pptx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三 燃烧技术_第2次 柴油机共轨系统(高压共轨柴油系统 BOSCH –CRDi——BOSCH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ppt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三 燃烧技术_第1次 汽油机GDI发动机.ppt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一 燃烧研究的推动力_第2次 内燃机燃烧研究的热点问题.ppt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一 燃烧研究的推动力_第1次 内燃机燃烧研究的推动力.ppt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四 排放_第2次 汽车内燃机排放法规.pptx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四 排放_第3次 内燃机机内净化(内燃机的排气净化技术).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10章 工业质谱仪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11章 微量水分分析仪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1章 基本概念和有关知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2章 天然气工艺过程与在线分析技术.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3章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4章 紫外线气体分析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5章 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仪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6章 顺磁式氧分析器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7章 电化学式氧分析器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8章 热导式气体分析器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9章 过程气相色谱仪原理.pptx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主讲:贺亚维).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主讲:贺亚维).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一 垂直管流实验.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二 抽油泵泵效实验.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三 有杆泵与抽油原理.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四 裂缝导流能力模拟试验.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五 多种采油泵拆卸与组装实验.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