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文课件22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郑州三中语文组曹怀红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郑州三中语文组曹怀红

学习目标 1背诵默写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学习目标 ❖ 1背诵默写课文 ❖ 2积累文言词语 ❖ 3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关于理想 你知道他们的理想吗? 毛泽东 今周恩来 孙中山 范仲淹 令陶渊明:
关于理想 ❖ 你知道他们的理想吗? ❖ 毛泽东: ❖ 周恩来: ❖ 孙中山: ❖ 范仲淹: ❖ 陶渊明:

关于标题和作者 令桃花源: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 冷作者介绍:见注释补充: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 先生,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令本文是作者《桃花源诗》的序言,属于诗序 请大家听老师朗读,感受一下诗中描写的理想 社会是什么样的
关于标题和作者 ❖ 桃花源: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 ❖ 作者介绍:见注释.补充: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 先生,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 本文是作者《桃花源诗》的序言,属于诗序 ❖ 请大家听老师朗读,感受一下诗中描写的理想 社会是什么样的

桃花源诗 令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 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肄农耕,日如 从所憩。桑竹垂馀荫,稷菽随时艺。春蚕收长 丝,秋熟蘼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 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 岁。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 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土 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桃花源诗 ❖ 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 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肄农耕,日如 从所憩。桑竹垂馀荫,稷菽随时艺。春蚕收长 丝, 秋熟蘼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 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 岁。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 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土, 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按照[发现访问]离开]寻找]的时 间顺序复述课文 2作者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你怎样看待 作者的理想?和你附近的同学讨论交流 冷3结合注释,运用[组词替换保留]加減]法翻 译课文
整体把握 ❖ 1朗读课文,按照[发现][访问][离开][寻找]的时 间顺序复述课文. ❖ 2作者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你怎样看待 作者的理想?和你附近的同学讨论交流. ❖ 3结合注释,运用[组词][替换][保留][加减]法翻 译课文

问题梳理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字 3出自本文的成语 4第一段写景的作用 5第二段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 6第三段桃源人为什么大惊?哪些句子看出他 们热情好客?他们叹惋什么?为什么不让对外 人说?
问题梳理 ❖ 1通假字 ❖ 2古今异义字 ❖ 3出自本文的成语 ❖ 4第一段写景的作用 ❖ 5第二段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 ❖ 6第三段桃源人为什么大惊?哪些句子看出他 们热情好客?他们叹惋什么?为什么不让对外 人说?

☆7第三段省略了很多对话,请加以想象补充 8第一段结尾和第二段开头用陆游的诗,第三 段用孟浩然的诗怎么说? 9第四段渔人做了标记却迷路是何用意? 10结尾写刘子骥有何用意?
❖ 7第三段省略了很多对话,请加以想象补充 ❖ 8第一段结尾和第二段开头用陆游的诗,第三 段用孟浩然的诗怎么说? ❖ 9第四段渔人做了标记却迷路是何用意? ❖ 10结尾写刘子骥有何用意?

拓展延伸 1了解作者,必读此文,请欣赏作者的自传听过 以后说说作者的三大爱好 2作者的诗歌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令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拓展延伸 ❖ 1了解作者,必读此文,请欣赏作者的自传,听过 以后说说作者的三大爱好. ❖ 2作者的诗歌名句: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令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渔人发现访问离开 寻找桃花源的过程,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风光 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社会理 想,表现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 批判作者的理想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是积极的 但是他的理想带有明显的复古倾向,不符合社 会发展潮流,很难实现
小结 ❖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渔人发现访问离开 寻找桃花源的过程,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风光 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社会理 想,表现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 批判.作者的理想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是积极的; 但是他的理想带有明显的复古倾向,不符合社 会发展潮流,很难实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9页)_桃花源记1.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84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79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69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67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65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61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59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57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57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56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55页)_桃花源记第二课时.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55页)_桃花源记第一课时.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55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53页)_桃花源记2.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53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52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49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47页).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47页)2_桃花源记.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23.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24.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25.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2.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27.ppt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25页).doc
- 《桃花源记》课文课件(25页).ppt
- 《桃花源记》“自主开放”型课堂导学案.doc
- 《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字词句测试练习.doc
- 《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学案_《桃花源记与大道之行也》复习学案(成品).doc
-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作业练习_五一作业桃花源记.doc
-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对比案及练习_桃花源记.doc
- 《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课件(32页).ppt
- 《桃花源记》《短文两篇》课堂合测.doc
- 《桃花源记》一课一练.doc
- 《桃花源记》中考三轮复习试题_桃花源记.doc
- 《桃花源记》中考练习汇编(2006-2009年).doc
- 《桃花源记》中考练习试卷(14篇).doc
- 《桃花源记》中考练习试卷(14篇)_2008 南充市.doc
- 《桃花源记》中考练习试卷(14篇)_2008吉林省.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