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混凝土构件受扭性能

混廢土结构基本原理 第七章凝土构件受扭性能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顾祥林
第七章 混凝土构件受扭性能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顾祥林

工程买例 平衡扭转-静定问题 约束扭转-超静定问题 受扭构件中通常也配置纵筋和箍筋以抵御扭矩
一、工程实例 平衡扭转----静定问题 约束扭转----超静定问题 受扭构件中通常也配置纵筋和箍筋以抵御扭矩

二、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素混凝土纯扭构件 素混凝土纯扭构件 先在某长边中点开裂 裂缝 形成一螺旋形裂缝,一裂即坏 受压区 三边受拉,一边受压
二、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1. 素混凝土纯扭构件 Tmax 裂缝 1 1 2 2 T(T ) T(T ) 受压区 素混凝土纯扭构件 先在某长边中点开裂 形成一螺旋形裂缝,一裂即坏 三边受拉,一边受压

二、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1.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 开裂前钢筋中的应力很小 T(Br 开裂后不立即破坏,裂缝可 以不断增加,随着钢筋用量 的不同,有不同的破坏形态
二、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1.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 T(T ) T(T )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 开裂前钢筋中的应力很小 开裂后不立即破坏,裂缝可 以不断增加,随着钢筋用量 的不同,有不同的破坏形态

二、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1.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 破坏形态 少筋破坏:适筋破坏:超筋破坏:部分超筋 裂后钢筋应力裂后钢筋应力 裂后钢筋应力 破坏 激增,构件破增加,继续开 增加,继续开 裂后钢筋应力 坏 裂,钢筋屈服,裂,混凝土压 增加,继续开 混凝土压碎, 碎,构件破坏 裂,混凝土压 构件破坏 钢筋未屈服 碎,构件破坏 纵筋或箍筋未 屈服 设计应避免出现
二、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1.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 破坏形态 少筋破坏: 裂后钢筋应力 激增,构件破 坏 适筋破坏: 裂后钢筋应力 增加,继续开 裂,钢筋屈服, 混凝土压碎, 构件破坏 超筋破坏: 裂后钢筋应力 增加,继续开 裂,混凝土压 碎,构件破坏, 钢筋未屈服 部分超筋 破坏: 裂后钢筋应力 增加,继续开 裂,混凝土压 碎,构件破坏, 纵筋或箍筋未 屈服 设计时应避免出现

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 弹性材料 理想弹塑性材料 T=2(F1d1+F2d2)=(3h-b)f=Wf 矩形截面的抗扭塑性抵抗矩 亦可用砂雄比拟导出
三、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1.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 b h max b h f t f t f t f t d2 d1 F2 F2 F1 F1 b h b/2 b/2 弹性材料 理想弹塑性材料 cr t t t h b f W f b T = F d + F d = (3 − ) = 6 2( ) 2 1 1 2 2 矩形截面的抗扭塑性抵抗矩 亦可用砂堆比拟导出

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 T=2(F1d1+F2d2)=(3h-b)f=W,f 混凝土材料并非理想弹塑性材料,故可取 T=0.7W,f 理想弹塑性材料
三、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1.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 d2 d1 F2 F2 F1 F1 b h b/2 b/2 理想弹塑性材料 cr t t t h b f W f b T = F d + F d = (3 − ) = 6 2( ) 2 1 1 2 2 混凝土材料并非理想弹塑性材料,故可取 cr t t T = 0.7W f

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2.7形、Ⅰ形截面纯扭构件 简化成三棱柱 对形形截面的受扭构件,可分成 若干个矩形求Te。再求和∑Te 划分矩形的原则:使W最大。以T 33用123填补123 形截面为例 V=p",(b-b) 4 b 试验表明,挑出部分不 应超过翼缘厚度的3倍 同理 2 12 (b-b) 2
三、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2. T形、 I形截面纯扭构件 bf ’ b h hf ’ 1’ 3’ 2’ 1 3 2 用1‘2’3‘填补123 简化成三棱柱 对T形I形截面的受扭构件,可分成 若干个矩形求Tcr i。再求和Tcr i 。 划分矩形的原则:使Wt最大。以T 形截面为例 ( ) 4 ' 2 ' ' b b h V f f f = − ( ) 2 2 ' 2 ' ' ' b b V h W f f f t f = = − 同理 ( ) 2 2 b b h W f f tf = − 试验表明,挑出部分不 应超过翼缘厚度的3倍

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3.闭口薄壁纯扭构件 砂堆体积=相应实心砂堆体积-将空心部分 看作是实心而得的砂堆体积 得出W
三、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3. 闭口薄壁纯扭构件 砂堆体积 = 相应实心砂堆体积– 将空心部分 看作是实心而得的砂堆体积 得出Wt

四、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 1.基本假定 *箱形截面:忽略核心区混凝土的作用 *空间桁架 *混凝土开裂后不承受拉力 裂缝 筋 *忽略混凝土斜杆的抗剪作用 纵筋 F *忽略纵筋和箍筋的销栓作用 FI+FI=Asl
四、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 1. 基本假定 T F4+F4 =Ast4st F3+F3 =Ast3st F2+F2 =Ast2st F1+F1 =Ast1st s T 箍筋 纵筋 裂缝 *箱形截面:忽略核心区混凝土的作用 *空间桁架 *混凝土开裂后不承受拉力 *忽略混凝土斜杆的抗剪作用 *忽略纵筋和箍筋的销栓作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顾祥林).ppt
-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单层工业厂房——单层排架结构(PPT课件讲义).ppt
- 《AutoCAD 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课 快速创建多个图形.ppt
- 《AutoCAD 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课 创建基本建筑图形.ppt
- 《AutoCAD 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课 AutoCAD 2004绘图基本知识.ppt
- 《AutoCAD 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目录.ppt
- 《AutoCAD 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课 初识AutoCAD 2004.ppt
- 《AutoCAD 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课 创建建筑尺寸标注样式.ppt
- 《AutoCAD 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课 创建文字标注.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第八课 AutoCAD编辑技巧.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第七课 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第六课 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第五课 建立绘图图层.ppt
- 《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s)》讲义.ppt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培训班讲义(PPT讲稿,龙春景).ppt
- 《给水工程》PPT电子讲义.ppt
- 《3dsmax建筑效果图》教学资源(PPT讲稿)大厅效果图的制作.ppt
- 《3dsmax建筑效果图》教学资源(PPT讲稿)城市住宅楼的效果表现.ppt
- 《3dsmax建筑效果图》教学资源(PPT讲稿)高层建筑的效果表现.ppt
- 《3dsmax建筑效果图》教学资源(PPT讲稿)餐厅.ppt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轴心受力构件的受力性能.ppt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粘结与锚固.ppt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梁柱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ppt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ppt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受力性能.ppt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构件受冲切和局部受压性能.ppt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构件受剪性能.ppt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ppt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ppt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性能.ppt
- 《外国建筑史》二战后建筑的主要思潮.ppt
- 《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模拟试题.doc
- 锦州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商业建筑设计概要(许东).ppt
- 锦州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住宅建筑套内空间设计.ppt
- 《建筑施工图》建筑设计实践的一个重要阶段(PPT讲义).ppt
- 平面图大师软件介绍.doc
-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目录.doc
-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
-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扭转.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