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国文化_夏商周(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一章中华原始文化:三皇五帝及传说 (略)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一章 中华原始文化·三皇五帝及传说 (略)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夏商周一(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1、夏朝:国家开端 公元前21世纪,禹(“大禹”)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禹一一启,传子 继承制代替“禅shan让制”。启先后击败东夷族首领伯益、有扈氏,都于 阳城(河南登封)。 政治制度:全国,“九州”;刑法,“禹刑”;军队,“六军”,将领为 “六卿”或“六事之人”;监狱,“夏台”或“钧台”。统治者:“后”、 “帝”、“王”。又有“百吏”一“三正”、“四辅臣”(直接辅王,类 似国务院)、“羲”、“和”(农业的官);蔷(?五草字头)夫:税收, 瞽(音乐的官),牧正(掌畜牧),庖正(掌膳食)、车正(掌车马)、 官师(掌谏议)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 夏商周——(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1、夏朝:国家开端 公元前21世纪,禹(“大禹”)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禹——启,传子 继承制代替“禅shan让制”。启先后击败东夷族首领伯益、有扈氏,都于 阳城(河南登封)。 政治制度:全国, “九州” ;刑法, “禹刑” ;军队, “六军” ,将领为 “六卿”或“六事之人” ;监狱, “夏台”或“钧台”。统治者: “后” 、 “帝” 、 “王”。又有“百吏”——“三正” 、 “四辅臣”(直接辅王,类 似国务院)、 “羲” 、 “和”(农业的官);蔷(?五草字头)夫:税收, 瞽(音乐的官),牧正(掌畜牧),庖正(掌膳食)、车正(掌车马)、 官师(掌谏议)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夏商周一(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1、夏朝:国家开端 夏朝政治演变: 大禹一一启一太康(长子),耽于酒色、游猎,东夷族首领后羿夺权,太康 流亡于伊水、洛水(河南伊河、洛河)。 死,一弟弟中康即位,一相(中康子)即位,继续流亡。投奔同姓“斟灌 氏”、“斟寻氏”。 与此同时,后羿为宠臣寒淀杀死,寒浞追杀相,派儿子杀死相。 相妻后缗自墙洞里逃走,已孕,逃回娘家有仍氏,生下儿子少康。 少康继续为寒浞父子追杀,只好投奔有扈氏,有扈氏首领虞思任命少康为庖正, 并且将两个女儿嫁给他,同时给他土地、人口。 积蓄力量,终杀寒浞,夺回夏政权,实现了“少康中兴”。 后来:孔甲,耽于酒色,骄奢淫逸;最后一个王,夏桀,众叛亲离。东方的商族 兴起,打败夏桀,桀败退至南巢(安徽巢县西南)。 夏亡:历传17个王,存在470余年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 夏商周——(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1、夏朝:国家开端 夏朝政治演变: 大禹——启——太康(长子),耽于酒色、游猎,东夷族首领后羿夺权,太康 流亡于伊水、洛水(河南伊河、洛河)。 死,——弟弟中康即位,——相(中康子)即位,继续流亡。投奔同姓“斟灌 氏”、“斟寻氏”。 与此同时,后羿为宠臣寒浞杀死,寒浞追杀相,派儿子杀死相。 相妻后缗自墙洞里逃走,已孕,逃回娘家有仍氏,生下儿子少康。 少康继续为寒浞父子追杀,只好投奔有扈氏,有扈氏首领虞思任命少康为庖正, 并且将两个女儿嫁给他,同时给他土地、人口。 积蓄力量,终杀寒浞,夺回夏政权,实现了“少康中兴”。 后来:孔甲,耽于酒色,骄奢淫逸;最后一个王,夏桀,众叛亲离。东方的商族 兴起,打败夏桀,桀败退至南巢(安徽巢县西南)。 夏亡:历传17个王,存在470余年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夏商周一(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2、商朝:文明继续发展 (1)商朝的建立: 兴起于黄河中下游。 历史传说:相传,三皇五帝之帝喾(ku)次妃、有城氏之女简狄,与其他二位少 女野外沐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xe),契成人后因辅佐 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掌管教化,封土于商(商丘),赐姓子,即商人 的始祖。一前出自《史记”殷本纪》;又,《诗经·商颂”玄鸟篇》:“天命玄 鸟,降而生商。” 禹建夏,商成为夏之部落(或诸侯)。考证:喜游牧、迁徙范围大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 夏商周——(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2、商朝:文明继续发展 (1)商朝的建立: 兴起于黄河中下游。 历史传说:相传,三皇五帝之帝喾(ku)次妃、有娀氏之女简狄,与其他二位少 女野外沐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xie),契成人后因辅佐 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掌管教化,封土于商(商丘),赐姓子,即商人 的始祖。——前出自《史记· 殷本纪》;又,《诗经· 商颂· 玄鸟篇》: “天命玄 鸟,降而生商。” 禹建夏,商成为夏 之部落(或诸侯)。考证:喜游牧、迁徙范围大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夏商周一(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2、商朝:文明继续发展 (2)商朝的发展:几个著名的王 契一 汤,14世(代)8迁其都(只是一个定居点而已)。 汤时,盛;名相伊尹。 自汤到纣,历经17代,30个王。 汤打败夏桀,都毫(商丘;王国维认为是山东曹县),商朝建立。 著名的王:汤、太甲(no.4)、盘庚(no.19)、武丁(no.22);亡国之君是帝 辛,天下人称之为“纣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 夏商周——(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2、商朝:文明继续发展 (2)商朝的发展:几个著名的王 契——-------——汤,14世(代)8迁其都(只是一个定居点而已)。 汤时,盛;名相伊尹。 自汤到纣,历经17代,30个王。 汤打败夏桀,都亳(商丘;王国维认为是山东曹县),商朝建立。 著名的王:汤、太甲(no.4)、盘庚(no.19)、武丁(no.22);亡国之君是帝 辛,天下人称之为“纣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夏商周一(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2、商朝:文明继续发展 (3)商朝何以称“殷”、“殷商”? 自汤到盘庚5次迁都,最后盘庚迁都于殷(安阳西北)并且永久地定居在那里, 商人在那里统治了273年。 原因:政治斗争?黄河泛滥?迁徙习惯?--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 夏商周——(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2、商朝:文明继续发展 (3)商朝何以称“殷” 、 “殷商”? 自汤到盘庚5次 迁都,最后盘庚迁都于殷(安阳西北)并且永久地定居在那里, 商人在那里统治了273年。 原因:政治斗争?黄河泛滥?迁徙习惯?-----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夏商周一(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2、商朝:文明继续发展 (4)商朝残酷的刑法 中国五刑据说均源于商朝。 墨:“辛”,刀凿; “鼻刂”yi, 宫刑: 刖:“兀者”,断足,立而不稳一 引申为动摇不定 大辟:甲骨文为“伐”字,刀砍头的象形字。 以上均为象形字。 另外,商纣王发明了“炮烙之刑”,一热锅上蚂蚁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 夏商周——(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2、商朝:文明继续发展 (4)商朝残酷的刑法 中国五刑据说均源于商朝。 墨:“辛” ,刀凿; “鼻刂”yi, 宫刑: 刖: “兀者” ,断足,立而不稳——引申为动摇不定 大辟:甲骨文为“伐”字,刀砍头的象形字。 以上均为象形字。 另外,商纣王发明了“炮烙之刑” ,——热锅上蚂蚁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夏商周一(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2、商朝:文明继续发展 (5)商亡 “纣”成为损害善良、摧残正义的同义语。 他在都城建别馆、离宫,“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忠臣微子、箕 ()子、比干劝谏,一逃走、装疯卖傻、剖腹。 公元前1027(立国:一说1046BC),周武王誓师于牧野,率兵车三百, 士卒4.5万,冲锋勇士3000人,纣兵17万人倒戈,引周兵杀纣,纣王只身 逃回都城,登鹿台,穿玉衣自焚。一悲壮、自尊!!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 夏商周——(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2、商朝:文明继续发展 (5)商亡 “纣”成为损害善良、摧残正义的同义语。 他在都城建别馆、离宫, “以酒为池,以肉为林” ;忠臣微子、箕 (ji)子、比干劝谏,——逃走、装疯卖傻、剖腹。 公元前1027(立国:一说1046BC),周武王誓师于牧野,率兵车三百, 士卒4.5万,冲锋勇士3000人,纣兵17万人倒戈,引周兵杀纣,纣王只身 逃回都城,登鹿台,穿玉衣自焚。——悲壮、自尊!!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夏商周一(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3、西周的建立 (1)周族兴起 兴起于陕西渭水以北、黄土高原。始祖:弃,姬姓,黄帝后裔;尧舜时为后 稷(农业的官)。 弃→武王:千余年,著名首领:公刘、古公直(dan)父、昌(文王)。 古公亶父→季历(幼子)→昌。 文王在位50年,以贤人吕尚为辅,先后灭掉犬戎、密须、耆国、邗、崇侯虎等, 迁都于丰(西安沣水西)。 武王灭纣,都于镐(西安西南)。死后成王继位,年幼,由周公(“周公”?) 代政。管叔、蔡叔不满,纣之子武庚乘机叛乱。3年后平叛,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贬 霍叔为平民。同时营建东都洛邑(洛阳)。进行大规模分封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 夏商周——(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3、西周的建立 (1)周族兴起 兴起于陕西渭水以北、黄土高原。始祖:弃 ,姬姓,黄帝后裔;尧舜时为后 稷(农业的官)。 弃→武王:千余年,著名首领:公刘、古公亶(dan)父、昌(文王)。 古公亶父→季历(幼子)→昌。 文王在位50年,以贤人吕尚为辅,先后灭掉犬戎、密须、耆国、邗、崇侯虎等, 迁都于丰(西安沣水西)。 武王灭纣,都于镐(西安西南)。死后成王继位,年幼,由周公(“周公”?) 代政。管叔、蔡叔不满,纣之子武庚乘机叛乱。3年后平叛,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贬 霍叔为平民。同时营建东都洛邑(洛阳)。进行大规模分封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夏商周一(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 三代概况 3、西周的建立 (2)西周分封制 周天子称“天子”或“天王”一天下的大宗。天子死后由嫡 长子继位,仍然为大宗。其余诸子为诸侯,为小宗。诸侯在其 分封国内按此制继续分封。 天子(大宗)→诸侯(小宗)∑长子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卿大夫→长子为大宗 (卿),其余诸子为士→长子为士,其余诸子为平民。 天子直接统治地为王畿 分封的内容是“授民授疆土” 西周还有整齐系统的礼制,刑法制度及等级制度
中国文化史:发展轨迹 第二章 夏商周——(上古)三代时期的文化 一、三代概况 3、西周的建立 (2)西周分封制 周天子称“天子”或“天王”——天下的大宗。天子死后由嫡 长子继位,仍然为大宗。其余诸子为诸侯,为小宗。诸侯在其 分封国内按此制继续分封。 天子(大宗)→诸侯(小宗)∑长子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卿大夫→长子为大宗 (卿),其余诸子为士 →长子为士,其余诸子为平民。 天子直接统治地为王畿 分封的内容是“授民授疆土” 西周还有整齐系统的礼制,刑法制度及等级制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世界文明史_走进金字塔文明——古埃及文化.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世界文明史(原始文化与史前文明、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希伯来文明:犹太文化、印度:南亚次大陆文明).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世界文明史_神化、宗教、艺术(古希腊:西方文化的渊源基础).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世界文明史_罗马——对希腊文化文化的传承和光大.ppt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经学与中国文化(电子书,共八章).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二十世纪中华法学文丛(八)瞿同祖法学论著集.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梁启超、章太炎解读中华文化经典.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梁任公、胡适之先生审定研究国学书目.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现代中国思想论著选粹《明日之中国文化》PDF电子书.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THE CI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文化模式》PDF电子书(露丝·本尼迪克特).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文化史名著举要.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扩张与交往——区域历史文化简论(共十章).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士与中国文化(七、八、九、十、十一、十二).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士与中国文化(三、四、五、六).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士与中国文化(一、二、三).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十大系列丛刊——”十大史学家.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李良玉).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国文化_春秋战国(革新时代的文化).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课程浏览.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犹太人与以色列(燔祭 Holocaust).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犹太人与以色列(寻根 Excavation)基督教里发掘犹太教.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犹太人与以色列(叙述 Narrative)犹太民族的自我认知.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犹太人与以色列(信仰 Belief)一神论的塑造.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犹太人与以色列(收紧 Consolidation)现代犹太教的复苏.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埃及——現代社會中的古埃及形象(音樂,電影,小說,時尚,建築)、現代埃及學的成立與發展、古埃及歷史鳥瞰.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埃及——金字塔與古埃及科技.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埃及——古埃及藝術及其宗教意義、餘思:古文明今何在?.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羅馬——戰爭與和平(一)羅馬的歷史地位.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羅馬——戰爭與和平(二)羅馬的政府與社會.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羅馬——戰爭與和平(三)羅軍隊的組織,裝備,戰技.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羅馬——戰爭與和平(四)羅馬的文化與基督教的興起.ppt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一五五○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PDF电子书.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天津古籍出版社《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中华文化劫难录.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中华文化史(第2版)(下册).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中国区域文化.pdf
- 《中国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籍资料:中国历史文化地理(张步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