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泻下剂

第二章冯下剂 概迷
第二章 泻下剂 概述

定义: 1、凡以泻下药参主组成, 2、有通导大便、排验颿肠积滞、嬲繇实热 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 3、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立法依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 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2003 KAGAYA/@2003 Synforest/CD-ROM SW-008
一、定义: 1、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 2、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 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 3、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二、立法依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 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分类 1寒下一湿热内结一大承气汤等 2、温下一寒湿内结一温脾汤等 3、润下一燥热内结一麻子仁丸等 4、逐水——水饮内结一十枣汤攻 5、补兼施—正虚邪实—黄龙汤 @2003 KAGAYA/@2003 ynforest/CD-ROM SW-bos
三、分类 1、寒下—湿热内结—大承气汤等 2、温下—寒湿内结—温脾汤等 3、润下—燥热内结—麻子仁丸等 4、逐水——水饮内结——十枣汤攻 5、补兼施——正虚邪实——黄龙汤

四、使用注高, 1.泻下剂不可多服、久那,否则易蚝伤 胃气 年老体弱、经期、孕妇、产后、病后 慎用泻下剂。 3.里实内结易阻碍气机,故泻下剂常配 理气、行气药 4.表证未解,里实以成,应先解表,后 攻里,或表里同治 @2003 KAGAYA/@2003 Synforest/CD-ROM SW-008 5.忌食油腻
1.泻下剂不可多服、久服,否则易耗伤 胃气。 2.年老体弱、经期、孕妇、产后、病后 慎用泻下剂。 3.里实内结易阻碍气机,故泻下剂常配 理气、行气药。 4.表证未解,里实以成,应先解表,后 攻里,或表里同治。 5.忌食油腻。 四、使用注意: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 类及使用注意。大黄附子汤 麻子仁丸、黄龙汤、济川煎 2、掌握: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脾 汤、士枣汤。 3、了解:大陷胸汤。 @2003 KAGAYA/@2003 Synforest/CD-ROM SW-008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 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 类及使用注意。大黄附子汤、 麻子仁丸、黄龙汤、济川煎。 2、掌握: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脾 汤、十枣汤。 ◼ 3、了解:大陷胸汤

第一节寒下 适证 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 结,腹部张满疼痛,甚或潮热, 黄厚,脉实等。病机为里热与燥屎、水 饮、气滞、瘀血、宿食登搏结,肠胃传 化功能失常,气机阻滞所致
第一节 寒 下 一、适应证 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 结,腹部胀满疼痛,甚或潮热,苔 黄厚,脉实等。病机为里热与燥屎、水 饮、气滞、瘀血、宿食登搏结,肠胃传 化功能失常,气机阻滞所致

二、方剂配伍特点 以苦寒泻下药为主组方,如大黄、芒硝 等。常用配伍 (1)行气药,如积实厚朴、木香、槟榔等 (2)清热药,如败酱草、黄芩、栀子
二、方剂配伍特点 以苦寒泻下药为主组方,如大黄、芒硝 等。常用配伍: (1)行气药,如枳实、厚朴、木香、槟榔等。 (2)清热药,如败酱草、黄芩、栀子

三代表方 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
三.代表方: 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

大京气汤 《伤寒论》 x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磁之 功用】峻下热结 K病因病机】阳明腑实证 心s心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 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功用】 峻下热结 【病因病机】 阳明腑实证

主治】 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 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减然汗出,舌苔黄燥起 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 坚硬有,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Ⅱ TTPW/ AHBN通
【主治】 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 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 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 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大承气汤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解表剂.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经络学说》讲义.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讲 课程总结.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讲 DNA实验.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讲 酶切重组质粒.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讲 质粒鉴定与制备.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讲 重组质粒.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讲 绪论.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组织学方法.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解剖学方法.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中医治疗学实验研究.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中医诊断学实验研究.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中医实验研究的规律和要求.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中医实验研究的思路.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应用.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绪论(方肇勤).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一章 电镜技术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doc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和解剂.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主讲:孙广仁).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中医学哲学基础(1.1)精气学说.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中医学哲学基础(1.2)阴阳学说.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中医学哲学基础(1.3)五行学说.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经络学说.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藏象学(2.1)藏象学说概论.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藏象学(2.2)藏象五脏.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藏象学(2.3)藏象六腑奇恒之腑.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藏象学(2.4)脏腑之间的关系.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体质学说.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病因学说.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发病学说.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病机学说(8.1)基本病机.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病机学说(8.2)六虚概念和关系(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阴虚、阳虚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ppt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防治原则.ppt
- 《中药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救治》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总论(共四章).ppt
- 《针灸学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经络腧穴部分.ppt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民间刺血术》内容节选(共六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