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2009年黑龙江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9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2009年黑龙江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2009年黑龙江大庆市初中生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2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关关雎鸠, 。(《诗经》) (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6)人生最美的境界是什么?是李白 的一往无 前,是杜甫“ 的万丈豪情,也是陆游 ”的生则高洁、死亦流芳。(请分别用《行路难》 《望岳》、《卜算子·咏梅》中的诗句填写)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信仰,如同一支在黑夜里寂寞燃烧的蜡烛,即使全世界一片黑暗,而且它仍然有继续 燃烧下去的理由。信仰,像极了地表下运动的火焰,尽管我们肉眼看不到它内心的期待,但 是在地表的重压下它没有停止奔腾。当经过岁月风云的洗礼,地表 chong )山峻岭 的锻打,总有一天它会找到突破口,在火焰喷涌而出的一刹那,炽 )热的岩浆在天地 之间矗立成一座绝美的丰碑,上面写着:信仰因爱而璀灿!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chong()山峻岭 炽()热 (2)画线句子是病句,可以这样修改 (2分) 3.下面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 A许多大城市的办公楼、饭店和娱乐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已经不亚于室外,然而大多数 市民对此很不了解,甚至莫衷一是。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C.听到总理这样风趣幽默的回答,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草木葱茏,进退维谷。 4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必须载入史册的一年。北京奥运 会成功举办,中国人以精采绝伦的体育盛宴,让世界了解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嫦娥—号 顺利升空,中国人以踌躇满志的矫健身姿,向世界展示一个日益强盛的中国。而面对雪灾

2009 年黑龙江大庆市初中生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2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8 分) ⑴关关雎鸠, 。(《诗经》) ⑵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⑶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⑷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⑸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⑹人生最美的境界是什么?是李白“ , ”的一往无 前,是杜甫“ , ”的万丈豪情,也是陆游 “ , ”的生则高洁、死亦流芳。(请分别用《行路难 ...》、 《望岳..》、《卜算子 ...·咏梅..》中的诗句填写)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 分) 信仰,如同一支在黑夜里寂寞燃烧的蜡烛,即使全世界一片黑暗,而且它仍然有继续 燃烧下去的理由。信仰,像极了地表下运动的火焰,尽管我们肉眼看不到它内心的期待,但 是在地表的重压下它没有停止奔腾。当经过岁月风云的洗礼,地表 chóng( )山峻岭 的锻打,总有一天它会找到突破口,在火焰喷涌而出的一刹那,炽.( )热的岩浆在天地 之间矗立成一座绝美的丰碑,上面写着:信仰因爱而璀灿!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 分) chóng( )山峻岭 炽.( )热 ⑵画线句子是病句,可以这样修改: 。(2 分) 3.下面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 分) A.许多大城市的办公楼、饭店和娱乐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已经不亚于室外,然而大多数 市民对此很不了解,甚至莫衷一是 ....。 B.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C.听到总理这样风趣幽默的回答,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 ....地笑了起来。 D.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草木葱茏,进退维谷 ....。 4.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5 字.)(2 分) 2008 年,对中国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必须载入史册的一年。北京奥运 会成功举办,中国人以精采绝伦的体育盛宴,让世界了解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嫦娥一号” 顺利升空,中国人以踌躇满志的矫健身姿,向世界展示一个日益强盛的中国。而面对雪灾

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国人以不屈不饶的顽强意志,向世界表明一个日渐成熟的中国。 5.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们读过的名著中不少人物 的经历都能印证这个观点。请仿照示例,为这个观点在补充一个名著中人物的示例。(句式 不需要完全相同)(2分) 示例:《名人传》里提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他因耳聋一度进入了创作的低谷。但他没 有放弃努力,创作了《命运》等著名的音乐作品,甚至在生命的末日还在创作《欢乐颂》。 他不屈不饶地与苦难抗争,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巨人。 答: 6阅读下面一幅有关“问题奶粉”的漫画,请概述画面内容并说出你对这幅漫画的理解。(4 分) 内容: 理解: 、阅读理解及分析(38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3题 【古诗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遺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7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打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 豪情壮志。(1分)

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国人以不屈不饶的顽强意志,向世界表明一个日渐成熟的中国。 5.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们读过的名著中 ...不少人物.. 的经历都能印证这个观点。请仿照示例,为这个观点在补充一个名著中 ...人物的示例。(句式 不需要完全相同)(2 分) 示例:《名人传》里提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他因耳聋一度进入了创作的低谷。但他没 有放弃努力,创作了《命运》等著名的音乐作品,甚至在生命的末日还在创作《欢乐颂》。 他不屈不饶地与苦难抗争,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巨人。 答: 6.阅读下面一幅有关“问题奶粉”的漫画,请概述..画面内容并说出你对这幅漫画的理解..。(4 分) 内容: 理解: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38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7-13 题。 【古诗阅读】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7.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打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 豪情壮志。(1 分)

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 【古文阅读】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干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干里称也。 马之干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 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日:“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 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 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其爱太而不萄取力抢西不求爆致远之材,不幸相继以死今所 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末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汘揣,殆 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i): 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9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C.初不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D.帝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骈死于槽枥之间

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 分) 答: 【古文阅读】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 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 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 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 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 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 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 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9.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 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C. 初不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D. 帝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策之不以其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C.驽纯之材也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此其寡取易盈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译文 (2)比行百里始奋迅 译文: 1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受大而不荀取力梳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1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 认识。(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0分) 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 ①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其他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大家 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 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虽然仔细观察,唐代三百年间的女性形象也有 一个由清秀到丰肥、穿着由拘谨到开放的渐变过程,但是,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最具感染 力和令人过目难忘的,还是那些盛唐时期姿态万千、装束大胆、乐观向上的胖美人形象 ②几千年来,中国有着“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念。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工匠们仿照生 人″的模样精心塑造了唐朝的女性形象。综观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虽然工艺有别 年龄有少女、少妇之差,但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即使 被今人誉之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除了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之外,其基 本特征仍然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③显然,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都清晰地反映出,唐人的确崇尚“丰肥浓丽、热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 策之不以.其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C. 驽纯之.材也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D. 此其.寡取易盈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译文: ⑵比行百里始奋迅。 译文: 1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2 分) 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 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 1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 ....,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 认识。(3 分) 答: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7 题。(10 分) 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 王彬 ①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其他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大家 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 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虽然仔细观察,唐代三百年间的女性形象也有 一个由清秀到丰肥、穿着由拘谨到开放的渐变过程,但是,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最具感染 力和令人过目难忘的,还是那些盛唐时期姿态万千、装束大胆、乐观向上的胖美人形象。 ②几千年来,中国有着“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念。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工匠们仿照“生 人”的模样精心塑造了唐朝的女性形象。综观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虽然工艺有别, 年龄有少女、少妇之差,但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即使 被今人誉之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除了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之外,其基 本特征仍然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③显然,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都清晰地反映出,唐人的确崇尚“丰肥浓丽、热

烈放姿”。这与汉代和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含蓄内向的审美观不同,并形成了 唐代的“另类”审美眼光。然而,这种“另类″和有悖于传统的丰肥之美的魅力,不仅丝亳 不逊色于传统的苗条和骨感,而且更具生命力和向上的朝气。其实,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 唐人的“另类”审美正是那个如日中天时代的必然特点。 ④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 禀俱丰实″。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其次,唐代开放兼容并包。国力强 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 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 第三,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 卑大贵族独孤如愿,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 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因此,唐朝几代国君均宠爱丰肥的女性也就不难理解 ⑤透过唐人独特的审美眼光,不难看到当时崇尚的“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绝不单纯是 女性体态上的肥、瘦,穿着上的遮、露。可以说,这种审美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 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唐人喜爱牡丹,而牡丹的花型正是高贵丰 满。唐人塑造的骏马形象每件都是骠满臀圆。而唐代影响最大的颜体书法更是肥硕、庄严而 浑厚。韩愈有诗道:“书贵瘦硬吾不取”,也体现了唐人价值取向由瘦硬向“肥硕″的转变。 ⑥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大一些,就会发现,唐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马路是 最宽阔的,宫殿是最高峻宏伟的,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向往的中心。这一切体现了一个民族进 入高度成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使唐人崇尚并醉心于 种气魄、力量和开张的美,而这种美传递给我们的是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热烈放姿、 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烈放姿”。这与汉代和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含蓄内向的审美观不同,并形成了 唐代的“另类”审美眼光。然而,这种“另类”和有悖于传统的丰肥之美的魅力,不仅丝毫 不逊色于传统的苗条和骨感,而且更具生命力和向上的朝气。其实,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 唐人的“另类”审美正是那个如日中天时代的必然特点。 ④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 禀俱丰实”。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其次,唐代开放兼容并包。国力强 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 的国家有 130 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 第三,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 卑大贵族独孤如愿,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 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因此,唐朝几代国君均宠爱丰肥的女性也就不难理解 了。 ⑤透过唐人独特的审美眼光,不难看到当时崇尚的“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绝不单纯是 女性体态上的肥、瘦,穿着上的遮、露。可以说,这种审美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 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唐人喜爱牡丹,而牡丹的花型正是高贵丰 满。唐人塑造的骏马形象每件都是骠满臀圆。而唐代影响最大的颜体书法更是肥硕、庄严而 浑厚。韩愈有诗道:“书贵瘦硬吾不取”,也体现了唐人价值取向由瘦硬向“肥硕”的转变。 ⑥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大一些,就会发现,唐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马路是 最宽阔的,宫殿是最高峻宏伟的,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向往的中心。这一切体现了一个民族进 入高度成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使唐人崇尚并醉心于一 种气魄、力量和开张的美,而这种美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热烈放姿、 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14.“唐朝以胖为美”的原因是什么?(3分) 15第④节能否放在文章的开头来说明?为什么?(3分) 16.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第③节中“这与汉代和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含蓄内向的审美观不同,并形成 了唐代的“另类”审美眼光“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唐代的”另类“审美观 点与众不同 B第④节“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中引用诗圣杜甫 的诗句,意在说明人们对丰衣足食这一美满生活的向往 C.第②节“综观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虽然工艺有别,年龄有少女、少妇之差,但大 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句中的“大多”一词表明不是绝对 的,也有少数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不是这样的,从而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 D第⑤节“这种审美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 文化视野”一句中的“这种审美取向”指的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的审美取向 17.文章说“唐人的审美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 容的文化视野”,下面四幅图中不能体现唐人的这种审美价值取向的一幅是()(2分) 薦寢 無與 何食 A.牡丹 B颜书 C.玉 D.骏马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11分) 柳笛 ①八百里鄱阳湖深处,莽莽苍苍的云水中央,有一片茂盛的柳林。浓绿映衬着白云,天 是那么的瓦蓝。柳林旁边有个小村,小村的上空总是荡漾开灵动,活泼的笛声。那是童年时 最美好的记忆。时间虽然远去了近半个世纪,故乡的柳笛永远藏在我心灵深处。 ②小时候和玩伴们起,放学了,便来在这柳林里抓知了,捉迷藏,做游戏。敞胸露腹 大大小小的柳树洞,就是我们寻找快乐的天地。捉迷藏时,蒙眼的同伴在我们藏匿之后,摘 下蒙眼布便挨个就着树洞找我们。在一个高大中空的柳树内,快要被发现时,我便双手双脚 并用,沿着内壁在黑暗的洞内攀援而起,躲在黑暗中的高处,时间长了,见同伴真找不着我 们,彷徨无措时,便不时从口袋里摸出柳叶含在嘴里吹出时断时续的笛声。这时,只听见躲

14.“唐朝以胖为美”的原因是什么?(3 分) 答: 15.第④节能否放在文章的开头来说明?为什么?(3 分) 答: 16.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第③节中“这与汉代和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含蓄内向的审美观不同,并形成 了唐代的“另类”审美眼光“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唐代的”另类“审美观 点与众不同。 B.第④节“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中引用诗圣杜甫 的诗句,意在说明人们对丰衣足食这一美满生活的向往。 C.第②节“综观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虽然工艺有别,年龄有少女、少妇之差,但大 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句中的“大多”一词表明不是绝对 的,也有少数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不是这样的,从而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 性。 D.第⑤节“这种审美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 文化视野”一句中的“这种审美取向”指的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的审美取向。 17.文章说“唐人的审美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 容的文化视野”,下面四幅图中不能..体现唐人的这种审美价值取向的一幅是( )(2 分) A.牡丹 B.颜书 C.玉 D.骏马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2 题。(11 分) 柳 笛 ①八百里鄱阳湖深处,莽莽苍苍的云水中央,有一片茂盛的柳林。浓绿映衬着白云,天 是那么的瓦蓝。柳林旁边有个小村,小村的上空总是荡漾开灵动,活泼的笛声。那是童年时 最美好的记忆。时间虽然远去了近半个世纪,故乡的柳笛永远藏在我心灵深处。 ②小时候和玩伴们一起,放学了,便来在这柳林里抓知了,捉迷藏,做游戏。敞胸露腹, 大大小小的柳树洞,就是我们寻找快乐的天地。捉迷藏时,蒙眼的同伴在我们藏匿之后,摘 下蒙眼布便挨个就着树洞找我们。在一个高大中空的柳树内,快要被发现时,我便双手双脚 并用,沿着内壁在黑暗的洞内攀援而起,躲在黑暗中的高处,时间长了,见同伴真找不着我 们,彷徨无措时,便不时从口袋里摸出柳叶含在嘴里吹出时断时续的笛声。这时,只听见躲

在柳林各处的同伴,此起彼伏的吹起了柳笛,互相呼应。寻找的玩伴们便竖起耳朵捕捉柳笛 的声音的方位。这样,我们便往往被他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了。 ③星期天,我们齐聚在这柳林里,割下一根根的柳条儿编织成战斗帽戴在头上,俨然 派战时的打扮。手中的柳枝儿用长长的绦儿系起挂在胸前似挎着冲锋枪般威武雄壮。我担任 号兵的角色,柳笛是我的武器。当我们把湖边的矮坡当作是敌军的阵地冲锋时,激扬而高亢 的笛声便响彻柳林的上空,充满了坚强与豪迈的力量催人振奋 ④吹柳笛,我是跟屋后的伢叔学的。我们是前后屋的邻居,也是从小起玩到大的发友。 他很会吹柳笛的,他的技术源自于他爹爹的传授。细叔公是我们村顶尖的柳笛高手。 ⑤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我们经常会听到那一声声舒缓有致的柳笛声滚动在房前檐下, 窗间门边。笛声中,透露岀对舂天播种希望的美好祝愿,也满含着对秋天丰硕收获的殷殷期 盼。我的心和魂灵被这清清脆脆的笛声所俘虏,成了它的痴迷者。如今,在我书房的诗词鉴 赏词典里还夹着几片用沸水氽过的清清的柳叶呢。 ⑥今天,当我再次漫步徜徉在故乡的柳林边,任和风摆拂垂柳,抚摸着我的视线,览湖 天之间白云悠悠、渔舟灵动、水鸟飞翔,不由心驰神往。信手摘下—枚柳叶在湖水中一浸 双手把它抻平撮在双唇间用力地吹起来,心底的深情随着曲调流淌开来,承载着我们记忆的 童谣便荡漾在柳林间,美妙的旋律在绿色旳树枝上滚动,在天地间回荡,伴着袅袅炊烟浸舞 在小村的周围…我吹着,吹着,笛声中装满我深情的梦和生命中醇醇的甘美。 ⑦明天,我又要离开故乡去闯外面的世界,我唯一割舍不下的便是这故乡的柳笛。它让 我魂牵梦绕,它让我痴心无悔。是啊,故乡的柳笛,小小的一片叶儿,你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是你带给我坚强的信念,把纯美和甘甜溶合在奋斗的苦乐中,沸腾的生活里。 ⑧在云蒸霞蔚,水云深处的故乡,最使我难忘的便是这翠绿玲珑的柳笛! 18.“柳笛”伴我成长,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请按照下面提示简要概括文章内容。(2 分)(不能用原文作答)

在柳林各处的同伴,此起彼伏的吹起了柳笛,互相呼应。寻找的玩伴们便竖起耳朵捕捉柳笛 的声音的方位。这样,我们便往往被他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了。 ③星期天,我们齐聚在这柳林里,割下一根根的柳条儿编织成战斗帽戴在头上,俨然一 派战时的打扮。手中的柳枝儿用长长的绦儿系起挂在胸前似挎着冲锋枪般威武雄壮。我担任 号兵的角色,柳笛是我的武器。当我们把湖边的矮坡当作是敌军的阵地冲锋时,激扬而高亢 的笛声便响彻柳林的上空,充满了坚强与豪迈的力量催人振奋。 ④吹柳笛,我是跟屋后的伢叔学的。我们是前后屋的邻居,也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发友。 他很会吹柳笛的,他的技术源自于他爹爹的传授。细叔公是我们村顶尖的柳笛高手。 ⑤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我们经常会听到那一声声舒缓有致的柳笛声滚动在房前檐下, 窗间门边。笛声中,透露出对春天播种希望的美好祝愿,也满含着对秋天丰硕收获的殷殷期 盼。我的心和魂灵被这清清脆脆的笛声所俘虏,成了它的痴迷者。如今,在我书房的诗词鉴 赏词典里还夹着几片用沸水汆过的清清的柳叶呢。 ⑥今天,当我再次漫步徜徉在故乡的柳林边,任和风摆拂垂柳,抚摸着我的视线,览湖 天之间白云悠悠、渔舟灵动、水鸟飞翔,不由心驰神往。信手摘下一枚柳叶在湖水中一浸, 双手把它抻平撮在双唇间用力地吹起来,心底的深情随着曲调流淌开来,承载着我们记忆的 童谣便荡漾在柳林间,美妙的旋律在绿色的树枝上滚动,在天地间回荡,伴着袅袅炊烟漫舞 在小村的周围……我吹着,吹着,笛声中装满我深情的梦和生命中醇醇的甘美。 ⑦明天,我又要离开故乡去闯外面的世界,我唯一割舍不下的便是这故乡的柳笛。它让 我魂牵梦绕,它让我痴心无悔。是啊,故乡的柳笛,小小的一片叶儿,你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是你带给我坚强的信念,把纯美和甘甜溶合在奋斗的苦乐中,沸腾的生活里。 ⑧在云蒸霞蔚,水云深处的故乡,最使我难忘的便是这翠绿玲珑的柳笛! 18.“柳笛”伴我成长,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请按照下面提示简要概括文章内容。(2 分)(不能用原文作答 .......)

小时候 星期天:柳笛成为战斗的武器和冲锋的号角 今天 明天:离开故乡,割舍不了柳笛情 19文章第⑤节画横线句中的“滚动”一词改为“响彻”好不好?为什么?(3分) 20.文章中“柳笛”反复出现,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意图?(2分)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篇运用倒叙手法,然后转入顺序,自然引岀对童年美好生活的追忆,这样,情趣盎 然而又灵活自然 B.文章通过对柳笛的叙述,追叙往事,传达出作者浓浓的故乡情结和思乡情趣 C.文章第④节运用插叙手法,表达出“我”学吹柳笛的艰辛,更表现出故乡的人情美。 D.文章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开篇引出作者的回忆,结尾再次点题,结构圆润严谨 2.“柳”是诗人们抒情的载体,他们借柳抒发其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如李白《春夜洛城 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借“柳”传达了浓浓的思乡情绪。“月” 同样是诗人常用的抒情载体,下面两个诗句如何借“月”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任选一题作 答)(2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 (2)庭下如积水孔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侍夜游》) 三、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作家罗勃朗宁说:“故事永远是旧的,也永远是新的。”你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 或阅读体验吗?结合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点和人名 作文 题目 2009年黑龙江大庆市初中生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2分) 1.(1)在河之洲(2)千树万树梨花开(3)燕然未勒归无计(4)伤心秦汉经行处(5)佳木秀而 繁阴(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零落成泥碾作尘只 有香如故 2.(1)崇chi(2)①将“而且”改成“但(但是)”②去掉“而且”③去掉“而且”,在“它” 后加“也”(任选一种即可) 3.BA项“莫衷一是”意思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侧重于无法判定对错。C项“忍俊不禁

小时候: ; 星期天:柳笛成为战斗的武器和冲锋的号角; 今天: ; 明天: 离开故乡,割舍不了柳笛情。 19.文章第⑤节画横线句中的“滚动”一词改为“响彻”好不好?为什么?(3 分) 答: 20.文章中“柳笛”反复出现,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意图?(2 分) 大: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文章开篇运用倒叙手法,然后转入顺序,自然引出对童年美好生活的追忆,这样,情趣盎 然而又灵活自然。 B.文章通过对柳笛的叙述,追叙往事,传达出作者浓浓的故乡情结和思乡情趣。 C.文章第④节运用插叙手法,表达出“我”学吹柳笛的艰辛,更表现出故乡的人情美。 D.文章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开篇引出作者的回忆,结尾再次点题,结构圆润严谨。 22.“柳”是诗人们抒情的载体,他们借柳抒发其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如李白《春夜洛城 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借“柳”传达了浓浓的思乡情绪。“月” 同样是诗人常用的抒情载体,下面两个诗句如何借“月”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任选一题作 ..... 答.)(2 分) 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 ⑵庭下如积水孔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侍夜游》) 答: 三、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作家罗勃朗宁说:“故事永远是旧的,也永远是新的。”你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 或阅读体验吗?结合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600 字。 ⑵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点和人名。 作文 题目: 2009 年黑龙江大庆市初中生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2 分) 1.⑴在河之洲 ⑵千树万树梨花开 ⑶燕然未勒归无计 ⑷伤心秦汉经行处 ⑸佳木秀而 繁阴 ⑹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 有香如故 2.⑴崇 chì⑵①将“而且”改成“但(但是)”②去掉“而且”③去掉“而且”,在“它” 后加“也”(任选一种即可) 3.B A 项“莫衷一是”意思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侧重于无法判定对错。C 项“忍俊不禁

意思是忍不住笑,与后文“笑了起来”重复。D项“进退维谷”意思是进退两难,“谷”形 容困难的境地,与原文语境不符。 4.中国不平凡的2008将载入史册 2.(示例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几度受到病痛、受伤的折磨,后来他 几乎完全瘫痪,又双目失明,但他始终不放弃,一次又一次靠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重回战 斗岗位,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进行文学创作,最终成为我们心中的“钢铁英雄”。 (示例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度被压在五指山下,与唐僧一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在困难中磨砺心志,最终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6.内容:一位妇女抱着因吃了问题奶粉而生病的孩子向相关人士讨个说法,相关人士都推卸 责任,直至推到奶农的身上,可奶农却认为责任在奶牛身上,为这个问题的解决画上了一个 大大的问号。/理解:这幅漫话讽刺现实生活中互相推诿、不敢主动承担责任的现象。 阅读理解及分析(38分) 7.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8这时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启用自己呢?(也 可以答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收到朝廷的重用)运用典故,使表达含蓄典雅。 9D第一个“善”是“好”的意思,第二个“善”是“擅长”的意思 10B“以”都是“按照”的意思。A项,在项。C项,的/助词。D项,它/表反问语气。 ll(1)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2)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 力奔跑 12.爱太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致远之材也 13.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 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 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 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14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其次,唐代开放 兼容并包。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第三,同记 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 5不能。文章第①至第③段说明唐代以胖为美的现象,而第④段是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体现人们的认知规律。 16B引用诗圣杜甫的诗,意在说明“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 持健康丰满的体格”。 17℃唐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具备力量型、开放兼容、丰肥浓艳的特点,而“玉”是温润含蓄 的,不张扬很内敛,与此特点不符。 18.柳笛帮玩伴们找寻到隐匿的我们/再次徜徉柳树林,重温柳笛情(也可以答柳笛成为对 故乡的美好记忆) 19不好。“滚动”表明了柳笛声的圆润与前面的“舒缓有致”相照应,而“响彻”就没有这 种意韵 20全文用“柳笛”作为文章的线索,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柳笛是故乡的象征,借柳笛表 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21C文章第④节并没有表现“我”学吹柳笛的艰辛 22残月如钩,月缺不全,月的形态让李煜想到沦落他国的凄凉生活,表达了他的亡国之痛 /月光明亮澄澈,让人感觉幽静美好,情致顿生,苏轼心中充满恬淡闲适之感。 、作文(60分)

意思是忍不住笑,与后文“笑了起来”重复。D 项“进退维谷”意思是进退两难,“谷”形 容困难的境地,与原文语境不符。 4.中国不平凡的 2008 将载入史册。 2.(示例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几度受到病痛、受伤的折磨,后来他 几乎完全瘫痪,又双目失明,但他始终不放弃,一次又一次靠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重回战 斗岗位,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进行文学创作,最终成为我们心中的“钢铁英雄”。 (示例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度被压在五指山下,与唐僧一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在困难中磨砺心志,最终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6.内容:一位妇女抱着因吃了问题奶粉而生病的孩子向相关人士讨个说法,相关人士都推卸 责任,直至推到奶农的身上,可奶农却认为责任在奶牛身上,为这个问题的解决画上了一个 大大的问号。/理解:这幅漫话讽刺现实生活中互相推诿、不敢主动承担责任的现象。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38 分) 7.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8.这时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启用自己呢?(也 可以答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收到朝廷的重用)运用典故,使表达含蓄典雅。 9.D 第一个“善”是“好”的意思,第二个“善”是“擅长”的意思。 10.B “以”都是“按照”的意思。A 项,在/项。C 项,的/助词。D 项,它/表反问语气。 11.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⑵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 力奔跑。 12.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13.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 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 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 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14.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其次,唐代开放 兼容并包。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第三,同记 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 15.不能。文章第①至第③段说明唐代以胖为美的现象,而第④段是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体现人们的认知规律。 16.B 引用诗圣杜甫的诗,意在说明“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 持健康丰满的体格”。 17.C 唐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具备力量型、开放兼容、丰肥浓艳的特点,而“玉”是温润含蓄 的,不张扬很内敛,与此特点不符。 18. 柳笛帮玩伴们找寻到隐匿的我们/再次徜徉柳树林,重温柳笛情(也可以答柳笛成为对 故乡的美好记忆) 19.不好。“滚动”表明了柳笛声的圆润与前面的“舒缓有致”相照应,而“响彻”就没有这 种意韵。 20.全文用“柳笛”作为文章的线索,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柳笛是故乡的象征,借柳笛表 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21.C 文章第④节并没有表现“我”学吹柳笛的艰辛。 22.残月如钩,月缺不全,月的形态让李煜想到沦落他国的凄凉生活,表达了他的亡国之痛。 /月光明亮澄澈,让人感觉幽静美好,情致顿生,苏轼心中充满恬淡闲适之感。 三、作文(60 分)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