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无线通信工程》第07讲 信道编码

无线通信工程 姚彦教授 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1年12月1日
无线通信工程 姚彦教授 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1年12月1日

第七讲 无线通信的信道编码
第七讲 无线通信的信道编码

引言
引言

基本概念 仙侬定理指出带宽和功率的互换性。当带宽为 无限大时,Eb/N趋于-1.6dB,这就是仙侬极 如何实现带宽和功率的互换,仙侬定理本身没 有指明。 能否用扩频技术实现带宽与功率的互换?不能! 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上,扩频技术没有任何功率 增益。 要实现带宽和功率的互换,可以采用纠错技术。 纠错属于一种信道编码
基本概念 仙侬定理指出带宽和功率的互换性。当带宽为 无限大时,Eb /N0趋于-1.6dB,这就是仙侬极 限。 如何实现带宽和功率的互换,仙侬定理本身没 有指明。 能否用扩频技术实现带宽与功率的互换?不能! 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上,扩频技术没有任何功率 增益。 要实现带宽和功率的互换,可以采用纠错技术。 纠错属于一种信道编码

基本概念 信道编码的目的 信道编码是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提高传输质量 而设计的一种编码。它是在信息码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多余 码元,使码字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信道编码的实质 信道编码的实质就是在信息码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多余码 元(称为监督码元),使它们满足一定的约束关系,这样 由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共同组成一个由信道传输的码字。 举例而言,欲传输k位信息,经过编码得到长为n(n>k)的 码字,则增加了n-k=r位多余码元,我们定义R=k/ n为编码效率
基本概念 信道编码的目的 信道编码是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提高传输质量 而设计的一种编码。它是在信息码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多余 码元,使码字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信道编码的实质 信道编码的实质就是在信息码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多余码 元(称为监督码元),使它们满足一定的约束关系,这样 由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共同组成一个由信道传输的码字。 举例而言,欲传输k位信息,经过编码得到长为n(n>k)的 码字,则增加了 n - k = r 位多余码元,我们定义 R = k / n 为编码效率

基本概念 信道编码公式 令信息速率为f,经过编码以后的速率为ft,定义:R= fb/f为编码率。则对于任何一个信道,总存在一个截止速 率Ro,只要R<R,总可以达到:BER<CR2n,其中CR为 某个常数,n为编码的约束长度 对于等概二进码、AWGN信道,有 R0=1-log2(1+eN) b (1-R0)
基本概念 信道编码公式 令信息速率为fb,经过编码以后的速率为ft,定义:R= fb /ft为编码率。则对于任何一个信道,总存在一个截止速 率R0,只要RR0,总可以达到:BERCR2 -nR0 ,其中CR为 某个常数,n为编码的约束长度。 对于等概二进码、AWGN信道,有: 1 log (1 ) 0 0 / 0 2 R Eb N R e − = − + 2 1 1 ln 1 (1 ) 0 0 0 − = −R b N R E

基本概念 频带扩展 Ro 10log1/Ro 83/42/3 1/2 1/4
基本概念 频带扩展 dB 0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Eb/No (dB) 1 7/8 3/4 2/3 1/2 1/4 R0 10log1/R0

基本概念 从图可以看出:当带宽-∞,R0->0,得到 Eb/N→1.4dB,信道编码所能达到的极限 比仙侬极限差3dB 从图可以看出:若R→)1,即不加任何信道 编码,这时Eb/N->,说明在有限信噪比 情况下无法达到无差错传输。 从图可以看出:对于一定的R。,相当于一定 的带宽扩展率,存在一个有限的Eb/N,这 时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n达到任意低的差错 率
基本概念 从图可以看出:当带宽→,R0→0,得到 Eb /N0 →1.4dB,信道编码所能达到的极限 比仙侬极限差3dB。 从图可以看出:若R0→1,即不加任何信道 编码,这时Eb /N0 →,说明在有限信噪比 情况下无法达到无差错传输。 从图可以看出:对于一定的R0,相当于一定 的带宽扩展率,存在一个有限的Eb /N0 ,这 时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n达到任意低的差错 率

性能指标 编码率、编码效率、码率 编码增益 编码延时 编译码器的复杂度
性能指标 编码率、编码效率、码率 编码增益 编码延时 编译码器的复杂度

分类 根据码的规律性可分为:正交编码和检、纠错 码 根据监督元与信息组之间关系可分为:分组码 和卷积码 根据监督元与信息元之间关系可分为:线性码 和非线性码 根据码的功能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
分类 根据码的规律性可分为:正交编码和检、纠错 码 根据监督元与信息组之间关系可分为:分组码 和卷积码 根据监督元与信息元之间关系可分为:线性码 和非线性码 根据码的功能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清华大学:《无线通信工程》第06讲 信源编码.ppt
- 清华大学:《无线通信工程》第05讲 载波传输.ppt
- 清华大学:《无线通信工程》第04讲 基带传输.ppt
- 清华大学:《无线通信工程》第03讲 信道.ppt
- 清华大学:《无线通信工程》第02讲 组成及规范.ppt
- 清华大学:《无线通信工程》第01讲 绪论.ppt
-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讲义)移动 IP上的QoS 保证.doc
-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讲义)封面封底.doc
-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讲义)密集波分复用光网络的几个关键技术.doc
-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讲义)无线通信工程复习提纲.doc
-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讲义)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doc
-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讲义)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软交换技术.doc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复习.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数/模、模/数转换.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数/模、模/数转换.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8251A应用举例.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7.4 DMA控制接口.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串行通信与8250,8251A.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可编程定时/计数控制器8253原理及应用.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可编程定时/计数控制器8253原理及应用.ppt
- 清华大学:《无线通信工程》第08讲 多址1.ppt
- 清华大学:《无线通信工程》第09讲 多址2.ppt
- 清华大学:《无线通信工程》第10讲 抗衰落.ppt
-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讲义)第12讲 无线系统及网络.ppt
-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讲义)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及发展.doc
-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讲义)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的新趋势.doc
-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课程简介.ppt
-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ppt
-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开关理论基础.ppt
-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半导体基本器件.ppt
-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组合逻辑电路.ppt
-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ppt
-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门电路.ppt
-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综合复习材料.doc
-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资源:Chapter 5 Procedure Activations.ppt
-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产生.ppt
-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一章(1-2)编译简介.ppt
-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语言描述与实现 Language Descri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2.1 程序语言的语法描述.ppt
-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词法分析 2.6 利用Lex自动生成扫描程序.ppt
-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2-3-1)对于词法分析器的要求.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