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2011年北京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3
文件大小:121.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2011年北京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北京市东城区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卷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生2.在试卷、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4.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 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称职(chen) 模样(mo) 惩恶扬善(e) B.鸟瞰(gan) 积攒(zan) 满载而归(zai) C.修葺(q1) 屏蔽(ping) 杞人忧天(j D.褴褛(1an) 赈灾(zhen) 贻笑大方(y1)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都正确的一项是 A.告慰——布告 解说:两个“告”字意思不同,“告慰”的“告”是“请求”的意思,“布告”的“告” 是“表明”的意思。 B.严寒一一严厉 解说:两个“严”字意思相同,都是“程度深,厉害”的意思。 C.情投意合一一走投无路 解说:两个“投”字意思不同,“情投意合”的“投”是“合、迎合”的意思,“走 投无路”的“投”是“投靠、投奔”的意思。 D.一鼓作气一一气冲霄汉 解说:两个“气”字意思相同,都是“气势、气概”的意思。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 北京市东城区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卷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六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 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称.职(chèn) 模.样(mó) 惩恶.扬善(è) B.鸟瞰.(ɡǎn) 积攒.(zǎn) 满载.而归(zài) C.修葺.(qì) 屏.蔽(pínɡ) 杞.人忧天(jǐ) D.褴.褛(lán) 赈.灾(zhèn) 贻.笑大方(yí)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都正确的一项是 A.告.慰——布告. 解说:两个“告”字意思不同,“告慰”的“告”是“请求”的意思,“布告”的“告” 是“表明”的意思。 B.严.寒——严.厉 解说:两个“严”字意思相同,都是“程度深,厉害”的意思。 C.情投.意合——走投.无路 解说:两个“投”字意思不同,“情投意合”的“投”是“合、迎合”的意思,“走 投无路”的“投”是“投靠、投奔”的意思。 D.一鼓作气.——气.冲霄汉 解说:两个“气”字意思相同,都是“气势、气概”的意思。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老师们在阅卷中发现,去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不扎实,综 合答题能力薄弱这些原因造成了成绩滑坡。今年升学考试在即考生们要牢记 力争考出好成绩 ②应广大市民的强烈要求,有关部门先后投入一百多亿元,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河流。 经过治理,市民们高兴地看到,这些河流的部分河段一改“黑”与“臭”,青绿的河水 潺潺流过。相关部门表示要 ,还市民碧水蓝天 A.①吃一堑,长一智 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①吃一堑,长一智 ②再接再厉 C.①前车之鉴 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①前车之鉴 ②再接再厉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A.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把改革的 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B.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宁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把发展的 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 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D.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 保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宁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雪花儿,似仙女散花,翩跹着,旋舞着,抱成团,扭成朵,攒成球,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飘落时的优美姿态。 B.在暴雨中,这群马疯狂地向前奔驰,仿佛要踏住那闪电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群马狂奔的速度与气势 C.石像的姿态应该怎样,面目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应该怎样,细到一根头发应该怎样,雕 刻家都想好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雕刻家认真进行艺术创作的态度。 D.那阳光滴滴答答,小心翼翼地从林间洒落下来,照着我的肌体,生怕晒黑我的皮肤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林中阳光温和的特点。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画的蜜蜂,翅膀好像有嗡嗡的声音,画知了,翅膀像薄纱一样 B.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2 ①老师们在阅卷中发现,去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不扎实,综 合答题能力薄弱,这些原因造成了成绩滑坡。今年升学考试在即,考生们要牢记 , 力争考出好成绩。 ②应广大市民的强烈要求,有关部门先后投入一 百多亿元,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河流。 经过治理,市民们高兴地看到,这些河流的部分河段一改“黑”与“臭”,青绿的河水 潺潺流过。相关部门表示要 ,还市民碧水蓝天。 A.①吃一堑,长一智 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①吃一堑,长一智 ②再接再厉 C.①前车之鉴 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①前车之鉴 ②再接再厉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A. 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把改革的 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B. 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宁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把发展的 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 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D. 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 保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宁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雪花儿,似仙女散花,翩跹着,旋舞着,抱成团,扭成朵,攒成球,……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飘落时的优美姿态。 B.在暴雨中,这群马疯狂地向前奔驰,仿佛要踏住那闪电……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群马狂奔的速度与气势。 C.石像的姿态应该怎样,面目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应该怎样, 细到一根头发应该怎样, 雕 刻家都想好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雕刻家认真进行艺术创作的态度。 D.那阳光滴滴答答,小心翼翼地从林间洒落下来,照着我的肌体,生怕晒黑我的皮肤。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林中阳光温和的特点。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画的蜜蜂,翅膀好像有嗡嗡的声音,画知了,翅膀像薄纱一样…… B.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C.戏曲要走向未来,剧本创作是基础。“繁荣的关键是创作,”曹禺早就说过:“剧本的生 命在于演出”。 D.为促进少年儿童发展,国家图书馆将举办《我的图书我做主——2011年图书风云榜》 图书推荐评选活动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 (2),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3)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分 (4)《小石潭记》中写出潭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 2分) 8.名著阅读(3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 与体验的文字。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表现鲁迅初上学时,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① 学习时的情景;有得到第一部《山海经》时,对家中女工②深深的敬意;有在日 本留学时,目睹国人麻木的精神状态,最终决定③的经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某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你作为校团委 委员,积极组织和参与了下面的活动 9.为了使宣传教育活动更有实效性,校团委做了一个问卷调査。请你根据下面两则调查材料 整理出调查结果。(不少于4点)(4分) 【材料一】 学校团委同时在初一至初三三个年级做了问卷调查三个年级的学生对此次问卷显示 出极大的热情,不同年级的学生对问卷内容有不同的反映。初一的学生比较喜欢直观的活 动,初二、初三的学生对知识性和能力性活动比较喜欢。三个年级的学生,对参观性活动 喜欢的比例最大。很多学生明确表示,非常渴望参观革命圣地井冈山,期望在老一辈革命 家战斗过的地方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受,更好地继承先烈的遗志,做一个革命事业的接班 人。 【材料二】 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调查表 容参观故事会党史讲座歌咏比赛看电影党史知识竞赛书法比赛 初-48%10% 5% 4%30% 2% 1%

3 C.戏曲要走向未来,剧本创作是基础。“繁荣的关键是创作,”曹禺早就说过:“剧本的生 命在于演出”。 D.为促进少年儿童发展,国家图书馆将举办《我的图书我做主——2011 年图书风云榜》 图书推荐评选活动。 二、填空(共 8 分) 7.默写(5 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1 分) (2)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1 分) (3)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 分) (4)《小石潭记》中写出潭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 , 。(2 分) 8.名著阅读(3 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 与体验的文字。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表现鲁迅初上学时,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 ① 学习时的情景;有得到第一部《山海经》时,对家中女工 ② 深深的敬意;有在日 本留学时,目睹国人麻木的精神状态,最终决定 ③ 的经历。 三、综合性学习(共 11 分)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某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你作为校团委 委员,积极组织和参与了下面的活动。 9.为了使宣传教育活动更有实效性,校团委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请你根据下面两则调查材料, 整理出调查结果。(不少于 4 点)(4 分) 【材料一】 学校团委同时在初一至初三三个年级做了问卷调查,三个年级的学生对此次问卷显示 出极大的热情,不同年级的学生对问卷内容有不同的反映。初一的学生比较喜欢直观的活 动,初二、初三的学生对知识性和能力性活动比较喜欢。三个年级的学生,对参观性活动 喜欢的比例最大。很多学生明确表示,非常渴望参观革命圣地井冈山,期望在老一辈革命 家战斗过的地方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受,更好地继承先烈的遗志,做一个革命事业的接班 人。 【材料二】 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调查表 参观 故事会 党史讲座 歌咏比赛 看电影 党史知识竞赛 书法比赛 初一 48% 10% 5% 4% 30% 2% 1% 内 容 年 级

初二29%2% 10% 18% 26% 14% 1% 初三25%1% 20% 25% 9% 20% 0% 10.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学校准备组织初一和初二的学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 你组织部分学生召开了座谈会。下面是几位同学对这部电影的看法,请你从中概括出选 择观看这部电影的4个理由。(每空答案不超过3个字)(4分) 同学一:《闪闪的红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儿童影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一直 脍炙人口。 同学二:电影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同学三:影片中潘冬子、春伢子等少年与我们年龄相仿,他们的成长经历很容易引起我 的共鸣 同学四: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电影插曲好听,画面鲜艳美丽,太好 看了。 理由一:_①理由二:_②理由三:_③理由四:④ 11.学校准备在初三年级组织歌咏比赛。你作为一名初三的学生为你的班集体推荐一首歌颂 党的歌曲。请写出这首歌曲的名字,说出推荐的理由。(3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12-14题。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 初二 29% 2% 10% 18% 26% 14% 1% 初三 25% 1% 20% 25% 9% 20% 0% 答: 10.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学校准备组织初一和初二的学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 你组织部分学生召开了座谈会。下面是几位同学对这部电影的看法,请你从中概括出选 择观看这部电影的 4 个理由。(每空答案不超过 3 个字)(4 分) 同学一:《闪闪的红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儿童影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一直 脍炙人口。 同学二:电影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同学三:影片中潘冬子、春伢子等少年与我们年龄相仿,他们的成长经历很容易引起我 们的共鸣。 同学四: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电影插曲好听,画面鲜艳美丽,太好 看了。 理由一: ① 理由二: ② 理由三: ③ 理由四: ④ 11.学校准备在初三年级组织歌咏比赛。你作为一名初三的学生为你的班集体推荐一首歌颂 党的歌曲。请写出这首歌曲的名字,说出推荐的理由。(3 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 12-14 题。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迸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之,皆朝于齐。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客之美我者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弗如远甚 翻译: (2)时时而间进 翻译 14.阅读选文,写出原文中能够说明“王之蔽甚矣”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齐王是 如何除蔽的。(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和周总理的两次相過》完成第15-17题。(共14分) 和周总理的两次相遇 王琦 ①提起敬爱的周总理,人民都非常崇敬他。相信见过他的和未见过他的人,都有一肚子 情怀想表达。见过他的人,会缅怀他的风姿和神采;未曾与之谋面的,也熟知他的人品和传 奇。而我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北京中学生,有幸与之两度相遇。周总理是国家总理啊,日 理万机,两次相遇很不容易,非同寻常。 ②上初一的时候,北京的中学生经常有迎宾的任务。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迎宾活动,辅导 员再三要求我们穿得漂亮一些,女生穿裙子,男生是白衬衫蓝裤子。妈妈拿出了平时很少让 穿的一件连衣裙。那时的连衣裙叫布拉吉,这条裙子放在今天也是一件经典之作—一浅粉色 的泡泡纱布料上,布满了深粉、水红、淡蓝、鹅黄色的大大小小的气球,我穿上别提多美了

5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客之美.我者 美: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1)弗如远甚 翻译: (2)时时而间进 翻译: 14.阅读选文,写出原文中能够说明“王之蔽甚矣”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齐王是 如何除蔽的。(3 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和周总理的两次相遇》,完成第 15-17 题。(共 14 分) 和周总理的两次相遇 王琦 ①提起敬爱的周总理,人民都非常崇敬他。相信见过他的和未见过他的人,都有一肚子 情怀想表达。见过他的人,会缅怀他的风姿和神采;未曾与之谋面的,也熟知他的人品和传 奇。而我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北京中学生,有幸与之两度相遇。周总理是国家总理啊,日 理万机,两次相遇很不容易,非同寻常。 ②上初一的时候,北京的中学生经常有迎宾的任务。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迎宾活动,辅导 员再三要求我们穿得漂亮一些,女生穿裙子,男生是白衬衫蓝裤子。妈妈拿出了平时很少让 穿的一件连衣裙。那时的连衣裙叫布拉吉,这条裙子放在今天也是一件经典之作——浅粉色 的泡泡纱布料上,布满了深粉、水红、淡蓝、鹅黄色的大大小小的气球,我穿上别提多美了

③来到长安街,我们沿街站成两排,男生在前,女生在后。车队徐徐而来,人群开始躁 动,欢呼声更加热烈,我眼前一亮:啊,那敞篷车里陪在外宾身边的,不就是周总理吗 ④那时的长安街还没现在这样宽,车速很慢,我觉得和总理近在咫尺。忽然,总理向我 这边招手。我左看看,右看看,好像总理是在召唤我,辅导员也发现了,她跑前跑后,有点 不知所措,犹豫了片刻,一把把我推到了前排,我站到了一排白衣蓝裤的少年之间。车队缓 缓前行,总理转身回眸笑,那么温和,那么慈祥,那么美好……周总理的微笑,一直深深 地印在我的心底。 ⑤第二次与总理的相遇,更加神奇。 ⑥那年我在二十二中读高一。五一劳动节那天风和日丽,各校校旗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交 相辉映,一个学校围成一个大圈,尽情地唱歌跳舞。当时我们班排练的是朝鲜舞《嗡嘿呀》, 由于我在少年宫学过几年,手风琴拉得不错,所以担任伴奏。 ⑦时至中午,节目都演完了,大家收拾东西准备撤离。我信马由缰地拉起了舞曲《多瑙 河之波》。听到舞曲,不少人放下手里的工作,身不由己地跳起舞来。正跳着、笑着、闹着, 一群黑人朋友不知什么时候也加入进来。他们身材修长舞姿粗犷、动作舒展却又不失优雅。 他们的加入,使快要结束的联欢活动又掀起一个小高潮 ⑧正在此时,又有一拨人涌到这里,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走在前面的人神采 飞扬、大步流星——啊,是周总理,干真万确是周总理!“周总理好!同学们激动得脸都红 了。“同学们好『总理高声向大家问好,接着,总理走到我的身边:“小同学,你会演奏拉 美风格的舞曲吗?″“会。我会拉《鸽子》。”“好,就拉一曲《鸽子》。” ⑨于是,古巴舞曲《鸽子》的音乐响彻广场。这下可沸腾了,黑人兄弟们突然变得狂热 起来,一边跳还一边唱,带动全场的气氛异常热烈:这是朋友间的狂欢,是一种他乡遇知己 的欢乐。周总理非常兴奋,向我伸出大拇指,并随着舞曲的节奏为大家鼓掌 6

6 ③来到长安街,我们沿街站成两排,男生在前,女生在后。车队徐徐而来,人群开始躁 动,欢呼声更加热烈,我眼前一亮:啊,那敞篷车里陪在外宾身边的,不就是周总理吗! ④那时的长安街还没现在这样宽,车速很慢,我觉得和总理近在咫尺。忽然,总理向我 这边招手。我左看看,右看看,好像总理是在召唤我,辅导员也发现了,她跑前跑后,有点 不知所措,犹豫了片刻,一把把我推到了前排,我站到了一排白衣蓝裤的少年之间。车队缓 缓前行,总理转身回眸一笑,那么温和,那么慈祥,那么美好……周总理的微笑,一直深深 地印在我的心底。 ⑤第二次与总理的相遇,更加神奇..。 ⑥那年我在二十二中读高一。五一劳动节那天风和日丽,各校校旗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交 相辉映,一个学校围成一个大圈,尽情地唱歌跳舞。当时我们班排练的是朝鲜舞《嗡嘿呀》, 由于我在少年宫学过几年,手风琴拉得不错,所以担任伴奏。 ⑦时至中午,节目都演完了,大家收拾东西准备撤离。我信马由缰地拉起了舞曲《多瑙 河之波》。听到舞曲,不少人放下手里的工作,身不由己地跳起舞来。正跳着、笑着、闹着, 一群黑人朋友不知什么时候也加入进来。他们身材修长,舞姿粗犷、动作舒展却又不失优雅。 他们的加入,使快要结束的联欢活动又掀起一个小高潮。 ⑧正在此时,又有一拨人涌到这里,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走在前面的人神采 飞扬、大步流星——啊,是周总理,千真万确是周总理!“周总理好!”同学们激动得脸都红 了。“同学们好!”总理高声向大家问好,接着,总理走到我的身边:“小同学,你会演奏拉 美风格的舞曲吗?”“会。我会拉《鸽子》。”“好,就拉一曲《鸽子》。” ⑨于是,古巴舞曲《鸽子》的音乐响彻广场。这下可沸腾了,黑人兄弟们突然变得狂热 起来,一边跳还一边唱,带动全场的气氛异常热烈:这是朋友间的狂欢,是一种他乡遇知己 的欢乐。周总理非常兴奋,向我伸出大拇指,并随着舞曲的节奏为大家鼓掌

⑩眼前的这一切,兴奋、幸福,都融入了我的琴声,令人陶醉。 一曲跳毕,总理要走了,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快步跑到总理身边,低头小声地对总理 讲:“周总理,我能和您握握手吗?″总理握住我的手:“小同学,你在哪儿学的手风琴?″ 少年宫。”总理用力地摇了一下我的手:“好,好好学『总理又一次向大家挥手致意,随 后与黑人朋友们向公园门口走去。 不要停!不要停『此时后面有人连声高喊,只见一位记者模样的人满头大汘地跑 来,肩上还扛着架摄影机。看到总理刚刚转身离开,急得直跺脚,那种遗憾和无可奈何的 样子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中。拍不了总理,他把镜头对准我们,于是胶片记录下我们幸福的 笑脸和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 r8几天后,《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录片在影院上映,交道口影院就在学校旁边,学校组织 全体同学观看:噢!电影中还真有—个镜头,我在中间拉着手风琴,同学们簇拥着我幸福地 歌唱。只是,深深地遗憾,摄影师没有捕捉到我们同周总理载歌载舞的珍贵时刻。 (有删改) 15.作者满怀深情地记录了与周总理的两次相遇,阅读全文,填写表格。(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读高一那年的五一节 地点 长安街 场景 与周总理交谈、握手 意外、美好 ④ 16.结合文章,品味“神奇”一词写出了什么?(5分) 答 17.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与周总理的见面写得如此生动感人的?(不超过150字)(5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8分) ①万里黄河之上,有一个大瀑布,这就是壶口瀑布。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宜川与山西吉县 的交界处。两岸群山颠连,黄河形同利斧,劈开一条上缓下陡的甬道,从群山之中强行突出

7 ⑩眼前的这一切,兴奋、幸福,都融入了我的琴声,令人陶醉。 11○一曲跳毕,总理要走了,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快步跑到总理身边,低头小声地对总理 讲:“周总理,我能和您握握手吗?”总理握住我的手:“小同学,你在哪儿学的手风琴?” “少年宫。”总理用力地摇了一下我的手:“好,好好学!”总理又一次向大家挥手致意,随 后与黑人朋友们向公园门口走去。 12○“不要停!不要停!”此时后面有人连声高喊,只见一位记者模样的人满头大汗地跑 来,肩上还扛着一架摄影机。看到总理刚刚转身离开,急得直跺脚,那种遗憾和无可奈何的 样子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中。拍不了总理,他把镜头对准我们,于是胶片记录下我们幸福的 笑脸和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 13○几天后,《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录片在影院上映,交道口影院就在学校旁边,学校组织 全体同学观看:噢!电影中还真有一个镜头,我在中间拉着手风琴,同学们簇拥着我幸福地 歌唱。只是,深深地遗憾,摄影师没有捕捉到我们同周总理载歌载舞的珍贵时刻。 (有删改) 15.作者满怀深情地记录了与周总理的两次相遇,阅读全文,填写表格。(4 分)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① 读高一那年的五一节 地点 长安街 ② 场景 ③ 与周总理交谈、握手 感受 意外、美好 ④ 16.结合文章,品味“神奇”一词写出了什么?(5 分) 答: 17.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与周总理的见面写得如此生动感人的?(不超过 150 字)(5 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8-19 题。(8 分) ①万里黄河之上,有一个大瀑布,这就是壶口瀑布。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宜川与山西吉县 的交界处。两岸群山颠连,黄河形同利斧,劈开一条上缓下陡的甬道,从群山之中强行突出

河底有坚硬的岩石,在水流常年不断的冲刷下,形成一道30-50米宽的深槽,状如长长的 壶嘴。上游宽阔平缓的河床,正是黄河的壸肚,高耸的昆仑山则是它的壶把。黄河水一路咆 哮至秦晋峡谷由300多米骤然收缩为50多米,倾泻在落差50米的石槽中,其形似茶壸注 水,得名壶口瀑布。 ②壶口瀑布的高度一般在15米至20米之间,虽然在我国众多的瀑布中,高度不算很 大,然而,壶口瀑布的水量却是我国瀑布之中最大的。巨量的河水,似银河决口,大海倒悬, 万马奔腾似地泻下,那气势,那声响,当是华夏国土上的一大奇观! ③由于四季气候和水量的差异,壶口瀑布风光,随四季而变换。春季之壶口瀑布,上游 冰雪开始消融,冰凌不时漂浮而下,汇聚在壶口瀑布的上游宽阔的河道里,继而倾泻跌下, 声似炮轰雷呜,如山崩地裂,琼宫惊倾,激起玉屑冰晶,四处拋洒。而当夏季来临,黄河进 入洪汛时期,河水水位急速抬高,反而减低了瀑布的原有落差,从而使壶口瀑布变成了一滩 急流这一现象与一般的瀑布通常在洪季更显得气势磅礴的特性不尽相同此时去观赏瀑布, 则无法见其本色。秋高气爽,登高远望,每当日出,瀑下烟雾折射成道道彩虹,环跨天穹, 色彩缤纷,被人们叫做“壶口秋风"。而当大雨滂沱,或阵阵秋雨之后,壶口瀑布若黄龙腾 云驾雾而来,只见风雨烟雾,弥漫天空,天地水三体一色。至于数九寒冬,在那瑰丽的冰瀑 面上,涌下清凉的河水,瀑布周围的石壁上,挂满了长短粗细不一的冰棱,配上河中翻滚的 碧浪,更显示出一幅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此时之壶口瀑布,变成-匹白练,尤其令人神往。 ④壶口瀑布是理想的旅游胜地,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干秋,但是游人只有在夏秋季节, 才能看到最壮观的景象。此时的黄士高原暴雨频繁,黄河水势猛涨,瀑布宽达100多米 方囻数里,水汽遮天,气势磅礴,其声、其势、其景,壮、秀、奇。这是鬼斧神工的造化 这是天地间神奇魔术师的杰作。此情此景,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⑤古时,这里有“旱地行舟”“飞鸟难渡”之说。原来,过去来往的船只,每逢行到壶

8 河底有坚硬的岩石,在水流常年不断的冲刷下,形成一道 30—50 米宽的深槽,状如长长的 壶嘴。上游宽阔平缓的河床,正是黄河的壶肚,高耸的昆仑山则是它的壶把。黄河水一路咆 哮至秦晋峡谷由 300 多米骤然收缩为 50 多米,倾泻在落差 50 米的石槽中,其形似茶壶注 水,得名壶口瀑布。 ②壶口瀑布的高度一般在 15 米至 20 米之间,虽然在我国众多的瀑布中,高度不算很 大,然而,壶口瀑布的水量却是我国瀑布之中最大的。巨量的河水,似银河决口,大海倒悬, 万马奔腾似地泻下,那气势,那声响,当是华夏国土上的一大奇观! ③由于四季气候和水量的差异,壶口瀑布风光,随四季而变换。春季之壶口瀑布,上游 冰雪开始消融,冰凌不时漂浮而下,汇聚在壶口瀑布的上游宽阔的河道里,继而倾泻跌下, 声似炮轰雷鸣,如山崩地裂,琼宫惊倾,激起玉屑冰晶,四处抛洒。而当夏季来临,黄河进 入洪汛时期,河水水位急速抬高,反而减低了瀑布的原有落差,从而使壶口瀑布变成了一滩 急流。这一现象与一般的瀑布通常在洪季更显得气势磅礴的特性不尽相同,此时去观赏瀑布, 则无法见其本色。秋高气爽,登高远望,每当日出,瀑下烟雾折射成道道彩虹,环跨天穹, 色彩缤纷,被人们叫做“壶口秋风”。而当大雨滂沱,或阵阵秋雨之后,壶口瀑布若黄龙腾 云驾雾而来,只见风雨烟雾,弥漫天空,天地水三体一色。至于数九寒冬,在那瑰丽的冰瀑 面上,涌下清凉的河水,瀑布周围的石壁上,挂满了长短粗细不一的冰棱,配上河中翻滚的 碧浪,更显示出一幅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此时之壶口瀑布,变成一匹白练,尤其令人神往。 ④壶口瀑布是理想的旅游胜地,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千秋,但是游人只有在夏秋季节 ........., 才能看到最壮观的景象。此时的黄土高原暴雨频繁,黄河水势猛涨,瀑布宽达 100 多米, 方圆数里,水汽遮天,气势磅礴,其声、其势、其景,壮、秀、奇。这是鬼斧神工的造化, 这是天地间神奇魔术师的杰作。此情此景,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⑤古时,这里有“旱地行舟”“飞鸟难渡”之说。原来,过去来往的船只,每逢行到壶

口,人们都得在岸畔拉纤绕行;至于迎风展翅的飞鸟,因为瀑布呼啸震天,云烟弥漫,惊吓 得也不敢飘然而过。由此可见瀑布之惊险、磅礴。 8.结合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内容,说出“游人只有在夏秋季节”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两个理 由。(4分) 答 19.下面这段材料通过壶口瀑布的“八大景观”写出了壶口瀑布四季的景色特征。请你根据 上文内容,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4分) 【链接材料】 壶口瀑布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水流有着梦幻般的变化,形成了奇绝壮 观的八大景观:"烟从水底升,船在旱地行,未霁彩虹舞,晴空雨濛濛,旱天鸣惊雷,危 岩挂冰峰,海立干山飞,十里走蛟龙。” 答 (三)阅读《要讲三种话》完成第20-22题。(8分) 要讲三种话 张保振 ①如何讲话,关乎个人形象、事业成败。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玉;三寸之 舌,强于百万之师。”今天,领导者的讲话要体现新形势下执政的水平和能力,适应网络和 信息时代人们工作节奏更快、思维更活跃的特点,不仅要思接干载、继承传统,更要视通万 里、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讲三种话,即短话、善话与民话 ②短话,特质是短,要义是至。至,就是讲话达到了言之极的地步:加一字,太详;减 字,太略。短也是讲话抓住了“牛鼻子”,点到了要害处,让人听着“过瘾”,用着“解渴 而非云里雾里,听着洋洋洒洒,想想一无所获,要干无从下手。有道是“至言不繁″,正因 为言之不繁才短,但短并非空,而是言之有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短话,[]。而要讲 这样的话,必须了解群众需求、打牢理论根基,否则,很可能是言不对路,底气不足,致使 讲话这个“产品″一路贬值。 ③善话,特质是善,要义是悦。悦,就是要让听讲话的人快乐起来、兴奋起来,以达到 感情交流、情绪共振、目标共赴的目的。孟子《梁惠王下》说得好:“取之而燕民悦,则取

9 口,人们都得在岸畔拉纤绕行;至于迎风展翅的飞鸟,因为瀑布呼啸震天,云烟弥漫,惊吓 得也不敢飘然而过。由此可见瀑布之惊险、磅礴。 18.结合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内容,说出“游人只有在夏秋季节”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两个理 由。(4 分) 答: 19.下面这段材料通过壶口瀑布的“八大景观”写出了壶口瀑布四季的景色特征。请你根据 上文内容,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4 分) 【链接材料】 壶口瀑布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水流有着梦幻般的变化,形成了奇绝壮 观的八大景观:“烟从水底升,船在旱地行,未霁彩虹舞,晴空雨濛濛,旱天鸣惊雷,危 岩挂冰峰,海立千山飞,十里走蛟龙。” 答: (三)阅读《要讲三种话》,完成第 20-22 题。(8 分) 要讲三种话 张保振 ①如何讲话,关乎个人形象、事业成败。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玉;三寸之 舌,强于百万之师。”今天,领导者的讲话要体现新形势下执政的水平和能力,适应网络和 信息时代人们工作节奏更快、思维更活跃的特点,不仅要思接千载、继承传统,更要视通万 里、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讲三种话,即短话、善话与民话。 ②短话,特质是短,要义是至。至,就是讲话达到了言之极的地步:加一字,太详;减 一字,太略。短也是讲话抓住了“牛鼻子”,点到了要害处,让人听着“过瘾”,用着“解渴”, 而非云里雾里,听着洋洋洒洒,想想一无所获,要干无从下手。有道是“至言不繁”,正因 为言之不繁才短,但短并非空,而是言之有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短话,[甲]。而要讲 这样的话,必须了解群众需求、打牢理论根基,否则,很可能是言不对路,底气不足,致使 讲话这个“产品”一路贬值。 ③善话,特质是善,要义是悦。悦,就是要让听讲话的人快乐起来、兴奋起来,以达到 感情交流、情绪共振、目标共赴的目的。孟子《梁惠王下》说得好:“取之而燕民悦,则取

之。”“取之”,就是取老百姓听着高兴的悦耳之言。只有悅耳,才能入耳;只有入耳,才能 入心;只有入心,才能同心。反之,很可能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migo miao小看对方),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悅耳之言并非是“言不及义,好行小慧”之言,而是言近旨远、 文简意明之语。这也正如孟子在《尽心下》中所言:“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善话,[乙 悦耳之善言,就是要从老百姓的身边事谈起、生活事说起,并由此及彼、由表到里,把百姓 身边事与国家大事有机联系起来,把群众当前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自然对接起来,从而你欢 我欢大家欢,你心我心一条心 ④民话,特质是民,要义是鲜。鲜,就是讲话要新鲜、新美、鲜明。古人说得好:“鲜, 谓新华也。”要让讲话生动感人,用语不“新华”不行,而“新华”之语多出自老百姓的口 中。最近几年,新的流行语不断涌现,网络语言不断刷新,老百姓的日常用语更加丰富多彩 时尚新鲜。如果不适当吸收这些新鲜词汇,讲话就很难引起共鸣,更难吸引“粉丝″。民话 [丙。要达到这一点,离不开深入民众,拜民为师;离不开读报上网,熟记民语;离不开善 问敢疑,头脑过滤,让那种浅中见深、平中见奇、常中见险、陈中见新、朴中见色的民话、 鲜话、家常话进入到自己的讲话中,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使听言者咀嚼有味,方能收到吐 言贵珠玉、讲话回风霜的效果 (有删改) 20.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答 21.阅读②-④段,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Ⅱ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实际上是管用的话、有效的话。 ②应是鲜活生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话 ③就是关乎国家和老百姓利益、让老百姓入心的话。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简要分析第③段中两处引用孟子的话各有什么作用。(2分) 六、作文(50分) 23.请在“你是 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自选文 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0 之。”“取之”,就是取老百姓听着高兴的悦耳之言。只有悦耳,才能入耳;只有入耳,才能 入心;只有入心,才能同心。反之,很可能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miǎo miǎo 小看对方),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悦耳之言并非是“言不及义,好行小慧”之言,而是言近旨远、 文简意明之语。这也正如孟子在《尽心下》中所言:“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善话,[乙]。 悦耳之善言,就是要从老百姓的身边事谈起、生活事说起,并由此及彼、由表到里,把百姓 身边事与国家大事有机联系起来,把群众当前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自然对接起来,从而你欢 我欢大家欢,你心我心一条心。 ④民话,特质是民,要义是鲜。鲜,就是讲话要新鲜、新美、鲜明。古人说得好:“鲜, 谓新华也。”要让讲话生动感人,用语不“新华”不行,而“新华”之语多出自老百姓的口 中。最近几年,新的流行语不断涌现,网络语言不断刷新,老百姓的日常用语更加丰富多彩、 时尚新鲜。如果不适当吸收这些新鲜词汇,讲话就很难引起共鸣,更难吸引“粉丝”。民话, [丙]。要达到这一点,离不开深入民众,拜民为师;离不开读报上网,熟记民语;离不开善 问敢疑,头脑过滤,让那种浅中见深、平中见奇、常中见险、陈中见新、朴中见色的民话、 鲜话、家常话进入到自己的讲话中,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使听言者咀嚼有味,方能收到吐 言贵珠玉、讲话回风霜的效果。 (有删改) 20.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 分) 答: 21.阅读②-④段,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 分) ①实际上是管用的话、有效的话。 ②应是鲜活生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话。 ③就是关乎国家和老百姓利益、让老百姓入心的话。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简要分析第③段中两处引用孟子的话各有什么作用。(2 分) 答: 六、作文(50 分) 23.请在“你是 ”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自选文 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