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二模语文分类汇编—修辞_2011北京初三二模语文分类汇编

2011北京初三二模语文分类汇编—修辞 (朝阳)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写出高原辽阔平坦,一望无际的壮观景象。 B.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他行色匆匆,深入海防,关心战士的光辉形象 C.山间的瀑布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理解: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间瀑布水流冲击岩石时产生的 巨大的声响。 D.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理解: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出院落里池塘边,月色溶溶春风淡淡,梨花似 雪柳絮纷飞的景象,营造出清幽美好的意境 (西城)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我们头顶五六丈的上空,发出一声可怕的霹雳,天空被彻底震裂了,震碎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霹雳的威力之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 顽强地活着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 韧和顽强 C.天边几颗调皮的星星,时隐时现,似乎在不知疲倦地和月亮捉着迷藏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星星时隐时现的情态 D.看着眼前的木槿,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半截了,还开花!土埋半截了, 还开花! 理解: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木槿的顽强精神,表达了作者的震撼与赞 美之情 (丰台)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小麻雀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只有那么一点活气,像是等着猫再去扑它,它没力量反 抗或逃避 理解: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麻雀在强大的猫面前冷漠、呆 滞的特点。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理解: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日暮云暗,山雨欲来,风吹满楼的情景 C.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 理解: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D张老太太剪纸可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张老太太的剪纸技术高超,作品形象逼真 (石景山) 5.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益处 B.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
2011 北京初三二模语文分类汇编—修辞 (朝阳) 6. 对下列句子运 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写出高原辽阔平坦,一望无际的壮观景象。 B.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他行色匆匆,深入海防,关心战士的光辉形象。 C.山间的瀑布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理解: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间瀑布水流冲击岩石时产生的 巨大的声响。 D.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理解: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出院落里池塘边,月色溶溶春风淡淡,梨花似 雪柳絮纷飞的景象,营造出清幽美好的意境。 (西城)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我 们头顶五六丈的上空,发出一声可怕的霹雳,天空被彻底震裂了, 震 碎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霹雳的威力之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 顽强地活着。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 韧和顽强。 C.天边几颗调皮的星星,时隐时现,似乎在不知疲倦地和月亮捉着迷藏。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星星时隐时现的情态。 D.看着眼前的木槿,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半截了,还开花!土埋半截了, 还开花! 理解: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木槿 的顽强精神,表达了作者的震撼与赞 美之情。 (丰台)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小麻雀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只有那么一点活气,像是等着猫再去扑它,它没力量反 抗或逃避。 理解: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麻雀在强大的猫面前冷漠、呆 滞的特点。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理解: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日暮云暗,山雨欲来,风吹满楼的情景。 C.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 理解: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D.张老太太剪纸可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张老太太的剪纸技术高超,作品形象逼真。 (石景山) 5.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 修辞方法理解不 正确的是: A.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夸张 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益处。 B.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的娇嫩柔弱、惹人喜爱,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强调献血这一善举的意义。 D.欲望就像气球,极度膨胀的结局只有一个-自我毁灭。("反腐倡廉"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警示人们如不廉洁自律,就会自取灭亡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理解: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 B重重叠叠、绚丽多姿的石笋群,如群峰争雄,鹰飞鱼跳,似仙鹤起舞,龙腾虎跃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石笋群的多姿多彩。 C.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就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荷池的无限生机。 D友谊是什么?友谊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是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团 结奋进的火炬。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友谊”的特点。 (密云)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狂风的巨大力量和狰狞面目 B.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理解: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化了北方的农民具有白杨树一样的品质 C.那声音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声音的轻柔。 D.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多角度写出了山雀的顽皮活泼 (平谷) 6对下面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理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 勃勃生机。 B.“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 飞舞。” 理解: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雪花洁白的颜色和漫天飞舞 的美态。描写细腻,语势连贯,突出了雪的美丽和灵动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理解: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塞外雄奇的风光。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大漠、 孤烟、长河、落日相互映衬,表意凝练,引人联想 D.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理解: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提醒人们思考。突出 了物质基础是花儿红的首要原因 (通州) 5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的娇嫩柔弱、惹人喜爱。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强调献血这一善举的意义。 D.欲望就像气球,极度膨胀的结局只有一个--自我毁灭。("反腐倡廉"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警示人们如不廉洁自律,就会自取灭亡。 (昌平)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理解: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 动。 B.重重叠叠、绚丽多姿的石笋群,如群峰争雄,鹰飞鱼跳,似仙 鹤起舞,龙腾虎跃。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石笋群的多姿多彩。 C.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就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 翩然起舞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荷池的无限生机。 D.友谊是什么?友谊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是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团 结奋进的火炬。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友谊”的特点。 (密云)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狂风的巨大力量和狰狞面目。 B.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理解: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化了北方的农民具有白杨树一样的品质。 C.那声音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声音的轻柔。 D.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多角度写出了山雀的顽皮活泼。 (平谷) 6.对下面的修 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理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 勃勃生机。 B.“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 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 飞舞。” 理解: 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雪花洁白的颜色和漫天飞舞 的美态。描写细腻,语势连贯,突出了雪的美丽和灵动。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理解: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塞外雄奇的风光。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大漠、 孤烟、长河、落日相互映衬,表意凝练,引人联想。 D.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理解: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提醒人们思考。突出 了物质基础是花儿红的首要原因。 (通州 ) 5.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 奋力划船的情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 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 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 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 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 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 美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11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二模分类汇编—默写.doc
- 2011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卷_201101丰台初3期末语文试卷.doc
- 2011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11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说明.doc
- 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北京市2011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复习ppt课件.ppt
- 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一模二模文言文试题汇总_2011北京中考语文一模二模文言文试题汇总.doc
- 2011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五大科目)_2011年北京中考五大科目考试说明.doc
- 2011年北京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押题卷)_2011北京中考模拟试题押题卷.doc
- 2011年北京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押题卷)_2011北京中考模拟押题.doc
- 2011年北京市中考作文“日积月累”范文及点评(7篇)_一滴水固然渺小.doc
- 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语文试卷_东城区2011答案.doc
- 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语文试卷_201101东城初3期末语文试卷.doc
- 2011年北京市东城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2011年东城初三二模语文试题.doc
- 2011年北京各区县中考二模试题精选汇编:综合练习.doc
- 2011年北京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1年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文积累复习题汇编.doc
- 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语文试题.doc
- 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语文试题.doc
- 2011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二模语文分类汇编—标点符号_2011北京初三二模语文分类汇编.doc
- 2011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二模语文分类汇编—词汇.doc
- 2011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二模语文分类汇编—语音.doc
- 2011年北京市初三二模语文分类汇编—作文.doc
- 2011年北京市初三二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doc
- 2011年北京市初三二模语文分类汇编—语境.doc
- 2011年北京市各区初三一模记叙文阅读汇总.doc
- 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初三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2011大兴初三一模语文答案.doc
- 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初三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2011大兴初三一模语文答题卡.rtf
- 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初三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2011大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doc
- 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精缩低碳版_2011大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精缩低碳版.doc
- 2011年北京市密云县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北京密云县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doc
- 2011年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怀柔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doc
- 2011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11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_2011年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部分真题.doc
- 2011年北京市昌平区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2011昌平初三一模语文试题.doc
- 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_2010-2011朝阳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1.doc
- 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2011朝阳初三语文二模试卷.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一模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阅读试卷分析.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卷_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