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第七章 半定制设计模式

第七章半定制设计模式 回图NM圜眼M网M國球國 多 创 圆圆 slet:140-20210m:2/ 20212/2
2021/2/21 1 第七章 半定制设计模式

§1引言 按版图设计自动化程度分 手工设计 半自动设计 全自动设计 按版图结构及制造方法分 半定制(semi- custom) 全定制( full-custom) 20212/2
2021/2/21 2 §1 引 言 • 按版图设计自动化程度分: 手工设计 半自动设计 全自动设计 • 按版图结构及制造方法分: 半定制(semi-custom) 全定制(full-custom)

§2门阵列、宏单元阵列及门海 、门阵列设计模式( gate array) 门阵列设计模式又称为母片( master slice)法。它预先设计和制造好各种规 模的母片,如1000门,3000门,5000门, 10000门.1片上除其金属连线及引 线孔以外的各层图形均是固定不变的, 且以阵列形式排列。 20212/2
2021/2/21 3 §2 门阵列、宏单元阵列及门海 一、门阵列设计模式(gate array ) 门阵列设计模式又称为母片(master slice)法。它预先设计和制造好各种规 模的母片,如1000门,3000门,5000门, 10000门……母片上除其金属连线及引 线孔以外的各层图形均是固定不变的, 且以阵列形式排列

母片结构 20212/2
2021/2/21 4 • 母片结构

基本单元 在门阵列母片中,一个基本单元是以三 对或五对管子组成,基本单元的高度, 宽度都是相等的,并按行排列。 20212/2
2021/2/21 5 • 基本单元 在门阵列母片中,一个基本单元是以三 对或五对管子组成,基本单元的高度, 宽度都是相等的,并按行排列

单元库中存放的信息: NAND3 电路图 B 逻辑图 版图:孔、引线 电路参数: 扇入,扇出 门延迟时间 20212/2
2021/2/21 6 • 单元库中存放的信息: NAND3 电路图 逻辑图 版图:孔、引线 电路参数: 扇入,扇出 门延迟时间

单元库 单元库中存有上百种不同功能的单元电路,这 些单元作为系统设计的基础,可以重复使用 它是由 Foundry提供的 门阵列的生产制造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 立的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母片的制造,同时提供与之配套 的单元库。 第二个过程是根据用户所要实现的电路,完成 母片上电路单元的布局及单元间连线。然后对 这部分金属线及引线孔的图形进行制版、流片 20212/2
2021/2/21 7 • 单元库 单元库中存有上百种不同功能的单元电路,这 些单元作为系统设计的基础,可以重复使用。 它是由Foundry提供的。 • 门阵列的生产制造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 立的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母片的制造,同时提供与之配套 的单元库。 第二个过程是根据用户所要实现的电路,完成 母片上电路单元的布局及单元间连线。然后对 这部分金属线及引线孔的图形进行制版、流片

门阵列的设计流程在书P74,图4.10中给出。 门阵列设计的优点: (1)事先制备母片,使设计周期缩短。 (2)母片及库单元都是事先设计好,并经 过验证。因此,正确性得到保证。 (3)门阵列模式非常规范,自动化程度高 (4)价格低,适合于小批量的ASIC设计。 20212/2
2021/2/21 8 • 门阵列的设计流程在书P74,图4.10中给出。 • 门阵列设计的优点: (1)事先制备母片,使设计周期缩短。 (2)母片及库单元都是事先设计好,并经 过验证。因此,正确性得到保证。 (3)门阵列模式非常规范,自动化程度高。 (4)价格低,适合于小批量的ASIC设计

门阵列设计的缺点: (1)芯片利用率低,70%左右 (2)不够灵活,对设计限制太多 (3)布通率不能做到100%布通,要人工 解决剩线问题。 20212/2
2021/2/21 9 • 门阵列设计的缺点: (1)芯片利用率低,70%左右。 (2)不够灵活,对设计限制太多。 (3)布通率不能做到100%布通,要人工 解决剩线问题

二、宏单元阵列模式( macro- cell array) 为了提高门阵列的芯片利用率,一种改进 的结构是去掉垂直方向的走线通道,跨越 单元行的线可以利用空闲栅来完成 VoD 空闲栅 20212/2
2021/2/21 10 二、宏单元阵列模式(macro-cell array) 为了提高门阵列的芯片利用率,一种改进 的结构是去掉垂直方向的走线通道,跨越 单元行的线可以利用空闲栅来完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第六章 电路参数提取.ppt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第五章 版图设计技术.ppt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第四章 逻辑设计技术.ppt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第三章 器件设计技术.ppt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第二章 集成电路工艺基础.ppt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第一章 概论.ppt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MyAnalog Mychip Introduction.ppt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MyChip.ppt
- 西安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试卷)试题三.doc
- 西安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试卷)试题二.doc
- 西安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试卷)试题一.doc
- 西安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西安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 西安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Z变换.ppt
- 西安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拉普拉斯变换.ppt
- 西安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拉普拉斯变换.ppt
- 西安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 西安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ppt
- 西安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7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rrupted by Noise.ppt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第八章 全定制没计模式.ppt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第九章 系统封装与测试.ppt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专题一SOC设计方法学.ppt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第一章 概论、第二章 集成电路工艺基础.doc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第三章 器件设计技术.doc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第四章 逻辑设计技术.doc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实验一运算放大器实验.doc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实验二 九级环形振荡器.doc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实验四 集成电监综合设计实验.doc
- 清华大学:《VLSI设计导论》实验四 集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doc
- 四川师范大学:《单片计算机及其应用》电子书.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光电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光电技术的发展(主讲:李孝禄).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光电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光电检测技术基础(Ⅱ).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光电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光电器件性能参数和真空光电管.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光电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半导体光电检测器件.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光电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 光敏三极管.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光电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讲 热电检测器件.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光电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讲 发光与耦合器件(1).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光电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讲 光电耦合器件和成像器件(1).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光电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讲 电荷耦合器件(CCD).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