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he Exchang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

第1章绪论 现代交换技术
第1章 绪 论 现代交换技术

第1章锗论 第1章 绪 论 1.1交换与通信网 1.2交换原理 1.3交换技术分类 1.4交换技术演进 思考题 BACK
第1章 绪 论 第1章 绪 论 1.1 交换与通信网 1.2 交换原理 1.3 交换技术分类 1.4 交换技术演进 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1交换与通信网 1.1.1交换机的引入 通信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在通信系统中,信息是 以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形式传输的。一个通信系统至少应由终 端和传输媒介组成,如图1.1所示。终端将含有信息的消息, 如话音、图像、计算机数据等转换成可被传输媒介接受的信 号形式,同时将来自传输媒介的信号还原成原始消息;传输 媒介则把信号从一个地点传送至另一个地点。这样一种仅涉 及两个终端的单向或交互通信方式称为点对点通信
第1章 绪 论 1.1 交换与通信网 1.1.1 交换机的引入 通信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在通信系统中,信息是 以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形式传输的。一个通信系统至少应由终 端和传输媒介组成,如图1.1所示。终端将含有信息的消息, 如话音、图像、计算机数据等转换成可被传输媒介接受的信 号形式,同时将来自传输媒介的信号还原成原始消息;传输 媒介则把信号从一个地点传送至另一个地点。这样一种仅涉 及两个终端的单向或交互通信方式称为点对点通信

第1章锗论 终端 传输媒介 终端 消息 消息 图1.1点对点通信
第1章 绪 论 图1.1 点对点通信

第1章绪论 当存在多个终端,且希望它们中的任何两个都可以进行点 对点通信时,最直接的方法是把所有终端两两相连,如图1.2所 示。这样的一种连接方式称为全互连式。全互连式连接存在下 列一些缺点: (1)当存在N个终端时,需用NN-1)/2条线对,线对数量以终 端数的平方增加。 (2)当这些终端分别位于相距很远的两地时,两地间需要大 量的长线路。 3)每个终端都有N-对线与其它终端相接,因而每个终端需 要N-1个线路接口
第1章 绪 论 当存在多个终端,且希望它们中的任何两个都可以进行点 对点通信时,最直接的方法是把所有终端两两相连,如图1.2所 示。这样的一种连接方式称为全互连式。全互连式连接存在下 列一些缺点: (1) 当存在N个终端时,需用N(N-1)/2条线对,线对数量以终 端数的平方增加。 (2) 当这些终端分别位于相距很远的两地时,两地间需要大 量的长线路。 (3) 每个终端都有N-l对线与其它终端相接,因而每个终端需 要N-1个线路接口

第1章绪论 (4)增加第N+1个终端时,必须增设N对线路。当N较大时, 无法实用化。 (⑤)由于每个用户处的出线过多,因此维护工作量较大。 如果在用户分布密集的中心安装一个设备一交换机 (switch,也叫交换节点),每个用户的终端设备经各自的专用线 路(叫用户线)连接到交换机上,如图13所示,就可以克服全互 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
第1章 绪 论 (4) 增加第N+1个终端时,必须增设N对线路。当N较大时, 无法实用化。 (5) 由于每个用户处的出线过多,因此维护工作量较大。 如果在用户分布密集的中心安装一个设备——交换机 (switch,也叫交换节点),每个用户的终端设备经各自的专用线 路(叫用户线)连接到交换机上,如图1.3所示,就可以克服全互 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

第1章绪论 图1.2多用户全互连式连接
第1章 绪 论 图1.2 多用户全互连式连接

第1章绪论 图1.3用户通过交换机连接
第1章 绪 论 图1.3 用户通过交换机连接

第1章锗论 图1.3中,当任意两个用户之间要交换信息时,交换机将这 两个用户的通信线路连通。用户通信完毕,两个用户间的连线 就断开。有了交换设备,N个用户只需要N对线就可以满足要 求,线路的投资费用大大降低,用户线的维护也变得简单容易。 尽管这样增加了交换设备的费用,但它的利用率很高,相比之 下,总的投资费用将下降
第1章 绪 论 图1.3中,当任意两个用户之间要交换信息时,交换机将这 两个用户的通信线路连通。用户通信完毕,两个用户间的连线 就断开。有了交换设备,N个用户只需要N对线就可以满足要 求,线路的投资费用大大降低,用户线的维护也变得简单容易。 尽管这样增加了交换设备的费用,但它的利用率很高,相比之 下,总的投资费用将下降

第1章猪论 1.1.2通信网 最简单的通信网(communication network)仅由一台交换机 组成,如图1.4所示。每一台通信终端通过一条专门的用户环线 或简称用户线)与交换机中的相应接口连接。交换机能在任意 选定的两条用户线之间建立和释放一条通信链路
第1章 绪 论 1.1.2 通信网 最简单的通信网(communication network) 仅由一台交换机 组成,如图1.4所示。每一台通信终端通过一条专门的用户环线 (或简称用户线)与交换机中的相应接口连接。交换机能在任意 选定的两条用户线之间建立和释放一条通信链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现代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六章 移动通信系统.pdf
- 《现代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七章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pdf
- 《现代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四章 卫星中继通信系统(2/2).pdf
- 《现代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四章 卫星中继通信系统(1/2).pdf
- 《现代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五章 光纤通信系统.pdf
- 《现代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三章 微波中继通信系统.pdf
- 《现代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二章 短波通信与短波通信系统.pdf
- 《现代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一章 绪论.pdf
- 《信息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限失真信源编码.pdf
- 《信息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有噪信道编码.pdf
- 《信息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离散无记忆信源无失真编码.pdf
- 《信息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信道模型和信道容量.pdf
- 《信息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信息的度量.pdf
- 《信息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信息的基本概念.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6章 现代通信系统及技术介绍.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5章 数据通信网.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4章 数据通信协议.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3章 信息交换.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2章 同步原理.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1章 用户接入网.pdf
- 《现代交换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he Exchang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七号信令(7号信令系统).pdf
- 《现代交换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he Exchang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电路交换技术.pdf
- 《现代交换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he Exchang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分组交换技术.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一章 绪论(主讲:李锋).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二章 运算放大器.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三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四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五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七章 模拟集成电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八章 反馈放大电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十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10.1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总复习.ppt
-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电子学基础(Basic Electronics)》教学资源(讲义)Session1 Preliminary Concepts, Passive Devices.pdf
-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电子学基础(Basic Electronics)》教学资源(讲义)Session2 Time-Varying Signals & Circuits.pdf
-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电子学基础(Basic Electronics)》教学资源(讲义)Session3 Semiconductor Devices.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电子科技大学:《白话通信与计算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ations》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凌翔).pdf
- 电子科技大学:《白话通信与计算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行业、专业与课程体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