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

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
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

在读完本章后,你能够: 描述教学的含义以及教学理论、方法的演变过程。 归纳后现代教学理论的要点及产生的原因。 讨论美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学校美术教学产生的影响。 ·了解视觉认知和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研究成果。 讨论儿童世界的改变与美术教学改革的关联。 结合第2章的内容,阐述你对21世纪我国学校美术教学改 革的独特见解
在读完本章后,你能够: ·描述教学的含义以及教学理论、方法的演变过程。 ·归纳后现代教学理论的要点及产生的原因。 ·讨论美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学校美术教学产生的影响。 ·了解视觉认知和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研究成果。 ·讨论儿童世界的改变与美术教学改革的关联。 ·结合第2章的内容,阐述你对21世纪我国学校美术教学改 革的独特见解

§1教学理论的发展 i 教学的定义 1.1.1 课程与教学 “课程”是英语curriculumE的中女翻译,是为了 达到教育目标,选择与组织教育内容,按照一定的顺 序编排的计划。 四个要素: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教学是课 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美术课程是为了达到教育目标,选择与组织教育 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的计划。这一计划指对学 生的美术素质造成影响的所有经验和活动,包括美术 课堂教学和美术课外活动的教育计划
§1 教学理论的发展 1.1 教学的定义 1.1.1 课程与教学 “课程”是英语curriculum的中文翻译,是为了 达到教育目标,选择与组织教育内容,按照一定的顺 序编排的计划。 四个要素: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教学是课 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美术课程是为了达到教育目标,选择与组织教育 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的计划。这一计划指对学 生的美术素质造成影响的所有经验和活动,包括美术 课堂教学和美术课外活动的教育计划

1.1.2四个教学定义 (1)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或者叫做描述性定义。 (2)教学即成功。 (3)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4)教学是一种规范性活动。 1.1.3科学的教学定义 20世纪后半期,出现了科学的教学定义的倾向。这 种形式的定义被赖辛巴赫(Reichenbach)称为“由若 千命题配合而成的定义”,其公式是a=df(b,c.)。 其中a指“教学有成效”这个命题。(b,c.)表示各 种命题。 这一科学的教学定义也同样适合定义美术教学
1.1.2 四个教学定义 (1)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或者叫做描述性定义。 (2)教学即成功。 (3)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4)教学是一种规范性活动。 1.1.3 科学的教学定义 20世纪后半期,出现了科学的教学定义的倾向。这 种形式的定义被赖辛巴赫(Reichenbach)称为“由若 干命题配合而成的定义”,其公式是a=df(b,c.)。 其中a指“教学有成效”这个命题。(b,c.)表示各 种命题。 这一科学的教学定义也同样适合定义美术教学

1.2教学理论演变的概述 1.2.1古代的教学理论 早期西方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到公开演 讲的技巧。早期中国的文化教育也与此相似,以经典为 读本,其学习内容和方法在后来的两千年中几乎没有发 生根本的变化。 15世纪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伊拉斯谟(D.Erasmus, 1466-1536,荷兰)提出:教学计划应按照每个学生的年 龄、能力和学习阶段来安排,它应是令人心情舒畅的, 并令学生能看到这是有益于他们发展的
1.2 教学理论演变的概述 1.2.1 古代的教学理论 早期西方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到公开演 讲的技巧。早期中国的文化教育也与此相似,以经典为 读本,其学习内容和方法在后来的两千年中几乎没有发 生根本的变化。 15世纪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伊拉斯谟(D.Erasmus, 1466-1536,荷兰)提出:教学计划应按照每个学生的年 龄、能力和学习阶段来安排,它应是令人心情舒畅的, 并令学生能看到这是有益于他们发展的

1.2.2现代教学法的开端 奠定现代教学法的先驱者是夸美纽斯、卢梭、裴 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 夸美纽斯指出:教学的出发点应是感觉的世界, 而不是教师或书本。 卢梭提倡“回归自然”。 裴斯泰洛齐继承了卢梭提出的“回归自然”的教 育思想,提出了“教育心理化”的原理。 福禄培尔,幼儿园的创始人,提出重视儿童的学 ,同时考虑到儿童的智力和感情方面发展的教学方 法
1.2.2 现代教学法的开端 奠定现代教学法的先驱者是夸美纽斯、卢梭、裴 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 夸美纽斯指出:教学的出发点应是感觉的世界, 而不是教师或书本。 卢梭提倡“回归自然” 。 裴斯泰洛齐继承了卢梭提出的“回归自然”的教 育思想,提出了“教育心理化”的原理。 福禄培尔,幼儿园的创始人,提出重视儿童的学 习,同时考虑到儿童的智力和感情方面发展的教学方 法

1.2.3赫尔巴特派的教学理论 赫尔色特派提出的最为流行的五阶段教学法: 预备、提示比较 ·总结 应用。 1.2.4进步主义的教学理念 进步主义教育的核心就是持续地改造学生的经验。 提倡的活动式教学强调:(1)学生的需要和兴趣;(2)通过 有目的的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来获得实用的知识;(3)选 择恰当的机会表达思想;(4)参加集体活动。 1.2.5以学问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1959年,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家发动了课程改 革运动,提出“探究学习”与“科学教育”的观点
赫尔巴特派提出的最为流行的五阶段教学法: ·预备 ·提示 ·比较 ·总结 ·应用。 1.2.3 赫尔巴特派的教学理论 1.2.4 进步主义的教学理念 进步主义教育的核心就是持续地改造学生的经验。 提倡的活动式教学强调:(1)学生的需要和兴趣;(2)通过 有目的的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来获得实用的知识;(3)选 择 恰 当 的 机 会 表 达 思 想 ; ( 4 ) 参 加 集 体 活 动 。 1.2.5 以学问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1959年,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家发动了课程改 革运动,提出“探究学习”与“科学教育”的观点

1.3后现代教学理论 1.3.1提出的背景 20世纪末,科学家们揭示了原子和生命分子的秘 密,创造了电子计算机。这三大科学基础的发现,引 发了原子革命、脱氧核糖核酸(DNA)革命和计算机 革命。 这种新的更为微妙的秩序被引入了学校教育。从 那时起,20世纪初以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 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 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 另一方面,远程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 教学发生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对学校概念 的认识,远程教育的诞生打破了“学校中心”或“课 堂中心”的教育模式,并使教育目标发生了变化
1.3 后现代教学理论 1.3.1 提出的背景 20世纪末,科学家们揭示了原子和生命分子的秘 密,创造了电子计算机。这三大科学基础的发现,引 发了原子革命、脱氧核糖核酸(DNA)革命和计算机 革命。 这种新的更为微妙的秩序被引入了学校教育。从 那时起,20世纪初以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 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 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 另一方面,远程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 教学发生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对学校概念 的认识,远程教育的诞生打破了“学校中心”或“课 堂中心”的教育模式,并使教育目标发生了变化

1.3.2教学观念的更新 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提出,促使教学观念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从“文本”和“对话”这两个后现代课程 理论的重要概念,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 合作,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 动。 美国学者波依尔(E.L.Boyer,)认为,学校应当 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学习 共同体” 1.3.3教学方法的改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促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信息技术还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出多侧面、多层次 和多水平的倾向
1.3.2 教学观念的更新 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提出,促使教学观念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从“文本”和“对话”这两个后现代课程 理论的重要概念,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 合作,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 动。 美国学者波依尔(E.L.Boyer,)认为,学校应当 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学习 共同体” 。 1.3.3 教学方法的改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促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信息技术还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出多侧面、多层次 和多水平的倾向

§2美术观念的演变 2.1现代主义美宋 19世纪末,以塞尚等为代表的美术家 采用与以往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创造 促使美术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他们 的影响下,出现了野兽派、立体派等各种 艺术流派。 《有苹和桃子的静物子》塞尚(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美术观念再次转变。美术家们 力求突破传统美术的概念,追求个性,运用新的画材, 使各种不同类型的美术得以展开,创造了“新的美” 。 人们突破了美术馆是艺术殿堂的观念,美术家们开 始把作品陈列在室外,追求美术作品与自然环境、都市 环境、大众的关系
§2 美术观念的演变 2.1 现代主义美术 19世纪末,以塞尚等为代表的美术家 采用与以往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创造, 促使美术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他们 的影响下,出现了野兽派、立体派等各种 艺术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美术观念再次转变。美术家们 力求突破传统美术的概念,追求个性,运用新的画材, 使各种不同类型的美术得以展开,创造了“新的美” 。 人们突破了美术馆是艺术殿堂的观念,美术家们开 始把作品陈列在室外,追求美术作品与自然环境、都市 环境、大众的关系。 《有苹和桃子的静物子》 塞尚(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美术教育的涵义和目的.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毛笔字基本笔画教学.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走进书签的世界 bookmark.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美术课程资源开发.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美术教育评价.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美术教学设计.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新高中视觉艺术科课程架构及教师专业发展.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聚焦课堂研究新课程的备课.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章 美术教学中的教师(2/2).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章 美术教学中的教师(1/2).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章 美术教学评价.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六章 绘画教学(美术本体).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八章 工艺教学.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五章 美术欣赏教学.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五章 美术常识教学.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五章 美术常识和欣赏教学.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二章 美术教学目标.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三章 美术教学策略(2/3).doc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美术教学的内容与方法.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美术教学的前提.ppt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小学老师课堂教学技术——美术(共十章).pdf
- 《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钢琴即兴伴奏 Piano accom Panitment Play instroment.doc
- 《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即兴伴奏教学大纲 Improvised accompaniment of piano(2010).doc
- 《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钢琴即兴伴奏 Impromptu Piano Accompaniment(音乐学,2018).doc
-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4).doc
- 《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钢琴即兴伴奏 Impromptu Piano Accompaniment(音乐表演,2018).doc
- 石河子大学:《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潘多炜).doc
- 石河子大学:《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潘多炜).doc
- 石河子大学:《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石娟).doc
- 石河子大学:《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石娟).doc
- 石河子大学:《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潘多炜).doc
- 石河子大学:《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石娟).doc
- 石河子大学:《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杨帆).doc
- 石河子大学:《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杨帆).doc
- 石河子大学:《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张旭).doc
- 石河子大学:《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张旭).doc
- 石河子大学:《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张旭).doc
- 《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即兴伴奏及其原理、伴奏织体(音型)的产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