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海南大学:《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引种与驯化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38
文件大小:94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引种 一.引种的作用和意义 二.引种的条件 三.引种对象的考察 四.引入水域的调查研究 五.引种的实施 第二节 水生生物的驯化 一、驯化的定义、内容和意义 二、驯化的途径 三、影响驯化速度的因素 四、驯化下的变异 五、水产生物的驯化前景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二章引种与驯化 第一节引种 一.引种的作用和意义 二.引种的条件 三.引种对象的考察 四.引入水域的调查研究 五.引种的实施

第二章 引种与驯化 第一节 引种 一.引种的作用和意义 二.引种的条件 三.引种对象的考察 四.引入水域的调查研究 五.引种的实施

一引种的作用和意义 从外地或外国弱引进优良品种或物种使之在本 地区繁殖后代并形成一定生物量的工作(工程) 1.作用:引种是增加渔业资源的有效途径。 增加养殖品种;改善原有生物群落;充分 利用水域资源;提供饵料生物;重建鱼类 区系等。 2.意义:加速引种对象扩散到它们在自然状 态下能够分布的区域(太湖银鱼),也能 够使它们扩散到自然状态下不能分布的区 域(海带),从而带来社会、经济效益。 水生动物的引种除了鱼虾贝等经济动物外 还应包括基础饵料生物

一.引种的作用和意义 从外地或外国引进优良品种或物种使之在本 地区繁殖后代并形成一定生物量的工作(工程) 1. 作用:引种是增加渔业资源的有效途径。 增加养殖品种;改善原有生物群落;充分 利用水域资源;提供饵料生物;重建鱼类 区系等。 2. 意义:加速引种对象扩散到它们在自然状 态下能够分布的区域(太湖银鱼),也能 够使它们扩散到自然状态下不能分布的区 域(海带),从而带来社会、经济效益。 水生动物的引种除了鱼虾贝等经济动物外, 还应包括基础饵料生物

二引种条件 1.本地区水域的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未充分利用 2.现有水域中的生物群落或生态关系需要改善或改 变 3.原有的水产资源遭受毁灭性破坏后需要恢复 4.外地或外国有适合于本地区水域增养殖的优良品 种

1. 本地区水域的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未充分利用 2. 现有水域中的生物群落或生态关系需要改善或改 变 3. 原有的水产资源遭受毁灭性破坏后需要恢复 4. 外地或外国有适合于本地区水域增养殖的优良品 种 二.引种条件

三、引种对象的考察 1,考察的方法 A.依据现有的资料进行核实、研究和判断 B.深入引种对象的水域作详细的调查研究 C.做些必要的科学实验

三、引种对象的考察 1. 考察的方法 A.依据现有的资料进行核实、研究和判断 B. 深入引种对象的水域作详细的调查研究 C. 做些必要的科学实验

2.考察的内容 ●A、生物学特性 。B、生态条件 1、非生物因子:沿 溶解氧、光照和 2、生物因子:饵米 和竞争生物等。 C、地理分布:目前分布及过往分布;分布☒ 域广则适应性强。 。D、形成史(虹鳟、罗非鱼) ·E、食性 。F、繁殖习性等

2. 考察的内容 ⚫ A、生物学特性 ⚫ B、生态条件 1、非生物因子:温度、盐度、离子浓度、水流、 溶解氧、光照和气压等; 2、生物因子:饵料生物、病原生物、敌害生物 和竞争生物等。 ⚫ C、地理分布:目前分布及过往分布;分布区 域广则适应性强。 ⚫ D、形成史(虹鳟、罗非鱼) ⚫ E、食性 ⚫ F、繁殖习性等

四、引入水域的调查研究 。1、气候:温度、降雨、光照等 ·2、水文条件:水深、流速、流程等 ·3、生物群落:饵料生物、病原生物、敌 害生物、竞争生物

四、引入水域的调查研究 ⚫ 1、气候: 温度、降雨、光照等 ⚫ 2、水文条件:水深、流速、流程等 ⚫ 3、生物群落:饵料生物、病原生物、敌 害生物、竞争生物

五、引种的实施 1、对引入水域的形成史和生态条件作全面的 调查研究 。2、确定引种对象 。3、确定引种对象的规格 。4、先试点后推广 。5、引种对象的检疫 ●6、 采取必要的育种措施(高杂合性、群体较 大) 。7、建立引种管理机构

五、引种的实施 ⚫ 1、对引入水域的形成史和生态条件作全面的 调查研究 ⚫ 2、确定引种对象 ⚫ 3、确定引种对象的规格 ⚫ 4、先试点后推广 ⚫ 5、引种对象的检疫 ⚫ 6、采取必要的育种措施(高杂合性、群体较 大) ⚫ 7、建立引种管理机构

六、我国鱼类引种概况 。一、本国野生资源发掘 。二、外国鱼类引进

六、我国鱼类引种概况 ⚫ 一、本国野生资源发掘 ⚫ 二、外国鱼类引进

第二节水生生物的驯化 。一、驯化的定义、内容和意义 二、 驯化的途径 ·三、影响驯化速度的因素 。四、驯化下的变异 五、水产生物的驯化前景

第二节水生生物的驯化 ⚫ 一、驯化的定义、内容和意义 ⚫ 二、驯化的途径 ⚫ 三、影响驯化速度的因素 ⚫ 四、驯化下的变异 ⚫ 五、水产生物的驯化前景

驯化的定义、内容和意义 1、定义:驯化与驯养的区别,驯化与引 种的联系和区别 。2、内容:栖息条件、动物行为、食性 繁殖习性、适应环境的能力、抗病力等 。3、意义:进一步改造生物属性,使之向 有益人类的方向发展,增加人工养殖对 象,提高养殖对象的素质,扩大养殖对 象的分布区域等

一、驯化的定义、内容和意义 ⚫ 1、定义:驯化与驯养的区别,驯化与引 种的联系和区别 ⚫ 2、内容:栖息条件、动物行为、食性、 繁殖习性、适应环境的能力、抗病力等 ⚫ 3、意义:进一步改造生物属性,使之向 有益人类的方向发展,增加人工养殖对 象,提高养殖对象的素质,扩大养殖对 象的分布区域等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