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讲稿)艾滋病 AIDS(主讲:汤小兰)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告 汤小兰 海南医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 2010。6,9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汤小兰 海南医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 2010。6。9

教学内容 基本概念 全球流行趋势 、中国流行趋势 四、海南流行趋势 五、艾滋病教育内容 ■六、同伴教育 七、艾滋病的规划设计
教学内容 ◼ 一、基本概念 ◼ 二、全球流行趋势 ◼ 三、中国流行趋势 ◼ 四、海南流行趋势 ◼ 五、艾滋病教育内容 ◼ 六、同伴教育 ◼ 七、艾滋病的规划设计

艾泫病的定义 获谘图学色e得性免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s 文缩写AIDS,艾滋病是译音)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Ⅳ引起 的一种以产重机公息机会肿瘤为 纸的二种操性死存级高的法善传 雳法,l以囝
艾滋病的定义 ◼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 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英 文缩写AIDS,艾滋病是译音) ◼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 的一种以严重机会感染和机会肿瘤为 特征的一种慢性致死率极高的严重传 染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药物和 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 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 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 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 病。这种病毒终身传染,破坏人的免疫 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
◼ 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 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 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 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 病。这种病毒终身传染,破坏人的免疫 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

艾滋病的解释 ■Aids以前有人翻译成《爱死病》 ■Aids单词可以解释为“帮助、援助” 中国河南父母因贫穷卖血《爱子病》
艾滋病的解释 ◼ Aids以前有人翻译成《爱死病》 ◼ Aids单词可以解释为“帮助、援助” ◼ 中国河南父母因贫穷卖血《爱子病》

艾滋病的由来 1981年6月,美国洛杉矶发现5名年轻男性,因罹患 少见的肺囊肺炎而死 几乎同时,纽约也发现20 名因少见的卡波西式肉瘤去逝的年轻男性。后来经美 国国立疾病管制局(CDc)研究并证实:他们均死子 种免疫系统机能丧失的同一类症侯群,并于1982 年将这种疾病正式命名为 A( Acquired后天) I( Immune免疫) D( Deficiency缺乏) ■S( Syndrome症候群) 简称为AIDS
艾滋病的由来 ◼ 1981年6月,美国洛杉矶发现5名年轻男性,因罹患 少见的肺囊肺炎而死亡;几乎同时,纽约也发现20 名因少见的卡波西式肉瘤去逝的年轻男性。后来经美 国国立疾病管制局(CDC)研究并证实:他们均死于 一种免疫系统机能丧失的同一类症候群,并于1982 年将这种疾病正式命名为 ◼ A(Acquired后天) ◼ I(Immune免疫) ◼ D(Deficiency缺乏) ◼ S(Syndrome症候群) ◼ 简称为AIDS

艾滋病病毒的发现 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肿瘤病毒室主任蒙嗒尼尔 从一名患淋巴结病综合症的男性同性恋者的淋巴结中 分离到一种艾滋病的淋巴结病相关病毒 Lympha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简称LAV。 984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报告从艾滋 病病人血液标本中分离到多株逆转录病毒,因为这种 病毒主要侵犯那些起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所以命名 为人类T淋巴细胞三型病毒( Human t- Lymphotrophic VirusIn)简称HTLVⅢ。 986年7月25日,WHO发布公报,国际病毒分类 委员会会议决定,将艾滋病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 H (Hmu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986年 Clave等从西非艾滋病患者血中分离出的HIV与 美国和西欧分离的病毒有所不同,乃将先发现的HIV称 为HⅣV-1,西非发现的称为HIV-2
艾 滋 病 病 毒 的 发 现 ◼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 肿瘤病毒室主任蒙嗒尼尔 从一名患淋巴结病综合症的男性同性恋者的淋巴结中 分离到一种艾滋病的淋巴结病相关病毒 (Lympha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简称LAV。 ◼ 1984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报告从艾滋 病病人血液标本中分离到多株逆转录病毒,因为这种 病毒主要侵犯那些起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所以命名 为人类T淋巴细胞三型病毒(Human TLymphotrophic VirusⅢ)简称HTLV-Ⅲ。 1986年7月25日, WHO发布公报,国际病毒分类 委员会会议决定,将艾滋病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 毒(Hmu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 1986年Clavel等从西非艾滋病患者血中分离出的HIV与 美国和西欧分离的病毒有所不同,乃将先发现的HIV称 为HIV-1,西非发现的称为HIV-2

HIV分型 HI-1型M亚型组A、B、C、D、E、F、G、H、 、K共11个亚型 0亚型组N亚型组 ■HⅣ-2型A、B、C、D、E、F、G共7个亚型 ■我国以HⅣV-1为主要流行株。流行于我国的Hr 毒株已达A、B、C、D、E、F及A/E和B/c8种亚型 和1个B亚型变种B3,我国已成为东南亚国家Hv-1 亚型最多的国家。 在HI-1型中,M组占绝大多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 HIV-1实际上更准确的是指HIv-1型的M亚型组
HIV分型 ◼ HIV-1型M亚型组A、B、C、D、E、F、G、H、I 、J、K共11个亚型 ◼ O亚型组 N亚型组 ◼ HIV-2型 A、B、C、D、E、F、G共7个亚型 ◼ 我国以HIV-1为主要流行株。流行于我国的HIV-1 毒株已达A、B、C、D、E、F及A/E和B/C8种亚型 和1个B亚型变种B3,我国已成为东南亚国家HIV-1 亚型最多的国家。 ◼ 在HIV-1型中,M组占绝大多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 HIV-1实际上更准确的是指HIV-1型的M亚型组。 ◼

HIV分型 ■HIv1和HTv2型虽然都起源于非洲,但HIV不同型,不同组甚至不 同亚型在全球流行是不均一的。HV-1的O组,N组和HI2型只局限 在非洲某些局部地区流行。而Hv1的M组病毒呈全球性流行。到 前为止,全球流行的绝大多数毒株是HIv-1M组中的A、C亚型毒株 接着是B亚型毒株,然后是AE和AG亚型重组毒株。进 步的分 流行病调查表明,在非洲几乎流行了HT的所有亚型,但以A和C亚 型为 同时,也正由于众多亚型的共流行,那里也是发生病毒重组 蕞多的地方。在北美、欧洲和澳天莉亚,B亚型仍然是最常见的亚型 虽然M组的其 亚型、葚至o组病毒已经在美国和欧洲几个国 进一步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是 来直非洲的移民。在南美,B亚型占有优势,但C、F亚型也有流行 在阿根廷和巴西有B重组毒株的报道。在亚洲,好几种不同的HT 亚型流行于不同区域,在印度C亚型 同时有A、B亚型共流 行和AC亚型重组毒株的报道。在泰国则有二种独立的亚型流行,B 亚型和E亚型(即A/E亚型重组毒 在我国主要以B、C和E亚型流 行,但同时也A、F和HIv2型的报道
HIV分型 ◼ HIV-1和HIV-2型虽然都起源于非洲,但HIV不同型,不同组甚至不 同亚型在全球流行是不均一的。HIV-1的O组,N组和HIV-2型只局限 在非洲某些局部地区流行。而HIV-1的M组病毒呈全球性流行。到目 前为止,全球流行的绝大多数毒株是HIV-1M组中的A、C亚型毒株, 接着是B亚型毒株,然后是A/E和A/G亚型重组毒株。进一步的分子 流行病调查表明,在非洲几乎流行了HIV的所有亚型,但以A和C 亚 型为主,同时,也正由于众多亚型的共流行,那里也是发生病毒重组 最多的地方。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B亚型仍然是最常见的亚型 ,虽然M组的其它几个亚型、甚至O组病毒已经在美国和欧洲几个国 家有报道,但进一步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是 来自非洲的移民。在南美,B亚型占有优势,但C、F亚型也有流行。 在阿根廷和巴西有B/F重组毒株的报道。在亚洲,好几种不同的HIV- 1亚型流行于不同区域,在印度C亚型占主导,同时有A、B 亚型共流 行和A/C亚型重组毒株的报道。在泰国则有二种独立的亚型流行,B 亚型和E亚型(即A/E亚型重组毒株)。在我国主要以B、C和E亚型流 行,但同时也A、F和HIV-2型的报道

HIV分型 ■HIV-1和HIV2型在传播和疾病进展方面 是显著不同的,HⅣV2显示一种较低的 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并且较HIV-1有更 长的潜伏期才发展成为艾滋病。但在 HⅣV-1型内各亚型之间,其传播与疾病 进展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仍然没有明确结 论
HIV分型 ◼ HIV-1和HIV-2型在传播和疾病进展方面 是显著不同的,HIV-2显示一种较低的 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并且较HIV-1有更 长的潜伏期才发展成为艾滋病。但在 HIV-1型内各亚型之间,其传播与疾病 进展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仍然没有明确结 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职业性毒物与职业中毒.ppt
- 《预防医学 Preventive Medicin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第一章 人与环境 Environment and human.ppt
- 海南医学院:《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职业性物理因素及其危害(主讲:于德娥).ppt
- 海南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食物与健康——合理营养(主讲:方桂红).ppt
- 人民卫生出版社:《流行病学》教材配套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7版)第十八章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Epidemiology and Evidence-Based Medicine.ppt
- 人民卫生出版社:《流行病学》教材配套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7版)第十章 预防策略 Strategy for Prevention.ppt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溶性抗原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Complex,MHC.ppt
- 海南医科大学: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PPT讲稿,主讲:王华民).ppt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免疫应答概述 Immune response.ppt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MALT淋巴瘤诊治新进展(PPT讲稿,消化内科:易智慧).ppt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免疫缺陷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PPT实验课件讲稿).ppt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Communicable Disease and Parasitosis.ppt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性传播疾病 STD(PPT课件讲稿)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主讲:易勤).pptx
- 《卫生事业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医院感染管理.ppt
- 海南医学院:《卫生学 Hygien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物理因素及其危害(主讲:刘云儒).ppt
- Translation of Healthcare Information(PPT讲稿).ppt
- 《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dermatovenereology.doc
- 《免疫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补体系统.ppt
- 海南医学院:《卫生学 Hygien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人类和环境 Human and environment(授课:龙文芳).ppt
- 《预防医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 第四节 生产性粉尘与肺尘埃沉着病(主讲:于德娥).ppt
-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讲稿).ppt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病(PPT讲稿).ppt
- 同济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实验性研究.ppt
- 同济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现况研究.pptx
- 北京理工大学医院:艾滋病专题课件(PPT讲稿).ppt
- 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讲座(PPT讲稿).ppt
- 《传染病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病毒感染实验诊断.ppt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水资源与水的卫生学.ppt
-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主讲:陈迎春).pptx
- 四川大学:《院内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医院感染管理概述(华西医院:宋锦平).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Mental Health.ppt
- 四川大学: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PPT讲稿,华西医院:黄颐).pptx
- 山东大学:《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mergency Events.ppt
- 健康讲座:健康知识漫谈(PPT讲稿).ppt
- 山东大学:《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Strategi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ppt
- 《群体遗传学 Population Genetics》PPT电子教案讲义.ppt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英文班(Preventive Medicine I)》参考资料_Chapter1 Introduction to Preventive Medicine.pdf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英文班(Preventive Medicine I)》参考资料_Chapter2 Individual preventive strategies and 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s.pdf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英文班(Preventive Medicine I)》参考资料_Chapter3 Theories for individual behavior change.pdf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英文班(Preventive Medicine I)》参考资料_Chapter4 Discussion on Precision Preventio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