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并行算法的设计 第六章 并行算法的基本设计技术

中国料学火计算机科学与波术系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ogy of China DEAT三 NT OF C口 MPUTER SCIENGE AND TECHNOLOr 第二篇并行算法的设计 第四章并行算法的设计基础 第五章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方法 第六章并行算法的基本设计技术 第七章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过程
第二篇 并行算法的设计 第四章 并行算法的设计基础 第五章 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方法 第六章 并行算法的基本设计技术 第七章 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过程

中国料学火计算机科学与波术系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ogy of China DEAT三 NT OF C口 MPUTER SCIENGE AND TECHNOLOr 第六章并行算法的基本设计技术 61划分设计技术 62分治设计技术 63平衡树设计技术 64倍增设计技术 65流水线设计技术
第六章 并行算法的基本设计技术 6.1 划分设计技术 6.2 分治设计技术 6.3 平衡树设计技术 6.4 倍增设计技术 6.5 流水线设计技术

中国料学火计算机科学与波术系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ogy of China DEAT三 NT OF C口 MPUTER SCIENGE AND TECHNOLOr 61划分设计技术 61.1均匀划分技术 61.2方根划分技术 61.3对数划分技术 6.1.4功能划分技术
6.1 划分设计技术 6.1.1 均匀划分技术 6.1.2 方根划分技术 6.1.3 对数划分技术 6.1.4 功能划分技术

中国料学火计算机科学与波术系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AT三 NT OF C口 MPUTER SCIENGE AND TECHNOLOr 划分方法 均匀划分技术 n个元素A[1.n分成P组,每组A[-)n/p+1.inp],i=1-~p 示例:MMD-SM模型上的PSRS排序 begin ()均勺划分:将n个元素AI.n]均勺划分成p段,每个p处理 A[(i-1)n/p+1.in/p] (2)局部排序:p调用串行排序算法对A[(-)n/p+1.in/]排序 (3)选取样本:p从其有序子序列A[〔-1)n/p+1.in/]中选取p个样本元素 (4)样本排序:用一台处理器对p2个样本元素进行串行排序 (5)选择主元:用一台处理器从排好序的样本序列中选取p-1个主元,并 播送给其他p (6)主元划分:P按主元将有序段A[(-1n/p+1.in/]划分成p段 (7)全局交换:各处理器将其有序段按段号交换到对应的处理器中 (8)归并排序:各处理器对接收到的元素迸行归并排序 end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2021/2/19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5 2021/2/19 ▪ 划分方法 均匀划分技术 n个元素A[1..n]分成p组,每组A[(i-1)n/p+1..in/p],i=1~p ▪ 示例:MIMD-SM模型上的PSRS排序 begin (1)均匀划分:将n个元素A[1..n]均匀划分成p段,每个pi处理 A[(i-1)n/p+1..in/p] (2)局部排序:pi调用串行排序算法对A[(i-1)n/p+1..in/p]排序 (3)选取样本:pi从其有序子序列A[(i-1)n/p+1..in/p]中选取p个样本元素 (4)样本排序:用一台处理器对p 2个样本元素进行串行排序 (5)选择主元:用一台处理器从排好序的样本序列中选取p-1个主元,并 播送给其他pi (6)主元划分:pi按主元将有序段A[(i-1)n/p+1..in/p]划分成p段 (7)全局交换:各处理器将其有序段按段号交换到对应的处理器中 (8)归并排序:各处理器对接收到的元素进行归并排序 end

中国料学火计算机科学与波术系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ogy of China DEAT三 NT OF C口 MPUTER SCIENGE AND TECHNOLOr 均匀划分技术 ■例6.1PSRS排序过程。N=27,p=3,PSR排序如下 a)均匀划分:1546489339672|9114366940896197122154539784158322733720 (b)局部排序:6141539464872|9193122136405461698997202732335358728497 (c)正则采样 63972124069203372 (d)采样排序 61220333940697272 (e)选择主元: (f)主元划分:61415394648729193122136405461698997|202732331535872|84 (8)全局交换:[6141512120232383968364054619558291989728497 ()归并排序:[6121415202127323363940464853545861697272848991939797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2021/2/19 图6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6 2021/2/19 均匀划分技术 ▪ 例6.1 PSRS排序过程。N=27,p=3,PSRS排序如下: 15 46 48 93 39 6 72 91 14 36 69 40 89 61 97 12 21 54 53 97 84 58 32 27 33 72 20 6 14 15 39 46 48 72 91 93 12 21 36 40 54 61 69 89 97 20 27 32 33 53 58 72 84 97 6 39 72 12 40 69 20 33 72 6 12 20 33 39 40 69 72 72 33 69 6 14 15 39 46 48 72 91 93 12 21 36 40 54 61 69 89 97 20 27 32 33 53 58 72 84 97 6 14 15 6 14 15 12 21 20 27 32 33 39 46 48 36 40 54 61 69 53 58 72 91 93 89 97 72 84 97 12 20 21 27 32 33 36 39 40 46 48 53 54 58 61 69 72 72 84 89 91 93 97 97 图6.1 (a) 均匀划分: (b) 局部排序: (c) 正则采样: (d) 采样排序: (e) 选择主元: (f) 主元划分: (h) 归并排序: (g) 全局交换:

中国料学火计算机科学与波术系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ogy of China DEAT三 NT OF C口 MPUTER SCIENGE AND TECHNOLOr 61划分设计技术 61.1均匀划分技术 61.2方根划分技术 61.3对数划分技术 6.1.4功能划分技术
6.1 划分设计技术 6.1.1 均匀划分技术 6.1.2 方根划分技术 6.1.3 对数划分技术 6.1.4 功能划分技术

中国料学火计算机科学与波术系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ogy of China DEAT三 NT OF C口 MPUTER SCIENGE AND TECHNOLOr 方根剡分技术 ■划分方法 n个元素A[1.n分成A[(-)n^(1/2)+1.n^(12)],i=1~n^(1/2) 示例: SIMD-CREW模型上的k=」 Valiant归并(975年发表) ∥有序组A[p、B[1.qu(假设p<=q),处理器数k=网」 begIn (1)方根划分:A,B分别小D和份成若干段(=1-p=1-q; (2)段间比较:A划分元与B划分元比较(至多对) 确定A划分元应插入B中的区段; 3)段内比较:A划分元与B相应段内元素进行比较,并插入适当的位置; (4)递归归并:B按插入的A划分元重新分段,与A相应段(A除去原划分元) 构成了成对的段组,对每对段组递归执行()~(3),直至A 组为0时,通归结束;各组仍按k=分配处理器; en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2021/2/19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8 2021/2/19 方根划分技术 ▪ 划分方法 n个元素A[1..n]分成A[(i-1)n^(1/2)+1..in^(1/2)],i=1~n^(1/2) ▪ 示例:SIMD-CREW模型上的 Valiant归并(1975年发表) //有序组A[1..p]、B[1..q], (假设p<=q), 处理器数 begin (1)方根划分: A,B分别按 ; (2)段间比较: A划分元与B划分元比较(至多 对), 确定A划分元应插入B中的区段; (3)段内比较: A划分元与B相应段内元素进行比较,并插入适当的位置; (4)递归归并: B按插入的A划分元重新分段,与A相应段(A除去原划分元) 构成了成对的段组,对每对段组递归执行(1)~(3),直至A 组为0时,递归结束; 各组仍按 分配处理器; end. k = pq k = pq i p和 j q分成若干段(i =1~ p、j =1~ q) p q k = pq

中国料学火计算机科学与波术系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ogy of China DEAT三 NT OF C口 MPUTER SCIENGE AND TECHNOLOr 方根剡分技术 示例:A=(1,3,8,9,1,13,15,16},p=8;B=(2,4,5,6,7,10,12,14,17],q=9 A:13891113*1516 3 (1)(2 B:245*6710*121417 138*91113*1516 B:245*6710*121417 (p1=2)lA2:911(p2=2)|A2:1516 B1:245678(q1=6)|B2:101213(q2=3)B3:1417 1 ☆ A1:1 B11:23*B12:45678 B:123456781910111213l141516117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2021/2/19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9 2021/2/19 方根划分技术 ◼ 示例: A={1,3,8,9,11,13,15,16},p=8; B={2,4,5,6,7,10,12,14,17},q=9 A: 1 3 8* 9 11 13* 15 16 B: 2 4 5* 6 7 10* 12 14 17* (p=8, p=3, p=2) (q = 9, q= 3, q = 3) (1)(2) A: 1 3 8* 9 11 13* 15 16 B: 2 4 5* 6 7 10* 12 14 17* (3) A1 : 1 3 (p1=2) A2 : 9 11 (p2=2) A2 : 15 16 B1 : 2 4 5 6 7 8(q1=6) B2 : 10 12 13(q2=3) B3 : 14 17 A1 : 1 3* (p1=2) ...... ...... B1 : 2 4 5* 6 7 8*(q1=6) ...... ...... A11 : 1* A11 : ...... ...... B11 : 2 3* B12 : 4 5 6 7 8 ...... ......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中国料学火计算机科学与波术系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ogy of China DEAT三 NT OF C口 MPUTER SCIENGE AND TECHNOLOr 方根剡分技术 算法分析 (1算法在并行递归过程中所需的处理器数≤k=m」 段间比较:F比较对数≤/m」k 段内比较: pIdqhdslvpg」k 递归调用:设AB分成若干子段对为(P1,q1),(p2q2),… 则∑p≤p,∑q≤q,由 Cauchy不等式=> ∑\P」∑P」L∑n∑k{mk 综上,整个过程可用处理器数k=完成。 (2)时间分析 记入1是第次递归后的A组最大长度,=>=p,… 算法在2=常数C时终止递归,即p上常数C i≤ loglog p+常数C1 由1知算法中其他各步的时间为O(1),所以 Valiant归并算法时间 t(p, q=O(og log p) psq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2021/2/19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10 2021/2/19 ◼ 算法分析 方根划分技术 (1)算法在并行递归过程中所需的处理器数≤k = pq 段间比较: p q比较对数≤ pq=k ; 段内比较: p( q-1) pq=k 递归调用: 设 A,B 分成若干子段对为(p1,q1), (p2,q2),…… 则∑pi≤p, ∑qi≤q, 由 Cauchy 不等式=> p q p q p q pq k i i i i i i = 综上,整个过程可用处理器数k = pq完成。 (2)时间分析 记λi是第 i 次递归后的 A 组最大长度,=>0 = p , i i i p − − 2 1 算法在i = 常数C 时终止递归,即p C i 常数 − 2 => 1 i log log p +常数C 由(1)知算法中其他各步的时间为 O(1), 所以 Valiant 归并算法时间 t k ( p,q) = O(log log p) p q

中国料学火计算机科学与波术系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ogy of China DEAT三 NT OF C口 MPUTER SCIENGE AND TECHNOLOr 61划分设计技术 61.1均匀划分技术 61.2方根划分技术 61.3对数划分技术 6.1.4功能划分技术
6.1 划分设计技术 6.1.1 均匀划分技术 6.1.2 方根划分技术 6.1.3 对数划分技术 6.1.4 功能划分技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并行算法的设计 第五章 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方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并行算法的设计 第四章 并行算法的设计基础.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篇 并行程序设计 第十五章 并行程序设计环境与工具.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篇 并行程序设计 第十四章 分布存储系统并行编程.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篇 并行程序设计 第十三章 共享存储系统编程.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篇 并行程序设计 第十二章 并行程库设计基础.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并行数值算法 第十一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并行数值算法 第十章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篇 并行计算的基础 第一章 并行计算机系统及结构模型、第二章 当代并行机系统、第三章 并行计算性能评测.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程简介(英文).ppt
-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课程简介(主讲:傅秀芬).ppt
-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系统安全性.ppt
-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ppt
-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作业管理与OS接口.ppt
-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文件管理概论.ppt
-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设备管理概述.ppt
-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4.9 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4.10 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ppt
-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4.4 分页存储管理 4.5 分段存储管理 4.6 交换与覆盖 4.7 虚拟存储器 4.8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ppt
-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4.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4.2 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4.3 连续分配方式.ppt
-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概念.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并行算法的设计 第七章 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过程.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并行数值算法 第八章 并行数值算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并行数值算法 第九章 稠密矩阵运算.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C语言程序设计》 第9章 位运算.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C语言程序设计》 第10章 文件操作.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程序设计概述.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C语言程序设计》 第1章(1-2) C语言的程序结构.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C语言程序设计》 第2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C语言程序设计》 第3章 C语言的基本语句 和程序结构设计.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C语言程序设计》 第4章 数组.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C语言程序设计》 第5章 函数.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C语言程序设计》 第6章 预处理.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C语言程序设计》 第7章 指针.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C语言程序设计》 第8章 结构体.ppt
- 《电子商务实用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ppt
- 《电子商务实用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Internet商务.ppt
- 《电子商务实用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EDI商务.ppt
- 《电子商务实用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企业电子商务应用.ppt
- 《电子商务实用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网上支付与安全交易.ppt
- 《电子商务实用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网络营销.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