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49
文件大小:509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二节 热原 第三节 纯化水的制备 第三节 注射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第五节 注射剂附加剂 第八节 注射用无菌粉末 第九节 输液 第十节 滴眼剂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十三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制作:郭群

第十三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制作:郭群

第十三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二、特点: (1)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3)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 (4)产生局部的定位作用

第十三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二、特点: (1)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3)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 (4)产生局部的定位作用

第十三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二、特点: (5)定向作用。(靶向药物), (6)使用不便,注射疼痛。 (7)生产过程复杂,需要较高的设备条件, 所以生产费用大,价格贵;另外特殊注射 剂常产生水解、氧化、固体粒子聚结变大 或油滴合并破裂等稳定性问题。中药制成 注射剂的较少

第十三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二、特点: (5)定向作用。(靶向药物), (6)使用不便,注射疼痛。 (7)生产过程复杂,需要较高的设备条件, 所以生产费用大,价格贵;另外特殊注射 剂常产生水解、氧化、固体粒子聚结变大 或油滴合并破裂等稳定性问题。中药制成 注射剂的较少

二、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溶液型、 混悬液型、 乳浊液型、 粉末型(即粉针)

二、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溶液型、 混悬液型、 乳浊液型、 粉末型(即粉针)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 肌肉 静脉 皮内 皮下 脊椎腔 穴位 关节腔 腹腔 动脉内 表皮给药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 肌肉 静脉 皮内 皮下 脊椎腔 穴位 关节腔 腹腔 动脉内 表皮给药

表皮给药: 德国新技术: 无针注射器

表皮给药: 德国新技术: 无针注射器

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1)无菌:不应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2)无热原: (3)澄明度合格: (4)pH值:pH要求与血液相等或接近,一般应 控制在pH4-9范围内。 (5)渗透压:血液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低渗 一般是不适宜的,特别是输液剂;脊椎注射的 药液必须等渗,大量输入体内的应等渗或稍偏 高渗

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1)无菌:不应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2)无热原: (3)澄明度合格: (4)pH值:pH要求与血液相等或接近,一般应 控制在pH4-9范围内。 (5)渗透压:血液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低渗 一般是不适宜的,特别是输液剂;脊椎注射的 药液必须等渗,大量输入体内的应等渗或稍偏 高渗

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6)安全性: (7)稳定性: (8)不溶性微粒:在可见异物检查合格后, 注射剂还要检查不溶性微粒。用光阻法 和显微计数法。 (9)其它:含量、色泽、装量

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6)安全性: (7)稳定性: (8)不溶性微粒:在可见异物检查合格后, 注射剂还要检查不溶性微粒。用光阻法 和显微计数法。 (9)其它:含量、色泽、装量

第二节 热原 • 热原:微生物的尸体及其代谢产物,是 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能引起恒温动物 和人体异常体温升高的热性物质。 • 热原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

第二节 热原 • 热原:微生物的尸体及其代谢产物,是 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能引起恒温动物 和人体异常体温升高的热性物质。 • 热原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

一、热原的性质和除去热原的方法 1、耐热性:热原比较耐热,需要比灭菌的温 度高的温度才能将热原破坏。 高温法:注射用针头、针筒及玻璃器皿 等,先洗涤洁净烘干后,再在180℃加热 2小时或250℃加热30分钟以上处理破坏 热原

一、热原的性质和除去热原的方法 1、耐热性:热原比较耐热,需要比灭菌的温 度高的温度才能将热原破坏。 高温法:注射用针头、针筒及玻璃器皿 等,先洗涤洁净烘干后,再在180℃加热 2小时或250℃加热30分钟以上处理破坏 热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