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第6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第6意物体的表达方法 第6章物体的表达方法 6,1视图 6.2剖视图 6,3断面图 6.4其它表达方法 Back
第6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第6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6.1 视 图 6.2 剖 视 图 6.3 断 面 图 6.4 其它表达方法

第6意物体的表达方法 61视图 611基本视图 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中规定,以正六面体的六个 面为基本投影面,将物体放在正六面体中分别向六个基 本投影面投射,即得到六个基本视图,如图6-1所示。按 图6-2规定的方法展开,即保持正投影面不动,其余各面 按箭头所指方向旋转展开,使之与正投影面共面,即得 六个基本视图
第6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6.1 视 图 6.1.1 基本视图 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中规定,以正六面体的六个 面为基本投影面,将物体放在正六面体中分别向六个基 本投影面投射,即得到六个基本视图,如图6-1所示。按 图6-2规定的方法展开,即保持正投影面不动,其余各面 按箭头所指方向旋转展开,使之与正投影面共面,即得 六个基本视图

第6意物体的表达方法 图6-1基本视图的投射方向
第6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图6-1 基本视图的投射方向

第6意物体的表达方法 现图 主视图 視图 图6-2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
第6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图6-2 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

第6意物体的表达方法 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和投射方向为: 主视图一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 俯视图一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配置在主视图 下方。 左视图一由左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配置在主视图 右方。 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射所得的视图,配置在主视图 左方。 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射所得的视图,配置在主视图 上方
第6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和投射方向为: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配置在主视图 下方。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配置在主视图 右方。 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射所得的视图,配置在主视图 左方。 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射所得的视图,配置在主视图 上方

第6意物体的表达方法 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射所得的视图,配置在左 视图右方。 各视图的位置按图6-3所示位置配置时,可不标注 视图的名称。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保持着与三视图相 同的投影规律,即主、俯、仰、后视图长对正;右 主、左、后视图高平齐;俯、左、仰、右视图宽相等
第6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射所得的视图,配置在左 视图右方。 各视图的位置按图6-3所示位置配置时,可不标注 视图的名称。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保持着与三视图相 同的投影规律,即主、俯、仰、后视图长对正;右、 主、左、后视图高平齐;俯、左、仰、右视图宽相等

第6意物体的表达方法 612向视图 由于六个基本视图配置固定,有时会给布图带来 不便,因此,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一种可以自由配置的 视图,称为向视图。 画向视图时,一般应在向视图上方用大写拉丁字 母标出视图的名称“×”,并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标 明投射方向,注上同样的字母,如图6-4所示
第6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6.1.2 向视图 由于六个基本视图配置固定,有时会给布图带来 不便,因此,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一种可以自由配置的 视图,称为向视图。 画向视图时,一般应在向视图上方用大写拉丁字 母标出视图的名称“×”,并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标 明投射方向,注上同样的字母,如图6-4所示

第6意物体的表达方法 图6-3六个基本视图的位置
第6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图6-3 六个基本视图的位置

第6意物体的表达方法 C B B 图6-4向视图的配置
第6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图6-4 向视图的配置

第6意物体的表达方法 613局部视图 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称为局部视图。 如图6-5所示物体,主、俯两个基本视图已将其基 本部分的结构表达清楚,但左边凸台与右边缺口尚未 表达清楚,需采用局部视图来表示,这样不但节省了 两个基本视图,而且表达清楚,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局部视图应尽量按基本视图的位置配置。有时为 了合理布置图面,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第6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6.1.3 局部视图 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称为局部视图。 如图6-5所示物体,主、俯两个基本视图已将其基 本部分的结构表达清楚,但左边凸台与右边缺口尚未 表达清楚,需采用局部视图来表示,这样不但节省了 两个基本视图,而且表达清楚,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局部视图应尽量按基本视图的位置配置。有时为 了合理布置图面,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第5章 组合体.ppt
- 《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第4章 轴测图.ppt
- 《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第3章 立体及其表面交线.ppt
- 《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第2章 投影基础.ppt
- 《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ppt
- 《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第10章 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ppt
- 《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封面.ppt
- 液压传动_绪论.doc
-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轴测投影.ppt
-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组合体的视图.ppt
-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立体的投影及表面交线.ppt
-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曲线与曲面.ppt
-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投影变换.ppt
-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ppt
-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ppt
-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ppt
- 《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第7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ppt
- 《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第8章 零件图.ppt
- 《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第9章 装配图.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机构的组成及其自由度的计算.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速度分析.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机械的效率及自锁.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机械的平衡.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其他常用机构.ppt
- 《机械原理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工业机器人机构及其设计.ppt
-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ppt
- 《数控铣》PPT实习讲稿.ppt
-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卷封机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