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讲 货币供应控制

第四讲货币供应控制 田素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第四讲 货币供应控制 田素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1)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吗? (2)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以利率而不是以货 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3)引起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吗? (2)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以利率而不是以货 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3)引起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

阅读材料 (1Tobin, James, 1970. Money and Income: Post Hoc Ergo Proper Hoc?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4: 310-317 (2)Stiglitz, Joseph, 1998. Central Banking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DE ECONOMIST 146(2) (3 )Miller, Stephen M, and Athanasios G Noulas, 1996 Technology efficiency of large bank production. 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 20: 495-509 (4)Kaparakis, Emmanuel L, Stephen M, Miller and Athanasios G Noulas, 1994. Commercial banks inefficienc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6(4): 875-893 (5Stiglitz, Joseph E, and Bruce Greenwald, 2005. Towards a New Paradigm in Monetary Economics.中信出版社。 (6)田素华:《货币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格致出版社 2010年版:76-119页(第四章)
阅读材料 • (1)Tobin, James, 1970. Money and Income: Post Hoc Ergo Proper Hoc?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4: 310-317. • (2) Stiglitz, Joseph,1998.Central Banking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DE ECONOMIST 146(2). • (3) Miller, Stephen M., and Athanasios G.Noulas, 1996.Technology efficiency of large bank production.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 495-509. • (4) Kaparakis, Emmanuel I., Stephen M., Miller and Athanasios G.Noulas, 1994.Commercial banks inefficienc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6(4):875-893. • (5)Stiglitz, Joseph E., and Bruce Greenwald, 2005. Towards a New Paradigm in Monetary Economics. 中信出版社。 • (6)田素华:《货币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格致出版社 2010年版:76-119页(第四章)。 3

阅读材料 Stiglitz, Joseph e, and Bruce greenwald, 2005. Towards a New Paradigm in Monetary Economics中信出版社。 新范式把信贷的主要提供者银行纳通往 比较译丛 入了传统货币经济学视角,通过分货币经济学的 析银行行为,为宏观经济学货币理 新范式 论提供微观基础。 该理论认为随着经济进入到更加竞 争性的银行体系,货币当局的货币 政策效果可能会被大幅削弱
阅读材料 • Stiglitz, Joseph E., and Bruce Greenwald, 2005. Towards a New Paradigm in Monetary Economics. 中信出版社。 4 – 新范式把信贷的主要ᨀ供者银行纳 入了传统货币经济学视角,通过分 析银行行为,为宏观经济学货币理 论ᨀ供微观基础。 – 该理论认为随着经济进入到更加竞 争性的银行体系,货币当局的货币 政策效果可能会被大幅削弱

第一节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第二节基础货币的变动 第三节货币的内生供给 第四节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与货币供给 第五节政府政策目标与货币供给
第一节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第二节 基础货币的变动 第三节 货币的内生供给 第四节 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与货币供给 第五节 政府政策目标与货币供给 5

第一节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准备金变化与中央银行对基础货 币控制
一、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二、准备金变化与中央银行对基础货 币控制 6 第一节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一、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7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凯恩斯的货币外生观点 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 现代货币有三个特点: 货币的生产弹性为零。 货币的替代弹性接近于零。 货币具有周转灵活且保存费用低的特征。此三个特点说明 现代货币只能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来供给
8 • (一)凯恩斯的货币外生观点 •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 现代货币有三个特点: – 货币的生产弹性为零。 – 货币的替代弹性接近于零。 – 货币具有周转灵活且保存费用低的特征。此三个特点说明 现代货币只能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来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外生观点 ·决定货币供给的基础货币、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和非银行部门 持有的通货占存款的比率等因素,分别取决于货币当局、商业 银行和非银行部门行为。 中央银行直接决定基础货币规模,通过改变基础货币规模,调节货币供 应总量。 基础货币变动是引起广义货币存量发生长期变化和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 因 存款准备金比率(D尺)和存款通货比率(D/C)对金融危机条件下的 货币供应量变化有决定性影响,且存款通货比率变化对货币供给的温和 的周期性变化也有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措施来抵消D/R和D/C等因素波动对货币供给 的影响,货币供给函数稳定且可预测。 货币学派对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抱有很大的信心
9 •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外生观点 • 决定货币供给的基础货币、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和非银行部门 持有的通货占存款的比率等因素,分别取决于货币当局、商业 银行和非银行部门行为。 – 中央银行直接决定基础货币规模,通过改变基础货币规模,调节货币供 应总量。 – 基础货币变动是引起广义货币存量发生长期变化和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 因; – 存款准备金比率(D/R)和存款通货比率(D/C)对金融危机条件下的 货币供应量变化有决定性影响,且存款通货比率变化对货币供给的温和 的周期性变化也有重要作用。 • 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措施来抵消D/R和D/C等因素波动对货币供给 的影响,货币供给函数稳定且可预测。 • 货币学派对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抱有很大的信心。 一、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二、准备金变化与中央银行对基础 货币控制
二、准备金变化与中央银行对基础 货币控制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讲 货币需求实证.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讲 利率(测算、变动、结构、政策与市场化).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讲 货币(范畴、职能、形态、层次、总量统计).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讲 货币供应过程.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导论 Monetary Economics.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货币经济学教学大纲(英文).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货币经济学教学大纲(中文).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报告讲稿)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论利弊、政策含义与现实要求——基于 Bernanke(2017)与 Stiglitz(1998)的归纳与评论.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报告讲稿)日本央行、经济及弗里德曼规则.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报告讲稿)中国人民银行与美国联邦储备局资产负债表结构及发展变动对比及美联储政策操作对其资产负债表影响分析.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阅读成果)通胀目标 Inflation Targeting - an Instrument Rule or a Targeting.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阅读成果)不均衡宏观经济学、货币缓冲存货和货币需求估计.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阅读成果)文献内容及文献评价.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分组辩论)存款保险制度实行会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率吗(反方).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分组辩论)存款保险制度实行会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率吗(正方).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分组辩论)中国央行是否应该将独立性提高到美联储水平(反方).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分组辩论)中国央行应该将独立性提高到美联储那样的水平(正方).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分组辩论)最后贷款人制度是否有利于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正方).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分组辩论)最后贷款人制度是否会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反方).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讲 总需求变动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pdf
- 复旦大学:《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讲 汇率(经济运行、长期变动、短期变动).pdf
- 复旦大学:《博弈论 Game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讲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占优策略(主讲:李婷).pdf
- 复旦大学:《博弈论 Game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2讲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纳什均衡.pdf
- 复旦大学:《博弈论 Game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3讲 静态完全信息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均衡.pdf
- 复旦大学:《博弈论 Game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4讲 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完美信息动态博弈.pdf
- 复旦大学:《博弈论 Game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5讲 完全且非完美信息动态博弈.pdf
- 复旦大学:《博弈论 Game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6讲 完全信息动态博智——重复博弈.pdf
- 复旦大学:《博弈论 Game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7讲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pdf
-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课程资源_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国际金融教学大纲(英文).pdf
-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课程资源_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国际金融教学大纲(中文).pdf
-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课程资源_2020-2021年秋学期国际金融教学大纲(中文).pdf
-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课程资源_2020-2021年国际金融教学大纲(中文).pdf
-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课程资源_2021-2022年第一学期国际金融教学大纲(中文).pdf
-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市场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课程教学大纲_syllabus-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2014).pdf
-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市场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课程教学大纲_syllabus-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2015.pdf
-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市场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课程教学大纲_syllabus-chinese fianncial markets-2016-summer.pdf
-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市场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课程教学大纲_syllabus-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2016-fall.pdf
-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市场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教学课件_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 -lecture 03(2013)Reform of China’s Banking System.pdf
-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市场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教学课件_Lecture 5(2014)China’s Stock Market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