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5讲 中世纪的科学

第五讲中世纪的科学 一、中世纪的社会特点 1.中世纪的概念 时间:从西罗马解体(476年)至文 艺复兴(15世纪) 2.社会特点: ①封建制 ②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③科学衰落
第五讲 中世纪的科学 一 、中世纪的社会特点 1. 中世纪的概念 时间:从西罗马解体(476年)至文 艺复兴(15世纪) 2. 社会特点: ①封建制 ②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③科学衰落

3.中世纪科学衰落的原因: ①罗马取代希腊,导致希腊科学失去良 好的自然环境; ②罗马帝国的崩溃,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学者失去科学研究乃至生活的基本条件; ③ 基督教的影响
3. 中世纪科学衰落的原因: ① 罗马取代希腊,导致希腊科学失去良 好的自然环境; ②罗马帝国的崩溃,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学者失去科学研究乃至生活的基本条件; ③ 基督教的影响

基督教与科学的辩证关系 ①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二者本质上 不相容 ②特殊情况下有促进关系
基督教与科学的辩证关系 ①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二者本质上 不相容 ②特殊情况下有促进关系

二、中世纪的思想文化 1.经院哲学的兴起 历史背景:基督教合法化→探讨有关教义 问题导致教父哲学→经院哲学 结果: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复兴(13世纪) 案例:托马斯·阿奎那(1226-1274)论证 上帝的存在
二、中世纪的思想文化 1. 经院哲学的兴起 历史背景:基督教合法化→探讨有关教义 问题→导致教父哲学→经院哲学 结果: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复兴(13世纪) 案例:托马斯·阿奎那(1226-1274)论证 上帝的存在

托马斯·阿奎那论证上帝的存在 1. 第一推动:运动必有其推动者,追溯上去,必然存在一最初的推动者,即 上帝。 2. 因果链:宇宙中任何物质所以存在必有某种原因,可以说宇宙万物就组成 了一个因果之链,因果链的尽头即初始原因,只能是上帝。 3. 唯一之必然:所有的事物都处于变化中,每一个事物都依靠别的事物才可 能存在。最终必定有一个事物不依靠任何其他事物存在,这就是上帝;。 4. 最高级的存在:事物存在等级,上帝即代表了最美、最纯、最高级的存在。 5. 万物之目的:依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万物存在皆有目的,这些目的的赋予 者,只能是上帝。 阿奎那工作的特点一以理性的方式,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上帝的存 在。意义:唤起了理性的苏醒,有助于科学发展
托马斯·阿奎那论证上帝的存在 1. 第一推动:运动必有其推动者,追溯上去,必然存在一最初的推动者,即 上帝。 2. 因果链:宇宙中任何物质所以存在必有某种原因,可以说宇宙万物就组成 了一个因果之链,因果链的尽头即初始原因,只能是上帝。 3. 唯一之必然:所有的事物都处于变化中,每一个事物都依靠别的事物才可 能存在。最终必定有一个事物不依靠任何其他事物存在,这就是上帝;。 4. 最高级的存在:事物存在等级,上帝即代表了最美、最纯、最高级的存在。 5. 万物之目的:依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万物存在皆有目的,这些目的的赋予 者,只能是上帝。 阿奎那工作的特点——以理性的方式,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上帝的存 在。意义:唤起了理性的苏醒,有助于科学发展

巴黎圣母院阿奎那授课图 IONTE LIOVORES
巴黎圣母院阿奎那授课图

2.阿拉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翻译运动:保存了希腊文化 科学成就:渴求知识的结晶 反向翻译: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思想材料 3.大学的创建 培养教士→修道院→中世纪大学近代大 学
2.阿拉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翻译运动:保存了希腊文化 科学成就:渴求知识的结晶 反向翻译: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思想材料 3. 大学的创建 培养教士→修道院→中世纪大学→近代大 学

三、中世纪的科学研究 1.实验科学思想的闪光 罗吉尔·培根(13世纪初至70年代)指 出:在阿奎那的神学体系中缺少两块基 石一数学和实验科学。他强调实验科 学胜过各种依靠逻辑论证的科学
三、中世纪的科学研究 1.实验科学思想的闪光 罗吉尔·培根(13世纪初至70年代)指 出:在阿奎那的神学体系中缺少两块基 石——数学和实验科学。他强调实验科 学胜过各种依靠逻辑论证的科学

2.冲力说的诞生 产生背景:对亚里士多德运动学说的怀疑 内容:物体的运动取决于其一开始从外界 所接受的冲力,所获冲力的大小等于其速 度和质量的乘积。(14世纪提出)
2.冲力说的诞生 产生背景:对亚里士多德运动学说的怀疑 内容:物体的运动取决于其一开始从外界 所接受的冲力,所获冲力的大小等于其速 度和质量的乘积。(14世纪提出)

中世纪科学研究未导致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中世纪学者满足于就假想问题按思 辨方式进行解说,其追求目标是逻辑 上的一致性而非物理上的实在性。 ②培根提倡的实验科学未获重视
中世纪科学研究未导致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中世纪学者满足于就假想问题按思 辨方式进行解说,其追求目标是逻辑 上的一致性而非物理上的实在性。 ②培根提倡的实验科学未获重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4讲 古希腊数理科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3讲 古希腊万物本原学说.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2讲 科学起源简说.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1讲 绪言(关增建).ppt
- 《环境变迁与中华文明》教学资源(电子书籍)《长水集》下册(谭其骧).pdf
- 《环境变迁与中华文明》教学资源(电子书籍)《长水集》上册(谭其骧).pdf
- 《环境变迁与中华文明》教学资源(电子书籍)《象之隐退》(Mark Elvin)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pdf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变迁与中华文明》教学资源_给环境史下定义《什么是环境史》第一章.doc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变迁与中华文明》教学资源_疾病史与世界历史的书写《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中译本评介.doc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变迁与中华文明》教学资源_全球环境史《什么是环境史》第五章.doc
-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American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课文汉译英)9.1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1869).pdf
-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American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课文汉译英)7.7 1858年林肯—道格拉斯论战.pdf
-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American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课文汉译英)6.1 购买路易斯安那(1803).pdf
-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American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课文汉译英)4.6 独立宣言(1776).pdf
-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American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课文汉译英)15.7卡特里娜飓风(2005).pdf
-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American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课文汉译英)14.7 尼克松辞职(1974).pdf
-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American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课文汉译英)13.7 古巴导弹危机(1962).pdf
-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American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课文汉译英)12.4 曼哈顿工程.pdf
-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American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课文汉译英)11.3 罗斯福新政(1933).pdf
-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American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课文汉译英)10.7猴子审判(1925).pdf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6讲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7讲 从第谷到开普勒.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8讲 伽利略的科学贡献.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9讲 牛顿的科学贡献.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讲 近代化学的建立.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讲 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及应用.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讲 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讲 近代生物学——进化论的建立.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4讲 近代宇宙学——大爆炸理论.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讲 埃及与巴比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讲 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讲 希腊——希腊化时代与中世纪科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讲 中国.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讲 阿拉伯.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讲 近代科学在欧洲的兴起.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讲 牛顿时代.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讲 工业革命与启蒙运动.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讲 科学在19世纪的发展.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讲 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12讲 大爆炸与宇宙起源、从大陆漂移到板块学说.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