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 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 本 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 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第三条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1号一一租赁》 第二章确认和计量 第四条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 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 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 产和存货等资产
1 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借款费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 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 本。 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 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第三条 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租赁》。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第四条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 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 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 产和存货等资产

第五条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开始资本化: (一)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 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 式发生的支出; (二)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三)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 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第六条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包括折价或溢 价的摊销)资本化金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 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 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后的金额确定。 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 入的款项。 (二)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 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 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 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杈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资本化期间,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 的期间,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 第七条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
2 第五条 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开始资本化: (一)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 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 式发生的支出; (二)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三)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 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第六条 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包括折价或溢 价的摊销)资本化金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 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 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后的金额确定。 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 入的款项。 (二)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 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 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 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资本化期间,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 的期间,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 第七条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

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第八条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 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第九条在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 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 第十条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 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 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 本;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 可销售状态之后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 入当期损益。 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 用,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一条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 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 本化。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如果中断是所购建或者生产 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 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进行 第十二条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 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在符合资本化条件 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
3 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第八条 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 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第九条 在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 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 第十条 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 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 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 本;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 可销售状态之后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 入当期损益。 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 用,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一条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 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 3 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 本化。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如果中断是所购建或者生产 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 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进行。 第十二条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 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在符合资本化条件 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

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三条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 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 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二)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 同规定或者生产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 或者生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者销售。 三)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的支 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需要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 在试生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 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转或者营业时,应当认为该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 用或者可销售状态 第十四条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各部分分 别完工,且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过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可对外销 售,且为使该部分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 者生产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的,应当停止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借款费 用的资本化 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 才可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的,应当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 的资本化
4 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三条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 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 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二)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 同规定或者生产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 或者生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者销售。 (三)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的支 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需要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 在试生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 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转或者营业时,应当认为该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 用或者可销售状态。 第十四条 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各部分分 别完工,且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过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可对外销 售,且为使该部分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 者生产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的,应当停止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借款费 用的资本化。 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 才可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的,应当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 的资本化

第三章披露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借款费用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当期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 (二)当期用于计算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资本化率
5 第三章 披露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借款费用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当期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 (二)当期用于计算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资本化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目录).doc
- 嘉兴学院:《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总结(主讲:陈天荣).ppt
- 嘉兴学院:《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危机事件处理.ppt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pdf
- 财政部:《会计审计体系》政策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