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一中2018年高一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1.D 2.C 3. 4.C动化,其余都是名状 5.C名状,其余都是使动 6.B宾语前置 7.B①表目的②表转折③引出对象④在 8.A应该是编年体 9.C(由第③段可知C项不是新诗内容方面的变化,是说新诗形式多样,反映新诗注重形式。) 10.B(由第④段可知,B项描述的只是一个客观背景,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个客观背景下诗人 们的自闭。) 11.D①D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 12、导演对于b角不如a角的定性思维以及已形成的偏见。 13、(1)成人之美;(2)容人之度:(3)在关键时刻愿意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良好品质。 14、D(“顾”是“回头看”的意思。) 15、A(A转折;顺承。B、用。C、怎么。D、于是,就。) 16、(1)即使长江以东的父老兄弟怜惜我让我做王,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 (2)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重金征求我的头颅,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 17、答案 (1)AD(B、此处采用的是反问手法。C“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理解有误。这两 句诗意思是: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该还要插上篱笆。E“不乏幽默”理解有误) (选对一个得2分) (2)同情弱小,富有悲悯情怀。即便自己穷困潦倒,依然任凭老人打枣,还特意写诗 劝慰吴郎对老人亲善,体现出诗人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关注社会,忧国忧民。由 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诗人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每 点2分,意思相符即可) 18.(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9、A(“知情达理”,指通人情,懂事理。此处使用对象不当。B项,“滥竽充数”, 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C项, 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D项 “扼腕叹息”,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20、A(B项,“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应改为“在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或“短暂的 人生的旅途”;残缺宾语,导致“流露”和“理想主义者”搭配不当。C项,滥用介词, 缺少主语。D项,“不仅”调到“中药”之后。) 21.D(A“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为口语,语体不符。B“殷切期望”多 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用于同学之间不合适。C“内人”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用在此地不当。) 22、【答案】①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②他不仅爱好美食③做出许多流传至 今的名菜
1.D 2.C 3.B 4.C 动化,其余都是名状。 5.C 名状,其余都是使动 6.B 宾语前置 7. B ①表目的 ②表转折 ③引出对象 ④在 8.A 应该是编年体 9.C (由第③段可知 C 项不是新诗内容方面的变化,是说新诗形式多样,反映新诗注重形式。) 10.B (由第④段可知,B 项描述的只是一个客观背景,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个客观背景下诗人 们的自闭。) 11.D(D 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 12、导演对于 b 角不如 a 角的定性思维以及已形成的偏见。 13、(1)成人之美;(2)容人之度;(3)在关键时刻愿意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良好品质。 14、D(“顾”是“回头看”的意思。) 15、A(A 转折;顺承。 B 、用 。 C 、怎么 。 D 、于是,就。 ) 16、(1)即使长江以东的父老兄弟怜惜我让我做王,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 (2)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重金征求我的头颅,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 17、答案: (1)AD(B、此处采用的是反问手法。C“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理解有误。这两 句诗意思是: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该还要插上篱笆。E“不乏幽默”理解有误) (选对一个得 2 分) (2)同情弱小,富有悲悯情怀。即便自己穷困潦倒,依然任凭老人打枣,还特意写诗 劝慰吴郎对老人亲善,体现出诗人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关注社会,忧国忧民。由 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诗人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每 点 2 分,意思相符即可) 18.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9、A(“知情达理”,指通人情,懂事理。此处使用对象不当。B 项,“滥竽充数”, 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C 项, “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D 项, “扼腕叹息”,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20、 A(B 项,“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应改为“在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或“短暂的 人生的旅途”;残缺宾语,导致“流露”和“理想主义者”搭配不当。C 项,滥用介词, 缺少主语。D 项, “不仅”调到“中药”之后。) 21.D(A“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为口语,语体不符。B“殷切期望”多 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用于同学之间不合适。C“内人”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用在此地不当。) 22、【答案】①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②他不仅爱好美食 ③做出许多流传至 今的名菜

23、略 参考文段(深秋时节,层林尽染。一枚红叶从树梢向树根探下了身子,悄然下落。她想 秋风萧瑟,我们的母亲—一树根该多么需要我们这些子女来呵护啊。红叶优美地舒展着 身姿,飘过一根根树枝,向姐妹们发岀真诚的呼唤,于是一片片红叶,翻转飘零,纷纷 聚拢在母亲的脚下 24、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附:参考例文) 只缘身在最高层 我们之所以要永远双手向上,并非为摘到空中最美的星辰,只是要保持一种向上的 姿势。 歌德 曾经习惯高傲挥手的希特勒被赶下政治的舞台,化作了历史的尘埃;同样,曾经髙 高在上的萨达姆也从权力与威望的制高点突然坠入地狱的审判庭。 高度既可以放纵一个代表黑暗与苦难的魔鬼,也可以成就一个带给人类光明与自由 的天使。 每当回顾小平同志在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建立的功绩时,我总是被他非凡的个人品质 折服。在这位曾几度成为美国风云人物杂志的封面人物的老人的一生中,中国百年来的 历史随着时代脉搏清晰地律动。“十年动乱”后临危受命,他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从中国的发展成就中,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上,从中国的生产力进步和综合国力提高上, 我们均能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卓越与不朽。“只缘身在最髙层”,小平用锐利的眼光观察, 紧紧握住历史发展命脉,无愧历史,无愧人民。 每当想起阿拉法特颠沛流离的一生,我总是被他不屈的精神感动。参与巴勒斯坦战 争,组织爱国学生运动,著书立说唤醒民众……他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对手的尊重、世 界的支持以及应有的地位与尊严。“只缘身在最高层”,阿拉法特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 了和平与希望。 每当凝视中国的版图,我常想:它的身躯撑得起十几亿人民的生活重担吗?东部被 抬得陡髙,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繁华与沉寂在同一张版图上共存。2004年审计风波中各 地统计居然出现了泡沫!如果任由浮夸风盛行,任由政要鼓吹数字政绩,任由舆论盲目 跟进,那这样一股风会将人民置于怎样的陡峭山崖上啊!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高处不胜寒”,东坡如是说。惟其如是,不是所有的画家都能成为毕加索,不是 所有的士兵都能成为拿破仑,也不是所有的哈佛学子都能成为比尔·盖茨。 但,高处却垒满了历史的重量,拥有不可逾越的生命坡度。 髙度是山,只有广阔厚实的土地才能孕育出巍峨的山峰:髙度是河,只有水源深远, 无数支流才能营造出惊涛拍岸和势不可挡。 高度不见得一定要髙耸入云,其底部却必定要不可撼动;高度也不必常见诸报端, 只应浓缩于中南海大门照壁上“求是”两字之中 【点评】读了原材料,大多数考生马上就会确立“志当存高远”之类的主题立意, 于是乎众口一声地批评麻雀、公鸡与鹌鹑的胸无大志,褒扬雄鹰的壮志凌云,把作文写 得振振有词,写得轰轰烈烈,写得气壮山河,于是乎考场作文出现“猎猎红旗一边倒 的局面。小作者却能在这排山倒海的大合唱中发出另类的声音,独辟蹊径,髙瞻远瞩, 对身居高位者进行评说,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小作者能有如此认识, 如此胸襟,实属难得
23、 略 参考文段(深秋时节,层林尽染。一枚红叶从树梢向树根探下了身子,悄然下落。她想, 秋风萧瑟,我们的母亲——树根该多么需要我们这些子女来呵护啊。红叶优美地舒展着 身姿,飘过一根根树枝,向姐妹们发出真诚的呼唤,于是一片片红叶,翻转飘零,纷纷 聚拢在母亲的脚下。) 24、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附:参考例文) 只缘身在最高层 我们之所以要永远双手向上,并非为摘到空中最美的星辰,只是要保持一种向上的 姿势。 ——歌德 曾经习惯高傲挥手的希特勒被赶下政治的舞台,化作了历史的尘埃;同样,曾经高 高在上的萨达姆也从权力与威望的制高点突然坠入地狱的审判庭。 高度既可以放纵一个代表黑暗与苦难的魔鬼,也可以成就一个带给人类光明与自由 的天使。 每当回顾小平同志在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建立的功绩时,我总是被他非凡的个人品质 折服。在这位曾几度成为美国风云人物杂志的封面人物的老人的一生中,中国百年来的 历史随着时代脉搏清晰地律动。“十年动乱”后临危受命,他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从中国的发展成就中,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上,从中国的生产力进步和综合国力提高上, 我们均能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卓越与不朽。“只缘身在最高层”,小平用锐利的眼光观察, 紧紧握住历史发展命脉,无愧历史,无愧人民。 每当想起阿拉法特颠沛流离的一生,我总是被他不屈的精神感动。参与巴勒斯坦战 争,组织爱国学生运动,著书立说唤醒民众……他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对手的尊重、世 界的支持以及应有的地位与尊严。“只缘身在最高层”,阿拉法特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 了和平与希望。 每当凝视中国的版图,我常想:它的身躯撑得起十几亿人民的生活重担吗?东部被 抬得陡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繁华与沉寂在同一张版图上共存。2004 年审计风波中各 地统计居然出现了泡沫!如果任由浮夸风盛行,任由政要鼓吹数字政绩,任由舆论盲目 跟进,那这样一股风会将人民置于怎样的陡峭山崖上啊!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高处不胜寒”,东坡如是说。惟其如是,不是所有的画家都能成为毕加索,不是 所有的士兵都能成为拿破仑,也不是所有的哈佛学子都能成为比尔·盖茨。 但,高处却垒满了历史的重量,拥有不可逾越的生命坡度。 高度是山,只有广阔厚实的土地才能孕育出巍峨的山峰;高度是河,只有水源深远, 无数支流才能营造出惊涛拍岸和势不可挡。 高度不见得一定要高耸入云,其底部却必定要不可撼动;高度也不必常见诸报端, 只应浓缩于中南海大门照壁上“求是”两字之中。 【点评】 读了原材料,大多数考生马上就会确立“志当存高远”之类的主题立意, 于是乎众口一声地批评麻雀、公鸡与鹌鹑的胸无大志,褒扬雄鹰的壮志凌云,把作文写 得振振有词,写得轰轰烈烈,写得气壮山河,于是乎考场作文出现“猎猎红旗一边倒” 的局面。小作者却能在这排山倒海的大合唱中发出另类的声音,独辟蹊径,高瞻远瞩, 对身居高位者进行评说,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小作者能有如此认识, 如此胸襟,实属难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昭阳一中2018年高一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昭阳一中2018年高一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昭通市实验中学2022届高一上学期第15周练语文试题_15周周练学生版.docx
- 昭通市实验中学2022届高一上学期第15周练语文试题_15周周练 教师版.docx
- 星源实验学校2013年高二语文11月份月考试卷.doc
- 明珠与荷花相映成趣——高中一年级语文开课教案.doc
- 昌平区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_昌平区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doc
- 昌宁一中2009-2010学年人教版下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doc
- 昆明市禄劝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昆明市官渡区2016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昆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 昆明市2013届高三复习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_昆明市2013届高三复习适应性检测.doc
- 日照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山东省日照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日照市2012届高三模拟考试作文分析及样卷.doc
-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_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doc
- 无锡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江苏省无锡一中2011届高三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doc
- 无锡市普通高中2019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考语文试卷.doc
- 无锡市普通高中2019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考语文试卷.doc
- 无锡市2009年秋学期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试卷_无锡市2009年秋学期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试卷.doc
- 施秉一中2012年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必修三第三、四单元).doc
- 晋冀鲁豫2018-2019年度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_晋冀鲁豫.doc
- 普宁一中粤教版必修五高二第一学期阶段考试试题.doc
- 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_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doc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_前言.doc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2018届高三语文试卷_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2018届高三语文.doc
- 景德镇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江西省景德镇市.doc
- 景泰职专2017-2018学年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景阳中学2011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_答案.doc
- 景阳中学2011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_试卷.doc
- 曲阜师大附中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9月份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曲阜师大附中.doc
- 曾宪梓中学2012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_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doc
- 曾宪梓中学2012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_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doc
- 曾宪梓中学高二语文默写比赛_zmj-6496-19488[1].doc
- 最感动高中生的一百个哲理故事ppt课件_最感动高中生的一百个哲理故事(上)涂坤林(编评).ppt
- 本溪县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10月月考语文试题_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doc
-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同步训练_高二语文上册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题及答案.doc
-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高效导学案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doc
-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高效导学案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doc
- 杜泽中学2009学年苏教版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_杜泽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doc
- 杜泽中学2009学年苏教版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_杜泽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