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共七章)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83
文件大小:2.02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 1 章 数据库基础 第 2 章 Visual FoxPro 系统初步 第 3 章 数据与数据运算 第 4 章 表与数据库 第 5 章 数据的查询 第 6 章 程序设计基础 第 7 章 表单设计基础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1章数据库基础导入新课信息在现代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信息管理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数据处理,数据库技术就是作为数据处理中的一门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与组成。2.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以及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3.熟悉VisualFoxPro的页面以及简单操作。4.项目管理器的使用。教学重点1.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与组成以及原理。2.项目管理器的使用。教学难点1.关系数据库。教学手段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内容1.1数据库的基本知识1.1.1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的概念1.数据【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事物特性,数据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换句话说,是记录现实世界中各种信息并可以识别的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注意:(1)数据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有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和符号)、图表、图像以及声音等。(2)数据是以格式化的形式来表示事实和概念,这种形式有助于通信和解释以及处理。数据的特征:(1)客体属性的反映,这个是信息的内容。(2)记录信息的符号,这个是信息的形式。2.信息【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者运动状况的反映,它可以用一系列数据来表示:换句话说,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有用结果,或者能表示一定含义的数据。信息的重要特征:(1)信息具有表征性。它能够表达事物的属性、运动特性及状态。(2)信息具有可传播性。它可以进行获取、存储、传递、共享。(3)信息具有可处理性。它可以进行压缩、加工、再生。(4)信息具有可用性、可增值性、可替代性。<例》数据描述:王阳,9098135,男,1980,江苏,计算机系,1998

第 1 章 数据库基础 导 入 新 课 信 息 在 现 代 社 会 和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中 所 起 的 作 用 越 来 越 大 ,信 息 资 源 的开发和利 用 水 平 已 成 为 信 息 化 建 设 的 重 要 方 面 。在 信 息 管 理 中 ,最 核 心 的 问 题 就 是 数 据 处 理 ,数 据 库 技 术 就 是 作 为 数 据 处 理 中 的 一 门 技 术 而 发展起来的。 教 学 目 的 与 基 本 要 求 1.掌握数据库 、 数 据 库 管 理 系 统 、 数 据 库 系 统 的概念与组成 。 2.了解数据库 数 据 库 管 理 系 统 的 基本理论 以及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历程。 3.熟 悉 Visual FoxPro 的 页 面 以 及 简 单 操 作 。 4.项 目 管 理 器 的 使 用 。 教 学 重 点 1. 掌握数据库 、数 据 库 管 理 系 统 、数 据 库 系 统 的概念与组成 以 及 原 理 。 2. 项目管理器的使用 。 教 学 难 点 1. 关系数据库 。 教 学 手 段 演示法、讲解法 教 学 内 容 1 .1 数 据 库 的 基 本 知 识 1 .1 .1 数 据 、 信 息 和 数 据 处 理 的 概 念 1.数 据 【数据】 是 描 述 客 观 事 物 的 符 号 记 录 ,是 用 物 理 符 号 记 录 下 来 的 可 以 鉴 别的事物特性,数据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动画、 声 音 等 ;换 句 话 说 ,是 记 录 现 实 世 界 中 各 种 信 息 并 可 以 识 别 的 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注意: ( 1)数 据 的 表 现 形 式 不 仅 仅 有 数 字 、还 包 括 字 符( 文 字 和 符 号 )、图 表 、 图像以及声音等。 ( 2) 数 据 是 以 格 式 化 的 形 式 来 表 示 事 实 和 概 念 , 这 种 形 式 有 助 于 通 信 和解释以及处理。 数据的特征: ( 1) 客 体 属 性 的 反 映 , 这 个 是 信 息 的 内 容 。 ( 2) 记 录 信 息 的 符 号 , 这 个 是 信 息 的 形 式 。 2.信 息 【信息】是 现 实 世 界 事 物 的 存 在 方 式 或 者 运 动 状 况 的 反 映 ,它 可 以 用 一 系 列 数据来表示 ;换 句 话 说 ,信 息 是 数 据 经 过 加 工 处 理 后 的 有 用结果,或者能表示一定含义的数据。 信息的重要特征: ( 1) 信 息 具 有 表 征 性 。 它 能 够 表 达 事 物 的 属 性 、 运 动 特 性 及 状 态 。 ( 2) 信 息 具 有 可 传 播 性 。 它 可 以 进 行 获 取 、 存 储 、 传 递 、 共 享 。 ( 3) 信 息 具 有 可 处 理 性 。 它 可 以 进 行 压 缩 、 加 工 、 再 生 。 ( 4) 信 息 具 有 可 用 性 、 可 增 值 性 、 可 替 代 性 。 〈例〉 数据描述 : 王 阳 , 9098135, 男 , 1980, 江 苏 , 计 算 机 系 , 1998

经过简单的推论后,可得出这样的信息:王阳是位男大学生,学号为9098135,1980年出生,江苏人,1998年考入计算机系。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这种处理成为信息处理。注意:(1)信息处理中包含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信息处理中最主要的部分。(2)数据处理实际上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一系列存储、加工、计算、分类、检索以及传输等。稍加扩展实际上数据的采集、整理、编码和输入也是属于数据处理的。数据处理的两个层次的操作,一是数据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传输和维护等操作,称为基本操作,这些基本操作环节称为数据管理:二是加工、计算和输出等操作,随着管理对象的不同其操作要求是千差万别的,而这些操作可称为应用操作。(1)数据收集→数据整理(鉴别)→存储数据→使用数据(计算、统计、查询等)→维护数据(2)故通过数据处理可以获取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解释、推论、归纳、分析、综合等而产生决策。1.1.2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1.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史计算机对数据的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检索和维护所提供的操作手段。它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库系统管理、分布式数据系统管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管理。(1)人工管理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特点:①程序员必须掌握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地址和方式,才能在程序中正确的使用数据。②程序与数据不独立,数据不能保存,程序之间有数据穴余。(2)文件系统时间:20世纪50年代后期主60年代中期特点:①数据存储在数据文件中,由文件管理系统使用数据。②数据文件和程序文件相互依赖,数据穴余度大,且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3)数据库系统时间: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今特点:①数据库诞生,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②数据余度减小,共享性提高。2.概念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往往很大,为了便于计算机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我们常常把采集的数据存放于磁盘、光盘等外存介质中,这些外存我们就可以认为是仓库。(1)数据库的概念以及特征【数据库】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外部存储设备上、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称为DataBase,简称DB

经过简单的推论后 ,可 得 出 这 样 的 信 息 : 王阳是位男大学生 ,学 号 为 9098135,1980 年出生 ,江苏人 ,1998 年考入 计算机系。 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这种处理成为信息处理。 注意: ( 1)信 息 处 理 中 包 含 数 据 处 理 ,数 据 处 理 是 信 息 处 理 中 最 主 要 的 部 分 。 ( 2) 数 据 处 理 实 际 上 是 指 利 用 计 算 机 对 各 种 形 式 的 数 据 进 行 一 系 列 存 储 、 加 工 、 计 算 、 分 类 、 检 索 以 及 传 输 等 。 稍 加 扩 展 实 际 上 数 据 的采集、整理、编码和输入也是属于数据处理的。 数据处理的两个层次的操作,一是数据收集、分类、组织、编码、 存 储 、检 索 、传 输 和 维 护 等 操 作 ,称 为 基 本 操 作 ,这 些 基 本 操 作 环 节 称 为 数 据 管 理 ;二 是 加 工 、计 算 和 输 出 等 操 作 ,随 着 管 理 对 象 的 不 同 其 操 作要求是千差万别的,而这些操作可称为应用操作。 ( 1) 数据收集 → 数 据 整 理 ( 鉴 别 ) → 存 储 数 据 → 使 用 数 据 ( 计 算 、 统 计、查询等) → 维 护 数 据 ( 2)故 通 过 数 据 处 理 可 以 获 取 信 息 ,然 后 对 信 息 进 行 解 释 、推 论 、归 纳 、 分析、综合等而产生决策。 1 .1 .2 计 算 机 数 据 管 理 的 发 展 1.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史 计算机对数据的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检索和维护所提供的操作 手段。它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库系统管理、分布式数据系统 管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管理。 ( 1)人工管理 时间: 20 世 纪 50 年 代 中 期 以 前 特点: ① 程 序 员 必 须 掌 握 数 据 在 计 算 机 中 的 存 储 地 址 和 方 式 ,才 能 在 程 序 中 正 确的使用数据。 ②程序与数据不独立 ,数据不能保存 ,程 序 之 间 有 数 据 冗 余 。 ( 2)文件系统 时间: 20 世 纪 50 年 代 后 期 主 60 年代中期 特点: ①数据存储在数据文件中 ,由 文 件 管 理 系 统 使 用 数 据 。 ②数据文件和程序文件相互依赖 ,数据冗余度大 ,且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性 。 ( 3)数据库系统 时间: 20 世 纪 60 年 代 后 期 至 今 特 点 : ①数据库诞生 , 数 据 库 通 过 数 据 库 管 理 系 统 进 行 管 理 。 ②数据冗余度减小 ,共 享 性 提 高 。 2.概 念 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往往很大,为了便于计算机对其进行有效的 处理,我们常常把采集的数据存放于磁盘、光盘等外存介质中,这些外存我们就可以 认为是仓库。 (1)数据库的概念以及特征 【数据库】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外部存储设备上、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称为 DataBase,简称 DB

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它能以最佳的方式、最少的重复为多种应用服务。特征:①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为多个程序、用户服务。②数据独立性。数据文件与用户的应用程序彼此独立,即修改数据时,不必修改使用数据的程序。③减少了数据的允余度。④数据的结构化。《例》学生信息库: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特长,各门课程学习成绩,家庭住址,学习经历等。应用1:班主任了解学生基本状况→住址,学习经历应用2:开运动会挑选运动员→特长应用3:文艺活动一→特长应用4:评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或用人单位筛选→学生成绩(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以及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来管理数据库数据的大型程序,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称为databasemanagementsystem,简写DBMS。简言之,实际上数据库管理系统就它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进行管理,并使之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同时还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一致性,还要保证数据的高度独立性的软件系统,它主要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与数据操作语言DML,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模式结构与权限约束,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删除等操作。说明:①DBMS提供各种命令对DB进行操作可以帮助用户完成数据库的建立、询问、显示、修改、打印报表等工作。②DBMS包括数据描述语言及其翻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例行程序。③通俗地说: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地方,而DBMS是指在数据库的环境下,如何存取数据等多种管理数据库的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①数据库定义功能。②数据库操作功能。③数据库查询功能。④数据库控制功能。③数据库通信功能。(3)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以及内容【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为核心,并对其进行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具有对数据库管理的功能,也是有关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合起来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称为DataBaseSystem,简称DBS。它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它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数据库系统的内容包括:①以数据为主体的数据库

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它能以最佳的方式、最少的重复为多种应用服务。 特征: ①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为多个程序、用户服务。 ②数据独立性。数据文件与用户的应用程序彼此独立,即修改数据时,不必修改使用 数据的程序。 ③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 ④数据的结构化。 〈例〉学生信息库: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特长,各门课程学习成绩,家庭住址, 学习经历等。 应用 1:班主任了解学生基本状况→住址,学习经历 应用 2:开运动会挑选运动员→特长 应用 3:文艺活动→特长 应用 4:评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或用人单位筛选→学生成绩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以及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来管理数据库数据的大型程序,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称 为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写 DBMS。 简言之,实际上数据库管理系统就它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进行管理,并使之 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同时还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一致性,还要保 证数据的高度独立性的软件系统,它主要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它对数据库 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 DBMS 访问数 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 DBMS 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可使多个应 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DBMS 提 供数据定义语言 DDL 与数据操作语言 DML,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模式结构与权限约 束,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删除等操作。 说明: ①DBMS 提供各种命令对 DB 进行操作,可以帮助用户完成数据库的建立、询问、显 示、修改、打印报表等工作。 ②DBMS 包括数据描述语言及其翻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 例行程序。 ③通俗地说: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地方,而 DBMS 是指在数据库的环境下,如何存取数 据等多种管理数据库的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①数据库定义功能。 ②数据库操作功能。 ③数据库查询功能。 ④数据库控制功能。 ⑤数据库通信功能。 (3)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以及内容 【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为核心,并对其进行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具有对数据 库管理的功能,也是有关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合起来为用户提 供信息服务的系统。称为 DataBase System,简称 DBS。 它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 它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 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数据库系统的内容包括: ①以数据为主体的数据库

②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DBMS。③支持数据库系统的计算机硬件环境和操作系统环境。④管理和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人员,即用户和数据库管理员。③方便使用和管理系统的各种技术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数据库系统的特点:①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穴余。②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结构化的数据通过数据模型表现出来,事物内部属性间的联系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③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用户只需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在存储上的物理位置与结构。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用户电产用户电用系件HT数据库管理员管理系用户用户2元数据库,计算机软硬数据库。管理系统。件系统。DBMS.用户nDBDBS.(5)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的关系DBS管理DBMSDB(DBS的核心)图 1-31.1.4数据库系统的特征1.数据结构化2.数据共享3.数据独立性4.穴余度低1.2数据模型

②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 DBMS。 ③支持数据库系统的计算机硬件环境和操作系统环境。 ④管理和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人员,即用户和数据库管理员。 ⑤方便使用和管理系统的各种技术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①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②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结构化的数据通过数据模型表现出来,事物内部属性间的联 系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用户只需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在存储上的物理位置 与结构。 ④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图 1-1 图 1-2 (5)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的关系 图 1-3 1.1.4 数据库系统的特征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共享 3.数据独立性 4.冗余度低 1 .2 数 据 模 型 DB 管理 DBS DBMS (DBS 的核心)

1.2.1数据模型的相关基本概念1.实体实体是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可以是实际的事物,也可能是抽象的事件。例如:一名学生、一位教师、一场比赛活动。2.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例如:学生实体可以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等若干个属性来描述。3.实体型和实体集属性值的集合表示一个具体的实体,而属性的集合表示一种实体的类型,称为实体型。同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例如:全班学生实体就是一个实体集。1.2.2实体间联系及其类型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例如,一名学生可以有多名老师,一名老师也可以有多名学生。1.一对一联系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至多有一个实体相对应,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例如,在学校中,一个班级只有一个班长,一个班长只管理一个班级,则班级实体中的班长名属性和班长实体中的姓名属性具有一对一的联系。2.一对多联系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相对应,反之实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至多与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相对应,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例如,班级与学生。一对多联系是最普遍的联系,可以把一对一联系看作一对多联系的一个特殊情况。3.多对多联系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的N个实体相对应,反之实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A中的M个实体相对应,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例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程间都存在多对多联系。1.2.3数据模型的种类【模型】是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表示数据与数据之间联系的方法。说明:(1)数据模型用来表示数据库中数据的结构,即事物本身属性间及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2)数据模型是DBS的基础,因此任何一个DBMS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

1 .2.1 数 据 模 型 的 相 关 基 本 概 念 1.实体 实体是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可以是实际的事物,也可能是抽象 的事件。例如:一名学生、一位教师、一场比赛活动。 2.属性 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例如:学生实体可以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班级等若干个属性来描述。 3.实体型和实体集 属性值的集合表示一个具体的实体,而属性的集合表示一种实体的类型,称为实 体型。同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例如:全班学生实体就是一个实体集。 1 .2 .2 实 体 间 联 系 及 其 类 型 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例如,一 名学生可以有多名老师,一名老师也可以有多名学生。 1.一对一联系 实体集 A 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 B 中的一个实体至多有一个实体相对应,反之 亦然,则称实体集 A 与实体集 B 有一对一联系。记为 1:1。例如,在学校中,一个班 级只有一个班长,一个班长只管理一个班级,则班级实体中的班长名属性和班长实体 中的姓名属性具有一对一的联系。 2.一对多联系 实体集 A 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 B 中有 N 个实体相对应,反之实体集 B 中的一 个实体至多与实体集 A 中的一个实体相对应,则称实体集 A 与实体集 B 有一对多联 系,记为 1:N。例如,班级与学生。一对多联系是最普遍的联系,可以把一对一联系 看作一对多联系的一个特殊情况。 3.多对多联系 实体集 A 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 B 中的 N 个实体相对应,反之实体集 B 中的一 个实体与实体集 A 中的 M 个实体相对应,则称实体集 A 与实体集 B 有多对多联系记 为 M:N。例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程间都存在多对多联系。 1 .2 .3 数 据 模 型 的 种 类 【模型】是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 【数据模型】是 现 实 世 界 数 据 特 征 的 抽 象 ,表 示 数 据 与 数 据 之 间 联 系 的 方法。 说明: ( 1) 数 据 模 型 用 来 表 示 数 据 库 中 数 据 的 结 构 , 即 事 物 本 身 属 性 间 及 事 物之间的各种联系。 ( 2)数 据 模 型 是 DBS 的 基 础 ,因 此 任 何 一 个 DBMS 都 是 基 于 某 种 数 据 模 型

层次模型1非关系模型数据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1)非关系模型①层次模型:指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树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记录类型,树状结构表示实体型之间的联系。RR21R22R31R33R32特点:a.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这个结点即为树的根。b.其它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0到多个子结点。c.节点之间的关系是父子的一对多的联系。(例)家谱、单位部门、学院机构等。②网络模型:一种某一数据记录可与任意其他多个数据记录建立联系的有向图结构的数据模型。RIR2R3R5R7R6特点:a.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b.至少有一个子结点有一个以上的父结点。C.在两个结点之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联系。(2)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每个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关系模型是由若于个二维表格组成的集合。特点:概念描述单一,每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无论实体本身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军用二维表表示。《例》某部门专门人才基本情况表姓名性别年龄甲女40男乙51男35丙女厅451.3关系数据库

( 1)非关系模 型 ① 层 次 模 型 : 指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树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 个记录类型,树状结构表示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特点: a.有 且 仅 有 一 个 结 点 无父结点,这个结点即为树的根。 b.其 它 结 点 有 且 仅 有 一 个 父 结 点 , 0 到 多 个 子 结 点 。 c.节 点 之 间 的 关 系 是 父 子 的 一 对 多 的 联 系 。 〈例〉家谱、单位部门、学院机构等。 ②网络模型:一种某一数据记录可与任意其他多个数据记录建立联系的有向图结构 的数据模型。 特点: a.可 以 有 一 个 以 上 的 结 点 无 父 结 点 。 b.至少有一个子 结 点 有 一 个 以 上 的 父 结 点 。 c.在 两 个 结 点 之 间 有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的 联 系 。 ( 2)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用 二 维 表 结 构 来 表 示 实 体 以 及 实 体 之 间 联 系 的 模 型 。每 个 二 维 表 就 是 一 个 关 系 ,关 系 模 型 是 由 若 干 个 二 维 表 格 组 成 的集合。 特 点 :概 念 描 述 单 一 ,每 一 个 关 系 就 是 一 个 二 维 表 ,无 论 实 体 本 身 还 是 实体之间的联系军用二维表表示。 〈例〉 某 部 门 专 门 人 才 基 本 情 况 表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甲 乙 丙 丁 女 男 男 女 40 51 35 45 1.3 关系 数 据 库 数据模型 非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 层次模型 网络模型 R1 R21 R22 R31 R32 R33 R1 R2 R3 R4 R5 R6 R7

1.3.1关系术语1.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通常将一个没有重复行、重复列的二维表看成一个关系,每一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在VisualFoxPro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文件,文件的扩展名为.dbf,称为“表”。2.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一个具体的关系)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每一行是一个元组。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的一个具体记录。因此,元组也可以称之为记录。3.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一列称之为关系的一个属性,也就是表中的一个字段,因此,属性也可以称之为字段。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名称,称之为属性名,在VisualFoxPro中表示为字段名。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宽度等在创建表的结构时规定。每一个属性对应每一个元组都有相应的值,这个值称之为属性值。4.域每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之为域,即不同元组对应同一个属性所能进行取值的所有可能性。如:学生表的性别字段只能从“男”、“女”两个汉字中取一;成绩表中某一课程的成绩值为0到100之间。5.主关键字主关键字也叫主键,是属性或者属性的组合,其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在VisualFoxPro中表示为字段或字段的组合,如学生基本情况表中的学号可以作为主关键字,因为它能够唯一标识该表中的每一条记录,即表中不能有两个相同的学号出现。在VisualFoxPro中,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都能起惟一标识一个元组的作用。6.外部关键字如果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这个字段(属性)就称为外部关键字。7.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称之为关系模式,一个关系模式对应一个关系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在VisualFoxPro中表示为表的结构:表名(字段名1,字段名2,**字段名n)如“学生基本情况表”的关系模式为:学生基本情况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专业,系别,照片,备注)。1.3.2关系的特点(1)一个关系中的任意两个元组不能相同:(2)关系的每一列都必须有不同的名字:(3)列是同质的,即关系的每一列都是同类型的数据;(4)关系的行、列的次序不影响其信息内容,可以任意交换:(5)关系的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以分的基本数据项;(6)每一个关系都有一个关键字唯一标识它的元组。1.3.3关系运算

1 .3 .1 关 系 术 语 1.关系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通常将一个没有重复行、重复列的二维表看成一个关 系,每一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在 Visual FoxPro 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文件,文 件的扩展名为.dbf,称为“表”。 2.元组 在一个二维表(一个具体的关系)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每一行是一个元 组。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的一个具体记录。因此,元组也可以称之为记录。 3.属性 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一列称之为关系的一个属性,也就是表中的一个字段,因此, 属性也可以称之为字段。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名称,称之为属性名,在 Visual FoxPro 中表示为字段名。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宽度等在创建表的结构时规定。每一个属性 对应每一个元组都有相应的值,这个值称之为属性值。 4.域 每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之为域,即不同元组对应同一个属性所能进行取值的所 有可能性。如:学生表的性别字段只能从“男”、“女”两个汉字中取一;成绩表中某 一课程的成绩值为 0 到 100 之间。 5.主关键字 主关键字也叫主键,是属性或者属性的组合,其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在 Visual FoxPro 中表示为字段或字段的组合,如学生基本情况表中的学号可以作为主关 键字,因为它能够唯一标识该表中的每一条记录,即表中不能有两个相同的学号出现。 在 Visual FoxPro 中,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都能起惟一标识一个元组的作用。 6.外部关键字 如果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 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这个字段(属性)就称为外部关键字。 7.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称之为关系模式,一个关系模式对应一个关系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关系名(属性 1,属性 2,„„属性 n) 在 Visual FoxPro 中表示为表的结构: 表名(字段名 1,字段名 2,„„字段名 n) 如“学生基本情况表”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基本情况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专业,系别,照片,备注)。 1 .3.2 关 系 的 特 点 ( 1) 一 个 关 系 中 的 任 意 两 个 元 组 不 能 相 同 ; ( 2) 关 系 的 每 一 列 都 必 须 有 不 同 的 名 字 ; ( 3) 列 是 同 质 的 , 即 关 系 的 每 一 列 都 是 同 类 型 的 数 据 ; ( 4) 关 系 的 行 、 列 的 次 序 不 影 响 其 信 息 内 容 , 可 以 任 意 交 换 ; ( 5) 关 系 的 每 一 个 分 量 都 必 须 是 不 可 以 分 的 基 本 数 据 项 ; ( 6) 每 一 个 关 系 都 有 一 个 关 键 字 唯 一 标 识 它 的 元 组 。 1 .3.3 关 系 运 算

关系模型由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的完整性组成。关系模型把关系作为集合来进行操作(运算),参与操作的对象是集合,结果仍是集合。关系操作的能力可以用关系代数来表示,常用的有以下三种:(1)选择。选择就是从一张二维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或者记录,记做oF(R)。其中F代表条件,R代表一个关系。说明:①条件由逻辑表达式给出:②水平方向的选择,即行的选择操作;③结果是原关系的一个子集。(2)投影。投影是从关系R中选择若干列组成新的关系,记做IIA(R)。A为关系R中的若干列构成的集合。①垂直方向的选择,即列的选择操作。(3)连接。将两个关系(R、S)中的元组按一定条件横向结合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或者说是将两个数据表格中记录按一定的条件横向结合,拼接成一个新的数据表称为连接,记做RS。1.3.4关系完整性关系模型的完整性是对关系的一种约束条件。1.实体完整性实体完整性是指关系中的主关键字不能取空值和重复的值。空值(NULL)就是不确定或不知道的值。如学生成绩表中,学号为空值,而其它属性却有值,则该条记录无意义。2.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是用来约束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它定义了外键与主键之间的引用规则。3.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是指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属性域的完整性的规定。1.3.5数据库设计步骤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明确设计数据库的目的和如何使用。包括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和完整性需求三个方面。要与数据库的使用人员多交流,耐心细致地了解现行业务处理流程,收集全部数据资料。只有对用户需求进行详尽分析,才有可能设计出满足用户应用需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2.确定所需的表。这是技术性最强的一步。应当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的原则,着手把需求信息划分成各个独立的实体,每个实体都可以设计为数据库中的一个表,避免设计大而杂的表。例如,应把学生信息保存到学生表中,把有关课程的信息保存到课程表中,把学生选课的信息和所选课程的成绩保存到选课表中。3.确定所需的字段确定在每个表中要保存哪些字段。通过对这些字段的显示或计算应能够得到所有需求的信息。除了保证表中有反映与其他表之间存在联系的外部关键字之外,尽量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数据余尽量小,防止在插入、删除和

关系模型由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的完整性组成。关系模 型 把 关 系 作 为 集 合 来 进 行 操 作 ( 运 算 ), 参 与 操 作 的 对 象 是 集 合 , 结 果 仍 是 集 合 。关 系 操 作 的 能 力 可 以 用 关 系 代 数 来 表 示 ,常 用 的 有 以 下 三 种 : ( 1) 选 择 。 选 择 就 是 从 一 张 二 维 表 中 选 择 满 足 条 件 的 元 组 或 者 记 录 , 记做σ F(R)。其中 F 代表条件, R 代 表 一 个 关 系 。 说明: ①条件由逻辑表达式给出; ②水平方向的选择,即行的选择操作; ③结果是原关系的一个子集。 ( 2)投 影 。投 影 是 从 关 系 R 中 选 择 若 干 列 组 成 新 的 关 系 ,记 做 ∏ A( R)。 A 为关系 R 中 的 若 干 列 构 成 的 集 合 。 ①垂直方向的选择,即列的选择操作。 ( 3)连接。 将 两 个 关 系 ( R、 S) 中 的 元 组 按 一 定 条 件 横 向 结 合 拼 接 成 一 个 新 的 关 系 , 或 者 说 是 将 两 个 数 据 表 格 中 记 录 按 一 定 的 条 件 横 向结合,拼接成一个新的数据表称为连接,记做 RS。 1 .3.4 关 系 完 整 性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是对关系的一种约束条件。 1.实体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是指关系中的主关键字不能取空值和重复的值。空值(NULL)就是 不确定或不知道的值。如学生成绩表中,学号为空值,而其它属性却有值,则该条记 录无意义。 2.参照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是用来约束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它定义了外键与主键之间的 引用规则。 3.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是指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属性域的完整性的规定。 1 .3.5 数 据 库 设 计 步 骤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明确设计数据库的目的和如何使用。包括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安全 性和完整性需求三个方面。要与数据库的使用人员多交流,耐心细致地了解现行业务 处理流程,收集全部数据资料。只有对用户需求进行详尽分析,才有可能设计出满足 用户应用需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2.确定所需的表。 这是技术性最强的一步。应当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的原则,着手把需求 信息划分成各个独立的实体,每个实体都可以设计为数据库中的一个表,避免设计大 而杂的表。例如,应把学生信息保存到学生表中,把有关课程的信息保存到课程表中, 把学生选课的信息和所选课程的成绩保存到选课表中。 3.确定所需的字段 确定在每个表中要保存哪些字段。通过对这些字段的显示或计算应能够得到所有 需求的信息。除了保证表中有反映与其他表之间存在联系的外部关键字之外,尽量避 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数据冗余尽量小,防止在插入、删除和

更新时造成数据的不一致。例如,在课程表中有了课程名字段,在选课表中就不应再有课程名字段,需要时可以通过两个表的联接找到。4.确定表间关系对每个表进行分析,确定一个表中的数据和其他表中的数据有何联系。表之间的关联依靠外部关键字来维系,必要时,可在表中加入字段或创建一个新表来明确联系。表间关系分为以下几种:一对多关系、多对多关系、一对一关系(最常用的是一对多关系)。5.设计优化对设计进一步分析,查找其中的错误。创建表,在表中加入几个示例数据记录,看能否从表中得到想要的结果。需要时可调整设计。第2章VisualFoxPro系统初步2.1 visual FoxPro 6.01.增强的项目及数据库管理2.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3.互操作性和支持网络应用4.充分利用已有数据5.与其他应用程序的数据共享2.2VisualFoxPro的使用初步安装VisualFoxPro6.0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VisualFoxPro6.0的安装光盘放入光驱,执行光盘中的“Setup.exe文件,启动VisualFoxPro6.0安装向导,如图2-1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步骤2:根据安装向导的提示,接受“软件《最终用户许可协议》”,如图2-2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步骤3:输入正确的产品ID号,输入用户的姓名和公司名称,如图2-3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图2-3输入产品ID步骤4:系统默认的安装中路径为C:\ProgramFilesMicrosoftVisualStudiolCommon文件夹,用户可单击浏览按钮,或直接在选择公用的文件夹)文本框中修改安装路径。如图2-4所示,设置完成,单击【下一步】按钮。步骤5:安装向导会提示是“典型安装”还是“自定义安装”,如图2-5所示。一般选择“典型安装”。如果选择了“自定义安装”,向导还会提示所需要安装的组件。图2-5选择安装类型步6:接下来安装程序会进行文件的复制。文件复制完后VisualFoxPro6.0安装完成。步骤7:安装向导会提示安装MSDN库。如图2-6所示。MSDN库中包含了VisualFoxPro6.0的联机帮助文档和示例,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安装。如需安装可勾选【安装MSDN】复选框,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下一步

更新时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例如,在课程表中有了课程名字段,在选课表中就不应再有课程名字段,需要时 可以通过两个表的联接找到。 4.确定表间关系 对每个表进行分析,确定一个表中的数据和其他表中的数据有何联系。表之间的 关联依靠外部关键字来维系,必要时,可在表中加入字段或创建一个新表来明确联系。 表间关系分为以下几种:一对多关系、多对多关系、一对一关系(最常用的是一对多 关系)。 5.设计优化 对设计进一步分析,查找其中的错误。创建表,在表中加入几个示例数据记录, 看能否从表中得到想要的结果。需要时可调整设计。 第 2 章 Visual FoxPro 系统初步 2 .1 V isu al F oxP ro 6. 0 1.增强的项目及数据库管理 2.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 3.互操作性和支持网络应用 4.充分利用已有数据 5.与其他应用程序的数据共享 2 .2 V isu al F oxP ro 的 使 用 初 步 安装 Visual FoxPro 6.0 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1:将 Visual FoxPro 6.0 的安装光盘放入光驱,执行光盘中的“Setup.exe” 文件,启动 Visual FoxPro 6.0 安装向导,如图 2-1 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 步骤 2:根据安装向导的提示,接受“软件《最终用户许可协议》”,如图 2-2 所 示,单击【下一步】按钮。 步骤 3:输入正确的产品 ID 号,输入用户的姓名和公司名称,如图 2-3 所示, 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 2-3 输入产品 ID 步骤 4:系统默认的安装中路径为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Common 文件夹,用户可单击【浏览】按钮,或直接在【选择公用的文件夹】 文本框中修改安装路径。如图 2-4 所示 ,设置完成,单击【下一步】按钮。 步骤 5:安装向导会提示是“典型安装”还是“自定义安装”,如图 2-5 所示。 一般选择“典型安装”。如果选择了“自定义安装”,向导还会提示所需要安装的组件。 图 2-5 选择安装类型 步骤 6:接下来安装程序会进行文件的复制。文件复制完后 Visual FoxPro 6.0 安装完成。 步骤 7:安装向导会提示安装 MSDN 库。如图 2-6 所示。MSDN 库中包含了 Visual FoxPro 6.0 的联机帮助文档和示例,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安装。 如需安装可勾选【安 装 MSDN】复选框,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下一步

步骤8:安装向导提示可通过Web注册VisualFoxPro6.0,如图2-7所示。勾选【现在注册】复选框可进行注册,单击【完成】按钮,结束安装。2.2.2VisualFoxPro的启动和退出1.VFP的启动在Windows中启动VisualFoxPro6.0的方法与启动其他应用程序相同。方法1:依次单击【开始】八【程序】【MicrosoftVisualFoxPro6.o】八MicrosoftVisualFoxPro6.0】菜单项即可:方法2:双击桌面上的VFP6.0图标。2.VFP的退出采用以下方法之一就可以退出VFP。方法1:按组合键【Alt+F4】。方法2:在命令窗口中输入【quit】,然后回车。方法3: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方法4:双击左上角的控制图标。方法5:单击右上角【关闭】按钮≥。2.2.3VisualFoxPro的系统界面启动VisualFoxPro6.0后,就进入如图2-9所示的系统主界面。标题栏口区licrosoft Visual FoxPro菜单栏文件编错)量采(格式)工具)程)窗口帮助eaea工具栏金今0D×命令窗口系统工作区1状态栏图2-9VisualFoxPro6.0系统界面VisualFoxPro6.0系统界面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系统工作区、命令窗口、状态栏六部分组成。1.标题栏“标题栏”位于软件主窗口的顶部,显示VFP的系统图标、名称和三个常用的按钮(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关闭)。2.菜单栏(主菜单)“菜单栏”位于“标题栏”下方,它提供了多种菜单项供用户选择。VFP菜单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菜单,会根据当前操作的状态来增加、减少或者改变菜单选项。3.工具栏“工具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它是由若干个常用工具按钮组成。除常用工具栏以外VFP还有若干个其它的工具栏,它们会随着某一类型的文件打开后自动打

步骤 8:安装向导提示可通过 Web 注册 Visual FoxPro 6.0,如图 2-7 所示。勾 选【现在注册】复选框可进行注册,单击【完成】按钮,结束安装。 2.2.2 Visual FoxPro 的启动和退出 1.VFP 的启动 在 Windows 中启动 Visual FoxPro 6.0 的方法与启动其他应用程序相同。 方法 1:依次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Microsoft Visual FoxPro6.0】菜单项即可; 方法 2:双击桌面上的 VFP 6.0 图标。 2.VFP 的退出 采用以下方法之一就可以退出 VFP。 方法 1:按组合键【Alt+F4】。 方法 2:在命令窗口中输入【quit】,然后回车。 方法 3: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方法 4:双击左上角的控制图标。 方法 5:单击右上角【关闭】按钮 。 2.2.3 Visual FoxPro 的系统界面 启动 Visual FoxPro 6.0 后,就进入如图 2-9 所示的系统主界面。 图 2-9 Visual FoxPro 6.0 系统界面 Visual FoxPro 6.0 系统界面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系统工作区、命令窗 口、状态栏六部分组成。 1.标题栏 “标题栏”位于软件主窗口的顶部,显示 VFP 的系统图标、名称和三个常用的按 钮(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关闭)。 2.菜单栏(主菜单)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下方,它提供了多种菜单项供用户选择。VFP 菜单不 是静止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菜单,会根据当前操作的状态来增加、减少或者改变菜 单选项。 3.工具栏 “工具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它是由若干个常用工具按钮组成。除常用工 具栏以外 VFP 还有若干个其它的工具栏,它们会随着某一类型的文件打开后自动打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