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山西故事)阎锡山政治经济研究

阎锡山政治经济 研究 冀文杰 2017020523
阎锡山政治经济 研究 冀文杰 2017020523

目 录 01 02 政治 经济
政治 01 经济 02 目 录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用众 为官者要公道正派。身为官吏,“何以领导 人?看住人做事,不若鼓励人做事法子好。 因看住人,人是被动的。鼓励人,人是自动 的。被动的是表面的力量,不能长久。自动 的是里面的力量,能长久。且看住人做事 只能管理少数人,鼓励人做事,能管理多数 人。”他断言,“不承认他人聪明,即是自己 不聪明。不察觉他人糊涂,即是自己糊涂。” 因此,他反复强调,为官之人必须学会用人, 在调动民众中成就大业
用众 为官者要公道正派。身为官吏,“何以领导 人?看住人做事,不若鼓励人做事法子好。 因看住人,人是被动的。鼓励人,人是自动 的。被动的是表面的力量,不能长久。自动 的是里面的力量,能长久。且看住人做事, 只能管理少数人,鼓励人做事,能管理多数 人。”他断言,“不承认他人聪明,即是自己 不聪明。不察觉他人糊涂,即是自己糊涂。” 因此,他反复强调,为官之人必须学会用人, 在调动民众中成就大业。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诚信 行政第一须言行相符。〃谈到“信政“的 作用,阎锡山强调:“信即是生命,人信 是人的生命,政信是政的生命。人要失 了信,虽活的亦等于死了。政治要失了 信用,虽有政治亦等于没有政治。处事 第一要保守人的信用,才能表现人的效 用 为政第一要保守政的信用,才能表 现政的效用
诚信 “行政第一须言行相符。”谈到“信政”的 作用,阎锡山强调:“信即是生命,人信 是人的生命,政信是政的生命。人要失 了信,虽活的亦等于死了。政治要失了 信用,虽有政治亦等于没有政治。处事 第一要保守人的信用,才能表现人的效 用。为政第一要保守政的信用,才能表 现政的效用。”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亲民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民情, 关心民众,是为 官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在他看来,“多少纸片上的 命令,不如一趟面谕有效。”但是,“亲民”并不是 对民众一味纵容,宽严并济、奖惩分明是为官者应 当时刻谨记的。“为政之要,在视民情而定,当宽 者宽,则民知感,当惩者惩, 则民知畏。若徒以宽 为德,宽其所不当宽者,是加恩于坏人,而反贻祸 于好人。”在阎锡山看来,当今最适合中国的政治 是人治、心治,而非法制。因为人治可以统一人心 只有实现从心治到人治的过渡,社会才能和谐有序 法制的实现才会成为可能
亲民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民情,关心民众,是为 官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在他看来,“多少纸片上的 命令,不如一趟面谕有效。”但是,“亲民”并不是 对民众一味纵容,宽严并济、奖惩分明是为官者应 当时刻谨记的。“为政之要,在视民情而定,当宽 者宽,则民知感,当惩者惩,则民知畏。若徒以宽 为德,宽其所不当宽者,是加恩于坏人,而反贻祸 于好人。”在阎锡山看来,当今最适合中国的政治 是人治、心治,而非法制。因为人治可以统一人心, 只有实现从心治到人治的过渡,社会才能和谐有序, 法制的实现才会成为可能。 政治思想

政治措施
政治措施

政治措施 通过“村制”, 建立农村基层组织。 阎从1917年开始推行"村制”,进行户口调 查,仿效日本的町村制和中国“古制”编村, 设置了村、闾、邻的三级管理层级,使行政 法令得以从上至下,一以贯之。通过“村制” 措施,阎锡山在全省建立了主村、副村 44402个,增设会计、邻长379386人,连 同村长、村副、阊长,共有村干部501359 人。正是通过编定村制”阎锡山建立了自己 上下贯通、指挥自如的行政网,为贯彻执行 其各种政令铺平了道路
通过“村制”,建立农村基层组织。 阎从1917年开始推行“村制”,进行户口调 查,仿效日本的町村制和中国“古制”编村, 设置了村、闾、邻的三级管理层级,使行政 法令得以从上至下,一以贯之。通过“村制” 措施,阎锡山在全省建立了主村、副村 44402个,增设会计、邻长379386人,连 同村长、村副、阊长,共有村干部5 0 1 3 5 9 人。正是通过编定“村制”阎锡山建立了自己 上下贯通、指挥自如的行政网,为贯彻执行 其各种政令铺平了道路。 政治措施

政治措施 实行“用民政治”, 整治社会风气。 “民德设定了山西人民必须遵循的社会道 德准则一一要求民众要守信用、诚实、积 极进取、彼此尊敬、相爱、 和气、关心; “民智”大力倡导国民教育、职业教育和人 才教育推动山西经济建设的发展,培养了 大量的人才,促进了山西的长足发展; “民财“则是增加农业生产,制造土货仿造 外货,商业上限制输出输入和发展金融, 利用投资开发矿业
实行“用民政治”,整治社会风气。 “民德”设定了山西人民必须遵循的社会道 德准则——要求民众要守信用、诚实、积 极进取、彼此尊敬、相爱、和气、关心; “民智”大力倡导国民教育、职业教育和人 才教育推动山西经济建设的发展,培养了 大量的人才,促进了山西的长足发展; “民财”则是增加农业生产,制造土货仿造 外货,商业上限制输出输入和发展金融, 利用投资开发矿业。 政治措施

政治措施 进行“土地革命”,取得农民支持 依据山西“上地兼并严重,自耕农和佃农矛 盾尖锐的问题”,提出了一个他认为“适中的 办法”或者说“公平制度”一一《土地村公有 制办法大纲》,试图达到“佃农雇农皆甚满 意,自不待言;自耕农半自耕农既得地价 又得份地,亦甚满意。地主虽有损失,实乃 分年付价购买其土地,地价上毫无损失,所 失者仅少数之利息。“的效果
进行“土地革命”,取得农民支持。 依据山西“上地兼并严重,自耕农和佃农矛 盾尖锐的问题”,提出了一个他认为“适中的 办法”或者说“公平制度”——《土地村公有 制办法大纲》,试图达到“佃农雇农皆甚满 意,自不待言;自耕农半自耕农既得地价, 又得份地,亦甚满意。地主虽有损失,实乃 分年付价购买其土地,地价上毫无损失,所 失者仅少数之利息。”的效果。 政治措施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山西故事)阎锡山个性特点研究.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山西故事)蒋介石和阎锡山的关系研究.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山西故事)中条山战役.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山西故事)中条山战役与国民党.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山西故事)中条山战役与共产党.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山西故事)阎锡山大事年表.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山西故事)简评阎锡山.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邓小平青年时期.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王明.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陈诚.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毛人凤.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戴笠.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李立三.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李克农.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叶挺.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青年时期简述(宋庆龄邓演达蔡元培曾国藩).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李宗仁.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张闻天、秦邦宪、张治中、王稼祥.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张学良、刘少奇.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历史人物)宋子文、孔祥熙.pdf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山西故事)阎锡山身边人物简析.pdf
- 温州医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含答案).pdf
-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资料,含答案).doc
- 温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资料,含答案).doc
- 温州医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护理学专业,练习资料,含答案).doc
- 《唐都学刊》:论曲江池的兴衰(陕西师范大学:许正文).pdf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唐长安城外龙首原上及其邻近的小原.pdf
- 《社会科学》: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河南大学:李合群).pdf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Survey of Chinese Culture(负责人:王百玲).pdf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Survey of Chinese Culture(主讲:王百玲).pdf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春秋战国文化之三.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远古文化.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文化.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春秋战国文化之一.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秦汉文化.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春秋战国文化之二.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宋元文化.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近代前期文化.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