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沥青和沥青混合料(1/2)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54
文件大小:11.12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1.沥青材料的基本概念 2.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和胶体结构 3.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4.其他沥青 6.2 沥青混合料 6.2.1 基本概念 6.1.2 分类 6.2.2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强度形成原理 石油沥青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11章 沥青材料 第11章 沥青材料 主要内容: 1.沥青材料的基本概念 2.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和胶体结构 3.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4.其他沥青 士木工程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1 第11章 沥青材料 主要内容: 1.沥青材料的基本概念 2.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和胶体结构 3.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4.其他沥青

第11章 沥青材料 11.1概述 1.定义 沥青材料一 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和 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的衍生物所组成的 混合物。 在常温下,沥青呈黑色或黑褐色的固态、半固态或液态。 土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2 11.1 概 述 1.定义 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和 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的衍生物所组成的 混合物。 在常温下,沥青呈黑色或黑褐色的固态、半固态或液态

第11章 沥青材料 2.分类: 天然沥青:石油在自然条件下,长时 间经受地球物理因素作用形成的产物 地沥青 石油沥青:石油经各种炼制工艺加工而 得的沥青产品 沥青 煤沥青:煤经干馏所得的煤焦油,经 焦油沥青 再加工后得到煤沥青 页岩沥青:页岩炼油工业的副产品 3.应用:广泛用作路面、屋面、防水、耐腐蚀等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主要应用石油沥青。 士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3 2.分类: 沥青 地沥青 焦油沥青 天然沥青:石油在自然条件下,长时 间经受地球物理因素作用形成的产物 石油沥青:石油经各种炼制工艺加工而 得的沥青产品 煤沥青:煤经干馏所得的煤焦油,经 再加工后得到煤沥青 页岩沥青:页岩炼油工业的副产品 3.应用: 广泛用作路面、屋面、防水、耐腐蚀等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主要应用石油沥青

第11章 沥青材料 11.1.1 石油沥青 一、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概述 汽油 煤油 柴油 石油 塔 重柴油 减压塔 催化裂化原料 高级润滑油原料 常压渣油 润滑油原粕 催化裂化原料 溶剂沥青 成压迹油 慢凝液 体沥青 拔装置 粘稠沥青 亚稀释油快凝和中安 液体衍背 直馏沥青 软沥背 调合沥青 水+乳化剂 煤沥青 乳化沥青 氧化沥膏 混合沥背 土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4 11.1.1 石油沥青 一、 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概述

第11章 沥青材料 二 、石油沥青的组成和结构 1.化学组分 化学组分分析方法: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而且与 其工程性质有一定联系的几个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052-2000)规定有三组分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 (1)三组分分析法 按三组分分析法所得各组分的性状列如下表。 士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5 二、 石油沥青的组成和结构 1.化学组分 化学组分分析方法: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而且与 其工程性质有一定联系的几个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 (JTJ052-2000)规定有三组分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 (1)三组分分析法 按三组分分析法所得各组分的性状列如下表

第11章 沥青材料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的各组分性状 性状 外观特征 平均 碳氢比 含量 物化特征 /原子比 /% 组分 分子量 0.5 赋予沥青以流动性。油 油分 淡黄透明液体 200~700 45 ~0.7 ~60 分多,流动性大,而黏 性小,温度敏感性大 使沥青具有塑性和粘性。 树脂 红褐色粘稠 0.7 15 含量增加,粘聚性和塑 半固体 800~3000 ~0.8 ~30 性增大,温度敏感性增 大 赋予沥青粘度和温度稳 沥青 深褐色固体 定性。含量高,粘性增 1000 0.8 质 微粒 ~5000 ≈1.0 5~30 大,温度稳定性好(敏 感性小),但塑性降低, 脆性增大。 土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6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的各组分性状 性状 组分 外观特征 平均 分子量 碳氢比 /原子比 含量 /% 物化特征 油分 淡黄透明液体 200~700 0.5 ~0.7 45 ~60 赋予沥青以流动性。油 分多,流动性大,而黏 性小,温度敏感性大 树脂 红褐色粘稠 半固体 800~3000 0.7 ~0.8 15 ~30 使沥青具有塑性和粘性。 含量增加,粘聚性和塑 性增大,温度敏感性增 大。 沥青 质 深褐色固体 微粒 1000 ~5000 0.8 ~1.O 5~30 赋予沥青粘度和温度稳 定性。含量高,粘性增 大,温度稳定性好(敏 感性小),但塑性降低, 脆性增大

第11章 沥青材料 (2)四组分分析法 (五组分) 石油沥青的四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 胶质和沥青质。石油沥青按四组分分析法所得各组分的性状如下表: 性状 组分 外观特征 平均相对密度 平均分子量 主要化学结构 饱和分 无色液体 0.89 625 烷烃、环烷烃 芳香分 黄色至红色液体 0.99 730 芳香烃、含S衍生物 极 性 胶质 棕色粘稠液体 1.09 970 多环结构,含S、O、N 衍生物 沥青质 深棕色至黑色固态 1.15 3400 缩合环结构,含S、O、N 衍生物 蜡:它会降低沥青的粘结力和塑性,并对温度特别敏感。 士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7 (2)四组分分析法 石油沥青的四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 胶质和沥青质。石油沥青按四组分分析法所得各组分的性状如下表: 性状 组分 外观特征 平均相对密度 平均分子量 主要化学结构 饱和分 无色液体 0.89 625 烷烃、环烷烃 芳香分 黄色至红色液体 O.99 730 芳香烃、含S衍生物 胶质 棕色粘稠液体 1.09 970 多环结构,含S、O、N 衍生物 沥青质 深棕色至黑色固态 1.15 3400 缩合环结构,含S、O、N 衍生物 蜡:它会降低沥青的粘结力和塑性,并对温度特别敏感。 (五组分) 极 性

第11章 沥青材料 按沥青质含量 2.胶体结构(1)溶胶型结构 少 (2)溶-凝胶型结构 适中 (3)凝胶型结构 多 a) b) 沥青胶体结构示意图 a)溶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 c)凝胶型结构 土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8 2.胶体结构(1)溶胶型结构 (2)溶-凝胶型结构 (3)凝胶型结构 a) b) c) 沥青胶体结构示意图 a)溶胶型结构; b) 溶-凝胶型结构; c)凝胶型结构 按沥青质含量 少 适中 多

第11章 沥青材料 工程实例分析 华北某沥青路面所采用的沥青的沥青质含量高达33%,并 有相当数量芳香度高的胶质形成的胶团。使用两年后,路面 出现较多裂缝,且冬天裂缝产生越发明显。请分析原因。 该工程所用沥青属凝胶型结构,其沥青质含量高,沥 青质未能被胶质很好地胶溶分散,则胶团就会连结,形 成三维网状结构。此类沥青的特点是弹性和粘性较好, 温度敏感性小,但流动性,塑性较差,开裂后自行愈合 的能力较差,低温变形能力差。故特别易于冬天形成较 多裂缝。 士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9 华北某沥青路面所采用的沥青的沥青质含量高达33%,并 有相当数量芳香度高的胶质形成的胶团。使用两年后,路面 出现较多裂缝,且冬天裂缝产生越发明显。请分析原因。 该工程所用沥青属凝胶型结构,其沥青质含量高,沥 青质未能被胶质很好地胶溶分散,则胶团就会连结,形 成三维网状结构。此类沥青的特点是弹性和粘性较好, 温度敏感性小,但流动性,塑性较差,开裂后自行愈合 的能力较差,低温变形能力差。故特别易于冬天形成较 多裂缝

第11章 沥青材料 三、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物理常数 √5.耐久性 √2.粘滞性 6.安全性 √3.延性 V4.温度敏感性 7.其他性质 土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10 三、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物理常数 2.粘滞性 3.延性 4.温度敏感性 5.耐久性 6.安全性 7.其他性质 √ √ √ √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