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第十三讲 交流绕组

交流电机的绕组和电动势 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 在一定导体数下,感应较大的基波电动势和产生较 大的基波磁动势,且电动势和磁动势的波形尽量接近 正弦波。 2、在三相电机中,三相绕组要对称。即三相绕组有相 同的阻抗,相同的线圈数和线圈分布,三相绕组的轴线 在空间互差120度电角度. 3、在产生一定大小的电动势和磁动势,且保证绝缘性 能和机械强度可靠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用铜量。 4、制造工艺简单、检修方便
交流电机的绕组和电动势 • 一、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 • 1、在一定导体数下,感应较大的基波电动势和产生较 大的基波磁动势,且电动势和磁动势的波形尽量接近 正弦波。 • 2、在三相电机中,三相绕组要对称。即三相绕组有相 同的阻抗,相同的线圈数和线圈分布,三相绕组的轴线 在空间互差120度电角度. • 3、在产生一定大小的电动势和磁动势,且保证绝缘性 能和机械强度可靠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用铜量。 • 4、制造工艺简单、检修方便

二、交流绕组的几个名词术语 、电角度、机械角度0 电角度=P 2、极距τ B τ=Z/(2P) 3、线圈(元件) 4、节距y1 A ·5、每极每相槽数q q=Z/( 2Pm) B ·6、槽距电角度α a=(360PZ)
二、交流绕组的几个名词术语 • 1、电角度、机械角度θ • 电角度=P θ • 2、极距τ • τ=Z/(2P) • 3、线圈(元件) • 4、节距y1 • 5、每极每相槽数q • q=Z/(2Pm) • 6、槽距电角度α • α=( 360P/Z) X A C Y B Z X A C Y B Z A Y C X B Z

二、三相双层叠绕 已知:Z=36,2P=4,试绘制a=1的三相双层叠绕组展开图 计算基本参数 1、极距(槽)zz36 2P2×2 Z 36 2、每极每相槽数(槽)q=2Pm2×233 3、槽距电角度c=×3602×3600 =20° 36 4、节距 9=7.5 取节距y1=7
二、三相双层叠绕 已知:Z=36,2P=4,试绘制a=1的三相双层叠绕组展开图 计算基本参数 P Z 2 = 9 2 2 36 = 1、极距(槽) = 2、每极每相槽数(槽) Pm Z q 2 = 3 2 2 3 36 = = 3、槽距电角度 Z P 0 360 = 0 0 20 36 2 360 = = 4、节距 6 5 y1 = 9 7.5 6 5 = = 取节距 y1 = 7

绕组展开图 N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 度EE 23 10 19 2021 28 29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τ τ τ τ N S N S a1 x1 x2 a2 a3 x3 x4 a4 绕组展开图 A X 1 2 3 10 11 12 19 20 21 28 29 30

我厂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 已知:Z=66,2P=2,试绘制a=2的三相双层叠绕组展开图 计算基本参数 极距(槽)⌒。z66 33 2P2×1 Z 66 2、每极每相槽数(槽)q=2Pm2x1x31 3、槽距电角度c=×3601x300 =5450 66 4、节距 ×33=27.5 取节距y=27
我厂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 已知:Z=66,2P=2,试绘制a=2的三相双层叠绕组展开图 计算基本参数 P Z 2 = 33 2 1 66 = 1、极距(槽) = 2、每极每相槽数(槽) Pm Z q 2 = 11 2 1 3 66 = = 3、槽距电角度 Z P 0 360 = 0 0 5.45 66 1 360 = = 4、节距 6 5 y1 = 33 27.5 6 5 = = 取节距 y1 = 27

123456789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626466 Al X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A1 X1 X2 A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机学》第十二讲 电动机起动.ppt
- 《电机学》第十一讲 隐极机的方程式和相量图.ppt
- 《电机学》第十讲 空载运行及电枢反应.ppt
- 《电机学》第九讲 同步发电机的失磁运行.ppt
- 《电机学》第四讲 同步发电机的有功无功调节.ppt
- 《电机学》第三讲 同步发电机的突然短路.ppt
- 《电机学》第二讲 同步发电机的进相运行.ppt
- 《电机学》第一讲 同步发电机的不对称运行.ppt
- 《电机学》第八讲 投入并联运行的条件和方法.ppt
- 《电机学》第七讲 同步发电机运行特性.ppt
- 《电机学》第六讲 发电机结构.ppt
- 《电机学》第五讲 同步发电机的有功无功调节.ppt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试题一.doc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试题三.doc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试题六.doc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试题五.doc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试题三.doc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试题四.doc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试题二.doc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试题五.doc
- 《电机学》第十四讲 交流绕组的磁动势.ppt
- 《电机学》第十五讲 绕组电动势.ppt
- 《电机学》第十六讲 高压电机转子结构.ppt
- 《电机学》第十七讲 三相变压器的磁路系统.ppt
- 《电机学》第十八讲 三相变压器空载电动势波形.ppt
- 《电机学》第十九讲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ppt
- 《电机学》第二十讲 变压器的异常运行.ppt
- 《电机学》第二十一讲 变压器的空载运行.ppt
- 《电机学》第二十二讲 变压器.ppt
- 《电机学》第二十三讲 配电变压器结构.ppt
- 《电机学》第二十四讲 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ppt
- 《电机学》第二十五讲 变压器负载运行.ppt
- 《电机学》第二十六讲 作业讲评.ppt
- 《电机学》第二十七讲 变压器的参数测定.ppt
- 西北工业大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ppt
- 西北工业大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第一讲 绪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第二讲 光纤传感器的最新发展.ppt
- 西北工业大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第三讲 谐振式传感器.ppt
- 西北工业大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第四讲 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时间与频率的测量.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