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ppt课件(16页)

寓言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是带 有讽喻和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 主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 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 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 在创作上常采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是带 有讽喻和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 主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 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 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 在创作上常采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吕不韦) gal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 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 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 汲,常一人居 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 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吕不韦 ) gài jí

初读展示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的 顺接,溉,浇灌、灌溉住 因而汲,从井里取水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等到代词,挖掘、告诉 他开凿 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要到外 面去浇田、打水,因此(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 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他)告诉别人说: “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等到 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要到外 面去浇田、打水,因此(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 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初读展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 其 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的 顺接, 因而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代词, 他 告诉 住 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他)告诉别人说: “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穿井得一人 挖掘、 开凿

初读展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 听说就 代词,指丁家人 传播说的那句话。 人。”国人道之,亘之于宋君 讲述这件事「使知道 译文: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传播开来说: “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 道了这件事
有闻 而 传 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 人。”国人道 之,闻之于宋君。 听说 译文: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传播开来说: “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讲述 使知道 初读展示 代词,指丁家人 传播 说的那句话。 这件事 国都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 道了这件事。 就

初读展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 派遣这件事向 答 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 的使唤这里指从 “发现” 传闻 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无义像不如听到 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丁家回答说:“(家里挖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 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 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宋君令人问之 于丁氏。丁氏对曰:“得 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 之 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这件事 向 回答 的 使唤 从 初读展示 派遣 这里指 “发现” 丁家回答说:“(家里挖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 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 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 传闻 无义 像 不如 听到

质疑: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2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丁氏对此表述不够清楚。 其二,“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 播开去。 其三,“国人”似乎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 闻,于是愈传愈广
质疑: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2.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丁氏对此表述不够清楚。 其二,“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 播开去。 其三,“国人”似乎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 闻,于是愈传愈广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说话要防止歧义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 查的话。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 伪存真
1.说话要防止歧义。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 查的话。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 伪存真。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有, 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 调査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 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 不能以讹传讹
•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有, 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 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 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 不能以讹传讹

杞人忧天列 《列子》 子 小今動DVD
杞人忧天 《列子》

了解名作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 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 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 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辫日》 《歧路亡羊》、《九方皋(gao相马》 《纪昌学射》、《齐人攫(je)金》 《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 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 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 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 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 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 《歧路亡羊》、《九方皋(gāo)相马》、 《纪昌学射》、《齐人攫(júe)金》、 《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 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了解名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穿井得一人》ppt课件(19页).ppt
- 《穿井得一人》ppt课件(10页).ppt
- 《穿井得一人》ppt课件4.ppt
- 《穿井得一人》ppt课件3_24.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课件.ppt
- 《空气在哪里》ppt课件2_12空气在哪里.ppt
- 《空气在哪里》ppt课件1_12.空气在哪里.ppt
- 《空山鸟语》说课稿_空山鸟语第二课时说课稿0.doc
- 《空山鸟语》ppt课件5_空山鸟语.ppt
- 《空山鸟语》ppt课件4.ppt
- 《空山鸟语》ppt课件3_《空山鸟语》16张课件.ppt
- 《空山鸟语》pptx课件7_空山鸟语七上课件.pptx
- 《空城计》表格式教案1_内容1.doc
- 《空城计》测试题ppt课件.ppt
- 《空城计》教案12.doc
- 《空城计》教案11.doc
- 《空城计》教案10.doc
- 《空城计》教学设计(内含一课一练).doc
- 《空城计》导学案4_七年级上册.doc
- 《空城计》导学案3_第13课 空城计.doc
- 《空城计》学案_学案.doc
-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期末复习.doc
-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测试.docx
- 《穿井得人》ppt课件1_穿井得人.ppt
- 《穿井得人》ppt课件2_穿井得人.ppt
- 《穿井得人》同步练习_二十三.doc
- 《窃槽》练习ppt课件.ppt
- 《窃读记》ppt课件2_《窃读记》课件.ppt
- 《窃读记》ppt课件3.ppt
- 《窃读记》ppt课件4_窃读记教案课件.ppt
- 《窃读记》ppt课件5.ppt
- 《窃读记》ppt课件6.ppt
- 《窃读记》ppt课件7_窃读记教案.ppt
- 《窃读记》ppt课件8_窃读记、.ppt
- 《窃读记》ppt课件(14页)2.ppt
- 《窃读记》ppt课件(15页).ppt
- 《窃读记》ppt课件(18页).ppt
- 《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及练习_窃读记.doc
- 《窃读记》导学案3_11.《窃读记》导学案(学生用).doc
- 《窃读记》导学案3_11.《窃读记》导学案(教师用).doc
- 《窃读记》教案3_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