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芳香化湿药(主讲:包海鹰)

第八章 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药,辛香畅气机 健脾又醒胃,宣化浊与湿 本类多温燥,阴虚当慎之
第八章 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药,辛香畅气机 健脾又醒胃,宣化浊与湿 本类多温燥,阴虚当慎之

定义: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 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功效: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脾醒胃。 适应证: ①脾为湿困,运化失常而致的脘腹痞满, 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 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 ②湿温、署温等证
定义: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 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功效: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脾醒胃。 适应证: ①脾为湿困,运化失常而致的脘腹痞满, 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 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 ②湿温、署温等证

4.配伍方法: ①寒湿者,配温里药; ②湿热者,配清热燥湿药; ③湿阻气滞者,配行气药; ④脾虚生湿者,配补脾药。 5.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偏于温燥,易致伤阴,阴虚 者慎用。又因其芳香,含挥发油,入 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
4.配伍方法: ①寒湿者,配温里药; ②湿热者,配清热燥湿药; ③湿阻气滞者,配行气药; ④脾虚生湿者,配补脾药。 5.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偏于温燥,易致伤阴,阴虚 者慎用。又因其芳香,含挥发油,入 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

芳香化湿苍朴花, 藿厚二蔻佩果砂。 苍术、厚朴花、藿香、厚朴、白豆蔻、 草豆蔻、草果、砂仁、佩兰。 芳香化湿药药歌
芳香化湿苍朴花, 藿厚二蔻佩果砂。 苍术、厚朴花、藿香、厚朴、白豆蔻、 草豆蔻、草果、砂仁、佩兰。 芳香化湿药药歌

苍 术 〔来源〕 菊科 茅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根茎 北苍术 A.Chinensis 〔产地与采收〕 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地,以江苏茅山一带 产者质量最好。 北苍术主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 黑龙江等地。 春秋采挖;用水或米泔水润透切片,炒微黄用
苍 术 〔来源〕 菊科 茅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根茎 北苍术 A.Chinensis 〔产地与采收〕 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地,以江苏茅山一带 产者质量最好。 北苍术主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 黑龙江等地。 春秋采挖;用水或米泔水润透切片,炒微黄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 脾、胃 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解 表,兼可明目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 脾、胃 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解 表,兼可明目

〔应用〕 1、用于湿阻中焦证。 苍术芳香燥烈,有较强的燥湿健脾作用。 凡湿阻中焦,运化失司,而见脘腹胀满, 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舌苔 浊腻者,本品实为要药。 ①平胃散:常与厚朴、陈皮等行气、 燥湿的药配伍. ②对于痰饮、水肿等脾湿偏盛之证,亦可应用本品
〔应用〕 1、用于湿阻中焦证。 苍术芳香燥烈,有较强的燥湿健脾作用。 凡湿阻中焦,运化失司,而见脘腹胀满, 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舌苔 浊腻者,本品实为要药。 ①平胃散:常与厚朴、陈皮等行气、 燥湿的药配伍. ②对于痰饮、水肿等脾湿偏盛之证,亦可应用本品

苍术皮老厚(苍术、陈皮、甘草、厚朴、生姜、大枣) 食少乏味-湿浊困阻脾胃 苍术-苦温性燥除湿运脾:君 脘腹胀满-湿阻气滞 湿 燥湿 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臣 呕吐恶心 胃失和降 滞 运脾 陈皮-理气化滞:佐 嗳气吞酸 脾 行气 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使 体重怠惰-湿注肢体 胃 和胃 生姜 同煎调和脾胃 舌苔白腻 湿郁之象 大枣 脉 缓 平胃散
苍术皮老厚(苍术、陈皮、甘草、厚朴、生姜、大枣) 食少乏味-湿浊困阻脾胃 苍术-苦温性燥除湿运脾:君 脘腹胀满-湿阻气滞 湿 燥湿 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臣 呕吐恶心 胃失和降 滞 运脾 陈皮-理气化滞:佐 嗳气吞酸 脾 行气 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使 体重怠惰-湿注肢体 胃 和胃 生姜 同煎调和脾胃 舌苔白腻 湿郁之象 大枣 脉 缓 平胃散

2、用于风寒湿痹,脚膝肿痛,痿软无力等。 本品辛散温燥,能祛风湿,治痹证以寒湿偏胜 者为宜。 因其兼能发汗,故亦适用于外感表证,风寒湿 邪偏盛肢体酸痛较甚者,均可与羌活、防风、细辛等 配伍。 若湿热下注,足膝肿痛、痿软无力者,应与黄 柏配伍,寒温同用,即二妙散
2、用于风寒湿痹,脚膝肿痛,痿软无力等。 本品辛散温燥,能祛风湿,治痹证以寒湿偏胜 者为宜。 因其兼能发汗,故亦适用于外感表证,风寒湿 邪偏盛肢体酸痛较甚者,均可与羌活、防风、细辛等 配伍。 若湿热下注,足膝肿痛、痿软无力者,应与黄 柏配伍,寒温同用,即二妙散

3、用于夜盲症及眼目昏涩(如角膜软化症), 单行,或与猪肝、羊肝蒸煮同食。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黄柏—苦寒 寒以清热,苦以燥湿且偏入下焦 苍术—苦温,专以燥湿
3、用于夜盲症及眼目昏涩(如角膜软化症), 单行,或与猪肝、羊肝蒸煮同食。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黄柏—苦寒 寒以清热,苦以燥湿且偏入下焦 苍术—苦温,专以燥湿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祛风湿药 Antirheumatics of drugs for relieving rheumatism.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泻下药 Cathartics(Purgative drug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清热药 Antipyretic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解表药 Drugs for Expelling Superficial Evil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中药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Characters and Fun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ses Drug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三章 外用药(Drugs For Exterior Use).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二章 涌吐药 Drugs for causing vomiting.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一章 收涩药 Astringent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章 补虚药 Tonic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Origi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平肝息风药 Drugs for calming the liver and subduing wind.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安神药 Tranquilizer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Expectorant, Antitussives and Antiasthmatic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Drugs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止血药 Hemostatic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驱虫药 Anthelmintic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消食药 Digestives.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理气药 Drugs for Regulating flow of QI.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温里药 Drugs for Warming the Interior.ppt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利水渗湿药 Drugs for Inducing Diuresis and Excreting Dampness.ppt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主讲:熊耀康).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裸子植物.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一节 根.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二节 茎.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三节 叶.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四节 花.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五节 果实.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六节 种子.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藻类植物.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菌类植物.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地衣植物们.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苔藓植物门.pdf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蕨类植物.pdf
- 《针灸技术》教学大纲(供三年制针灸推拿专业使用).pdf
- 《针灸技术》课程电子教案(授课讲义)刺法与灸法概论.pdf
- 《针灸技术》课程电子教案(授课讲义)芒针技术电子教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