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园》教学设计3_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N0.29 课题:于园 主备人:周春雷 审核人:张建刚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能解释、翻译一些难句。 二、教学难点 欣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奇、美。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组织学生介绍作者张岱 明确: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 湖梦寻》等。 2.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 正音:葆生艇子芍药槛啾唧窈无憾 【目标展示】 1.知识与能力:能流畅地朗读课文,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说明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奇、美 【新知研习】 (一)整体感知 教师指导语:刚才我们朗读了课文,扫除了字词障碍,下面我们来疏通文意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 2.同桌对译课文,把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3.同学解答疑难,老师点拨纠正 4.出示重点实词及其含义 富人于五所园也:动词,建筑园子 非显者刺:名帖,这里作动词,投名帖 奇在磊石:垒,堆砌 缘坡植牡丹、芍药:顺着、沿着 幽阴深邃:阴暗深远 颓然:舒坦的意思 碧窈:幽深的草木丛中 显:显扬,有名声 5.识记重点虚词 主人处处款之:第一人称代词“我们” 以实奇:因为 俱以假山显:凭借 (二)精读评析 教师指导语:通过刚才的翻译,同学们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下面请大家再读课文,完 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文中写“于园奇在磊石”,“磊石”奇在哪里? (以实奇,以空奇,以幽阴深邃奇 2.通过写“磊石”的奇,体现了于园的什么特征? 3.作者说:“至于园可无憾矣”欣赏了于园之后,你感到是否还有遗憾?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29 课题:于园 主备人:周春雷 审核人:张建刚 一、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能解释、翻译一些难句。 二、教学难点 欣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奇、美。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组织学生介绍作者张岱。 明确: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 湖梦寻》等。 2.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 正音: 葆生 艇子 芍药 槛 啾唧 窈 无憾 【目标展示】 1.知识与能力:能流畅地朗读课文,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说明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奇、美。 【新知研习】 (一)整体感知 教师指导语:刚才我们朗读了课文,扫除了字词障碍,下面我们来疏通文意。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 2.同桌对译课文,把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3.同学解答疑难,老师点拨纠正。 4.出示重点实词及其含义。 富人于五所园也:动词,建筑园子 非显者刺:名帖,这里作动词,投名帖 奇在磊石:垒,堆砌 缘坡植牡丹、芍药:顺着、沿着 幽阴深邃:阴暗深远 颓然:舒坦的意思 碧窈:幽深的草木丛中 显:显扬,有名声 5.识记重点虚词 主人处处款之:第一人称代词“我们” 以实奇:因为 俱以假山显:凭借 (二)精读评析 教师指导语:通过刚才的翻译,同学们已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下面请大家再读课文,完 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文中写“于园奇在磊石”,“磊石”奇在哪里? (以实奇,以空奇,以幽阴深邃奇。) 2.通过写“磊石”的奇,体现了于园的什么特征? 3.作者说:“至于园可无憾矣”欣赏了于园之后,你感到是否还有遗憾?

4.你最喜欢于园景致中的哪一点?谈谈喜欢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于园的奇特之处,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美 【巩固拓展】 教师指导语:本文按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极有层次地写了于园,先写前堂的石坡,石坡 上的果子松,牡丹、芍药,接着写后厅的池塘,池塘中的奇峰绝壑,再写卧房槛外盘旋而下 的沟壑,最后写园后水阁、小河、灌木、禽鸟。这样写来层次井然 请同学们学习《于园》按空间顺序写作的方法,观察一下校园中的假山池水(或校园 角),写一篇介绍景物的小作文。 (学生完成后在全班交流,并作出评价。) 【预习指导】 1朗读文笔精华,扫除字词障碍。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段文字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奇前堂石坡:以实奇 在后厅大池:以空奇 石卧房槛外:以幽阴深邃奇 园后水阁:如深山 五、教学反思
4.你最喜欢于园景致中的哪一点?谈谈喜欢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于园的奇特之处,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美。 【巩固拓展】 教师指导语:本文按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极有层次地写了于园,先写前堂的石坡,石坡 上的果子松,牡丹、芍药,接着写后厅的池塘,池塘中的奇峰绝壑,再写卧房槛外盘旋而下 的沟壑,最后写园后水阁、小河、灌木、禽鸟。这样写来层次井然。 请同学们学习《于园》按空间顺序写作的方法,观察一下校园中的假山池水(或校园一 角),写一篇介绍景物的小作文。 (学生完成后在全班交流,并作出评价。) 【预习指导】 1.朗读文笔精华,扫除字词障碍。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段文字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于 园 前堂石坡: 以实奇 后厅大池: 以空奇 卧房槛外: 以幽阴深邃奇 园后水阁: 如深山 五、教学反思 奇 在 磊 石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于园》ppt课件(44页)_黄鹤楼.ppt
- 《于园》ppt课件(24页)_2014-2015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课件+3.14+短文两篇.ppt
- 《于园》ppt课件4.ppt
- 《二泉映月》导学案.doc
- 《二泉映月》ppt课件4_二泉映月ppt(2).ppt
- 《二泉映月》ppt课件1.ppt
- 《二战历史不容翻案》ppt课件1_【语文版】2018年九上语文:第12课-二战历史不容翻案ppt教学课件.ppt
- 《二十年后》学案_欧.doc
- 《二十年后》ppt课件(22页).ppt
- 《二十年后》ppt课件1_二十年后.ppt
- 广东外国语学校《二十年以后》课堂实录_二十年以后.doc
- 《二十年以后》学案_二十年以后.doc
- 《二十年以后》ppt课件1.ppt
- 《二十四孝全图解》ppt课件.ppt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高效导学案_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doc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表格式导学案.doc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8_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doc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7.doc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ppt课件18.ppt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4_《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doc
- 《于园》阅读练习_阅读文言文.doc
-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ppt课件1_于细微处见精神.ppt
-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ppt课件2_作文5.ppt
- 《云南冬天的树林》ppt课件2_云南冬天的树林1.ppt
- 《云南冬天的树林》ppt课件3_云南冬天的树林.ppt
- 《云南冬天的树林》ppt课件4_云南冬天的树林2.ppt
- 《云南冬天的树林》同步练习_《云南冬天的树林》.doc
- 《云南的歌会》pptx课件25.pptx
-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13页)3.ppt
-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13页).ppt
-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18页)_云南歌会.ppt
-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2页).ppt
-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4页).ppt
-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33页)2.ppt
-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33页).ppt
-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3.ppt
-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4.ppt
-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6.ppt
-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8.ppt
-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30(13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