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生态学》 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四节自然生态系统 内容提要 单元测试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 · 《生态学》 5-3-1 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第四节 自然生态系统 ⚫ 内容提要 ⚫ 单元测试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生态学》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生物地化循环的概念 §2水循环 §3气体型循环 §4沉积型循环 §5有毒物质的迁移和转化 §6放射性核素循环 §7生物地化循环与人体健康 课堂讨论题 ●参考文献 ●思考题 预习内容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 · 《生态学》 5-3-2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1 生物地化循环的概念 ⚫ §2 水循环 ⚫ §3 气体型循环 ⚫ §4 沉积型循环 ⚫ §5 有毒物质的迁移和转化 ⚫ §6 放射性核素循环 ⚫ §7 生物地化循环与人体健康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预习内容 ⚫ 课堂讨论题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生态学》 §1生物地化循环的概念 e生物地化循环 e生物地化循环的特点 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 · 《生态学》 5-3-3 §1 生物地化循环的概念 ⚫ 生物地化循环 ⚫ 生物地化循环的特点 ⚫ 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生态学》 生物地化循环( (biogeochemical cyo ●矿物元素在生态系统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它们 在大气圈、水圈、岩圈之间以及生物间的流动 和交换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即物质循环 ( cycling of material)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 · 《生态学》 5-3-4 生物地化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 ⚫ 矿物元素在生态系统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它们 在大气圈、水圈、岩圈之间以及生物间的流动 和交换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即物质循环 (cycling of material)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生态学》 生物地化循环的特点 ①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后者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 是循环的; ②生物地化循环可以用库和流通率两个概念来描述。库 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 的某种化学物质所构成的,可分为贮存库和交换库。前 者的特点是库容量大,元素在库中滞留的时间长,流动 速率小,多属于非生物成分;交换库则容量较小,元素 滞留的时间短,流速较大。物质在生态系统单位面积 (或单位体积和单位时间的移动量称流通率。 ●③生物地化循环在受人类干扰以前一般是处于一种稳定 的平衡状态。 ④元素和难分解的化合物常发生生物积累、生物浓缩和 生物放大现象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 · 《生态学》 5-3-5 生物地化循环的特点 ⚫ ①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后者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 是循环的; ⚫ ②生物地化循环可以用库和流通率两个概念来描述。库 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 的某种化学物质所构成的,可分为贮存库和交换库。前 者的特点是库容量大,元素在库中滞留的时间长,流动 速率小,多属于非生物成分;交换库则容量较小,元素 滞留的时间短,流速较大。物质在生态系统单位面积 (或单位体积)和单位时间的移动量称流通率。 ⚫ ③生物地化循环在受人类干扰以前一般是处于一种稳定 的平衡状态。 ⚫ ④元素和难分解的化合物常发生生物积累、生物浓缩和 生物放大现象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生态学》 生物积累、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 ●生物积累( bioaccumulation):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不断 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体内来自环境的元素或难分 解的化合物的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生物浓缩( bioconcentration):指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 级上许多生物种群或者生物个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 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 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富集。 生物放大 biomagnification):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 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某种元素或难分 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 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结果使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 体中该类物质的浓度显著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 · 《生态学》 5-3-6 生物积累、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 ⚫ 生物积累(bioaccumlation): 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不断 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体内来自环境的元素或难分 解的化合物的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 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 指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 级上许多生物种群或者生物个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 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 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富集。 ⚫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 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 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某种元素或难分 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 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结果使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 体中该类物质的浓度显著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生态学》 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 水循环 气体型循环 沉积型循环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 · 《生态学》 5-3-7 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 ⚫ 水循环 ⚫ 气体型循环 ⚫ 沉积型循环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生态学》 §2水循环( aquatic cycle) ●水循环的意义: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 水循环的途径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空气污染和降水; 改变地面,增加径流 >过度利用地下水; >水的再分布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 · 《生态学》 5-3-8 §2 水循环(aquatic cycle) ⚫ 水循环的意义: ➢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 ➢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 ➢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 ⚫ 水循环的途径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 空气污染和降水; ➢ 改变地面,增加径流; ➢ 过度利用地下水; ➢ 水的再分布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生态学》 水循环示意图 西德地区的水循环示意图 Clodius and Keller. 1951 降水量 g9o1o∠ 海水的发量 301 80 290 100 作用 面流水的发量 R P 地面水 和工业用水 R 用水 一人越下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 · 《生态学》 5-3-9 水循环示意图 西德地区的水循环示意图 (Clodius and Keller,1951)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生态学》 5-3-10 §3气体型循环( gaseous cycle) e氧循环 碳循环 氮循环
2021/2/20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课件 · 《生态学》 5-3-10 §3 气体型循环(gaseous cycle) ⚫ 氧循环 ⚫ 碳循环 ⚫ 氮循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s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s
- 《环境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共五章).ppt
- 兰州交通大学:《污泥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报告》.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生物污染监测.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土壤污染监测.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固体废物监测.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大气污染监测.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水和废水检测.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环境监测样品的采集和保存.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简易监测方法.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噪声监测.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环境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资源与环境保护.doc
- 《环境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doc
- 《环境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生态学基本原理.doc
- 《环境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水污染及治理.doc
- 《环境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doc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5.4)自然生态系统.pps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大尺度生态学和微观生态.pps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应用生态学.pps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pps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3.1)种群及其基本特征.pps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3.2)种群的遗传与进化.pps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3.3)种内、种间关系.pps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4.1)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pps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4.2)生物群落的动态.pps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4.3)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pps
- 安徽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5.1)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pps
- 《环境问题表现与分布》讲义.ppt
- 《济宁市南四湖区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讲义.doc
- 《水污染控制》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言 Introduction.ppt
- 《水污染控制》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废水的预处理(物理处理 Preliminary Treatment)(2.1-2.3).ppt
- 《水污染控制》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废水的预处理(物理处理 Preliminary Treatment)(2.4)过滤.ppt
- 南京大学:《环境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讲义,共十章,完整版).doc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室内空气品质》讲义.ppt
-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讲义(PPT课件).ppt
- 《水污染控制》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废水的化学处理 Chemical Treatment 3.1 中和.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