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重庆医科大学:《种植修复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口腔种植学概论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805.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种植修复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口腔种植学概论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第一章口腔种植学概论 第一节种植义齿的历史发展 一,种植牙的远古摸索 考古学的证据表明,种植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埃及和玛雅文明。 早在4000多年前的中国、2000多年前的埃及和1500多年前的印加帝国就已经 有人类使用同种异体牙、动物牙、雕刻刀骨头、贝壳和金属材料,等替代缺失牙 的记载。在大约公元前600年的古玛雅文明遗址内,考古学家发现在一位女性下 颌骸骨中嵌有三枚用贝壳制作的切牙。 二.种植牙在近现代的发展 公元1100年,Alabucasim率先使用外科植入技术进行牙移植和牙再植。 1647年,路易十三的主治医生M.Dupont曾尝试在缺牙部位重新植入牙齿。1685 年,Charles Alen建议缺牙患者可移植猴、犬或羊的牙齿。l807年,Jourdan和 Magiol1o在人体上使用了黄金制作的根柱形种植体和牙冠,并使用了14天。 1937年,Strock利用人体刚拔了牙的伤口进行Vital1ium合金种植体的植入, 获得了初步的临床成功。 三.现代种植义齿的诞生 1952年,瑞典的骨科医生Branemark教授在动物研究时,偶然发现纯钛直 接与活骨组织接触时会生长在一起,产生永久性的生物学粘附。他将纯钛制种植 体植入Beagle犬的骨中,3~6个月观察到种植体与骨组织发生了完全的结合, 且长达十年没有不良反应。1965年,Branemark教授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钛种植 体的全口修复治疗。1977年,他在加拿大多伦多会议上正式提出了“骨结合” 理论(0 sseointegration)。1981年,世界上第一套商业开发的钛种植体系统 Branemark系统诞生。 第二节种植义齿的组成 种植义齿,指依靠颌骨内的种植体及其上部修复结构,恢复患者缺失牙齿或 缺失牙列的人工义齿系统。按照空间位置和功能可以将口腔种植义齿分为上部结 构(supra-structure)、基台(abutment)和种植体(implant)三个主要部分。 第7页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第7页 睘┞皺 ⺛菎璀嗙㳔嚤駢 第一节 种植义齿的历史发展 一.种植牙的远古摸索 考古学的证据表明,种植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埃及和玛雅文明。 早在 4000 多年前的中国、2000 多年前的埃及和 1500 多年前的印加帝国就已经 有人类使用同种异体牙、动物牙、雕刻刀骨头、贝壳和金属材料,等替代缺失牙 的记载。在大约公元前 600 年的古玛雅文明遗址内,考古学家发现在一位女性下 颌骸骨中嵌有三枚用贝壳制作的切牙。 二.种植牙在近现代的发展 公元 1100 年,Alabucasim 率先使用外科植入技术进行牙移植和牙再植。 1647 年,路易十三的主治医生 M. Dupont 曾尝试在缺牙部位重新植入牙齿。1685 年,Charles Alen 建议缺牙患者可移植猴、犬或羊的牙齿。1807 年,Jourdan 和 Magiollo 在人体上使用了黄金制作的根柱形种植体和牙冠,并使用了 14 天。 1937 年,Strock 利用人体刚拔了牙的伤口进行 Vitallium 合金种植体的植入, 获得了初步的临床成功。 三.现代种植义齿的诞生 1952 年,瑞典的骨科医生 Branemark 教授在动物研究时,偶然发现纯钛直 接与活骨组织接触时会生长在一起,产生永久性的生物学粘附。他将纯钛制种植 体植入 Beagle 犬的骨中,3~6 个月观察到种植体与骨组织发生了完全的结合, 且长达十年没有不良反应。1965 年,Branemark 教授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钛种植 体的全口修复治疗。1977 年,他在加拿大多伦多会议上正式提出了“骨结合” 理论(Osseointegration)。1981 年,世界上第一套商业开发的钛种植体系统 Branemark 系统诞生。 第二节 种植义齿的组成 种植义齿,指依靠颌骨内的种植体及其上部修复结构,恢复患者缺失牙齿或 缺失牙列的人工义齿系统。按照空间位置和功能可以将口腔种植义齿分为上部结 构(supra-structure)、基台(abutment)和种植体(implant)三个主要部分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一.种植体 种植体是植入骨内的结构,模拟并替代天然牙根,起到支持、传递和分散验 力的作用。 (一)种植体的结构 根据种植体不同部位的形状、表面形态和功能特点,在结构上被分为颈部 (neck)、体部(body)和根端(apex)三个部分。 1.种植体颈部 是种植体与基台的连接区,又称为种植体一基台连接(implant-abutment connection),于牙槽嵴顶处穿出骨面。有的种植体颈部被设计在软组织内,有的 则平齐骨面或位于骨面下方。与基台的接触区常被设计为平台(implant platform),承担轴向咬合力。 2.种植体体部 为种植体的中间部分,是种植体锚固于骨内、发生骨结合的主体部分。 3.种植体根端 为种植体的末端,分为圆钝形和锋利型两种基本类型。平滑、圆钝的设计可 以减少种植体植入时对周围组织的伤害。某些种植体系统的根端设计有切割凹槽, 使种植体具有一定自攻性,减小植入阻力。 (二)种植体的分类 1.按照植入部位不同 可分为骨内种植体(endosseous implant))、黏骨膜下金属网状支架种植体、 牙内/骨内种植体、黏膜内种植体、穿下颌种植体、下颌支支架种植下颌支支架 种植体。目前的主流种植几乎全都是骨内种植体,而其又可分为颌骨内种植体和 穿颧(骨)种植体。 2。按种植体结构不同 (1)两段式种植体修复基台与种植体为可分离、可自由组合的两个部分。 绝大部分种植系统均为两段式种植体,修复基台需在修复时进行选配。 (2)一段式种植体种植体与修复基台加工为一体。 3.按种植体形态不同 可分为根形、叶状和盘状等类型,由于叶状和盘状种植体在临床中已被淘汰, 第8页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第8页 一.种植体 种植体是植入骨内的结构,模拟并替代天然牙根,起到支持、传递和分散验 力的作用。 (一)种植体的结构 根据种植体不同部位的形状、表面形态和功能特点,在结构上被分为颈部 (neck)、体部(body)和根端(apex)三个部分。 1. 种植体颈部 是种植体与基台的连接区,又称为种植体-基台连接(implant-abutment connection),于牙槽嵴顶处穿出骨面。有的种植体颈部被设计在软组织内,有的 则平齐骨面或位于骨面下方。与基台的接触区常被设计为平台(implant platform),承担轴向咬合力。 2. 种植体体部 为种植体的中间部分,是种植体锚固于骨内、发生骨结合的主体部分。 3. 种植体根端 为种植体的末端,分为圆钝形和锋利型两种基本类型。平滑、圆钝的设计可 以减少种植体植入时对周围组织的伤害。某些种植体系统的根端设计有切割凹槽, 使种植体具有一定自攻性,减小植入阻力。 (二)种植体的分类 1. 按照植入部位不同 可分为骨内种植体(endosseous implant)、黏骨膜下金属网状支架种植体、 牙内/骨内种植体、黏膜内种植体、穿下颌种植体、下颌支支架种植下颌支支架 种植体。目前的主流种植几乎全都是骨内种植体,而其又可分为颌骨内种植体和 穿颧(骨)种植体。 2. 按种植体结构不同 (1)两段式种植体 修复基台与种植体为可分离、可自由组合的两个部分。 绝大部分种植系统均为两段式种植体,修复基台需在修复时进行选配。 (2)一段式种植体 种植体与修复基台加工为一体。 3. 按种植体形态不同 可分为根形、叶状和盘状等类型,由于叶状和盘状种植体在临床中已被淘汰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因此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种植体均指根形种植体。根形种植体又可分为柱 形种植体、锥形种植体。柱形种植体外形直径上下一致:锥形种植体在冠方直径 较大,根方直径逐渐缩小。 4,按种植体埋入水平不同 (1)骨水平种植体指种植体的肩台平面需完全埋置于牙槽骨平面或其下方。 (2)软组织水平种植体指种植体除骨结合界面以下部位需埋置于牙槽骨平 面或其下方外,其上部还有具有一定穿龈深度的肩台部位, 5.按种植体表面形态不同 种植体可分为光滑表面种植体、粗糙表面种植体和复合表面种植体三大类, 目前的主流种植体为后两者。 (1)光滑表面种植体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类型,通过机械抛光处理制成。 (2)粗糙表面种植体即通过增材(如:钛离子喷涂、涂层、喷砂)或减材 (如:蚀刻、烧结、阳极氧化)技术,增加在种植体表面的粗糙度和微观表面积。 糙化处理的表面有利于血浆、成骨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在种植体表面沉积,提高科 植体表面的骨引导性,增加表面成骨概率。 (3)复合表面种植体种植体的一部分(如:颈部)为机械抛光表面,其他 主要部位(如:种植体体部、根端)为粗糙表面。 3.种植体的辅件 (l)愈合帽(healing cap)也被称为愈合基台(healing abutment),在非 埋入式种植时可直接旋入种植体:埋入式种植时,则在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后旋 入种植体。愈合帽在戴入修复体前可引导软组织愈合,形成种植体的穿黏膜过渡 带。种植体的直径不同,相应的愈合帽直径也随之变化,由于愈合帽有引导上皮 组织生长、形成沟内上皮的作用,有的种植系统也将其称为牙龈成型器。 (2)覆盖螺丝(cover screr)通常用于埋入式种植,其直径常小于或等于 种植体直径,用于封闭种植体平台,以免骨和软组织在种植体愈合期间进入基台 连接区。 二.基台 种植系统中安装于骨内种植体平台上,用于种植体连接、支持和(或)固定 上部结构的修复部件。按照与上部结构的连接方式,基台的类别可分为粘接式基 第9项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第9页 因此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种植体均指根形种植体。根形种植体又可分为柱 形种植体、锥形种植体。柱形种植体外形直径上下一致;锥形种植体在冠方直径 较大,根方直径逐渐缩小。 4. 按种植体埋入水平不同 (1)骨水平种植体 指种植体的肩台平面需完全埋置于牙槽骨平面或其下方。 (2)软组织水平种植体 指种植体除骨结合界面以下部位需埋置于牙槽骨平 面或其下方外,其上部还有具有一定穿龈深度的肩台部位。 5. 按种植体表面形态不同 种植体可分为光滑表面种植体、粗糙表面种植体和复合表面种植体三大类, 目前的主流种植体为后两者。 (1)光滑表面种植体 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类型,通过机械抛光处理制成。 (2)粗糙表面种植体 即通过增材(如:钛离子喷涂、涂层、喷砂)或减材 (如:蚀刻、烧结、阳极氧化)技术,增加在种植体表面的粗糙度和微观表面积。 糙化处理的表面有利于血浆、成骨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在种植体表面沉积,提高种 植体表面的骨引导性,增加表面成骨概率。 (3)复合表面种植体 种植体的一部分(如:颈部)为机械抛光表面,其他 主要部位(如:种植体体部、根端)为粗糙表面。 3. 种植体的辅件 (1)愈合帽(healing cap) 也被称为愈合基台(healing abutment),在非 埋入式种植时可直接旋入种植体;埋入式种植时,则在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后旋 入种植体。愈合帽在戴入修复体前可引导软组织愈合,形成种植体的穿黏膜过渡 带。种植体的直径不同,相应的愈合帽直径也随之变化,由于愈合帽有引导上皮 组织生长、形成沟内上皮的作用,有的种植系统也将其称为牙龈成型器。 (2)覆盖螺丝(cover screw) 通常用于埋入式种植,其直径常小于或等于 种植体直径,用于封闭种植体平台,以免骨和软组织在种植体愈合期间进入基台 连接区。 二.基台 种植系统中安装于骨内种植体平台上,用于种植体连接、支持和(或)固定 上部结构的修复部件。按照与上部结构的连接方式,基台的类别可分为粘接式基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台、螺丝固位式基台、附着体基台。此外,基台还可以根据材料、制作方法的不 同进行分类。 三。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直接暴露于口腔中,可起到修复牙列,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等功 能。上部结构的种类较多,一般分为固定式种植义齿和可摘式种植义齿。固定式 种植义齿,按照固位方式可分为粘接固位和螺丝固位:可摘式种植义齿的固位方 式均为附着固位。 第三节种植体与组织间的结合界面 一.种植体一骨结合界面 (一)骨结合的生理意义 骨结合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种植体和活体骨之间直接接触,无任何的软 组织介入(1977年,Branemark)。在没有动度的情况下,发生骨结合的种植体可 以承受一定的功能性负重(1991年,Zarb和Albrektsson).。1994年,Roberts 认为骨结合的定义是,在种植体表面有直接骨沉积,在种植体和支持的骨组织之 间没有纤维性结缔组织间隔,由于直接传导到骨,叩诊呈清音,无生理性移动, 功能上等于牙粘连。骨结合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是骨内种植体植入后有机体 与钛种植体之间的有机结合,是所有种植牙发挥功能的生理基础,骨结合的状态 贯穿种植牙的整个功能周期。 (二)种植体骨结合形成机理 1.骨结合的生理过程 (1)第一阶段种植窝预备过程中,牙槽骨受到骨创伤,毛细血管网破裂出 血形成由纤维蛋白网为主的血凝块:血小板大量释放,一方面堵塞破裂的血管网 开口,一方面释放出大量的生长因子。 (2)第二阶段组织破坏后产生炎症因子,吸引从毛细血管网释放出来的白 细胞和巨噬细胞形成炎症反应,两者通过抗体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创伤部位入侵 的病原体:骨组织内的破骨细胞被激活,造成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爱的吸收,种植 体周围的骨界面被吸收后余留成骨空间,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下降。 (3)第三阶段外周血中的基质干细胞被BWPs等信号因子诱导分化为骨原 第10页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第10页 台、螺丝固位式基台、附着体基台。此外,基台还可以根据材料、制作方法的不 同进行分类。 三.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直接暴露于口腔中,可起到修复牙列,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等功 能。上部结构的种类较多,一般分为固定式种植义齿和可摘式种植义齿。固定式 种植义齿,按照固位方式可分为粘接固位和螺丝固位;可摘式种植义齿的固位方 式均为附着固位。 第三节 种植体与组织间的结合界面 一.种植体-骨结合界面 (一)骨结合的生理意义 骨结合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种植体和活体骨之间直接接触,无任何的软 组织介入(1977 年,Branemark)。在没有动度的情况下,发生骨结合的种植体可 以承受一定的功能性负重(1991 年,Zarb 和 Albrektsson)。1994 年,Roberts 认为骨结合的定义是,在种植体表面有直接骨沉积,在种植体和支持的骨组织之 间没有纤维性结缔组织间隔,由于直接传导到骨,叩诊呈清音,无生理性移动, 功能上等于牙粘连。骨结合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是骨内种植体植入后有机体 与钛种植体之间的有机结合,是所有种植牙发挥功能的生理基础,骨结合的状态 贯穿种植牙的整个功能周期。 (二)种植体骨结合形成机理 1. 骨结合的生理过程 (1)第一阶段 种植窝预备过程中,牙槽骨受到骨创伤,毛细血管网破裂出 血形成由纤维蛋白网为主的血凝块;血小板大量释放,一方面堵塞破裂的血管网 开口,一方面释放出大量的生长因子。 (2)第二阶段 组织破坏后产生炎症因子,吸引从毛细血管网释放出来的白 细胞和巨噬细胞形成炎症反应,两者通过抗体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创伤部位入侵 的病原体;骨组织内的破骨细胞被激活,造成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爱的吸收,种植 体周围的骨界面被吸收后余留成骨空间,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下降。 (3)第三阶段 外周血中的基质干细胞被 BMPs 等信号因子诱导分化为骨原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细胞,后者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通过距离成骨和接触成骨在旧骨组织表面和 种植体表面形成编织骨,随着成骨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新的成骨中心不断产生: 同时新的毛细血管在VEGF生长因子家族的诱导下形成,为骨组织的愈合带来营 养和新的基质干细胞。 (4)第四阶段随着编织骨内部胶原纤维的改建,以及成骨中心周围的钙化 沉积作用,编织骨向成熟的骨小梁转化:种植体周围新旧骨小梁发生融合,种植 体二期稳定性上升 2.骨结合界面的产生方式 种植体表面产生骨结合界面的方式分为两类:距离成骨(distance osteogenesis)、接触成骨(contact osteogenesis)。①距离成骨:种植体周 边骨组织内的骨祖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细胞从未吸收的原有骨壁上开始增殖并 成骨,逐渐增厚并接近种植体表面产生骨结合。②接触成骨:种植体周边骨组 织内的骨祖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细胞直接沉积于种植体表面,增殖并形成新骨。 接触成骨的骨形成速度较距离成骨的成骨速度快30%,相比光滑表面种植体,粗 糙表面种植体有更为明显的接触成骨表现。 3.种植体稳定性的变化 种植体植入后初期,通过与骨组织的机械嵌合获得的稳定性被称为初期稳定 性(primary stability)。①第一阶段:随着创伤炎症反应对种植体-骨界面上 旧的骨小梁组织的吸收和改建,初期稳定性将逐渐降低。②第二阶段:在骨结合 的周期内,新生的编织骨在种植体界面周围吸收后的间隙中形成,随后不断钙化 沉积为新生的稀疏骨小梁,从而增强了骨结合界面,随着骨愈合的发生新的骨小 梁形成并与旧的骨组织结合为一体,从而使种植体获得了不断增高的二期稳定性 (secondary stability)。③第三阶段:在修复完成种植体负载后,种植体-骨 界面上的新生骨组织逐渐改建为更为粗大,且与周围骨小梁相协调的,适应功能 负载状态的成熟骨小梁,从而使种植体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到达平台期。需要注 意的是,种植体的稳定性在危险期(stability dip)内最弱,此时一般不建议 进行上部结构的修复操作。 二.种植体-软组织界面 (一)种植体周牙龈软组织的结构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第11页 细胞,后者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通过距离成骨和接触成骨在旧骨组织表面和 种植体表面形成编织骨,随着成骨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新的成骨中心不断产生; 同时新的毛细血管在 VEGF 生长因子家族的诱导下形成,为骨组织的愈合带来营 养和新的基质干细胞。 (4)第四阶段 随着编织骨内部胶原纤维的改建,以及成骨中心周围的钙化 沉积作用,编织骨向成熟的骨小梁转化;种植体周围新旧骨小梁发生融合,种植 体二期稳定性上升。 2.骨结合界面的产生方式 种植体表面产生骨结合界面的方式分为两类:距离成骨(distance osteogenesis)、接触成骨(contact osteogenesis)。① 距离成骨:种植体周 边骨组织内的骨祖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细胞从未吸收的原有骨壁上开始增殖并 成骨,逐渐增厚并接近种植体表面产生骨结合。② 接触成骨:种植体周边骨组 织内的骨祖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细胞直接沉积于种植体表面,增殖并形成新骨。 接触成骨的骨形成速度较距离成骨的成骨速度快 30%,相比光滑表面种植体,粗 糙表面种植体有更为明显的接触成骨表现。 3.种植体稳定性的变化 种植体植入后初期,通过与骨组织的机械嵌合获得的稳定性被称为初期稳定 性(primary stability)。① 第一阶段:随着创伤炎症反应对种植体-骨界面上 旧的骨小梁组织的吸收和改建,初期稳定性将逐渐降低。② 第二阶段:在骨结合 的周期内,新生的编织骨在种植体界面周围吸收后的间隙中形成,随后不断钙化 沉积为新生的稀疏骨小梁,从而增强了骨结合界面,随着骨愈合的发生新的骨小 梁形成并与旧的骨组织结合为一体,从而使种植体获得了不断增高的二期稳定性 (secondary stability)。③ 第三阶段:在修复完成种植体负载后,种植体-骨 界面上的新生骨组织逐渐改建为更为粗大,且与周围骨小梁相协调的,适应功能 负载状态的成熟骨小梁,从而使种植体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到达平台期。需要注 意的是,种植体的稳定性在危险期(stability dip)内最弱,此时一般不建议 进行上部结构的修复操作。 二. 种植体-软组织界面 (一)种植体周牙龈软组织的结构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1.游离龈及龈沟内上皮分别构成牙龈缘、龈沟壁 2。附着龈不可以移动的牙龈组织,附着龈通过其固有层与骨膜的紧密连 接保持稳定。固有层内存在毛细血管网、毛细淋巴管网、一定数量的胶原纤维组 织和成纤维细胞。 3.牙龈乳头附着于牙槽间隔上,填充于邻牙之间的外展隙内。 4.牙槽黏膜非角化牙龈,活动度较大。 (二)种植体颈部的软组织生物封闭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构成了种植体颈部的软组织生物封闭。生 物学宽度,原指的是天然牙颈部的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和上皮 下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附着,二者共同组成了龈沟下方的软组织封 闭。种植义齿的生物学宽度,则包括了龈沟、结合上皮及及结缔组织附着,种植 体生物学宽度最大可达到3~4m。其中,结合上皮由半桥粒和基板与基台表面 进行连接,而结缔组织附着则仅由2组水平的胶原纤维组成。 特点 天然牙 种植义齿 生物学宽度 牙槽峰上(约2m) 牙植峰下(约3m) 探诊深度 正常2~3知m 增加至≥4m 探诊出血 与炎症有关 与种植体周围炎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结缔组织 少量胶原纤维,大量成红 大量胶原纤维,少量成纤维细啊刷 维细胞 血供 骨膜上、牙周膜血管 仅有骨膜上血供 硬组织界面 弹性连接 坚固连接 其他 骨-牙周膜-牙骨质连接 骨结合,无牙周膜纤维和牙骨质 结缔组织纤维 有纤维垂直插入牙骨质中 与牙面平行 结合上皮 从釉上皮发有而来 源自相邻口腔上皮 表1-2天然牙与种植义齿生物学宽度对比 (三)种植体-软组织界面的生理意义 1.机械性防护种植体-软组织界面的机械性防护能力弱于健康天然牙, 主要原因在于结缔组织附着仅有2组水平的胶原纤维,且与基台表面无紧密附着 关系。在使用器械进行牙周探诊时,很容易探及到结缔组织附着内部。 2。细胞及抗体免疫种植体-软组织界面的细胞及抗体免疫能力较弱于天 第12页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第12页 1. 游离龈及龈沟内上皮 分别构成牙龈缘、龈沟壁 2. 附着龈 不可以移动的牙龈组织,附着龈通过其固有层与骨膜的紧密连 接保持稳定。固有层内存在毛细血管网、毛细淋巴管网、一定数量的胶原纤维组 织和成纤维细胞。 3. 牙龈乳头 附着于牙槽间隔上,填充于邻牙之间的外展隙内。 4. 牙槽黏膜 非角化牙龈,活动度较大。 (二)种植体颈部的软组织生物封闭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构成了种植体颈部的软组织生物封闭。生 物学宽度,原指的是天然牙颈部的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和上皮 下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附着,二者共同组成了龈沟下方的软组织封 闭。种植义齿的生物学宽度,则包括了龈沟、结合上皮及及结缔组织附着,种植 体生物学宽度最大可达到 3~4mm。其中,结合上皮由半桥粒和基板与基台表面 进行连接,而结缔组织附着则仅由 2 组水平的胶原纤维组成。 特点 天然牙 种植义齿 生物学宽度 牙槽嵴上(约 2mm) 牙槽嵴下(约 3mm) 探诊深度 正常 2~3mm 增加至≥4mm 探诊出血 与炎症有关 与种植体周围炎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结缔组织 少量胶原纤维,大量成纤 维细胞 大量胶原纤维,少量成纤维细胞 血供 骨膜上、牙周膜血管网 仅有骨膜上血供 硬组织界面 弹性连接 坚固连接 其他 骨-牙周膜-牙骨质连接 骨结合,无牙周膜纤维和牙骨质 结缔组织纤维 有纤维垂直插入牙骨质中 与牙面平行 结合上皮 从釉上皮发育而来 源自相邻口腔上皮 表 1-2 天然牙与种植义齿生物学宽度对比 (三)种植体-软组织界面的生理意义 1. 机械性防护 种植体-软组织界面的机械性防护能力弱于健康天然牙, 主要原因在于结缔组织附着仅有 2 组水平的胶原纤维,且与基台表面无紧密附着 关系。在使用器械进行牙周探诊时,很容易探及到结缔组织附着内部。 2. 细胞及抗体免疫 种植体-软组织界面的细胞及抗体免疫能力较弱于天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然牙,原因在于血供较少(缺少牙周膜血供)。此外,依靠龈沟液中的抗体也可 进行体液免疫。 第四节种植义齿的临床治疗 一,种植义齿的适应证 总体上,只要缺牙患者的全身状况能够耐受种植治疗的外科手术,全身和局 部健康状态能够满足种植治疗条件并维持种植体长期稳定的骨结合,患者具有良 好的依从性和抗风险能力,都可以选择种植义齿进行修复。主要适用于: 1.部分或个别缺牙,邻牙健康不愿作为基牙者。 2.磨牙缺失或游离端缺牙的修复。 3.牙列缺失,传统全口义齿修复固位不良者。 4.活动义齿固位差、无功能、黏膜不能耐受者。 5.对义齿修复效果要求较高,而常规义齿又无法满足者。 6.种植区应有足够高度及宽度的健康骨质。 7.口腔黏膜健康,种植区有足够宽度的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8.肿瘤或外伤所致单侧或双侧颌骨缺损,需功能性修复者。 9.耳、鼻、眼一眶内软组织及颅面缺损的颌面赝复体固位。 二. 常规牙种植手术 (一)一期手术—一种植体植入术 1.制备牙龈切口种植手术常用切口包括牙槽嵴顶切口:偏离牙槽嵴顶的切 口:其他类型切口。 2.翻瓣并修整牙槽骨剥离切口两侧黏骨膜瓣,充分暴露种植区域骨面。用 刮匙或球钻去净骨表面粘连的软组织及拔牙后残留的肉芽组织。用球钻或咬骨钳 去除种植区骨面的过锐骨尖。 3.预备种植窝使用种植外科工具盒中的各种备洞钻,在牙槽骨上进行种植 窝洞的逐级预备,在种植窝预备过程中应采用垂直向提拉式手法,以利于将骨屑 带出种植窝,减少因骨屑堆积而产热过高,并注意持续用4℃生理盐水对种植窝 内进行冲洗降温。 4旋入种植体种植体表面的螺纹具有一定的自攻能力,可以用机用或手用 第13页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第13页 然牙,原因在于血供较少(缺少牙周膜血供)。此外,依靠龈沟液中的抗体也可 进行体液免疫。 第四节 种植义齿的临床治疗 一.种植义齿的适应证 总体上,只要缺牙患者的全身状况能够耐受种植治疗的外科手术,全身和局 部健康状态能够满足种植治疗条件并维持种植体长期稳定的骨结合,患者具有良 好的依从性和抗风险能力,都可以选择种植义齿进行修复。主要适用于: 1.部分或个别缺牙,邻牙健康不愿作为基牙者。 2.磨牙缺失或游离端缺牙的修复。 3.牙列缺失,传统全口义齿修复固位不良者。 4.活动义齿固位差、无功能、黏膜不能耐受者。 5.对义齿修复效果要求较高,而常规义齿又无法满足者。 6.种植区应有足够高度及宽度的健康骨质。 7.口腔黏膜健康,种植区有足够宽度的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8.肿瘤或外伤所致单侧或双侧颌骨缺损,需功能性修复者。 9.耳、鼻、眼-眶内软组织及颅面缺损的颌面赝复体固位。 二.常规牙种植手术 (一)一期手术——种植体植入术 1.制备牙龈切口 种植手术常用切口包括牙槽嵴顶切口;偏离牙槽嵴顶的切 口;其他类型切口。 2.翻瓣并修整牙槽骨 剥离切口两侧黏骨膜瓣,充分暴露种植区域骨面。用 刮匙或球钻去净骨表面粘连的软组织及拔牙后残留的肉芽组织。用球钻或咬骨钳 去除种植区骨面的过锐骨尖。 3.预备种植窝 使用种植外科工具盒中的各种备洞钻,在牙槽骨上进行种植 窝洞的逐级预备,在种植窝预备过程中应采用垂直向提拉式手法,以利于将骨屑 带出种植窝,减少因骨屑堆积而产热过高,并注意持续用 4℃生理盐水对种植窝 内进行冲洗降温。 4.旋入种植体 种植体表面的螺纹具有一定的自攻能力,可以用机用或手用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适配器顺时针缓慢旋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后,取下种植体携带器。 5.安装覆盖螺丝或愈合帽种植体植入后,可按照软组织复位方式分为埋入 式愈合和非埋入式愈合。①埋入式愈合是指,在种植体(主要指骨水平种植体) 植入后安装覆盖螺丝或较低的愈合帽,将黏骨膜瓣复位,进行无张力严密缝合的 愈合方式。②非埋入式愈合,一般以穿龈方式愈合,需安放愈合帽。根据缝合 后的软组织厚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愈合基台。软组织水平种植体植入后,由 于存在穿龈的肩台和覆盖螺丝,一般都属于非埋入式愈合 6缝合创口生理盐水冲洗,彻底清理骨屑等异物,将黏骨膜兼复位,严密 关闭创口。常用缝合方法有间断缝合法(interrupted sutures)、水平褥式缝合 法(horizontal mattress sutures)和垂直褥式缝合法(vertical mattress sutures).等),710天后拆线。 (二)二期手术(种植体一基台连接术) 一期手术埋入式植入种植体后,需在术后3-4个月行二期手术。此时种植体 与骨组织之间己经形成良好的骨结合。非埋入式愈合不需要行二期手术,可直接 在骨结合成功后进行印模和义齿修复程序。 1.切开、剥离局麻下环切或横行切开覆盖螺丝表面软组织及骨膜,显露覆 盖螺丝(图1-7)。 2.安装基台旋下覆盖螺丝,根据种植体表面软组织厚度选择相应高度的愈 合基台,在前牙美学区,还可通过制作个性化基台达到更为理想的种植体周围软 组织塑形效果。 3.缝合创口切口较小或采用软组织环切时,无需缝合。切口较大时,通常 在基台两侧行环抱式缝合,5-7天后拆线。 三.种植义齿印模技术 种植义齿修复前需要进行口腔内的模型制取。按照具体技术可分为:①传 统印模技术,即需要采用印模材料、托盘作为工具,利用印模杆、印模帽、替代 体等印模配件完成的口内印模操作:其按照托盘是否开窗又可分为开窗式印模和 闭口式印模两种。②数字化印模技术,即依靠专业的数字化口腔光学扫描设备 (如:口内光学扫描仪、仓式口外模型扫描仪)以及光学扫描杆完成对牙列、软 组织以及种植体位置的数字化复制。 第14页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第14页 适配器顺时针缓慢旋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后,取下种植体携带器。 5.安装覆盖螺丝或愈合帽 种植体植入后,可按照软组织复位方式分为埋入 式愈合和非埋入式愈合。① 埋入式愈合是指,在种植体(主要指骨水平种植体) 植入后安装覆盖螺丝或较低的愈合帽,将黏骨膜瓣复位,进行无张力严密缝合的 愈合方式。② 非埋入式愈合,一般以穿龈方式愈合,需安放愈合帽。根据缝合 后的软组织厚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愈合基台。软组织水平种植体植入后,由 于存在穿龈的肩台和覆盖螺丝,一般都属于非埋入式愈合。 6.缝合创口 生理盐水冲洗,彻底清理骨屑等异物,将黏骨膜瓣复位,严密 关闭创口。常用缝合方法有间断缝合法(interrupted sutures)、水平褥式缝合 法(horizontal mattress sutures)和垂直褥式缝合法(vertical mattress sutures)等),7~10 天后拆线。 (二)二期手术(种植体-基台连接术) 一期手术埋入式植入种植体后,需在术后 3-4 个月行二期手术。此时种植体 与骨组织之间已经形成良好的骨结合。非埋入式愈合不需要行二期手术,可直接 在骨结合成功后进行印模和义齿修复程序。 1.切开、剥离 局麻下环切或横行切开覆盖螺丝表面软组织及骨膜,显露覆 盖螺丝(图 1-7)。 2.安装基台 旋下覆盖螺丝,根据种植体表面软组织厚度选择相应高度的愈 合基台,在前牙美学区,还可通过制作个性化基台达到更为理想的种植体周围软 组织塑形效果。 3.缝合创口 切口较小或采用软组织环切时,无需缝合。切口较大时,通常 在基台两侧行环抱式缝合,5-7 天后拆线。 三.种植义齿印模技术 种植义齿修复前需要进行口腔内的模型制取。按照具体技术可分为:① 传 统印模技术,即需要采用印模材料、托盘作为工具,利用印模杆、印模帽、替代 体等印模配件完成的口内印模操作;其按照托盘是否开窗又可分为开窗式印模和 闭口式印模两种。② 数字化印模技术,即依靠专业的数字化口腔光学扫描设备 (如:口内光学扫描仪、仓式口外模型扫描仪)以及光学扫描杆完成对牙列、软 组织以及种植体位置的数字化复制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四.种植治疗中的医技合作 1.术前评估及计划美学诊断蜡牙、数字化排牙、种植体虚拟植入设计。 2.种植手术CAD-CAM(或外科简易)种植导板的设计和制作、骨增量导板 的设计和制作。 3.即刻修复个性化临时义齿的设计和制作。 4.二期手术个性化愈合基台、过渡义齿的制作。 5。种植印模个性化印模托盘的制作。 6.临时或最终修复临时/最终修复体、支架、个性化CAD-CM基台的设计 和制作,或成品基台的研磨,等。 7.其它 【小结】 1.种植修复工艺学是一门研究口腔种植义齿设计、加工及修补的学科,是 口腔医学技术的一个新兴领域和重要分支。 2。种植修复体由种植体、基台和上部结构共同组成。 3.种植体按照形态、结构和表面处理可以分为若干类型。 4.骨结合是种植体成功的关键和重要保障。 5.生物学宽度是阻止种植体周机械和病原体侵犯的主要屏障。 6。种植修复治疗的过程包含术前评估与计划、种植体植入、二期牙龈成 型、二期修复等若干步骤。 【思考题】 1.种植体骨结合与牙周膜结合的生理区别? 2.种植义齿的制作要点与活动义齿、固定桥有何不同? 3.用思维导图描绘在种植治疗过程中的医技配合过程。 (黄元丁) 第15项

种植修复工艺学 口腔种植学教研室 第15页 四.种植治疗中的医技合作 1. 术前评估及计划 美学诊断蜡牙、数字化排牙、种植体虚拟植入设计。 2. 种植手术 CAD-CAM(或外科简易)种植导板的设计和制作、骨增量导板 的设计和制作。 3. 即刻修复 个性化临时义齿的设计和制作。 4. 二期手术 个性化愈合基台、过渡义齿的制作。 5. 种植印模 个性化印模托盘的制作。 6. 临时或最终修复 临时/最终修复体、支架、个性化 CAD-CAM 基台的设计 和制作,或成品基台的研磨,等。 7. 其它 【小结】 1. 种植修复工艺学是一门研究口腔种植义齿设计、加工及修补的学科,是 口腔医学技术的一个新兴领域和重要分支。 2. 种植修复体由种植体、基台和上部结构共同组成。 3. 种植体按照形态、结构和表面处理可以分为若干类型。 4. 骨结合是种植体成功的关键和重要保障。 5. 生物学宽度是阻止种植体周机械和病原体侵犯的主要屏障。 6. 种植修复治疗的过程包含术前评估与计划、种植体植入、二期牙龈成 型、二期修复等若干步骤。 【思考题】 1. 种植体骨结合与牙周膜结合的生理区别? 2. 种植义齿的制作要点与活动义齿、固定桥有何不同? 3. 用思维导图描绘在种植治疗过程中的医技配合过程。 (黄元丁)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