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诗经

诗 经
诗 经

一、 诗经的编集 、献诗说: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曰:“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 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百工谏,庶人传语。” 献诗制度体现出“主文谲谏”的文化传统。 2、采诗说: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 徇于路以采诗,献使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 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3、删诗说: 《论衡·正说篇》: 《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去 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篇。” 唐代孔颖达最先提出怀疑,其实,删定者当是周朝的乐官
一、诗经的编集 1、献诗说: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曰:“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 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百工谏,庶人传语。” 献诗制度体现出“主文谲谏”的文化传统。 2、采诗说: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 徇于路以采诗,献使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 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3、删诗说: 《论衡·正说篇》:“《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去 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篇。” 唐代孔颖达最先提出怀疑,其实,删定者当是周朝的乐官

二、诗经的流传 1、先秦: 1)《论语》说诗20则,其中出自孔子之口的有16则。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弟子中,子夏最突出,将诗学传于后世。 2)孟子说诗,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 《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 也,是尚友也。 3)荀子首先尊《诗》为“经”,从理论上阐明其“言志”、 明道”的性质及其政教功能
二、诗经的流传 1、先秦: 1)《论语》说诗20则,其中出自孔子之口的有16则。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弟子中,子夏最突出,将诗学传于后世。 2)孟子说诗,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 《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 也,是尚友也。 3)荀子首先尊《诗》为“经”,从理论上阐明其“言志”、 “明道”的性质及其政教功能

二、诗经的流传 2、两汉: 1)“四家诗”:齐、鲁、韩、毛 A、齐人辕固生,亡于魏。 B、鲁人申培公,传于孔安国,亡于西晋。 C、燕人韩婴,亡于宋。 D、赵人毛苌,受业于六国时鲁人毛亨。东汉郑玄作《毛诗 传笺》,唐孔颖达疏之曰《毛诗正义》。流传至今。 2) 《毛诗序》:其作者有争议,一般认为东汉卫宏。其内容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A、诗歌的特点: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B、诗乐舞之关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 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二、诗经的流传 2、两汉: 1)“四家诗”:齐、鲁、韩、毛 A、齐人辕固生,亡于魏。 B、鲁人申培公,传于孔安国,亡于西晋。 C、燕人韩婴,亡于宋。 D、赵人毛苌,受业于六国时鲁人毛亨。东汉郑玄作《毛诗 传笺》,唐孔颖达疏之曰《毛诗正义》。流传至今。 2)《毛诗序》:其作者有争议,一般认为东汉卫宏。其内容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A、诗歌的特点: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B、诗乐舞之关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 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二、诗经的流传 C、诗与时代政治之关系: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 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 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 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D、诗之分类与表现方法:“六义”的提出。(后详) 《毛诗序》 的观点,对中国传统诗学产生过深远影响。 3、魏晋南北朝: 1)魏晋:玄学对经学的冲击,在《诗》学上有郑学与王学 之争。实质是门户之见与政治地位的争夺。 2)南北朝: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人简约,得其英华;北 学深芜,穷其枝叶。 4、唐代: 孔颖达《毛诗正义》集汉学之大成,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诗经的流传 C、诗与时代政治之关系: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 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 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 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D、诗之分类与表现方法:“六义”的提出。(后详) 《毛诗序》的观点,对中国传统诗学产生过深远影响。 3、魏晋南北朝: 1)魏晋:玄学对经学的冲击,在《诗》学上有郑学与王学 之争。实质是门户之见与政治地位的争夺。 2)南北朝: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人简约,得其英华;北 学深芜,穷其枝叶。 4、唐代: 孔颖达《毛诗正义》集汉学之大成,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诗经的流传 5、宋代: 疑古思辨是宋学的主要特征,因此, 《诗》学也开始冲决汉 学之藩篱,代表作为朱熹的《诗集传》。简明扼要。笼罩元明。 6、清代: 经学复兴,学派林立:1)持毛反朱者,如陈启源《毛诗稽古 编》、陈焕《诗毛氏传疏》及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等: 2)反毛诗者,如姚际恒《诗经通论》对毛、朱之说都有批判, 还有方玉润《诗经原始》、魏源《诗古微》亦有不少创见。 7、现代《诗经》学举要: 闻一多《诗经新义》、《诗经通义》,高亨《诗经今注》,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陈子展《诗经直解》,赵沛霖《诗 经研究反思》,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等
二、诗经的流传 5、宋代: 疑古思辨是宋学的主要特征,因此,《诗》学也开始冲决汉 学之藩篱,代表作为朱熹的《诗集传》。简明扼要。笼罩元明。 6、清代: 经学复兴,学派林立:1)持毛反朱者,如陈启源《毛诗稽古 编》、陈焕《诗毛氏传疏》及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等; 2)反毛诗者,如姚际恒《诗经通论》对毛、朱之说都有批判, 还有方玉润《诗经原始》、魏源《诗古微》亦有不少创见。 7、现代《诗经》学举要: 闻一多《诗经新义》、《诗经通义》,高亨《诗经今注》,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陈子展《诗经直解》,赵沛霖《诗 经研究反思》,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等

三、诗经的分类 《诗经》的分类,古有六诗、六义、四始、四诗诸说, 孔颖达曾谓:“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 异辞耳。”异体,即不同的体裁;异辞,即在表现方法上的 不同。此说多为今人所宗。而体裁的分类又关乎音乐。 1、音乐之分类: 1)朱熹《诗集传》:“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2)《左传昭公二十年》:“天子之乐曰雅。” 3)清人阮元《研经室集释颂》:“颂之训为形容者,本 义也。..三颂各章皆是舞容,故称为颂。 2、《毛诗序》之分类: 1)风: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 风化下,下压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 以戒,故曰风。…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三、诗经的分类 《诗经》的分类,古有六诗、六义、四始、四诗诸说, 孔颖达曾谓:“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 异辞耳。”异体,即不同的体裁;异辞,即在表现方法上的 不同。此说多为今人所宗。而体裁的分类又关乎音乐。 1、音乐之分类: 1)朱熹《诗集传》:“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2)《左传·昭公二十年》:“天子之乐曰雅。” 3)清人阮元《研经室集·释颂》:“颂之训为形容者,本 义也。……三颂各章皆是舞容,故称为颂。” 2、《毛诗序》之分类: 1)风: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 风化下,下压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 以戒,故曰风。……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三、诗经的分类 2)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政有大小,故有 小雅焉,有大雅焉。 3)颂: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显然,毛传的分类带有浓厚的政教色彩。 3、 《诗经》的重新分类: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古乐的失传,《诗经》的分类标准也由 音乐变为内容。故此,我们将《诗经》分为六大类: 1)周民族史诗 2)农事诗 3)燕飨诗 4)战争徭役诗 5)政治美刺诗 6)婚姻爱情诗
三、诗经的分类 2)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政有大小,故有 小雅焉,有大雅焉。 3)颂: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显然,毛传的分类带有浓厚的政教色彩。 3、《诗经》的重新分类: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古乐的失传,《诗经》的分类标准也由 音乐变为内容。故此,我们将《诗经》分为六大类: 1)周民族史诗 2)农事诗 3)燕飨诗 4)战争徭役诗 5)政治美刺诗 6)婚姻爱情诗

四、周民族史诗 1、关于“史诗 1)最早出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希腊语“epos”本义 为平话或故事,后泛指人类童年时期歌颂民族英雄的叙事诗。 2)《辞海》的解释:史诗,指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 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著 名英雄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关于“史 诗”的“七要素”:歌谣、传说、神话,以及创作时代(人 类初期)、形象、情节、叙述的方式。 2、周民族史诗: 《诗经》有五篇被视为周民族史诗。即《大雅》中的《生 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五篇
四、周民族史诗 1、关于“史诗”: 1)最早出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希腊语“epos”本义 为平话或故事,后泛指人类童年时期歌颂民族英雄的叙事诗。 2)《辞海》的解释:史诗,指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 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著 名英雄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关于“史 诗”的“七要素”:歌谣、传说、神话,以及创作时代(人 类初期)、形象、情节、叙述的方式。 2、周民族史诗: 《诗经》有五篇被视为周民族史诗。即《大雅》中的《生 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五篇

四、周民族史诗 1) 《生民》:叙述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发明农业、定居邰 地以及开创祭礼的事迹,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 2)《公刘》: 叙述周部落首领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迁至幽地, 初步定居并发展农业,为周代统治阶级的开国历史。夏末商 初,周人开始阶级分化阶段。 3)《绵》:叙述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自幽迁至岐山之南的周 原,营建政治机构,创业兴国,以及文王姬昌的开国历史, 进入奴隶制时代。 4)《皇矣》:先歌颂周文王之祖太王、其伯太伯、其父王 季之德,然后叙述周文王伐密伐崇、克敌制胜之武功。 5)《大明》:叙述周文王、武王从开国到灭商的历史。夏 末商初,周人开始阶级分化阶段
四、周民族史诗 1)《生民》: 叙述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发明农业、定居邰 地以及开创祭礼的事迹,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 2)《公刘》: 叙述周部落首领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迁至幽地, 初步定居并发展农业,为周代统治阶级的开国历史。夏末商 初,周人开始阶级分化阶段。 3)《绵》:叙述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自幽迁至岐山之南的周 原,营建政治机构,创业兴国,以及文王姬昌的开国历史, 进入奴隶制时代。 4)《皇矣》:先歌颂周文王之祖太王、其伯太伯、其父王 季之德,然后叙述周文王伐密伐崇、克敌制胜之武功。 5)《大明》:叙述周文王、武王从开国到灭商的历史。夏 末商初,周人开始阶级分化阶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宋辽金文学.ppt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唐代文学史(主讲:梁旭艳).ppt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打印版)先秦两汉文学.pdf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打印版)元明清及近代文学.pdf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打印版)唐宋文学.pdf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打印版)汉魏六朝文学.pdf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The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共七编,主讲:梁旭艳).pdf
- 法国作家、哲学家:阿尔贝·加缪(人物介绍).ppt
- 《高级汉德翻译教程》教师用书(单元教学讲解)第四单元 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pdf
- 《高级汉德翻译教程》教师用书(单元教学讲解)第三单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pdf
- 新中小学生汉语考试(YCT)介绍(汉语非第一语言).pdf
- 安顺学院:《普通话》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普通话 Mandarin.docx
- 请子百家之十三经:《春秋谷粱传》中华古典精华文库PDF电子书(春秋穀梁传).pdf
- 中化古典精华文库:诸子百家之十三经《礼记》PDF电子书(孔子,共四十七卷).pdf
- 中华名人传记:《庄子传》PDF电子书(庄子其人、文化巨著《庄子》、评价).pdf
- 上海交通大学:《英语文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Jane Austen and her Pride and Prejudice.pptx
- 上海交通大学:《英语文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three aspects of hawthorne's puritanism.pdf
- 《英语文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s Poetry.pdf
- 《英语文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Shakespeare Studies Today Romanticism Lost.pdf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ppt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历史散文(春秋左氏传).ppt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汉代乐府民歌与文人诗歌.ppt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汉代辞赋.ppt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ppt
- 京华出版社:《四书五经》PDF电子版(分上中下卷)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pdf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绪言.pdf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公文行文规则.pdf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公文术语.doc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公文概述.pdf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公文格式.pdf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公文写作.pdf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申论写作(一).doc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申论写作(二).doc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PPT教学课件(经济文书写作)投标书.ppt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PPT教学课件(经济文书写作)条据.ppt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PPT教学课件(经济文书写作)商务意向书.ppt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PPT教学课件(经济文书写作)审计报告.ppt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PPT教学课件(经济文书写作)可行性研究报告.ppt
- 运城学院:《秘书写作 Daily practical Writing》课程PPT教学课件(经济文书写作)经济预测报告.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