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7 电路中的谐振

也线不 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 2.7电路中的谐振 27.1串联谐振 27.2并联谐振 回国
2.7 电路中的谐振 2.7.1 串联谐振 2.7.2 并联谐振

也线不 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 谐振现象 在含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交流电路中,若电路中 的电流与电源电压同相,电路呈电阻性,称这时电路的 工作状态为谐振。 谐振「串联谐振:在串联电路中发生的谐振 并联谐振:在并联电路中发生的诸振。 27.1串联谐振 1.谐振条件U=UcU 即:X UOR L X R P=arctan 0+3x R L 电压与电流同相电路 中发生串联诸振。 回回国
2.7.1 串联谐振 在含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交流电路中,若电路中 的电流与电 源电压同相,电路呈电阻性,称这时电路的 工作状态为谐振。 谐振现象 谐振 串联谐振:在串联电路中发生的谐振。 并联谐振:在并联电路中发生的谐振。 U UR UL UC I – + – + – + – + – jXC R jXL 1. 谐振条件 I • U • UR • UL • Uc • = UL = UC 即: XL = XC arctan = 0 − = R XL XC 电压与电流同相,电路 中发生串联谐振

也线不 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 2.诸振频率 谐振角 由oL 可得:an= 频率 oC LC 谐振频率f=f0=xJLC 品质因数 特性阻抗P=a≈1 OL 1L Q R RVO 在串联谐振时,U和UC是Q倍的电源电压,可能 会损坏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应避免发生串联谐振。而 串联诸振在无线电工程中有广泛应用 3.串联谐振电路特点 (1)总阻抗值最小Z=R;(2)I=l=U/R最大; (3)电路呈电阻性,电容或电感上的电压可能高于电 源电压。 回国
2. 谐振频率 C LC L 1 1 = o = 由 可得: LC f f 2π 1 = 0 = 谐振角 频率 3. 串联谐振电路特点 谐振频率 特性阻抗 C L C = L = = 0 0 1 (1)总阻抗值最小Z = R ; (2) I = I 0 = U / R 最大; (3)电路呈电阻性,电容或电感上的电压可能高于电 源电压。 品质因数 C L R R L Q 0 1 = = 在串联谐振时,UL和UC是Q倍的电源电压,可能 会损坏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应避免发生串联谐振。而 串联谐振在无线电工程中有广泛应用

也线不 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 应用举例:无线电接收设备的输入调谐电路如图。 接收 天线 R c信号 L1 2 信号 ① 可调 各电台信号 电容 (频率不同) 回国
应用举例:无线电接收设备的输入调谐电路如图。 信号 接收 天线 可调 电容 R C – L + – + – + us1 us2 us3 信号 各电台信号 (频率不同) C L2 L1

也线不 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 27.2并联谐振 1.谐振条件I1sing1=l R U R2+X2√R2+(oL L oL SIn pI R+X√R2+(aD 线圈 o CU OLU 可得 =OCU U R2+(oD)2 91 般线圈电阻R<×XL(忽略R)得: aaC0√LC 1谐振频率f
2.7.2 并联谐振 谐振频率 1. 谐振条件 C L – + R U I 1 I c I I • U • 1 1 I c I C I = I 1 1 sin 2 2 2 2 1 R ( L) U R X U I L + = + = 2 2 2 2 1 ( ) sin R L L R X X L L + = + = CU X U I C C = = 可得 CU R L LU = + 2 2 ( ) LC f 2π 1 0 = 一般线圈电阻R<<XL (忽略R)得: LC 1 C 0 L 0 0 1 线圈

也线不 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 2.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1)电压一定时,诸振时电流最小; (2)总阻抗最大; (3)电路呈电阻性,支路电流可能会大于总电流。 通过对电路谐振的分析,掌握谐振电路的特点, 在生产实践中,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回国
2. 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1)电压一定时,谐振时电流最小; (3)电路呈电阻性,支路电流可能会大于总电流。 (2)总阻抗最大; 通过对电路谐振的分析,掌握谐振电路的特点, 在生产实践中,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5 阻抗串联与并联.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4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串联电路.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3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1 正弦量的三要素.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目录).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小结).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 1.9 支路电流法.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 1.8 基尔霍夫定律.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 1.7 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 1.6 电感元件、电容元件.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 1.5 电阻元件.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 1.4 功率.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 1.3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 1.12 戴维宁定理.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 1.11 叠加定理.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 1.10 结点电压法.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 1.1 电路模型.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8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概念.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小结).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三相电路(目录).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三相电路 3.1 三相电源.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三相电路 3.2 三相电源的连接.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三相电路 3.3 三相负载的连接.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三相电路 3.4 三相电路的功率.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三相电路(小结).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动态电路的分析(目录).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动态电路的分析 4.1 动态电路.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动态电路的分析 4.2 RC电路、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动态电路的分析 4.3 RC电路、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动态电路的分析 4.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动态电路的分析(小结).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磁路和变压器(目录).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磁路和变压器 5.1 磁路的基本概念.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磁路和变压器 5.2 变压器的用途与结构.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磁路和变压器 5.3 变压器.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磁路和变压器 5.4 特殊变压器.ppt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磁路和变压器(小结).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