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白话通信与计算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 信息技术发展史

第二讲 白话通信与计算 信息技术发展史 凌翔教授 电子科越女学 versityof Eletrenie SceeeadecChin
白话通信与计算 ——信息技术发展史 凌 翔 教授 第二讲

例 目录 1956 ■2.1通信技术简介 ■2.1.1通信的概念和发展 ■2.1.2光纤通信 ■2.1.3移动通信 ■2.2计算机发展历程 ■2.3互联网的发展与未来 2
2 目录 2.1 通信技术简介 2.1.1通信的概念和发展 2.1.2 光纤通信 2.1.3 移动通信 2.2 计算机发展历程 2.3互联网的发展与未来

1956 2.1.1通信的概念和发展 简介 通信是传输消息的过程,其根本目 的是把含有信息的消息传到指定的目的 地
2.1.1 通信的概念和发展 通信是传输消息的过程,其根本目 的是把含有信息的消息传到指定的目的 地。 简介

什么是通信? 通信中通过信号来承载消息,通过消息来承载信息。 消息的形式:语言、文字、数据、图像、视频、 ·信号:红绿灯信号、烽火、电信号… SAliNK S232电平 ol0101010中ol9101010 座止色/ 皮的位 停止位 电场 传播方向 磁场 OPG1015 Optical Spectrum 15 中国股市报 48 55 u·1552na R5utgn5ndw时h”0.02nm 6 850 1651 1582 1583 1554 Wavelength (nm) October 痘易20 消息 信号 4
什么是通信? October 23, 2020 4 通信中通过信号来承载消息,通过消息来承载信息。 消息的形式:语言、文字、数据、图像、视频、…… 信号:红绿灯信号、烽火、电信号…… 信息 消息 信号

第1阶段:初级通信阶段 1837年 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开始电通信阶段 1864年 麦克斯韦创立电磁辐射理论,并被赫兹证明, 促使无线通信的出现 1876年 贝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 1879年 第一个专用人工电话交换系统投入运行 1896年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924年 奈奎斯特提出无码间干扰数字传输技术 1942年 维纳提出最佳线性滤波器理论 October 23.2020 5
第1阶段:初级通信阶段 October 23, 2020 5 1837年 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开始电通信阶段 1864年 麦克斯韦创立电磁辐射理论,并被赫兹证明, 促使无线通信的出现 1876年 贝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 1879年 第一个专用人工电话交换系统投入运行 1896年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924年 奈奎斯特提出无码间干扰数字传输技术 1942年 维纳提出最佳线性滤波器理论

第2阶段:近代通信阶段 1948年 香农提出了信息论,建立了通信统计理论 1950年 时分多路通信应用于电话系统 1951年 直拨长途电话开通 1962年 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开通国际卫星电话 脉冲编码调制进入实用阶段 70年代 商用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 信系统投入使用;一些公司制定计算机网 络体系结构 1978年 贝尔实验室建立首个蜂窝移动通信网 October 23.2020 6
第2阶段:近代通信阶段 October 23, 2020 6 1948年 香农提出了信息论,建立了通信统计理论 1950年 时分多路通信应用于电话系统 1951年 直拨长途电话开通 1962年 商用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 信系统投入使用;一些公司制定计算机网 络体系结构 1978年 贝尔实验室建立首个蜂窝移动通信网 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开通国际卫星电话; 脉冲编码调制进入实用阶段 70年代

第3阶段:现代通信阶段 数字网络的公用业务;个人计算机和计 80年代 算机局域网出现;网络体系结构国际标 准陆续制定 1991年 GSM移动通信系统投入商用 1995年 互联网开始普及 1997年 68个国家签定国际协定,互相开放 电信市场 1998年 数字电视业务在美国开通 1999年 ITU决定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October 23.2020
第3阶段:现代通信阶段 October 23, 2020 7 80年代 数字网络的公用业务;个人计算机和计 算机局域网出现;网络体系结构国际标 准陆续制定 1991年 GSM移动通信系统投入商用 1995年 互联网开始普及 1997年 68个国家签定国际协定,互相开放 电信市场 1998年 数字电视业务在美国开通 1999年 ITU决定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狭义上现代的有线通信指有线电信, 内导体 绝缘层 外导体 塑料保护外层 即利用金属导线、光纤等有形媒质传送信息的方式 铜芯线 屏鼓层 ■光纤通信:以光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光纤传输 ·电缆通信:常用于电话、传真、电报等领域 ■无线通信: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 信方式 ·微波通信:直接使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的通信 架设容易、建设周期短 卫星通信:利用卫星做转发站的无线通信 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 ■移动通信: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 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信手段 October 23.2020 8
October 23, 2020 8 有线通信:狭义上现代的有线通信指有线电信, 即利用金属导线、光纤等有形媒质传送信息的方式 光纤通信:以光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光纤传输 电缆通信:常用于电话、传真、电报等领域 无线通信: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 信方式 微波通信:直接使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的通信 架设容易、建设周期短 卫星通信:利用卫星做转发站的无线通信 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 移动通信: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 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信手段 有线通信&无线通信

956 程控交换机的七国八制 ■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国的Lucent、瑞典的爱立信、 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法国的阿尔卡特、加拿 大的北电网络。 1993年,全国用于引进国外交换机的软贷款达7.6亿元, 1994年利用软贷款直接进口的交换机约400万线。 October 23.2020 9
程控交换机的七国八制 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国的Lucent、瑞典的爱立信、 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法国的阿尔卡特、加拿 大的北电网络。 1993年,全国用于引进国外交换机的软贷款达7.6亿元, 1994年利用软贷款直接进口的交换机约400万线。 October 23, 2020 9

956 中国万门程控交换机 1994年,华为公司推出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年,西安大唐公司开发SP30超级数字程控交换机; ■ 1995年,巨龙集团的HJD04交换设备投入使用;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巨大中华 水数的分程控交损机生产鉴定会 字只笔理相 新鸣网 WAWNEWSER 中兴ZX-500 邬江兴院士 ■ 2002年,国外交换机逐步地退出了中国市场。 October 23.2020 10
中国万门程控交换机 1994年,华为公司推出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年,西安大唐公司开发SP30超级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年,巨龙集团的HJD04交换设备投入使用;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巨大中华 2002年,国外交换机逐步地退出了中国市场。 October 23, 2020 10 中兴ZX-500 邬江兴院士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子科技大学:《白话通信与计算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行业、专业与课程体系.pdf
- 电子科技大学:《白话通信与计算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ations》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凌翔).pdf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电子学基础(Basic Electronics)》教学资源(讲义)Session3 Semiconductor Devices.pdf
-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电子学基础(Basic Electronics)》教学资源(讲义)Session2 Time-Varying Signals & Circuits.pdf
-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电子学基础(Basic Electronics)》教学资源(讲义)Session1 Preliminary Concepts, Passive Device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总复习.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十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10.1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八章 反馈放大电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七章 模拟集成电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五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四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三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二章 运算放大器.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拟部分)第一章 绪论(主讲:李锋).ppt
- 《现代交换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he Exchang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分组交换技术.pdf
- 《现代交换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he Exchang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电路交换技术.pdf
- 《现代交换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he Exchang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七号信令(7号信令系统).pdf
- 电子科技大学:《白话通信与计算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3 网络OSI分层结构.pdf
- 电子科技大学:《白话通信与计算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 多址接入与功率控制.pdf
-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pdf
-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思政案例选录).pdf
-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授课电子教案,雷霞).pdf
-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述(主讲:雷霞).pdf
-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pdf
-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蜂窝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多址接入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GSM及其增强移动通信系统.pdf
-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抗衰落和链路性能增强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增强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器件》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Microelectronic Devices.pdf
-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器件》课程教学资源(思政教案)绪论、微电子技术发展现状.pdf
-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器件》课程教学资源(思政教案)大注入效应.pdf
-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器件》课程教学资源(思政教案)MOSFET发展方向.pdf
-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器件》课程教学资源(思政教案)高频晶体管设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0 Introduction.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1 Continuous-time Signals and Systems.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2 Discrete-Time Signals and System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