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9讲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3.5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信息资源的测度 方法—“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模型” 丰裕系数模型: R=RI+R2 ⊙R:信息资源丰裕系数 ⊙R1:基本信息资源生产能力 ⊙R2:基本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一、信息资源的测度 方 法——“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模型” 丰裕系数模型: R = R1 + R2 ⊙ R:信息资源丰裕系数 ⊙ R1:基本信息资源生产能力 ⊙ R2:基本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

§3.5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该模型选择数据库资源、专利商标资源、图书报刊资 源和视听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最基本要素。并认为这 四类信息资源基本上表达了信息资源的范畴和内容。 即:RI=(P1+P2+P3+P4)/M ⊙P1:数据库的数量 ⊙P2:获得专利和商标数量 ⊙P3:图书报刊出版数量 ⊙P4:视听产品生产数量 M:测度期测度范围内的人口总数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 该模型选择数据库资源、专利商标资源、图书报刊资 源和视听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最基本要素。并认为这 四类信息资源基本上表达了信息资源的范畴和内容。 即: R1 = ( P1 + P2 + P3 + P4 ) / M ⊙ P1:数据库的数量 ⊙ P2:获得专利和商标数量 ⊙ P3:图书报刊出版数量 ⊙ P4:视听产品生产数量 M:测度期测度范围内的人口总数

§3.5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该模型将信息资源的传播、存储和处理能力称为信息 资源的发展潜力。 即:R2=(S1+S2) ⊙Sl:信息资源的储备能力(包括人均计算机、文 化设施、新闻设施、娱乐设施、邮电设施、通信设施 等的拥有量。) ⊙S2: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包括测度范围内的识 字率、教育机构普及率、科研机构普及率、政府部门 人数和咨询机构人数等) ※该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校度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 该模型将信息资源的传播、存储和处理能力称为信息 资源的发展潜力。 即: R2 = ( S1 + S2 ) ⊙ S1:信息资源的储备能力(包括人均计算机、文 化设施、新闻设施、娱乐设施、邮电设施、通信设施 等的拥有量。) ⊙ S2: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包括测度范围内的识 字率、教育机构普及率、科研机构普及率、政府部门 人数和咨询机构人数等) ※该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校度

§3.5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信息化理论与测度 1.信息化: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 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 变的过程。 内涵信息的利用非常广泛,信息产业及信息咨 询服务业高度发达和完善 外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环境。 2.信息化测度的经典理论: A.[美国]波拉特模型 B.[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二、信息化理论与测度 1. 信息化: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 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 变的过程。 内涵——信息的利用非常广泛,信息产业及信息咨 询服务业高度发达和完善; 外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环境。 2. 信息化测度的经典理论: A. [美国]波拉特模型 B. [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

§3.5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A.波拉特模型GDP比重法和就业结构分析法 主要观点: ①经信息产业从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 区分了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 ※一级信息部门:面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部 门。构成社会信息市场的主体。 ※二级信息部门:提供的信息产品仅供内部消费。为 政府或非信息服务企业提供信息的部门。 ②提出衡量信息产业规模的两个指数:信息部门增加 值占GDP的比重和信息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 的比重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A. 波拉特模型——GDP比重法和就业结构分析法 主要观点: ①经信息产业从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 区分了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 ※一级信息部门:面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部 门。 构成社会信息市场的主体。 ※二级信息部门:提供的信息产品仅供内部消费。为 政府或非信息服务企业提供信息的部门。 ②提出衡量信息产业规模的两个指数:信息部门增加 值占GDP的比重和信息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 的比重

§3.5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B.信息化指数法:旧日本小宋崎情介 观点:用4类1个指数衡量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量(包括人均年函件数、通话次数、百人 天报纸发行数、万人书籍销售点数、人口密度等) ⊙信息装备率(包括百人电话机量、电视机量 万人电视机拥有量) ⊙通信主体水平(包括第三产业人数比重、百人 在校大学生数) ⊙信息系数(包括个人消费中除衣食住行外杂费 的比例)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B. 信息化指数法: [日本] 小宋崎情介 观点: 用4类11个指数衡量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 信息量(包括人均年函件数、通话次数、百人 天报纸发行数、万人书籍销售点数、人口密度等) ⊙ 信息装备率(包括百人电话机量、电视机量、 万人电视机拥有量) ⊙ 通信主体水平(包括第三产业人数比重、百人 在校大学生数) ⊙ 信息系数(包括个人消费中除衣食住行外杂费 的比例)

§3.5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从6个方面24项指标 来概括反映国家信息化水平。 Q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信息网络建设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的支柱)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成功之本) Q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 从6个方面24项指标 来概括反映国家信息化水平。 ⊙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信息网络建设 ⊙ 信息技术应用 ⊙ 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的支柱) ⊙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成功之本) ⊙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第三章小结 首先介绍了信息资源的概念;介绍了信息资源的采集 原则和机制;各类市场信息源的特点;以及市场信息 采集的途径、方法和市场信息整序、市场信息分析研 究的步骤。 随后讨论了市场信息资源数据库化的必要性和宏观与 微观管理措施;介绍了市场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以 及市场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中政府和企业应该注重的问 题。 ●介绍了信息市场的含义、分类;介绍了信息市场的特 征;以及提高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注意的 问题,培育和发展我国信息市场应该采取的措施
第三章 小结 ⚫ 首先介绍了信息资源的概念;介绍了信息资源的采集 原则和机制;各类市场信息源的特点;以及市场信息 采集的途径、方法和市场信息整序、市场信息分析研 究的步骤。 ⚫ 随后讨论了市场信息资源数据库化的必要性和宏观与 微观管理措施;介绍了市场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以 及市场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中政府和企业应该注重的问 题。 ⚫ 介绍了信息市场的含义、分类;介绍了信息市场的特 征;以及提高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注意的 问题,培育和发展我国信息市场应该采取的措施

第三章小结 重点介绍了信息资源的测度方法信息资源丰裕系 数模型 介绍了信息化的含义,以及两种经典的信息化测度理 论—美国学者波拉特提出的的GDP比重法和就业结 构分析法,以及日本经济学家小松崎情介提出的信息 化指数法。 ●介绍了我国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制定的国家信息化指标 体系
第三章 小结 ⚫ 重点介绍了信息资源的测度方法——信息资源丰裕系 数模型 ⚫ 介绍了信息化的含义,以及两种经典的信息化测度理 论——美国学者波拉特提出的的GDP比重法和就业结 构分析法,以及日本经济学家小松崎情介提出的信息 化指数法。 ⚫ 介绍了我国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制定的国家信息化指标 体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8讲3-2,3,4 市场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化、市场信息服务的产业化、信息市场建设.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7讲3-1 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6讲2-4,5 信息不对称的社会经济后果、激励机制与市场信号.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5讲2-3 市场信息的主要形式.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4讲2-1,2 市场信息的内涵和特征、市场信息的作用.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3讲1-5,6 信息的作用、组织中的信息资源.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30讲 信息系统的开发(复习).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2讲1-4 信息的生命期.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29讲 信息的组织(复习).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28讲4.2章 信息技术(复习).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27讲4.1章 信息技术(复习).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26讲 复习.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25讲 复习.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24讲6-3.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2)原型法.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23讲6-3.1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1)生命周期法.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22讲6-3.1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1)生命周期法.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21讲6-1,2 信息系统的规划、信息系统开发.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20讲5-4,5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数据挖掘及其应用.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1讲1-1,2,3 信息的基本概念.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信息学_第19讲5-4 信息系统的类型.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习题及习题祥解.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一章 资源及其配置.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九章 所有制结构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组织和市场规则.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六章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主体.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十章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税、金融和分配体制.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产权制度.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二章 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其特征.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十一章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十七章 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制和信用基础.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十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外开放.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十八章 对市场经济的再认识.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十六章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十四章 市场经济全球化.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pt
- 西北工业大学:市场经济学_绪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