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讲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 张德思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 张德思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 材料的质量比例。确定这种数量比例关系的工作 称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达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即 (1)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士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 成本。 ●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于200141施行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 材料的质量比例。确定这种数量比例关系的工作, 称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达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即: (1) 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 成本。 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于2001.4.1施行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的原 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 匕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中确定三个参数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 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 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 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 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 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 准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的原 则 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中确定三个参数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 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 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 位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 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 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 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原理 (1)绝对体积法 绝对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假定刚浇捣完毕的混 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其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 积及混凝十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气体积之和 co 80 +0.0la=1 g 式中Pc一水泥密度(kg/m3),可取2900~3100kg/m p。一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ps一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pw一水的密度(kg/m3),可取1000kg/m 一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a可取为1
二、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原理 (1)绝对体积法 绝对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假定刚浇捣完毕的混 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其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 积及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气体积之和。 0.0 1 1 0 0 0 + + + + = w w s so g g c mc m m m 式中 ρc——水泥密度(kg/m3),可取 2900~3100 kg/m3。 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w——水的密度(kg/m3),可取 1000 kg/m3; α ——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 可取为1

●(2)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 如果原材料比较稳定,可先假设混凝士的 表观密度为一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 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mcotmgo t mso +mwo= mcp 式中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m0—每立方混凝土的用水量(kg); m cp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 其值可取2400~2450kg
(2)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 如果原材料比较稳定,可先假设混凝土的 表观密度为一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 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mc0+mg0+ms0+mw0= mcp 式中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 其值可取 2400~2450kg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设计的基本资料 ①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管理水平, ②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③原材料品种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④混凝土的部位、结构构造情况、施工条件等。 2.初步配合比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f。) fcu o=fcu, k+1.6450
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 设计的基本资料 ①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管理水平, ②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③原材料品种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④混凝土的部位、结构构造情况、施工条件等。 2.初步配合比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f cu,0) f cu,0 = f cu,k +1.645

●混凝土配制强度可按下式计算(JGJ55- 2000) fan02≥fn.k+1.6450 ●式中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cu x—设计的混凝士强度标准值 MPay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可按下式计算(JGJ55- 2000): 式中 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MPa); σ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f cu,0 f cu,k +1.645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又称均方差,其计算式 为 ∑(m-2∑f Cu, I n-1 ●对于C20、C25级混凝土,σ计算值 <25MPa时计算配制强度时取σ+2.5MPa; 对于C30级以上的混凝土,σ计算值 <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时取σ+3.0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又称均方差,其计算式 为 对于 C20、C25级混凝土,σ计算值 <2.5MPa时,计算配制强度时取σ≮2.5MPa; 对于 C30级以上的混凝土,σ计算值 <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时取σ≮3.0MPa; 1 1 2 1 2 1 2 − − = − − = = = n f nf n f f n i cu i n i ( cu,i ) ,

●当施工单位不具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凝土 的强度资料时,σ值可按下表取值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1992 表3.0混凝土强度标准差(o) 混凝土设计 低于C20 C20~C35 高于C35 强度等级fuk o MPa) 4.0 5.0 6.0
当施工单位不具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凝土 的强度资料时,σ值可按下表取值。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1992 表 3.0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 混凝土设计 强度等级 fcu,k 低于 C20 C20~C35 高于 C35 σ(MPa) 4.0 5.0 6.0

(2)计算水灰比(WC 根据强度公式计算水灰比: fcu o=aafce(c/w-ab ce c,0+C b ce ●式中fu混凝士试配强度,MPa; 水泥28d的实测强度,MPa an,a1回归系数,与骨料品种、水泥品种有 关,其数值可通过试验求得。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提供的αn、O经验值为 采用碎石:a=0.46 CL1=0.07 采用卵石:a=0.48 C1=0.33
(2)计算水灰比 (W/C) 根据强度公式计算水灰比: 式中f cu,0——混凝土试配强度, MPa; f ce——水泥28d的实测强度,MPa; αa ,αb—回归系数,与骨料品种、水泥品种有 关,其数值可通过试验求得。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提供的αa 、αb 经验值为: 采用碎石:αa=0.46 αb =0.07 采用卵石:αa=0.48 αb =0.33 ce cu a b a ce f f f C W • • • + = ,0 f cu,0 = a f ce(C /W −b)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建筑给水排水工》教材电子版(第四版,PDF电子书,共14章).pdf
- 《建筑给水排水工》教材电子版(第四版,PDF电子书,共14章).pdf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硅酸盐水泥和铝酸盐水泥讲义.ppt
- 建筑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概预算》电子课程讲解(共六章).ppt
- 安徽水电学院:《智能建筑概述》 最早的智能建筑讲义.ppt
- 山东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共七章,主讲:薛云冱).doc
- 《建筑力学课程》 电子教案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ppt
-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人防工程结构设计》讲义.ppt
- 《电气传动》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pps
- 《建筑给排水讲稿》 第四讲 热水供应工程.doc
- 《建筑给排水讲稿》 第六讲 建筑中水、水景工程.doc
- 《建筑给排水讲稿》 第五讲 高层给水排水工程.doc
- 《建筑给排水讲稿》 第二讲 建筑给水工程.doc
- 《建筑给排水讲稿》 第三讲 建筑排水工程.doc
- 《建筑给排水讲稿》 第一讲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doc
- 《建筑给排水讲稿》 给水方式的分类.doc
-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部分 园林.ppt
-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部分 宗教建筑.ppt
-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部分 住宅与聚落 第四部分 宫殿、坛庙、陵墓.ppt
-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部分 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ppt
- 《建筑结构》知识点课件讲解(共十章).doc
- 《中国建筑荟萃》电子课件讲义.pps
- 《现代景观设计学》电子教程(共六章).doc
- 《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讲义.doc
-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参考书(PDF电子版,共十一章).pdf
- 华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 第一章 概述.ppt
- 华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 第二章 建筑工程定额.ppt
- 华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 第三章 单位估价表.ppt
- 华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 第三章(3-2) 单位估价表.ppt
- 华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 第四章 单位工程造价的费用组成.ppt
- 华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 第五章 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ppt
- 华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 第五章(5-2) 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ppt
- 华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 第六章 建筑工程概算的编制.ppt
- 华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 第七章 施工预算的编制.ppt
- 华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 第八章 工程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ppt
- 《土木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绪论 Geology in Civil Engineering.ppt
- 《土木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岩石 rock(1/2).ppt
- 《土木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岩石 rock(2/2).ppt
- 《土木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地质作用 Geological process(1/4).ppt
- 《土木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地质作用 Geological process(2/4).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