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隧道显微镜原理》(STM)PPT教学课件 STM实验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Nano view-型扫描隧道显微镜 研制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上海纳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技术参数: 形 扫描范围:5μm×5μm 样品驱进:马达自动驱进 +手动螺纹 分辨率:原子分辨
NanoView-I 型扫描隧道显微镜 研制: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上海纳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技术参数: 扫描范围:5m×5 m 样品驱进:马达自动驱进 +手动螺纹 分辨率: 原子分辨

Nano view-I型扫描隧道显微镜 1997年研制,并投入教学使用; 1998年通过上海市科委鉴定; 1999年获全国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仪器一等奖; 2000年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中标; 目前已有清华、复旦、科大、同济、东南大学、中山、 华中科技、西北大学、北方交大、大连理工、西北工 业、重大、华南师范等十几所高校使用
NanoView-I 型扫描隧道显微镜 •1997年研制,并投入教学使用; •1998年通过上海市科委鉴定; •1999年获全国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仪器一等奖; •2000年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中标; •目前已有清华、复旦、科大、同济、东南大学、中山、 华中科技、西北大学、北方交大、大连理工、西北工 业、重大、华南师范等十几所高校使用

引 STM基本原理 STM仪器的基本构成 STM实验技术的主要问题 STM实验的教学应用
• 引言 • STM基本原理 • STM仪器的基本构成 • STM实验技术的主要问题 • STM实验的教学应用

人眼的分辨率为104米 光学显微镜分辨率为107米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为1010米 场离子显微镜分辨率为1010米 不能对原子直接观察和操纵!
不能对原子直接观察和操纵! • 人眼的分辨率为10-4米 • 光学显微镜分辨率为10-7米 •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为10-10米 • 场离子显微镜分辨率为10-10米

为表彰STM的发明者们对科学研究的杰出贡献, 1986年宾尼和罗雷尔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G Binning H Rohrer
为表彰STM的发明者们对科学研究的杰出贡献, 1986年宾尼和罗雷尔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G.Binning H.Rohrer

STM的独特优点 具有原子级高分辨率,分辨率横向0.1nm、纵向 0.01nm。 可实时地得到在实空间中表面的三维图象。 可在真空、大气、常温等不同环境下工作,甚至 可将样品浸在水和其它溶液中,不需要特别的制 样技术,且探测过程对样品无损伤 可用来移动和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 价格便宜
STM的独特优点 • 具有原子级高分辨率,分辨率横向0.1nm、纵向 0.01nm。 • 可实时地得到在实空间中表面的三维图象。 • 可在真空、大气、常温等不同环境下工作,甚至 可将样品浸在水和其它溶液中,不需要特别的制 样技术,且探测过程对样品无损伤。 • 可用来移动和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 • 价格便宜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工作 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 E 图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工作 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 V0 E a 图1 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

透射系数 16E(V-E) 2a 2m(o-E) T≈ 2 0 T与势垒宽度a、能量差(VE)以及粒子的质量m 有着很敏感的依赖关系,随着a的增加,T将指数 衰减,因此在宏观实验中,很难观察到粒子隧穿 势垒的现象
透射系数 2 ( ) 2 2 0 0 16 m V0 E a e V E V E T − − − ( ) T与势垒宽度a、能量差(V0 -E)以及粒子的质量m 有着很敏感的依赖关系,随着a的增加,T将指数 衰减,因此在宏观实验中,很难观察到粒子隧穿 势垒的现象

隧道电流是电子波函数重叠的量度,与针尖和 样品之间距离和平均功函数有关。 ∝bexp(-Ac2S V是加在针尖和样品之间的偏置电压 p[=(①1+2)/2]是平均功函数和中2分别 为针尖和样品的功函数,A为常数,在真 空条件下约等于1
隧道电流是电子波函数重叠的量度,与针尖和 样品之间距离S和平均功函数Φ有关。 exp( ) 2 1 I Vb −A S Vb是加在针尖和样品之间的偏置电压, Φ[ =(Φ1 +Φ2 )/2]是平均功函数,Φ1和Φ2分别 为针尖和样品的功函数,A为常数,在真 空条件下约等于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题讲解)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物理精选试题解(共六部分,卢先河).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33讲 周期性破缺问题及电子态特征.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32讲 超导电性.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31讲 其他输运现象.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30讲 输运理论.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29讲 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测量.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28讲 非简谐效应.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27讲 光子晶体.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26讲 晶体热力学性质.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25讲 基矢的选择.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24讲 静止晶格模型的局限.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23讲 Mott绝缘体.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22讲 解读能带.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21讲 Bloch电子动力学.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20讲 金属费米面和能量态密度.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19讲 固体磁性.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18讲 紧束缚近似.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17讲 近自由电子近似.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16讲 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pdf
-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课程f教学资源(讲稿)第15讲 Bloch定理和能带概念.pdf
- 《扫描隧道显微镜原理》(STM)讲义PPTNEWsmsd.ppt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一.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十.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十一.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十二.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十三.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十四.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十六.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十七.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二.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习题 习题三.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四.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五.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六.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习题 习题七.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八.doc
- 《大学物理学》(下)习题解答 习题九.doc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6.0)教学基本要求.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6.1)静电场中的导体.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6.2)电容 电容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