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二十一《孟子》二章 、在括号里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夫环而攻之()米s()传说()畎面() 版筑() 法家拂士()城guo()百里x()heng于虑()子yu() 二、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A·委而去之(放弃) 而后喻(了解)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B·固国(国家) 空乏其身(资财缺乏) 得道多助(道德) C·举于市(推举) 饿其体肤(饥饿) 寡助之至(少) D·域民(限制) 威天下(威慑) 人恒过(过失) 三、下列句子全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 A·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而后作B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 C·望桓侯而还走环而攻之D池非不深也 戚畔之 四、翻译句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委而去 译放弃这座城然后到城外去了 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给这个人 3·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进来没有大法家和辅佐君王的贤 臣,出来没有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要灭亡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译:得到少数人支持的君王到了极点,连亲戚也背叛他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故日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 1·在横线上默写出原句。 2·()段中的排比何作用是,从反面论述了的重要性。 A·陈述观点人和 B·摆事实人和 C·得出结论仁政 D·陈述观点施行仁政 3·()段中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A·使老百姓安定下来,不要迁到别处去。B·施行仁政,得到百姓的支持 C·依靠强大的武力和险要的地势。 D威慑天下,有正确的战略战术 4·(二)段所填的句子依次从、、 等方面来论述_,其中_、 都是使动词 5·从(二)段内容看,古话说1 ,也是这个意思。 六、写作练习 读下列这段文字,结合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一篇议论文。 夫用兵之道,要在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附,忠谋不纳,群 下谤议,谗慝( chan te)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
二十一《孟子》二章 一、在括号里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夫.环而攻之( ) 米 sù( ) 传说.( ) 畎.面( ) 版筑.( ) 法家拂.士( ) 城 guō( ) 百里 xī( ) héng 于虑( ) 子 yú( ) 二、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A·委.而去之(放弃) 而后喻.(了解)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B·固国. (国家) 空乏..其身(资财缺乏) 得道.多助(道德) C·举.于市 (推举) 饿.其体肤(饥饿) 寡.助之至(少) D·域.民 (限制) 威.天下(威慑) 人恒过.(过失) 三、下列句子全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 A·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而后作 B 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 C·望桓侯而还走 环而攻之 D 池非不深也 亲戚畔之 四、翻译句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委而去之 译:放弃这座城然后到城外去了。 ( ) 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给这个人。 ( ) 3·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进来没有大法家和辅佐君王的贤 臣,出来没有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要灭亡。 ( )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译:得到少数人支持的君王到了极点,连亲戚也背叛他。 ( )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故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 1·在横线上默写出原句。 2·(一)段中的排比何作用是____,从反面论述了____的重要性。 A·陈述观点 人和 B·摆事实 人和 C·得出结论 仁政 D·陈述观点 施行仁政 3·(一)段中"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A·使老百姓安定下来,不要迁到别处去。 B·施行仁政,得到百姓的支持。 C·依靠强大的武力和险要的地势。 D.威慑天下,有正确的战略战术。 4·(二)段所填的句子依次从__、__、__、__、__等方面来论述__,其中__、__、 ____、____、____都是使动词。 5·从(二)段内容看,古话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这个意思。 六、写作练习 读下列这段文字,结合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一篇议论文。 夫用兵之道,要在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附,忠谋不纳,群 下谤议,谗慝(chán tè)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答案 二十一《孟子)二章》 、f粟 yue quan zhu bi郭奚衡舆 二、A三、D四、1.×2.3.×4.X 五、1.略2 4精神体力肉体、生活、行为生于忧患苦劳饿空乏乱5.①铁不炼 不成钢②玉不琢不成器 六、略
答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doc
-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及练习.doc
-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doc
-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训练.doc
- 存同求异,思前想后——“选词填空”专项复习ppt课件.ppt
- 字词复习ppt课件_字词复习(精华版)——吴云.ppt
- 字词复习ppt课件_字词复习(吴云).ppt
- 孔子与《论语》导读ppt课件_孔子与《论语》导读.ppt
- 孔丘《孔子家语》书籍阅读(原文及翻译).docx
- 子婴河初中2008年3月份苏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试卷.doc
- 子夜《吴老太爷进城》ppt课件.ppt
- 子夜《吴老太爷进城》ppt课件2.ppt
- 姜山镇实验中学2007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3月练习卷.doc
- 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2006~2007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苏教版).doc
- 姚王镇中心初中苏教版初一语文月考试卷2007年12月.doc
- 如何阅读小说ppt课件.ppt
- 如何选择写作材料ppt课件.ppt
- 如何在不到 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doc
- 如何准确地从文言文中筛选并提取信息ppt课件.ppt
- 如何写对联ppt课件1.ppt
- 学习主题:诵读欣赏《七子之歌》ppt课件2.ppt
- 学雷锋主题班会ppt课件.ppt
-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7年中考语文试卷(课改区及非课改)_2007年宁夏中考语文试题(非改区).doc
-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7年中考语文试卷(课改区及非课改)_宁夏回族自治区2007年课改区中考招生考试语文试题.doc
-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2007—2008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
- 宁波三江中学人教版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宁波外国语学校2004-2005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_八年级下期中考试(参考答案)(2005年).doc
- 宁波市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宁波市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doc
- 宁波市江北区200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
- 宁波市镇海区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中考模拟卷(含答案).doc
- 宁波江北实验中学200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试卷.doc
- 宁波鄞州布政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1、2、6单元)_布政中学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doc
- 宁波鄞州布政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1、2、6单元)_期中考答题卷.doc
- 宁波鄞州布政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1、2、6单元)_答案.doc
- 安岳县2007年义务教育九年级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_安岳县2007年义务教育九年级毕业学业考试.doc
- 安庆市语文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
- 安徽灵璧飞翔双语学校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 安徽省2007年中考语文基本篇目——古诗词.doc
- 安徽省2007年新课标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安徽省岳西中学初中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