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二子说》ppt课件

家 性格决定命运

名二子说 苏洵 亚松一中尹响玲
名二子说 苏 洵 亚松一中 尹响玲

教学目标 食理解识记重点文言词句,熟练诵读通译全 篇舌文。 2、理解文学大家苏洵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 呂和期望。 3、结合文章深意及“三苏”生平要事,启示 自我人生 琴
教学目标 1、理解识记重点文言词句,熟练诵读通译全 篇古文。 2、理解文学大家苏洵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 和期望。 3、结合文章深意及“三苏”生平要事,启示 自我人生

解题 说 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可以记叙事 物、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 都是为了阐明道理给人启示或给自己 明志。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后来 统称论说文,如《爱莲说》。 邑本文的题目可以理解为论说二子取名 运幢 辅轼和辙的缘由
解题 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可以记叙事 物、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 都是为了阐明道理给人启示或给自己 明志。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后来 统称论说文,如《爱莲说》。 说: 本文的题目可以理解为论说二子取名 轼和辙的缘由

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 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 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他年轻时 参加科举考试不中,27岁时决心闭门读书。 37岁时,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 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 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 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名, 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刪苏 轼11岁,苏辙8岁。 号
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 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他年轻时 参加科举考试不中,27岁时决心闭门读书。 37岁时,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 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 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 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 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 轼11岁,苏辙8岁

读书百遍, zhen shi 轸轼 zhe yu 画辙与 心惧p仆 意怡情 皆:都。 若:好像 虽然:虽然如此。好记性不 与:参与。 如烂笔头
读书百遍, 轸 轼 惧 辙 与 仆 zhěn shì jù zhé yù pū 皆: 若: 虽然: 与: 都。 好像。 虽然如此。 参与。 好记性不 如烂笔头

轼 盖 辐 轸 轮 辙

其义自见 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它们) 在车上都有用途,可是这轼,惟独好象没 有什么用处。虽然如此,去掉轼,那么我 没有见过这个样子算是完整的车子。轼啊, 我担心你不注意表面的修饰啊! 天下的车子没有不经由车辙,可是人 们谈论到车子的功劳,车辙是不相干的。 虽然如此,车翻马倒了,灾祸也不会波及 意怡 车辙。这车辙啊,正好处在灾祸和幸福之 西情一间。辙啊,我料知(你)能免除灾祸了!
其义自见 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它们) 在车上都有用途,可是这轼,惟独好象没 有什么用处。虽然如此,去掉轼,那么我 没有见过这个样子算是完整的车子。轼啊, 我担心你不注意表面的修饰啊! 天下的车子没有不经由车辙,可是人 们谈论到车子的功劳,车辙是不相干的。 虽然如此,车翻马倒了,灾祸也不会波及 车辙。这车辙啊,正好处在灾祸和幸福之 间。 辙啊,我料知(你)能免除灾祸了!

1.苏洵的两个儿子叫什么名字?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苏轼苏辙 2苏洵给给儿子取名轼和辙的缘由是什么? 苏轼起名原因:苏轼从小性格豪放,锋芒 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洵希望 苏轼要像车轼那样处于要位,放低身段, 甘为人扶,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 苏辙起名原因:苏辙性格平和淡泊,深 沉不露,左右逢源,尽力王事;苏洵希 望他像车辙一样甘居人后,仿效依循, 深沉持重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1.苏洵的两个儿子叫什么名字? 2.苏洵给给儿子取名轼和辙的缘由是什么? 苏轼 苏辙 苏轼起名原因:苏轼从小性格豪放,锋芒 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洵希望 苏轼要像车轼那样处于要位,放低身段, 甘为人扶,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 苏辙起名原因:苏辙性格平和淡泊,深 沉不露,左右逢源,尽力王事;苏洵希 望他像车辙一样甘居人后,仿效依循, 深沉持重

3苏轼和苏辙两人的名字有什么共 同之处,其寓意是通过什么来体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现的?这种写法叫什么? 都带车子旁,和车有关;通过说明其 构造在车上的功用来体现的;托物引 喻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3.苏轼和苏辙两人的名字有什么共 同之处,其寓意是通过什么来体 现的?这种写法叫什么? 辙 轼 都带车子旁,和车有关;通过说明其 构造在车上的功用来体现的;托物引 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名二子说》ppt课件1_名二子说.ppt
- 《同题散文两篇》表格式教案2.doc
- 《同题散文两篇》教案4--《我的母亲》探析.doc
- 《同题散文两篇》ppt课件1_同题散文两篇.ppt
- 《同桌阿伦》导学案_同桌阿伦1.doc
- 《同桌阿伦》学案2_同桌阿伦2.doc
- 《同桌阿伦》ppt课件3_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8课《同桌阿伦》课件 鲁教版.ppt
- 《同桌阿伦》ppt课件.ppt
- 《吊古战场文》ppt课件1_吊古战场文.ppt
- 《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教学方案.doc
- 《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ppt课件.ppt
- 《合欢树》阅读练习及答案_拓展阅读.doc
- 《合欢树》课堂实录_合欢树.doc
- 《合欢树》练习题_14课 合欢树.doc
- 《合欢树》学案.doc
- 《合欢树》ppt课件(39页).ppt
- 《合欢树》ppt课件(23页).ppt
- 《合欢树》ppt课件(22页).ppt
- 《合欢树》ppt课件(18页)_合欢树.ppt
- 《合欢树》ppt课件(10页).ppt
- 《名二子说》教学设计2_名二子说.doc
- 《名人传》《伊索寓言》历年中考题.doc
- 《名人传》《繁星春水》名著导读.doc
- 《名人传》《西游记》名著阅读ppt课件.ppt
- 《名人传》名著导读ppt课件_名人传.ppt
- 《名人传》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doc
- 《名人传》导读教学设计2_八年级语文下《海底两万里》《名人传》导读教案.doc
- 《名人传》导读教案1_名著导读.doc
- 《名人传》导读资料汇编.doc
- 《名人传》序ppt课件10_名人传序123.ppt
- 《名人传》序ppt课件7_《名人传序》课件05.ppt
- 《名人传》序ppt课件8_《名人传》序.ppt
- 《名人传》序ppt课件9_《名人传》序.ppt
- 《名人传》测试题_一.doc
- 《名人传》的主要内容(2篇)_名人传.doc
- 《名家小传三则》ppt课件1_语文:第12课《名家小传三则》课件(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ppt
- 《名家小传三则》同步练习_语言基础知识.doc
- 《名家小传三则》学案_语文:第12课《名家小传三则》学案(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扫描板).doc
- 《名家小传三则》教案2_语文:第12课《名家小传三则》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doc
- 《名碑荟萃》ppt课件1_《名碑荟萃》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