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财产清查

第九章财产清查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财产清查的意 义、种类,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及财产 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九章 财产清查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财产清查的意 义、种类,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及财产 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 、财产清查的概念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各项财产进行实地盘点和 核对,查明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实有 数额,以确定其账面结存数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 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 1、在收发物资中,由于计量、检验不准确而造成 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错。 2、财产物资在运输、保管、收发过程中,在数量 上发生增减变动
第 一 节 财 产 清 查 的 意 义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各项财产进行实地盘点和 核对,查明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实有 数额,以确定其账面结存数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 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二、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 1、在收发物资中,由于计量、检验不准确而造成 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错。 2、财产物资在运输、保管、收发过程中,在数量 上发生增减变动

3、在财产增减变动中,由于手续不全或计算、 登记上发生错误。 4、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造成的财 产损失、编制或短缺等。 5、贪污盗窃、营私舞弊造成的损失。 6、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 7、因未达账项引起的账账、账实不符等
3、在财产增减变动中,由于手续不全或计算、 登记上发生错误。 4、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造成的财 产损失、编制或短缺等。 5、贪污盗窃、营私舞弊造成的损失。 6、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 7、因未达账项引起的账账、账实不符等

(二)财产清查的作用 1、保证账实相符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3、挖掘财产物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提高 资金使用效果。 4、加强财产管理制度 5、维护财经纪律和结算纪律。 6、确保会计报表编制
(二)财产清查的作用 1、保证账实相符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3、挖掘财产物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提高 资金使用效果。 4、加强财产管理制度。 5、维护财经纪律和结算纪律。 6、确保会计报表编制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一)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的概念 是指平时对各项财产的增加数和减少数,根据会 计凭证在有关账簿记录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在账 簿上结出各种财产的账面结存数量和结存金额的一种 方法。 2、永续盘存制的具体做法 具体做法是:收入和发出某项财产时,应根据有 关会计凭证及时将收入数和发出数(包括收入数量和 金额及发出数量和金额)登记在相应的明细账簿的收 入栏和发出栏,并将收入与发出所引起的该项财产的 结存数额及时结出,登记在账簿的结存栏内
三、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一)永续盘存制 1、永续盘存制的概念 是指平时对各项财产的增加数和减少数,根据会 计凭证在有关账簿记录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在账 簿上结出各种财产的账面结存数量和结存金额的一种 方法。 2、永续盘存制的具体做法 具体做法是:收入和发出某项财产时,应根据有 关会计凭证及时将收入数和发出数(包括收入数量和 金额及发出数量和金额)登记在相应的明细账簿的收 入栏和发出栏,并将收入与发出所引起的该项财产的 结存数额及时结出,登记在账簿的结存栏内

各项财产的期末余额同样也可以在账面上依据 下列公式直接计算出来: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减少金额 3、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 (1)优点: 会计核算手续较为严密,,保证财产安全完整 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便于随时掌握财产物资占用 情况,有利于加强财产管理。 (2)缺点: 工作量比较大,需要逐日逐笔登记账簿
各项财产的期末余额同样也可以在账面上依据 下列公式直接计算出来: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减少金额 3、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 (1)优点: 会计核算手续较为严密,,保证财产安全完整 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便于随时掌握财产物资占用 情况,有利于加强财产管理。 (2)缺点: 工作量比较大,需要逐日逐笔登记账簿

(二)实地盘存制 1.实地盘存制的概念 也称定期盘存制,是指通过定期对实物的清点,来确 定各项财产的期末结存数量,从而计算出发出数量和金 额以及结存金额的一种方法。 2.实地盘存制的具体做法 (1)对于某项财产的增减变动,平时只依据会计凭 证将增加数量和金额登记在相应账簿的收入栏内; (2)至于该项财产的减少数,则不在账簿中逐笔登 记 (3)到结账时(一般为月末)根据实地盘点的数量 作为账存数量,计算结余金额,作为账存金额
(二)实地盘存制 1.实地盘存制的概念 也称定期盘存制,是指通过定期对实物的清点,来确 定各项财产的期末结存数量,从而计算出发出数量和金 额以及结存金额的一种方法。 2.实地盘存制的具体做法 (1)对于某项财产的增减变动,平时只依据会计凭 证将增加数量和金额登记在相应账簿的收入栏内; (2)至于该项财产的减少数,则不在账簿中逐笔登 记; (3)到结账时(一般为月末)根据实地盘点的数量 作为账存数量,计算结余金额,作为账存金额

(4)本期减少数按下面公式倒轧: 本期减少数=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数-期末实存数 (5)根据计算出来的发出数量和金额以及期末结存 金额记入相关账簿的支出栏和结存栏。 3.实地盘存制的优缺点 (1)优点: 由于平时不在账簿中登记财产减少数,所以大 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 (2)缺点: 由于以存计销或以存计耗来确定减少数,因此, 手续不够严密,不利于加强管理和保护财产的安全、 完整
(4)本期减少数按下面公式倒轧: 本期减少数=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数-期末实存数 (5)根据计算出来的发出数量和金额以及期末结存 金额记入相关账簿的支出栏和结存栏。 3.实地盘存制的优缺点 (1)优点: 由于平时不在账簿中登记财产减少数,所以大 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 (2)缺点: 由于以存计销或以存计耗来确定减少数,因此, 手续不够严密,不利于加强管理和保护财产的安全、 完整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种类和方法 、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按清查范围分类 1、全面清查 (1)概念:对全部的财产进行的盘点和核对。 (2)清查对象:全部的财产、物资。 (3)特点:清查范围广,参加的部门、人员多。 (4)适用情形:年终决算前;单位撤销、合并或 改变隶属关系;中外合资、国内联营;开展清产核 资;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种类和方法 一、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按清查范围分类 1、全面清查 (1)概念:对全部的财产进行的盘点和核对。 (2)清查对象:全部的财产、物资。 (3)特点:清查范围广,参加的部门、人员多。 (4)适用情形:年终决算前;单位撤销、合并或 改变隶属关系;中外合资、国内联营;开展清产核 资;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

2、局部清查 (1)概念:是指根据需要对一部分财产物资进行 的清查。 (2)清查对象:主要是流动性较大的财产,如现 金、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 (3)特点: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涉及的人也较 少,但专业性较强。 (4)要求:现金应日清月结;存款与借款应每月 与银行核对一次;材料、库存商品等应在年度清 查的基础上每月重点抽查;债权债务年度内应至 少核对一至二次
2、局部清查 (1)概念:是指根据需要对一部分财产物资进行 的清查。 (2)清查对象:主要是流动性较大的财产,如现 金、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 (3)特点: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涉及的人也较 少,但专业性较强。 (4)要求:现金应日清月结;存款与借款应每月 与银行核对一次;材料、库存商品等应在年度清 查的基础上每月重点抽查;债权债务年度内应至 少核对一至二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ppt
-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习题二.ppt
-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管理经济学》 电子课件(共九章).ppt
- 《经济学原理》 第四讲 消费分析.ppt
- 《经济学原理》 第十讲 垄断分析.ppt
- 《经济学原理》 第十二讲 信息不对称.doc
- 《经济学原理》 第十三章 外部产权.ppt
- 《经济学原理》 第十一章 寡头垄断与定价策略.ppt
- 《经济学原理》 第六章 成本分析.ppt
- 《经济学原理》 第八章 交换行为.doc
- 《经济学原理》 第五章 生产理论.ppt
- 《经济学原理》 第二讲 经济学是科学吗?.ppt
- 《经济学原理》 第九讲 竞争效率.ppt
- 《经济学原理》 第三讲 基本模型.ppt
- 《经济学原理》 第七讲 完全竞争企业的产出决定.ppt
- 《经济学原理》 第一讲:VCD与经济学对象.ppt
- 《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9讲 棉花国际市场和外贸表现.doc
- 《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8讲 “松时放,紧时收”——粮棉流通半周期改革现象研究(1985-2000).doc
- 《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7讲 粮食经济和粮食贸易(1953-1995).doc
- 《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6讲 世纪之交新一轮粮食改革.doc
-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基础会计学试卷.ppt
-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总论.ppt
-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会计账簿.ppt
-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ppt
-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借贷复式记账法.ppt
-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账务处理程序.ppt
-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会计凭证.ppt
-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ppt
-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账户分类.ppt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与工业化.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体系.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一章 绪论.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2-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上).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2-2)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2-3)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下).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3-1)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上).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3-2)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下).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六章 对外贸易政策.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