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鲁迅,今天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上游充通大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今天,鲁迅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文学武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SSTu 2015年11月21日
文学武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2015年11月21日

上游充通大粤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一色。手月

内容要点 ③ 一、鲁迅生平概述 二、鲁迅在当代中国的境遇 三、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四、鲁迅论“人”的命题 五、鲁迅的文化眼光 六、鲁迅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七、鲁迅独立人格的启示
内容要点 一、鲁迅生平概述 二、鲁迅在当代中国的境遇 三、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四、鲁迅论“人”的命题 五、鲁迅的文化眼光 六、鲁迅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七、鲁迅独立人格的启示

一、鲁迅生平述略 图 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现代中国伟 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著有《呐喊》、 《彷徨》、《野草》、《故事新编》、《坟》、 《华盖集》等多部作品。著有《汉文学史纲要》 、《中国小说史略》等学术著作以及大量译文
一、鲁迅生平述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现代中国伟 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著有《呐喊》、 《彷徨》、《野草》、《故事新编》、《坟》、 《华盖集》等多部作品。著有《汉文学史纲要》 、《中国小说史略》等学术著作以及大量译文

二、鲁迅在当代中国的境遇 图 1、20世纪80年代前对鲁迅的圣化和神化。 2、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否定鲁迅的思潮 王朔 冯骥才 韩东 3、海外对鲁迅的推崇:日本大江健三郎韩国 4、当代学者的反思:张承志、李锐、朱学勤
二、鲁迅在当代中国的境遇 1、20世纪80年代前对鲁迅的圣化和神化。 2、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否定鲁迅的思潮 王朔 冯骥才 韩东 3、海外对鲁迅的推崇:日本大江健三郎 韩国 4、当代学者的反思:张承志、李锐、朱学勤

三、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思考(1) “国民性”是鲁迅早年和前期十分关注的问题, 它经常占据鲁迅思想活动的中心。 在中国近代思想家中,谈论“国民性”问题最早 、 影响也颇大的是梁启超、严复,但他们带有要 协性。 鲁迅始终坚持不懈地号召改革“国民性”,对专 制主义、奴性主义都进行尖锐地批判,“不敢正 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 以为正路。 6
6 三、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思考(1) “国民性”是鲁迅早年和前期十分关注的问题, 它经常占据鲁迅思想活动的中心。 在中国近代思想家中,谈论“国民性”问题最早 、影响也颇大的是梁启超、严复,但他们带有妥 协性。 鲁迅始终坚持不懈地号召改革“国民性” ,对专 制主义、奴性主义都进行尖锐地批判, “不敢正 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 以为正路

三、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思考(2) 改革国民性的艰巨性。“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 ,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 要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 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娜拉走后怎样》) 国民性的特征:精神胜利法、中庸瞒和骗 《阿Q正传》、《论挣了眼看》、《立论》等文 章中的表现
三、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思考(2) 改革国民性的艰巨性。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 ,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 要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 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 (《娜拉走后怎样》) 国民性的特征:精神胜利法、中庸 瞒和骗 《阿Q正传》、《论挣了眼看》、《立论》等文 章中的表现

四、鲁迅论“人”的命题 (1) 鲁迅从1902年开始探讨国民性问题,1907年在 《文化偏至论》中开始探讨“人”的问题。鲁迅对 整个民族的思考进入到了一个更具体的领域,抓住 了关键。 从1840年开始,中国近代的不少有识之士开始 思考如何让中国摆脱危亡而变得真正富强,他们开 始恩考的总是从一些具体而微的措施入手,如主张 “中国宜组织一合资汽船公司。”“开采矿产,以 尽地利。”(容阔)“以工商立国”(薛福成)他 们的落脚点都在考虑如何兴盛物质文明的问题。但 这些主张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于是一些先进的知 识分子开始了对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召唤
四、鲁迅论“人”的命题(1) 鲁迅从1902年开始探讨国民性问题,1907年在 《文化偏至论》中开始探讨“人”的问题。鲁迅对 整个民族的思考进入到了一个更具体的领域,抓住 了关键。 从1840年开始,中国近代的不少有识之士开始 思考如何让中国摆脱危亡而变得真正富强,他们开 始思考的总是从一些具体而微的措施入手,如主张 “中国宜组织一合资汽船公司。 ”“开采矿产,以 尽地利。 ”(容闳)“以工商立国”(薛福成)他 们的落脚点都在考虑如何兴盛物质文明的问题。但 这些主张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于是一些先进的知 识分子开始了对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召唤

四、鲁迅论“人”的命题(2) 鲁迅启蒙主义的兴奋点几乎都集中在精神方面的思 考大大超越了严复、梁启超,他从自己对于“国民 性”和“国民性”和“国民精神之发扬”的考虑, 进一步提出了关于“人”的命题,认为“欧美之强 “根底在人”, “是故将生存两问,角逐列国事 务,其首在立人”。无论是“新民”、“启民智” 或“国民精神之发扬”这些口号,都是从社会群体 的角度出发思考促使民族的觉醒这一问题的
四、鲁迅论“人”的命题(2) 鲁迅启蒙主义的兴奋点几乎都集中在精神方面的思 考大大超越了严复、梁启超,他从自己对于“国民 性”和“国民性”和“国民精神之发扬”的考虑, 进一步提出了关于“人”的命题,认为“欧美之强 ”“根底在人” , “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事 务,其首在立人” 。无论是“新民”、“启民智” 或“国民精神之发扬”这些口号,都是从社会群体 的角度出发思考促使民族的觉醒这一问题的

四、鲁迅论“人”的命题(3) 为此鲁迅做出了出色的回答:“人立而后凡事举; 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文化偏 至论》)只有尊重个和发扬人的个性,走个性解 放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的社会群体真正完成 觉醒的过程。 鲁迅从根本上超越了洋务派和君主立宪派,看到 了国家强大的根本所在,即全面提高作为个体人 的尊严、自由和素质
四、鲁迅论“人”的命题(3) 为此鲁迅做出了出色的回答: “人立而后凡事举; 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文化偏 至论》)只有尊重个和发扬人的个性,走个性解 放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的社会群体真正完成 觉醒的过程。 鲁迅从根本上超越了洋务派和君主立宪派,看到 了国家强大的根本所在,即全面提高作为个体人 的尊严、自由和素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tone(2).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tone(1).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symbolism(2).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symbolism(1).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style.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setting(2).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setting(1).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point of view(2).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诗歌——传统与新潮.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诗人与诗歌创作.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学史》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汉乐府民歌与文人诗.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学史》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讲 爱国诗人陆游.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学史》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讲 诗仙李白.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学史》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讲 唐代传奇.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学史》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 田园诗人陶渊明.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学史》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先秦文学之中国上古神话.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学史》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欧洲中世纪文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学史》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古希腊文学——神话与荷马史诗.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外文学史》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教程(共八章).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欣赏》教学资源PPT_案例3——天孤星鲁智深.ppt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件).ppt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件).ppt
- 《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教学资源: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pdf
- 《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呐喊.pdf
- 《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巴金.ppt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现代戏剧.ppt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件).ppt
- 《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张爱玲《倾城之恋》.pdf
- 《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徐志摩《志摩的诗》.pdf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曹禺——在戏剧王国中永生.pptx
- 《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文学图书)老舍《骆驼祥子》.pdf
- 《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文学图书)茅盾《子夜》.pdf
- 《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文学图书)郁达夫《沉沦》.pdf
- 《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文学图书)钱钟书《围城》.pdf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allegory(1).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allegory(2).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character(1).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character(2).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character(3).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plot(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