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7—2018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0分钟、120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8分)(每空一分) 屏 息 敛()声眼花继()乱获港( 溃退( )歼灭( 锐不可当 绝yan()沿sa( 属()引 着()陆凛()冽默契()殚()精竭虑 镌( 刻桅()杆xian()熟浩han() 二.默写填空。(25分)(每空一分) (1)《野望》 诗中表现诗人孤独抑郁心情的诗句 是 芳草萋萋鹦鹉洲。(作者 《黄鹤楼》)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黄鹤楼》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 描写景物的变化。 (6)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 松柏有本性。作者 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老骥”意 指 这一诗句表现了诗人 的精神。 (9)《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惆怅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10)《与朱元思书》中,面对奇山异水,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一番感慨“ ”这是作者追求功名利 禄的一种否定。 (11)《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一句,描 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2)《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秒境界。 选择题(每空2分) (1)(2) (3)(4)四(3)(4)(11)(13)六(22) 四、阅读理解(43分)1.本诗选自 ,作者 是代大诗人,字 年又叫 。(每空一分) 2.《钱塘湖春行》以 为线索,描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第句和第句是颔联,颈联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每空一分) 5解释诗句中加粗的词语。①几处早莺争履婀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 6.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 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2分)
2017---2018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80 分钟、120 分)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8 分) (每空一分) 屏.( )息 敛.( )声 眼花缭.( )乱 荻.港( ) 溃.退( ) 歼.灭( ) 锐不可当.( ) 绝 yăn ( ) 沿 sù( ) 属.( )引 着.( )陆 凛.( )冽 默契.( ) 殚.( )精竭虑 镌.( )刻 桅.( )杆 xián( )熟 浩 h àn( ) 二.默写填空。(25 分) (每空一分) (1) 《野望》一诗中表现诗人孤独抑郁心情的诗句 是: , 。 (2)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作者:____________《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 《黄鹤楼》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 描写景物的变化。 (6) 乱花渐欲迷人眼, 。( 《钱塘湖春行》) (7) 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作者:____________ (8) 曹 操 《 龟 虽 寿 》 一 诗 中 ,“ 老 骥 伏 枥 , 志 在 千 里 ” 中 的 “ 老 骥 ” 意 指 ,这一诗句表现了诗人 的精神。 (9) 《使 至塞 上》 中运用 比喻 的修 辞手法 来表 达诗 人惆 怅抑郁 的心 情的 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与朱元思书》中,面对奇山异水,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一番感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作者追求功名利 禄的一种否定。 (11)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 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2) 《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 行 描 写 的 句子 是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秒境界。 选择题(每空 2 分) 三(1) (2) (3) (4) 四(3) (4) (11) (13) 六(22) 四、阅读理解(43 分) 1.本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代大诗人,字______,晚 年又叫__________。(每空一分) 2.《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 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颈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每空一分) 5.解释诗句中加粗的词语。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 最爱湖东行不足( ) 6.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 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 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8.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 (2分) 9.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 翔舞的“飞天”。 10.文中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了不起 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有什么作用?(3分) (三)、12.句(2)与句(1)形成鲜明对比。能说明敌人麻痹轻敌、我军出奇制胜的关键词 是 句中的“又”字照应了段前写中路军战况、西路军战况时用 过的“ 词和两 行文很严谨。(3分) 14.句(5)中的“至发电时止”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2分) 15.前几句中与句(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相应的内容应是 (2分) 6.句(6)、(7)中能表现我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一系列动词 (2分) 五、阅读郦道元的《三峡》完成题目。(16分)17.(每处2分)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9.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分)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处2分) (1)答谢中书书 (2)晓雾将歇 (3)实是欲界之仙都(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七、新闻写作
7.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 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8.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9.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 翔舞的“飞天”。 10.文中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了不起, 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有什么作用?(3 分) (三)、12.句(2)与句(1)形成鲜明对比。能说明敌人麻痹轻敌、我军出奇制胜的关键词 是“ ”;句中的“又”字照应了段前写中路军战况、西路军战况时用 过的“ ”一词和两个“ ”字, 行文很严谨。(3 分) 14.句(5)中的“至发电时止”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2 分) 15.前几句中与句(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相应的内容应是 “ ”。(2 分) 16.句(6)、(7)中能表现我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一系列动词 是: 。(2 分) 五、阅读郦道元的《三 峡》完成题目。(16 分) 17. (每处 2 分) 1 阙.____________ (2)溯.____________ (3 奔.____________ (4)属._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 分)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处 2 分) (1)答谢中书书.______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______ (3)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__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新闻写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doc
-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语第二学期月考文试题.doc
- 2016~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doc
- 2016~2017学年度苏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doc
- 2016~2017学年度苏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语文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度苏教版七年级语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文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度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度人教版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
- 2016-2017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doc
- 2016-2017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doc
- 2016-2017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doc
- 2016级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寒假预习讲义.doc
- 2016级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2016级中考能力训练(三).doc
- 2016版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诗五首》ppt课件2.ppt
- 2016版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诗五首》ppt课件1.ppt
- 2016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冰心诗三首》同步练习_(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冰心诗三首》练习 苏教版.doc
- 2016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与测试.doc
- 2016版人教版七年级下重点文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 2017---2018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学生学习能力测试语文试卷.doc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x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卷(A问卷).doc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卷(问卷)(B).doc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半期联考七年级语文试题.doc
- 2017-2018学年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综合测评.doc
-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模拟试题(第5周).doc
-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上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doc
-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_2017-2018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后附答案.docx
-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测试卷.doc
-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测试卷.docx
-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
- 2017-2018学年度徐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doc
- 2017-2018学年度江汉区人教版九年级上期中检测语文试卷.doc
- 2017-2018学年度江汉区人教版九年级上期中检测语文试卷(二).doc
- 2017-2018学年海旺学校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9周周末作业.doc
-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卷.doc
- 2017-2018学年郭仓镇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