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13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十三

RS一232-C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接口标准,它是由_(1)提出制定的。该标准在OS1模型 中属于(2)层协议标准,通过RS-232-C来连接两个设备最少要连接(3)条线。这个标 准的设计数据速率是处理(4)bts。在232的标准传输条件下,采用RS-422标准来代替 RS-232-C,连接设备间的距离可扩展到约为原有的(5)倍 (I)ACCITT BEIA CIFIP D.IEEE (2)A物理 B数据链路C.网络 D运输 E会话 (3)A2 B.3 C.4 (4)A.4800 B.9600 C.19200 D.20000 (5)A2 B.3 D.80 答案: BABDD 多路复用( Multiplexing,也称多路复接)是通信中常用的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 可以血癌用不同的多路复用方式,如: (1):大多数电缆方式实际上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2):一条E1通道可用此方式来传输30录数字化语音: (3):用此方式60录话音可复用一个超群( supergroup) (4):用于移动电话射频通信中; (5):光纤通信时采用此方式在一根光纤中可同时传输多路信号 (3)A时分(TDM)B频分(FDM)C波分(wDM)D空分(SDM) 4)(5)A载波侦听(CSMA)B.空分(SDM)C.波分(WDM)D码分(CDMA 答案: DABIC 防火墙是隔壁内部网和外部网的一类安全系统,通常防火墙中使用的技术有过滤和代理 两种。路由器可以根据_(1)进行过滤,以阻挡某些非法访问。(2)是一种代理协议,使用 该协议的代理服务器是一种(3)网关。另外一种代理服务器使用(4)技术,它可以吧内部 网络中的某些私有的地址隐藏起来。所谓的可信任系统( Trusted System)是美国国防部定 义的安全操作系统标准,常用的操作系统UNIX和 WindowsNT等可以达到该标准的_(5)级 (1)A网卡地址B.Ip地址C用户标识 D加密方法 B SST C SOCKS D CPAP (3)A链路层 网络层C.传输层 D应用层 (4)A NAT B CIDR C BGP D OSPE (5)AD B CI C C2 D B2 答案: BCDAO 帧中继网的虚电路建立在(1),在用户平面采用的协议是(2)。这种网络没有流量控 制功能,但增加了拥塞控制功能。如果沿着帧传送方向出现了拥塞,则把地址字段中的(3) 位设置为1,这样接收方就可通过_(4)协议要求发送方降低数据速率。最适合提供帧中继业 务的网络是(5)。 (1)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 D.会话层 (2)A.X28 B HDLC C LAP-D D LAP-F (3)ABECN BFECN C. DECN D.TECN (4)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 D高层 (5)A LAN BATM C DDN DISDN 答案: ADBDC
RS-232-C 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接口标准,它是由_(1)_提出制定的。该标准在 OSI 模型 中属于_(2)_层协议标准,通过 RS-232-C 来连接两个设备最少要连接_(3)_条线。这个标 准的设计数据速率是处理_(4)_bit/s。在 232 的标准传输条件下,采用 RS-422 标准来代替 RS-232-C,连接设备间的距离可扩展到约为原有的_(5)_倍。 (1)A.CCITT B.EIA C.IFIP D.IEEE (2)A.物理 B.数据链路 C.网络 D.运输 E.会话 (3)A.2 B.3 C.4 D.7 (4)A.4800 B.9600 C.19200 D.20000 (5) A.2 B.3 C.4 D.80 答案:BABDD 多路复用(Multiplexing,也称多路复接)是通信中常用的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 可以血癌用不同的多路复用方式,如: _(1)_:大多数电缆方式实际上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_(2)_:一条 E1 通道可用此方式来传输 30 录数字化语音; _(3)_:用此方式 60 录话音可复用一个超群(supergroup) _(4)_:用于移动电话射频通信中; _(5)_:光纤通信时采用此方式在一根光纤中可同时传输多路信号。 (1)~(3)A.时分(TDM) B.频分(FDM) C.波分(WDM) D.空分(SDM) (4)(5)A.载波侦听(CSMA)B. 空分(SDM)C. 波分(WDM)D.码分(CDMA) 答案:DABDC 防火墙是隔壁内部网和外部网的一类安全系统,通常防火墙中使用的技术有过滤和代理 两种。路由器可以根据_(1)_进行过滤,以阻挡某些非法访问。_(2)_是一种代理协议,使用 该协议的代理服务器是一种_(3)_网关。另外一种代理服务器使用_(4)_技术,它可以吧内部 网络中的某些私有的地址隐藏起来。所谓的可信任系统(Trusted System)是美国国防部定 义的安全操作系统标准,常用的操作系统 UNIX 和 WindowsNT 等可以达到该标准的_(5)_级。 (1)A.网卡地址 B.Ip 地址 C.用户标识 D.加密方法 (2)A.SSL B.SST C.SOCKS D.CPAP (3)A.链路层 B.网络层 C. 传输层 D.应用层 (4)A.NAT B.CIDR C.BGP D.OSPF (5) A.D B.C1 C.C2 D.B2 答案:BCDAC 帧中继网的虚电路建立在_(1)_,在用户平面采用的协议是_(2)_。这种网络没有流量控 制功能,但增加了拥塞控制功能。如果沿着帧传送方向出现了拥塞,则把地址字段中的_(3)_ 位设置为 1,这样接收方就可通过_(4)_协议要求发送方降低数据速率。最适合提供帧中继业 务的网络是_(5)_。 (1)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2)A.X.28 B.HDLC C.LAP-D D.LAP-F (3)A.BECN B.FECN C.DECN D.TECN (4)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 D.高层 (5) A.LAN B.ATM C.DDN D.ISDN 答案:ADBDC

(1)is a six bytes OSI layer 2 address which is burned into every networking device that provides its unique identity for point to point communication (2)is a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of individuals in multiple professions which focuses on effort on lower-layer protocols (3)functions with two layers of protocols. It can connect networks of different speeds and can be adapted to an environment as it expands (4)is the popular Lan develope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IEEE802.5 (5)is the popular backbone technology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at high speed with a high level of fault tolerance which is develope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ANSI (1)A.The MAC address B The IP address C. The subnet address D The virtual address (2)AISO BANSI C. CCYIT D. IEEE (3)A.The hub B. The bridge C. The router (4)A Ethernet B Token Bus C Token Rins D DQDB (5)AX25 BATM C FDDI DSMDS answer ADBCC
_(1)_is a six bytes OSI layer 2 address which is burned into every networking device that provides its unique identity for point to point communication. _(2)_is a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of individuals in multiple professions which focuses on effort on lower-layer protocols. _(3)_functions with two layers of protocols.It can connect networks of different speeds and can be adapted to an environment as it expands. _(4)_is the popular LAN develope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IEEE802.5. _(5)_is the popular backbone technology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at high speed with a high level of fault tolerance which is develope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ANSI. (1)A.The MAC address B.The IP address C.The subnet address D.The virtual address (2)A.ISO B.ANSI C.CCYIT D.IEEE (3)A.The hub B.The bridge C.The router D.The proxy (4)A.Ethernet B.Token Bus C.Token Ring D.DQDB (5) A.X.25 B.ATM C.FDDI D.SMDS answer:ADBCC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12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十二.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11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十一.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10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十.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9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九.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8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八.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7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七.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6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六.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5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五.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4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四.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3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三.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2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二.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1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一.doc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8章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ppt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6章 笼型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ppt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5章 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变压调速系统.ppt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4章 可逆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ppt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3章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ppt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ppt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1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ppt
- 北京大学:《模式识别》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导论.pdf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14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十四.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15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十五.doc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讲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讲 计算机工作原理与数字信息编码.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讲 操作系统发展与DOS.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讲 WINDOW使用基础.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讲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讲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讲 Excel 电子表格.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总复习.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讲 PowerPoint.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讲 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0.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WinXP操作.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Word 2000.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Excel 2000.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PowerPoint 2000.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多媒体技术.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1/2).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2/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