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14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十四

ISDN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比特管道,它采用_(1)信道的复用。常用的有D 和B两种标准化信道,其数率是(2)。ISDN提供了基本数率接口和基群速率接 口两种信道组合,其中基本速率是(3),它是_(4)网络的速率;基群速率有Tl 和E1两种,其中T1的速率是(5) (1)ATDM B WD C FDM D.ATDM (2)A.D信道64kbs,B信道16kb/sB.D信道l6kbs,B信道64kbs C.D信道16kbs,B信道164kb/sD.D信道64kbs,B信道64kbs (3)A.64kb/s B. 128kb/s C.144kb/sD.1.544Mb (4)A. B-IS B.X25 CN-ISDN D.帧中继 (5)A.144kb/s B.1.544MbC.2.048Mb/sD.10Mb/s 答案: ABCCB 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提供连接的功能是(1)的,采用(2)技术 来实现可靠数据流的传送。为了提高效率,又引入了滑动窗口协议,协议规定重 传_(3)的分组,这种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以_(4),TCP协议采用滑动窗口协议解 决了(5)。 (1)A全双工 B.单工C.半双工 D.单方向 (2)A超时重传B肯定确认(捎带一个分组的序号) C.超时重传和肯定确认(捎带一个分组的序号)D丢失重传和重复确认 (3)A未被确认及至窗口首端的所有分组 B未被确认 C.未被确认及至退回N值的所有分组 D仅丢失的 (4)A是任意的B.1个C大于滑动窗口的大小D.等于滑动窗口的大小 (5)A.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B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 C.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D.整个网络的差错控制 答写 案: ACBDA 传输层上的TCP协议是面向对象(1)的协议,TCP提供的是_(2)数据传输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TCP采用了三次握手机制,当向远程主机发出连接 请求时,TCP首部的同步比特和确认比特应该(3)。TCP协议采用了_(4)协议 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词协议的核心思想是(5)。 (1)A.比特流 B字节流 C帧 D数据段 (2)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C可靠的无连接的 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 ()ASYN=l, ACK=l B SYN=l, ACK=O C.SYN=1,ACK无关 D SYN=O, ACK=0 (4)A.等一停 B超时传送C滑动窗口DGo-Back-N
ISDN 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比特管道,它采用_(1)_信道的复用。常用的有 D 和 B 两种标准化信道,其数率是_(2)_。ISDN 提供了基本数率接口和基群速率接 口两种信道组合,其中基本速率是_(3)_,它是_(4)_网络的速率;基群速率有 T1 和 E1 两种,其中 T1 的速率是_(5)_。 (1)A.TDM B. WDM C. FDM D.ATDM (2) A. D 信道 64kb/s,B 信道 16kb/s B. D 信道 16kb/s,B 信道 64kb/s C. D 信道 16kb/s,B 信道 164kb/s D. D 信道 64kb/s,B 信道 64kb/s (3) A. 64kb/s B. 128kb/s C. 144kb/s D. 1.544Mb/s (4)A.B-ISDN B. X.25 C.N-ISDN D. 帧中继 (5)A. 144kb/s B. 1.544Mb/s C.2.048 Mb/s D.10 Mb/s 答案:ABCCB TCP 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提供连接的功能是_(1)_的,采用_(2)_技术 来实现可靠数据流的传送。为了提高效率,又引入了滑动窗口协议,协议规定重 传_(3)_的分组,这种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以_(4)_,TCP 协议采用滑动窗口协议解 决了_(5)_。 (1)A.全双工 B. 单工 C.半双工 D.单方向 (2) A.超时重传 B.肯定确认(捎带一个分组的序号) C.超时重传和肯定确认(捎带一个分组的序号) D.丢失重传和重复确认 (3) A.未被确认及至窗口首端的所有分组 B.未被确认 C.未被确认及至退回 N 值的所有分组 D.仅丢失的 (4)A.是任意的 B.1 个 C.大于滑动窗口的大小 D.等于滑动窗口的大小 (5)A. 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B.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 C. 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 D.整个网络的差错控制 答案:ACBDA 传输层上的 TCP 协议是面向对象_(1)_的协议,TCP 提供的是_(2)_数据传输。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TCP 采用了三次握手机制,当向远程主机发出连接 请求时,TCP 首部的同步比特和确认比特应该_(3)_。TCP 协议采用了_(4)_协议 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词协议的核心思想是_(5)_。 (1)A.比特流 B.字节流 C.帧 D.数据段 (2) 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C.可靠的无连接的 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 (3) A. SYN=1,ACK=1 B. SYN=1,ACK=0 C. SYN=1,ACK 无关 D. SYN=0,ACK=0 (4)A.等一停 B.超时传送 C.滑动窗口 D.Go-Back-N

(5)A接收端控制发送端流量 B.接收端控制接收流量 C.发送端控制接收流量 D.发送端控制数据流量 答案: BABCA 在缓解和解决IP地址耗尽问题的措施中,(1)可以把大的网络分成小的子 网,(2)可以实现本地地址和外部地址的转换。例如把子网掩码为252550.0 的网络61.3100分为两个子网,假设第一个子网为6131.0.0/17,则第二个子网 为_(3)。假设有1000台主机,如果分配一个网络号为202.31640地址,则子网 掩码为(4):假设C类网络号为202.31.160~202.31.310,则相应的子网掩码应 为(5)。 (I)AVLSM B. ipv6 C CIDR D VPN (2)A CIDR B. VPN C.NAT D. VLAN (3)A61.31.1.0/17B.66131.1000/17C.1.31.2.0/17D.61.31.128017 4)A255255255.0B.255255252.0C.255.255240.0D.2552552480 5A.255.255255.0B.255.255.248.0C.255255250.0D.255255240.0 答案: ACDBD 用于所有网络设备的完整网络管理协议簇是(1),它的整体结构建立在_(2) 参考模型的基础上的,网络管理应用进程使用该参考模型中的(3)。在这层上 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单元( CMISE)提供了应用程序使用(4)协议的接口。SNMP 是应用最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其最新版本是 SNMPy3,该版本在(5)方面有 了很大的改善 ()A LMMP B SNMP C CMOT/CMIS D CMIS/CMIP (2)A DoD BISO C. TCP/P D Net ware (3)A.会话层 B.表示层C.网络层D应用层 (4)A LMMP B. CMOT C CMIP D CMIS (5)A.安全性 B可靠性 C.体系结构D实现成本 答案: DBDCA
(5)A.接收端控制发送端流量 B. 接收端控制接收流量 C.发送端控制接收流量 D. 发送端控制数据流量 答案:BABCA 在缓解和解决 IP 地址耗尽问题的措施中,_(1)_可以把大的网络分成小的子 网,_(2)_可以实现本地地址和外部地址的转换。例如把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的网络 61.31.0.0 分为两个子网,假设第一个子网为 61.31.0.0/17,则第二个子网 为_(3)_。假设有 1000 台主机,如果分配一个网络号为 202.31.64.0 地址,则子网 掩码为_(4)_;假设 C 类网络号为 202.31.16.0~202.31.31.0,则相应的子网掩码应 为_(5)_。 (1)A.VLSM B. ipv6 C. CIDR D.VPN (2) A.CIDR B. VPN C.NAT D. VLAN (3) A.61.31.1.0/17 B.661.31.100.0/17 C. 1.31.2.0/17 D. 61.31.128.0/17 (4)A.255.255.255.0 B.255.255.252.0 C. 255.255.240.0D. 255.255.248.0 (5)A. 255.255.255.0 B. 255.255.248.0 C. 255.255.250.0D. 255.255.240.0 答案:ACDBD 用于所有网络设备的完整网络管理协议簇是_(1)_,它的整体结构建立在_(2)_ 参考模型的基础上的,网络管理应用进程使用该参考模型中的_(3)_。在这层上, 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单元(CMISE)提供了应用程序使用_(4)_协议的接口。SNMP 是应用最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其最新版本是 SNMPv3,该版本在_(5)_方面有 了很大的改善。 (1)A. LMMP B. SNMP C.CMOT/CMIS D.CMIS/CMIP (2) A. DoD B.ISO C. TCP/IP D.NetWare (3) A. 会话层 B. 表示层 C. 网络层 D.应用层 (4)A. LMMP B. CMOT C.CMIP D.CMIS (5)A.安全性 B.可靠性 C.体系结构 D.实现成本 答案:DBDCA

XONIXOFF是(1)中采用控制字符来进行(2)控制的一种方案,当通信线 路上的(3)发生过载时,便向_(4)发送一个(5),以使发送方暂停发送数据 (1)A.面向字符的异步通信 B面向比特的异步通信 C.面向字符的同步通信 D.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 2)A.通信 B.流量 C.差错 D.流量与差错 (3)(4)A发送方B.接收(发送)方C发送(接收)方D接收方 (5)AXON B XOFF C.1 D.0 答案: ABDAB Error-checking schemes determine whether (1) has become corrupt otherwise damaged while traveling from the source to the destination Error checking is implemented at (2)of the OSI layers One common error-checking scheme is (3),which detects and discards corrupted data. (4)fuctions(such a data retransmission ) are left to higher-laye protocols. A CRC value is calculated at (5).The destination device compares the two values to determine whether errors occurred during transmission (1)A. receiving data B transmitted data C transmitting data D received data (2)A.several B two C three D. four (3)A Parity check B. Hamming Codes C. Single-P heck D. CRC (4 )A. Error-checked B. Error-checking C. Error-correction D. Error-controlling (5 )A. the source and destination device B. the source or destination device C the destination device D. the source device 答案: BADCA
XON/XOFF 是_(1)_中采用控制字符来进行_(2)_控制的一种方案,当通信线 路上的_(3)_发生过载时,便向_(4)_发送一个_(5)_,以使发送方暂停发送数据。 (1)A.面向字符的异步通信 B.面向比特的异步通信 C.面向字符的同步通信 D.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 (2) A. 通信 B.流量 C. 差错 D.流量与差错 (3) (4) A.发送方 B.接收(发送)方 C.发送(接收)方 D.接收方 (5)A.XON B.XOFF C.1 D.0 答案:ABDAB Error-checking schemes determine whether _(1)_ has become corrupt or otherwise damaged while traveling from the source to the destination . Error checking is implemented at _(2)_ of the OSI layers. One common error-checking scheme is _(3)_,which detects and discards corrupted data. _(4)_fuctions (such a data retransmission)are left to higher-layer protocols.A CRC value is calculated at _(5)_.The destination device compares the two values to determine whether errors occurred during transmission. (1)A. receiving data B.transmitted data C.transmitting data D.received data (2) A.several B.two C.three D.four (3) A.Parity check B. Hamming Codes C. Single-Parity check D.CRC (4)A.Error-checked B. Error-checking C.Error-correction D. Error-controlling (5)A.the source and destination device B. the source or destination device C.the destination device D. the source device 答案:BADCA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13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十三.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12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十二.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11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十一.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10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十.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9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九.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8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八.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7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七.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6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六.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5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五.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4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四.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3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三.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2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二.doc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01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一.doc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8章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ppt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6章 笼型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ppt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5章 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变压调速系统.ppt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4章 可逆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ppt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3章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ppt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ppt
-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1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ppt
- 赛迪网:《网络工程师经典练习资料》115网络工程师综合练习十五.doc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讲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讲 计算机工作原理与数字信息编码.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讲 操作系统发展与DOS.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讲 WINDOW使用基础.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讲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讲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讲 Excel 电子表格.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总复习.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讲 PowerPoint.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讲 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0.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WinXP操作.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Word 2000.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Excel 2000.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PowerPoint 2000.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多媒体技术.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1/2).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2/2).ppt
- 蚌埠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ppt